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颖达简介 唐唐朝时期著名经学家孔颖达生平
孔颖达简介唐唐朝时期著名经学家孔颖达生平,孔颖达编订《五经正义》,排除经学内部的家法师说等门户之见,于众学中择优而定一
孔颖达编订《五经正义》,排除经学内部的家法师说等门户之见,于众学中择优而定一尊,广采以备博览,从而结束了自西汉以来的各种纷争;是他摒弃南学与北学的地域偏见,兼容百氏,融合南北,将西汉以来的经学成果尽行保存,使前师之说不致泯灭,后代学者有所钻仰;也由于他的《五经正义》被唐王朝颁为经学的标准解释,从而完成了中国经学史上从纷争到统一的演变过程。他是一个对中国经学具有总结和统一之功的大经学家。
孔颖达——盛世鸿儒,字冲远(一作冲远、仲达、冲澹),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安之子,孔子三十二代孙。唐朝经学家。生于北齐后主武平五年(574年),八岁就学,曾从刘焯问学,日诵千言,熟读经传,善于词章,隋大业初,选为“明经”,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隋末大乱,避地虎牢(今河南省荥阳汜水镇西北)。入唐,任国子监祭酒。曾奉唐太宗命编纂《五经正义》,融合南北经学家的见解,是集魏晋南北朝以来经学大成的著作。卒于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终年75岁。
孔颖达所疏或正义的经书包括《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和《左传》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唐朝经学家:孔颖达的生平简介
孔颖达(574年-648年),字冲远(一作仲达、冲澹),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唐朝经学家,孔子的第31世孙。生于北齐后主武平五年(574年),八岁就学,曾从刘焯问学,日诵千言,熟读经传,善于词章,隋大业初,选为"明经",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隋末大乱,避地虎牢(今河南省荥阳汜水镇西北)。入唐,任国子监祭酒。曾奉唐太宗命编纂《五经正义》,融合了南北诸多经学家的见解,是集魏晋南北朝以来经学大成的著作。卒于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终年75岁。建德六年(574年),孔颖达出生。581年,孔颖达8岁,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隋文帝初年颇重儒术,"超抉奇隽,厚赏诸儒",自京师达于四方,大兴学校,广置生徒。"齐鲁赵魏,学者尤多,负笈追师,不远千里,讲诵之声,道路不绝",被史书称为:"中州儒雅之盛,自汉魏以来,一时而已!"孔颖达也在这个时候走上了正规学习的轨道。因悟性特佳而"日诵千余言,暗记《三礼义宗...
· 孔颖达和孔子是什么关系?唐初十八学士之孔颖达生平简介
孔颖达(574年—648年),字冲远(一作仲达、冲澹),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唐朝经学家,孔子的第31世孙。生于北齐后主武平五年(574年),八岁就学,曾从刘焯问学,日诵千言,熟读经传,善于词章,隋大业初,选为“明经”,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隋末大乱,避地虎牢(今河南省荥阳汜水镇西北)。入唐,任国子监祭酒。曾奉唐太宗命编纂《五经正义》,融合了南北诸多经学家的见解,是集魏晋南北朝以来经学大成的著作。卒于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终年75岁。人物生平年少有名建德六年(574年),孔颖达出生。581年,孔颖达8岁,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隋文帝初年颇重儒术,“超抉奇隽,厚赏诸儒”,自京师达于四方,大兴学校,广置生徒。“齐鲁赵魏,学者尤多,负笈追师,不远千里,讲诵之声,道路不绝”,被史书称为:“中州儒雅之盛,自汉魏以来,一时而已!”孔颖达也在这个时候走上了正规学习的轨道。因悟性特佳而“日诵千余言...
· 孔颖达
年少有名建德六年(574年),孔颖达出生。581年,孔颖达8岁,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隋文帝初年颇重儒术,"超抉奇隽,厚赏诸儒",自京师达于四方,大兴学校,广置生徒。"齐鲁赵魏,学者尤多,负笈追师,不远千里,讲诵之声,道路不绝",被史书称为:"中州儒雅之盛,自汉魏以来,一时而已!"孔颖达也在这个时候走上了正规学习的轨道。因悟性特佳而"日诵千余言,暗记《三礼义宗》",年长一些后,尤其明悉服虔所注《左传》,郑玄所注《尚书》、《礼记》,所笺《毛诗》,王弼注《周易》,还兼善历算之学,亦长于解属文。孔颖达同郡人刘焯名重海内,孔颖达造访时,刘焯一开始不不以礼相待,但一经孔颖达向他执经问难、发表意见,刘焯见其答难问对,出人意表,能发人之所未发,于是改容敬之。孔颖达坚决辞归,刘焯坚决要留孔颖达,孔颖达谢绝了。回家之后,孔颖达以教育授人知识为务。大业初年,孔颖达应举明经,对策高第,授任河内郡学博士。后来,隋炀...
· 孔颖达
孔颖达碑现在陕西醴泉县昭陵博物馆,于志宁撰文,书者不详。螭首方趺,碑圭篆书阳文《大唐故国子祭酒曲阜宪公孔公之碑铭》,共4行,每行4字。前人称《孔祭酒碑》或《曲阜宪公碑》。参考《昭陵碑石》
· 孔颖达墓和碑
孔颖达墓位于衡水市桃城区前马庄村西300米处,。现存墓地封土高1.5米,,竖有民国九年的墓碑,碑上刻“唐祭酒赠太常卿孔颖达先生”。1983年7月23日定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贞观二十二年,孔颖达病死,其遗体陪葬昭陵――唐太宗墓(在陕西省西安),此墓为他的“衣冠冢”。孔颖达碑又名《孔祭酒碑》,于志宁撰文,无书人名氏,唐贞观二十二年二八四八一立,碑额有阳文篆书“大唐故国子祭酒曲阜宪公孔公之碑铭乙”十六字,正书,计三十五行,行七十六字。孔颖达为初唐时学者,太宗时官至国子祭酒,授爵为曲阜男,于贞观二十二年卒,卒后诏许陪葬昭陵,故此碑亦为昭陵陪葬碑之一,碑在陕西醴泉县昭陵南十里。从此碑书写者的楷法来看,极似虞世南之《孔子庙堂碑》有人疑为虞世南所书。后有人考孔颖达卒时前十年虞世南已作古,故断为非虞所书。据宋・黄伯思《东观馀论》云:“验其笔法,乃当时善书者规摹世南之书而为之者也,笔势遒媚,亦自可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