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张若虚简介 唐代时期诗人吴中四士之张若虚生平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90
转发:0
评论:0
张若虚简介唐代时期诗人吴中四士之张若虚生平,张若虚(生卒年不详,但有些典籍推算约660—约720),唐代诗人。汉族,扬州

  张若虚(生卒年不详,但有些典籍推算约660—约720),唐代诗人。汉族,扬州(今属江苏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生卒年、字号均不详。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中宗神龙(705~707)中,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张若虚的生卒年不详,有些典籍(如余冠英、王永照作序的《唐诗选》),将他的生卒年定在约公元660~720年,即唐高宗龙朔至玄宗开元初,大约活了六十岁。至于《全唐诗》所说他与贺知章(越州永兴人,今浙江萧山)、张旭(苏州人)、包融(润州延陵,今丹阳人,一说湖州人),号“吴中四士”,只能说明他们诗名相当而驰名京师,籍地相邻而并称四士。

  张若虚,不仅他的生平事迹少之又少,而且他的诗作也长期湮没无闻。在唐代,似乎没有他的诗集传世。从唐至元,他的《春江》诗几乎无人所重。据文史学家程千帆先生考证,今存唐人选唐诗十种、唐人杂记小说,宋代《文苑英华》、《唐文粹》、《唐百家诗选》、《唐诗记事》,元代《唐音》等唐诗选本,均未见他的诗作。不仅唐诗选本无载,而且在由唐至明的二十余种诗话中也无一字提及。最早收录他的《春江》诗的本子,是宋人郭茂倩的《乐府诗集》卷四十七,共收《春江花月夜》同题诗五家七首,张若虚一首也在其中。然而这仅仅是作为乐府宫体诗收录的。直至明人杨高棅《唐诗正声》选本,仍然没有把他的诗选在“正声”之列。然而幸运的是,张若虚的《春江》诗总算从唐代起被保留下来了。

  等待了将近一千年,张若虚及其杰作的命运才开始扭转。明嘉靖年间,李攀龙选编《古今诗删》收录张若虚的《春江》诗以后,万历年间的三种选本《唐诗所》、《唐诗解》、《唐诗归》,崇祯年间的《删补唐诗脉笺释会通评林》七言古诗、《石仓历代诗选》,明末成书的《唐诗镜》都选录了此诗。最早提及张若虚及其诗的诗话,是成书于万历年间的胡应麟《诗薮》。及至清代,张若虚的诗声似乎更好些,有关唐诗的重要选本,如成书于康熙年间的季振孙《唐诗》、徐增《而庵说唐诗》、《御制全唐诗》(卷十九和卷一一七),成书于乾隆年间的沈德潜《重订唐诗别裁》、管世铭的《读雪山房唐诗钞》等等,都收录了他的《春江》诗,有的还附录有关此诗的评论。

  初唐时期,唐诗的浪漫气质日趋强化。它以另一种风格,呈现于刘希夷、张若虚等人赞美青春、表现对生命永恒之渴望的诗篇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诗人张若虚简介
诗人张若虚简介诗人张若虚简介寄语:张若虚的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张若虚(约670年-约730年),扬州(今江苏扬州)人,诗人。曾任兖州兵曹。唐中宗神龙年间与贺知章等以吴越文士扬名京都。以《春江花月夜》知名,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他的诗仅存二首,收录于《全唐诗》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被誉为"孤篇盖全唐"。他主要活动在公元七世纪中期至公元八世纪前期,曾任兖州兵曹。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中宗神龙(705~707)年间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全唐诗》说他与贺知章(越州永兴人,今浙江杭州)、张旭(苏州人)、包融(润州...
· 张若虚的生平简介张若虚写诗比李白还厉害?
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背过一本书,它就是《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唐朝国祚二百八十九年,这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余首,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对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到了清朝,唐诗仍然广为流传,蘅塘退士孙洙便收录了77位唐代诗人的诗作,共计311首,编成了如今家喻户晓的《唐诗三百首》。在《唐诗三百首》中,杜甫的诗数量最多,足足有38首。著名诗人王维、李白、李商隐紧随其后,分别被收录了29、27、22首诗。我们知道,杜甫被誉为“诗圣”,王维被誉为“诗佛”,李白被誉为“诗仙”,他们都是唐代文坛数一数二的人物,被收录这么多诗并不令人意外。但是,唐代文坛上却有这样一个人,他生前名气不算大,死后一千多年才被人发现,从此火遍大江南北,被誉为“孤篇盖全唐”,他就是初唐诗人张若...
· 张若虚
评论清末学者王闿运在《论唐诗诸家源流〈答陈完夫问〉》中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李)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宫体之巨澜也。”
· 张若虚凭什么孤篇盖全唐?有哪些关于张若虚的传说?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唐朝是开放程度比较高的朝代,国富民强,唐朝的诗人尤其多,唐诗也十分著名,对全世界的历史文化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提到唐朝的诗人,我们脱口而出的大都是炙手可热的那几位,不外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以及诗佛王维等人了。但是,今天要介绍的这位诗人,他在唐朝的名气并不大,在其死后千年,他和他的作品才渐渐被世人所熟知,且势头不输李杜这样的大家,他就是初唐诗人张若虚。张若虚生卒年不详,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大约活动于公元七世纪中期至公元八世纪前期,曾任兖州兵曹。史书典籍对张若虚的记载极少,后来的人们为了丰富他的形象,对其进行塑造,编出了一个奇幻又浪漫的戏曲故事。故事始于唐中宗神龙二年,讲述了诗人张若虚在上元节明月桥边邂逅了名门闺秀辛夷,对其一见钟情,但他还没来得及向心上人表白,就被鬼差错抓身亡了。从此以后,张若虚成为了阎罗殿的“钉子户”,不论鬼差怎么道歉劝说,他就是不肯...
· 王勃简介唐代时期著名诗人初唐四杰之王勃生平
王勃(约650|——676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万荣)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出身于豪门望族,祖父王通是隋末大儒,号文中子;叔祖王绩是著名诗人;父亲王福畤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职,从祖王绩,王绩的诗风直接影响了王勃的诗作。而王勃兄弟六人,都以诗文为人称道。王勃曾有过“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感叹。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称为“王杨卢骆”,世称“初唐四杰”。他们四人反对六朝以来颓废绮丽的风气,“思革其弊,用光志业”,致力于改革六朝文风,提出一些革新意见,开始把诗文从宫廷引向市井,从台阁移到江山和边塞,题材扩大了,风格也较清新刚健,对于革除齐梁余风、开创唐诗新气象,起了重要的作用。经过他与同时代的人的努力,“长风一振,众荫自偃,积年绮碎,一朝清廓”,以独具特色的文风,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讲中国...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