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朗简介 三国时期魏国经学家重臣王朗生平
王朗简介三国时期魏国经学家重臣王朗生平,王朗(?-228年11月),本名王严,字景兴,东海郯(今山东郯城西北)人,汉
王朗(?-228年11月),本名王严,字景兴,东海郯(今山东郯城西北)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经学家、重臣。
王朗师从太尉杨赐,因通晓经籍而被拜为郎中。后因杨赐去世而弃官服丧。服毕,举孝廉,不应。徐州刺史陶谦举其为茂才,拜治中从事。后迁会稽太守,在任四年,获百姓爱戴。孙策攻会稽,王朗为其所败,逃亡不得,遂降,孙策敬重王朗而未加害。
后为曹操所征,辗转数年才到。拜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后为魏国军祭酒领魏郡太守,又任少府、奉常、大理等职。曹丕继王位,迁御史大夫,封安陵亭侯。不久曹丕建立魏朝,改御史大夫为司空,王朗进爵乐平乡侯。魏明帝即位,迁司徒,进封兰陵侯。太和二年(228)去世,谥成侯。
王朗学识渊博,著有《周易传》、《春秋传》、《孝经传》、《周官传》等,还撰有《集》三十四卷。
王朗博学多闻,校注儒家经典,很有名气。公元246年(正始六年)12月,以王朗所作的《周易传》作为学习《易》学的人必须考核的内容。
后世把他注解里的思想称为“王学”。王朗子王肃便是”王学“的代表人物。王肃所注《尚书》、《诗》、《论语》、《左传》等,在晋代列于学官,立有博士。今失传。因王肃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外祖,故借朝廷支持而盛行,一度压倒“郑学”,”王学“在东晋后逐渐衰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https://imgs1.zupu.cn/static/web/img/toplogin.png)
相关资料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36a51b47-97ba-403b-9d73-1089700f3c78.png)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5f77025c-05aa-4528-8ff4-390397a5720d.png)
0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fc60bb85-0172-4554-b1b5-84e226beefd2.png)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77b1b221-2263-4a50-a438-3fe70c458147.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106cf47a-2bf9-43b3-8b6f-76bb2958edd9.png)
{{item.label}}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向朗是谁?三国时蜀汉重臣向朗的生平简介
![](https://imgs0.zupu.cn/zupuls/p33/d34b08e0-e7a1-4fa7-955d-3478851d16bb.jpg)
向朗(约167年-247年),字巨达。襄阳郡宜城县(今湖北宜城)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藏书家、学者。向朗早年师从于司马徽,并被荆州牧刘表任命为临沮县长。后随刘备入蜀,历任巴西、牂牁、房陵太守,并拜步兵校尉,领丞相长史,随丞相诸葛亮北伐。因包庇马谡被免职,后为光禄勋,转左将军、特进,封显明亭侯。曾代理丞相册封张皇后及太子刘璿。晚年专心研究典籍,诱导青年学习,家中藏书丰富,受到举国尊重。延熙十年(247年),向朗去世。《全三国文》收录有一篇《遗言戒子》。历任要职向朗,字巨达,籍贯襄阳郡宜城县(今湖北宜城)。向朗幼年丧父,由兄长抚养。少年时师事司马徽,与徐庶、韩嵩、庞统甚有交情。后被荆州牧刘表任命为临沮县长。建安十三年(208年),刘表病故,向朗转投为刘备手下。同年,刘备平定荆南,派向朗督领秭归、夷道、巫山、夷陵四县的军政民事。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入主益州,任命向朗为巴西郡太守,不久转任...
· 三国演义魏国的重臣王朗竟是被骂死的?
![](https://imgs0.zupu.cn/zupuls/p485/55796f79-f92e-47b6-8f7c-f8b1a036b07d.jpg)
王朗字景兴,三国时期,魏国的重臣。虽然现实中的王朗与《三国演义》中的会有所不同,但是王朗的很多性格以及其他方面还是大致相同的,而且很多人记住的是《三国演义》中的王朗,而不是历史上记载的那个王朗。图片来源于网络一提起王朗,相信很多人都会想起在《三国演义》中武乡侯骂死王朗的故事。而且最能证明诸葛亮的口才的有两个地方:一个是舌战群儒,另一个就是骂死王朗。在《三国演义》中,王朗之所以会被诸葛亮骂死,第一个原因是虽然王朗很有才华,但是与诸葛亮相比起来还是略逊一筹;第二个原因是王朗太过自负,一定认为自己能够劝服诸葛亮;第三个原因是在这次会战中,王朗是不顾自己76岁的高龄上战场的,人老了,很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死亡,王朗很有可能就是因为这样而猝死。在《三国演义》中,王朗是在武乡侯被诸葛亮骂死。其实,在历史的记载中,并没有王朗死亡原因的记载,只有死亡地的记载。王朗是在许昌去世的,这与小说《三国演义》的描述是...
· 三国演义里面魏国的重臣王朗最后怎么死的
![](https://imgs0.zupu.cn/zupuls/p260/60847340-70b4-4a23-83be-f3708e2b1a89.jpg)
王朗字景兴,三国时期,魏国的重臣。虽然现实中的王朗与《三国演义》中的会有所不同,但是王朗的很多性格以及其他方面还是大致相同的,而且很多人记住的是《三国演义》中的王朗,而不是历史上记载的那个王朗。图片来源于网络一提起王朗,相信很多人都会想起在《三国演义》中武乡侯骂死王朗的故事。而且最能证明诸葛亮的口才的有两个地方:一个是舌战群儒,另一个就是骂死王朗。在《三国演义》中,王朗之所以会被诸葛亮骂死,第一个原因是虽然王朗很有才华,但是与诸葛亮相比起来还是略逊一筹;第二个原因是王朗太过自负,一定认为自己能够劝服诸葛亮;第三个原因是在这次会战中,王朗是不顾自己76岁的高龄上战场的,人老了,很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死亡,王朗很有可能就是因为这样而猝死。在《三国演义》中,王朗是在武乡侯被诸葛亮骂死。其实,在历史的记载中,并没有王朗死亡原因的记载,只有死亡地的记载。王朗是在许昌去世的,这与小说《三国演义》的描述是...
· 三国时期曹魏将领:秦朗的生平事迹简介
![](https://imgs0.zupu.cn/zupuls/p15/48da8c60-75fe-4689-b988-6d0006ea6e8f.jpg)
秦朗(生卒年不详),字元明,小字阿稣(又作阿苏),新兴(治今山西忻州)云中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官至骁骑将军、给事中,曾率兵讨伐鲜卑轲比能和步度根的叛军。为曹操养子。秦朗父亲秦宜禄是吕布部下,奉命出使袁术,袁术把汉朝宗室女嫁给他。前妻杜夫人和儿子秦朗留在下邳。建安三年(198年),曹操围攻吕布于下邳,关羽请娶杜氏。曹操见杜氏美貌,自纳为妾。秦宜禄归降曹操,担任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县长。刘备大将张飞以夺妻之仇怂恿秦宜禄叛曹。宜禄随张飞出走,不久反悔,被张飞杀死。秦朗随母住在曹府,言行谨慎低调。曹操很喜欢秦朗,曾经对宾客说:"世上有人像我这样疼爱继子的吗?"秦朗长大后四处游历,一直都没有任官。直至太和元年(227年),曹睿即位后,秦朗被召命为骁骑将军、给事中,并且经常伴随曹睿出行。当时曹睿喜好举发人的罪行,甚至有数个罪犯因小过失就要被处死;秦朗见这些事都没有谏止曹睿,而且又未曾为朝廷推荐一个...
· 卫瓘简介三国魏国及西晋时期重臣将领卫瓘生平
卫瓘(220─291年),字伯玉。河东安邑人(今山西夏县北)。三国时期魏国及西晋时重臣、将领,书法家。魏国侍中卫觊之子。出身于官宦世家,年轻时于魏国仕官,后任廷尉。参与伐蜀战争,出任监军、镇西军司。蜀汉亡后,与钟会一道逮捕邓艾,钟会叛变时,带兵前往。又命田续杀邓艾父子。回师后转任督徐州诸军事、镇东将军,封爵菑阳侯。西晋建立后,历任青州、幽州刺史、征东大将军等职,成功化解了边境的威胁,因功进爵菑阳公。后入朝为尚书令、侍中,又升任司空,领太子少傅。后逊位,拜太保。晋惠帝即位后,与贾后对立。不久,贾后唆使楚王司马玮矫诏诛杀卫瓘,终年72岁。其子孙九人均遇害。卫瓘善隶书及章草。不仅兼工各体,还能学古人之长,是颇有创意的书法家。唐朝张怀瓘《书断》中评其章草为神品。卫瓘出生于儒学官宦世家,高祖卫暠在汉明帝时是著名的儒士。父亲卫觊,任曹魏尚书。由于家庭的影响和父辈的熏陶,卫瓘青少年时就以“性负静有名理,...
关于我们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fc6ee093-f219-47fc-90da-21bd9721b53d.jpg)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ea3c7971-1e11-4045-b81c-880d962d4986.png)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01105/f86bb195-6306-4041-b306-d17003e00182.png)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