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杨涟简介 明代时期著名谏官副都御史杨涟生平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292
转发:0
评论:0
杨涟简介明代时期著名谏官副都御史杨涟生平,杨涟(1572年—1625年),字文孺,号大洪,汉族,明代湖广应山(今属湖北

  杨涟(1572年—1625年),字文孺,号大洪,汉族,明代湖广应山(今属湖北广水)人,明代著名谏官。万历三十五年进士。历官常熟知县、兵部右给事中、都给事中、副都御史。天启四年,联合上疏劾魏忠贤,被其诬陷下狱,受酷刑而死。有《杨大洪集》。

  杨涟是明代晚期著名大臣、谏官、东林党人、政治家,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进士。初任常熟知县,举全国廉吏第一,入朝任给事中。明神宗病危,力主太子进宫服侍皇帝。明光宗即位,极力反对郑贵妃求封皇太后。光宗病重,杨涟上书光宗,力陈光宗过失,召见大臣,他不属大臣,亦在召见之列,临危顾命;光宗逝世,李选侍居乾清宫挟太子欲把持朝政,他说服朝臣,挺身而出,闯进乾清宫,拥太子即位,并逼李选侍移出乾清宫,安定了朝局,升兵科都给事中。

  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任左副都御史,因弹劾魏忠贤24大罪,被诬陷“受贿一万两”,历经拷打,惨死狱中;后平反昭雪,谥号“忠烈”;有《杨忠烈公文集》传世。

  杨涟终生致力于争“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三案以正宫闱,反阉党以遏止魏忠贤,为挽救混乱的政局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崇祯初年,诛灭魏忠贤阉党之后,杨涟冤案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号“忠烈”

  “杨涟不求家财万贯,不求出将入相,不求青史留名,唯以天下、以国家以百姓为任,甘受屈辱,甘受折磨,视死如归,有慨然雄浑之气,万刃加身不改之志。

  杨涟的青年时代,正是“东林”方兴的时期,他对于顾宪成等人以天下为己任、不畏权势、敢于訾议朝政的气节非常敬佩,每遇东林讲会,他一定千方百计赶到无锡,与东林诸君子探讨性理之学,共商治国之道。彼此志同道合,逐渐成为东林党的后起之秀。万历三十五年(1607),杨涟考中进士,当了常熟县的知县。为了真实了解当地民情,他常常青衫布履,深入田间、民舍,微服察访,“遍知闾里利病。”深受当地群众的拥戴。后因“举廉吏第一”,升为户科给事中,不久又改为兵科给事中。

  杨涟为人光明磊落,不肯巴结权贵。当时神宗已多年不见朝臣,郑贵妃与外朝的官吏多有勾结,垄断后宫,离间神宗与太子朱常洛的骨肉之情,居心叵测。杨涟识破了郑贵妃的阴谋,深深为太子的前途和命运担忧。在他看来,太子是一国之本,“国本”动则天下乱。因此他把稳定太子的地位与爱国忠君联系在一起,坚决支持太子朱常洛。万历四十八年(1620),神宗久病不愈,按礼太子朱常洛入御榻前侍药膳。但由于郑贵妃从中作梗,太子竟不得与其父相见。杨涟一面暗遣人晓谕东宫伴读王安,要他叫太子“力请入侍,尝药视膳,薄暮始还”。争取接近神宗的机会,防止郑贵妃假传圣旨,惑乱朝政。同时,杨涟又联合科道敦促大学士方从哲率百官赴乾清宫问安,以示朝臣之力。方从哲惧郑贵妃迁怒于己,便百般推诿,说:“帝讳病。即问,左右不敢传。”杨涟立即引宋代文潞公河内臣的故事,要方从哲率百僚一日三问“第令宫中知廷臣在,事自济”。方从哲不便再推,只好照办。

  神宗死后,在青宫苦熬了四十年之久的太子朱常洛终于登上了帝位,是为光宗。然而,这位多灾多难的皇帝登基后四天,便一病不起。当时宫中纷纷传言,说光宗之病是因为郑贵妃进美女八人致使光宗身体亏损。又唆使中官崔文升进泻药,使其病情加重。杨涟听到这些传言深为光宗担忧,决心清除郑贵妃对光宗的威胁,于是便联络朝臣,共请郑贵妃移宫,将她从光宗身边赶开。又上疏劾崔文升“用药无状”,同时揭露郑贵妃欲封皇太后的野心。杨涟此疏,语言犀利,火药味很浓,大家都担心光宗看后会很不高兴。疏上三日,仍没有动静,正要松一口气,忽然宫中传出话来,皇上将于明日召见大臣,并特宣杨涟和锦衣卫官校。朝臣们心里都知道,宣锦衣卫官校入侍,一般都是令其执行“廷杖”。大家推测杨涟此次被召一定是凶多吉少。方从哲劝杨涟赶紧上疏请罪,杨涟执意不从,称“死即死耳,涟何罪?”(死就死了,我有什么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端慧太子永涟简介永涟是怎么死的?
人物档案姓名:爱新觉罗。永琏别名:端慧太子国家:中国民族:满族所处朝代:清朝出生地:北京出生时间:公元1730年去世时间:公元1738年父亲:清高宗乾隆皇帝母亲:孝贤皇后富察氏职业:皇子、太子信仰:佛教永涟是清高宗乾隆皇帝的第二个儿子,同时也是嫡长子,母亲是孝贤皇后富察氏。在下永涟还有一个弟弟也就是永琮,永琮两岁的时候就因为天花的关系夭折。永涟于雍正八年出生,自幼生的聪明伶俐,贵气天成,很是不凡。不仅仅是乾隆帝对自己的这个儿子十分喜爱,就连作为祖父的清世宗雍正帝也对自己的这个孙子十分重视。永涟的这个名字,还是雍正皇帝亲自为他取的。民间流传与乾隆帝有关的故事中,又说大学士傅恒之子福康安是乾隆帝私生子的说法。实际上乾隆帝之所以对福康安如此宠信,恩宠异于常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福康安与早夭的嫡子永涟和永琮长的十分相像。想着早逝的孩子,乾隆帝睹人思人,爱屋及乌,将年幼的福康安接入宫中教养。福康...
· 钦涟
参考资料
· 张涟
明末清初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迁居秀水(今浙江嘉兴)。字南垣。少学画,师法倪云林,黄子久笔法,好写人物,兼通山能以画意垒石为假山。巧夺天工。以此游于江南诸郡五十余年。东南名园的假山大抵多自其杰作。又创为盆景,亦妙绝无伦。其子张然(号陶庵)供奉内迁三十余年,瀛台、玉泉、畅春园及王宛平怡园皆其所布置。
· 涟川郡
行政区划涟川邑(연천읍)全谷邑(전곡읍)郡南面(군남면)靑山面(청산면)百鹤面(백학면)嵋山面(미산면)旺澄面(왕징면)新西面(신서면)中面(중면)长南面(장남면)友好城市邹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发田市,日本Imus,菲律宾
· 蒋涟
经历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乙酉乡试举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己丑科第二甲第三十六名进士出身。选翰林院庶吉士。五十一年(1712年):四月,翰林院散馆,授编修。充《康熙字典》纂修官。当时清军征策妄阿拉布坦,蒋涟捐骆驼佐军,有诏书褒奖。五十四年(1715年):以翰林院编修充乙未科会试同考官。升右春坊右中允。充《御纂周易折中》、《御纂性理精义》缮写。五十九年(1720年):右春坊右中允。十一月一日以右中允差任提督河南学政。雍正三年(1725年):以右中允充任日讲起居注官,四年(1726年):右春坊右中允。升翰林院侍讲,仍充日讲起居注官。奏请将文庙大成殿所用瓦更换为黄瓦。奏请仿《朱子纲目义例》纂修《明史纲目》。五年(1727年):翰林院侍讲,充《钦定诗经传说汇纂》南书房校对。八年(1730年):翰林院侍讲,充《钦定书经传说汇纂》南书房校对。十一年(1733年):升太常寺卿。十三年(173...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