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长孙无忌与唐太宗关系之谜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80
转发:0
评论:0
长孙无忌与唐太宗关系之谜,在李世民夺取皇位继承权的兵变中,长孙无忌称得上是首功之人。在酝酿政变时,他态

  在李世民夺取皇位继承权的兵变中,长孙无忌称得上是首功之人。在酝酿政变时,他态度坚决,竭诚劝谏;在准备政变时,他日夜奔波,内外联络;在政变之时,他不惧危难,亲至玄武门内。所以唐太宗至死不忘长孙无忌的佐命之功,临死前仍对大臣们说:“我有天下,多是此人之力。”

  李世民成了皇太子后,长孙无忌被任命为太子左庶子。不久李渊把帝位让给了李世民,长孙无忌升为左武侯大将军,后任吏部尚书,晋封齐国公,实封一千三百户。唐太宗几次要任命长孙无忌为宰相,但长孙皇后一再说:“妾备位椒房,家之贵宠极矣,诚不愿兄弟复执国政。”她提醒太宗要吸取汉朝吕氏、霍氏等专权的教训,长孙无忌自己也要求逊职,但太宗不听,拜长孙无忌为宰相,任命他为尚书右仆射。为唐太宗夺取皇位,长孙无忌确实立有殊功,但担任宰相,他的才能似乎还不够。不能说长孙无忌不喜欢权势,但他为人谨慎小心,注意避免嫌疑,不像历史上许多外戚,依恃女儿或姐妹“椒房之宠”,肆无忌惮地攫取权力。他以盈满为戒,恳请太宗批准他辞去宰相要职,长孙皇后也为之请求,太宗不得已,让他辞去了尚书右仆射,而拜开府仪同三司。这一年,唐太宗在文武大臣的陪护下,亲至长安西郊祭祀,起驾返回时,特令长孙无忌与司空裴寂二人升用金辂以示宠幸。贞观五年(631年),长孙无忌与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四人,以元勋封每人一子为郡公。贞观七年,太宗册书,任命长孙无忌为司空,无忌坚决推辞不受,太宗不准,还特意写了一篇《威凤赋》,赐给长孙无忌,追思创帝业之艰难和长孙无忌的佐命之功。

  唐太宗认为把朝廷要职授予长孙无忌,不是因为他是皇后的哥哥,而是鉴于他的才行。长孙无忌在玄武门兵变中表现出不凡的才能与胆识,太宗即帝位后,在一些重大事务上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贞观元年时,因天灾人祸,内部矛盾激化,多部反叛,实力大衰,朝廷中许多大臣请求乘机出兵攻打,但唐与不久前刚订立盟约,太宗有些犹豫。长孙无忌说:“虏()不犯塞而弃信劳民,非王者之师也。”认为“今国家务在戢兵,待其寇边,方可讨击。彼既已弱,必不能来。若深入虏廷,臣未见其可。且按甲存信,臣以为宜”。唐太宗采纳了他的意见,放弃了马上出兵的打算。又如,唐太宗十分仰慕周代的分封制,不顾许多大臣(如魏征、李百药、颜师古等)的反对;贞观十一年,诏令以荆州都督荆王元景为首的二十一名亲王为世袭刺史,以赵州刺史长孙无忌为首的十四名功臣为世袭刺史。唐太宗正式下诏,一般大臣不敢再谏,但侍御史马周和太子左庶子于志宁仍冒死谏诤,唐太宗根本不听。最后,是以长孙无忌为首的被封功臣呈递了抗封的表文,长孙无忌又通过自己的儿媳长乐公主再三向唐太宗请求,说:“臣披荆棘事陛下,今海内宁一,奈何弃之外州,与迁徙何异!”唐太宗才不得不“诏停世到刺史”。

  可见,长孙无忌是有一定胆识和才能的。但他在贞观朝权重无比、恩宠无匹的特殊地位,是否与他是唐太宗的妻兄有关,对此历史学家纷说不一,可以肯定的有两点;一是在唐太宗内心深处,长孙无忌最可信赖,在这一点上,不但被提拔于仇敌手下的魏征不能与之相比,就是秦府旧人、名相房玄龄也稍有逊色;二是长孙无忌身兼外戚和元勋的双重身份,比较注意避嫌,与历史上某些骄横外戚绝不相同。贞观十二年,唐太宗亲幸长孙无忌府第,十六年,拜长孙无忌为司徒,十七年,唐太宗将二十四位有特殊功勋的大臣图形于凌烟阁,以彰其功,长孙无忌排在第一位。综观,长孙无忌是唐太宗推心置腹的忠臣良佐,是对贞观朝有特殊贡献的人物,这是他的主要方面。但是,他在对待君主、处理与唐太宗的关系上,也有明显的局限。

  贞观后期,唐太宗心骄志满,魏征多次提出批评劝告,唐太宗口头接受,行动难改,许多大臣都阿谀奉承,歌功颂德,这些人中也包括长孙无忌。贞观十八年四月,唐太宗幸临太平官,对侍从的大臣们说:“人臣顺旨者多,犯颜者少,今朕欲自闻其失,诸公其直言无隐。”这应该是劝谏唐太宗的良机,但长孙无忌等人却违心地说:“陛下无失。”当时,只有刘洎和马周谈了太宗的过失。同年八月,太宗对长孙无忌说:“人苦不自知其过,卿可为朕明言之。”又一次令长孙无忌谈自己的过失。长孙无忌说:“陛下武功文德,臣等将顺之不暇,又何过之可言。”唐太宗当即就指出这是“曲相谀悦”。唐太宗晚年不好直言,难得征求大臣们意见,长孙无忌却以阿谀代替忠谏,这是他作为名臣良佐的缺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信陵君魏无忌的简介:与长孙无忌有关系吗?
魏无忌(出生年份不详—公元前前243年),魏昭王的儿子,与安釐王是同父异母的兄弟,魏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公元前276年,被封信陵,位于河南省宁陵县,被后世称为信陵君。魏无忌与孟尝君田文、春申君黄歇和平原君赵胜四人被当代人称为战国四公子。魏无忌为人宽厚,待人有礼,经常礼贤下士,很多门客都归附在他麾下。在巅峰时期,归附的贤士有三千多名。当时,魏无忌的威望远传在外,各诸侯国忌惮他的威名不敢轻举妄动,举兵攻打。魏无忌有了这些贤士,尽知各诸侯国事。魏国有了十多年安稳的太平盛世。各国有贤之士的归附,让魏王逐渐忌惮魏无忌的才能,也不让他参与重要的国事。魏无忌也有自知之明,就出国四处游走,招揽贤士。网络配图魏无忌在赵国十年未曾回去魏国。秦国知道这个消息,就屡次兵攻打魏国,魏国每次都战败。魏王十分担心,就派人去请魏无忌回国。魏无忌害怕魏王恨自己,不肯回国。最终,在薛公和毛公的劝说下,回到了魏国。大家听说...
· 揭秘魏无忌与长孙无忌有什么关系
魏无忌(出生年份不详—公元前前243年),魏昭王的儿子,与安釐王是同父异母的兄弟,魏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公元前276年,被封信陵,位于河南省宁陵县,被后世称为信陵君。魏无忌与孟尝君田文、春申君黄歇和平原君赵胜四人被当代人称为战国四公子。魏无忌为人宽厚,待人有礼,经常礼贤下士,很多门客都归附在他麾下。在巅峰时期,归附的贤士有三千多名。当时,魏无忌的威望远传在外,各诸侯国忌惮他的威名不敢轻举妄动,举兵攻打。魏无忌有了这些贤士,尽知各诸侯国事。魏国有了十多年安稳的太平盛世。各国有贤之士的归附,让魏王逐渐忌惮魏无忌的才能,也不让他参与重要的国事。魏无忌也有自知之明,就出国四处游走,招揽贤士。魏无忌在赵国十年未曾回去魏国。秦国知道这个消息,就屡次兵攻打魏国,魏国每次都战败。魏王十分担心,就派人去请魏无忌回国。魏无忌害怕魏王恨自己,不肯回国。最终,在薛公和毛公的劝说下,回到了魏国。大家听说卫无忌回...
· 信陵君魏无忌和长孙无忌有关系吗长孙无忌又是谁
信陵君是战国的四君子之一,魏国自武侯之后就没出过正经有政治才能的人,要么是碌碌无为,要么平庸无奇,都是些不起眼的小人物,而信陵君魏无忌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大家对魏国的看法。他以礼贤下士而出名,他的为人就像他的名号一样,真实、谦逊,让人印象深刻。信陵君魏无忌出生皇族,他是战国时期魏国的魏昭王的最小的儿子,魏国安釐王的异母弟。信陵君是个优秀君王的候选人。不幸的是,他虽然是父王的几个儿子里面资质最好的,但碍于在古代讲究长幼有序,特别注重等级制度的社会里,魏王不得不遵循周朝的礼制,奉行立长不立幼,又因为魏无忌的母亲是魏昭王的小妾,而魏无忌又是少子。因此,魏无忌无缘王位的继承人候选。魏无忌是真正的公子哥,但却能真正放下身段去礼贤下士,对于出身高贵的皇子来说确实不容易。信陵君德才兼备,美名远扬,以致很多门客都来投靠魏无忌,魏无忌虽然没有掌握魏国的实权,但他手下三千门客就像是他强大的智囊团,帮助他知晓了天下...
· 长孙无忌封号是什么长孙无忌和岑文本的关系
长孙无忌名列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自李渊开国起,历仕三朝帝王,与唐太宗李世民为少年结拜之交,更是其心腹,玄武门事变的主要参与者,足见长孙无忌是唐代初期的开国功臣。图片来源于网络隋朝末年,官逼民反,各地群豪四起,李渊受人举荐在太原起兵反隋,一举攻入关中,此时长孙无忌毛遂自荐,在李渊率兵渡江之时,于长春宫谒见李渊,愿为其效犬马之劳,故而得其重用,辅佐秦王李世民。自此之后,长孙无忌跟随李世民东征西讨,成为秦王心腹大将中的一员。在唐朝统一的过程中,李世民的功绩远远超过太子李健成,朝堂上对太子之位皆议论纷纷,使李健成感受到了莫大的压力,遂与齐王李元吉勾结,暗中加害李世民,为斩除李世民的羽翼,其幕僚皆遭到太子与齐王的毒手。房玄龄因此对长孙无忌坦言道:“如今秦王与太子已势不两立,一旦祸患爆发,不仅亲王府成为,连国家存亡都会成为问题。倒不如进劝秦王行周公之举,顺应民心,安定邦国。”长孙无忌深思道:“所言...
· 长孙无忌
家族祖父长孙兕,北周开府仪同三司,平原县侯。父长孙晟,隋右骁卫将军。长孙氏先世是鲜卑拔拔氏,北魏帝室十姓之一,孝文帝汉化时改为长孙氏,世为魏室重臣。隋朝末年,天下大乱,长孙氏是李渊家族夺取天下的重要支持者。李泰、唐高宗李治的亲舅。经历早年经历长孙无忌少年丧父,与母亲、妹妹被异母兄长孙安业赶出家门,由舅舅高士廉抚养长大。他生性聪慧,勤奋好学,博通文史,而且颇有计谋,与唐国公李渊的次子李世民关系甚好。高士廉见李世民才华出众,便将甥女嫁给他,长孙无忌与李世民成为郎舅。[4][5][6]隋朝义宁元年(618年),李渊起兵太原,无忌在长春宫进见,被任命为渭北道行军典签,辅佐秦王李世民。此后,长孙无忌追随李世民东征西讨,累迁至比部郎中,封上党县公,成为李世民的天策府重要成员。参与兵变唐朝统一过程中,李世民功勋卓著,威胁到李建成的太子地位,引起李建成不安。李建成勾结齐王李元吉,数次加害李世民,李世民的幕...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