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李清照亲生母亲是谁?李清照到底是谁的女儿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01
转发:0
评论:0
李清照亲生母亲是谁?李清照到底是谁的女儿,李清照到底是谁的女儿?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李清照到底是谁的女儿?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看着李清照这么欢快的时光,我们不由得认为她的少女时代活泼、快乐、无所顾忌、充满了勃勃生机的生活。但是李清照早年丧母,心里也不总是快乐!

  据《宋史》中《文苑志?李格非传》所写:“李格非,字文叔,济南人……妻王氏,拱辰孙女,亦善文。女清照……”李清照的曾外公王拱辰是宋时翰苑名流、最年轻的状元,他中状元时才十九岁,拱辰这个名字是皇帝给赐的。

  北宋时,李清臣在《王文恭公珪神道碑》中则写:“元丰八年(1085年)四月,丞相王公珪感疾,……五月己酉薨於位……女:长适郓州教授李格非,早卒……”这里李清照的外公又成了丞相王珪。

  有人对此研究后认为,李格非娶过两个王氏夫人,先娶丞相王珪之女,可是她过早就去世了,后又娶王拱辰之女为妻。那么,李清照之母到底是前一个王氏女还是后一个王氏女,她到底是继母抚养长大还是本来就不曾失母,学界各有各的说法。这里对这个说不清的问题暂且存而不论。

  我们来从李清照的词和举止看看,她到底是谁的女儿,到底有没有幼年丧母?

  李清照的词,写“醉”是一大特点,有人统计,《漱玉词》五十八首(含存疑之作),有二十八首提到酒和喝酒。而且,清照词中之醉,从少女时代起一直延续到老年。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是李清照在《如梦令》里边对少女时代欢乐生活的回忆。意思是说,我常常回忆起那次去溪亭玩的经历。那天玩得太高兴了,我们都喝醉了,等兴头过去,才发现天色已晚。急忙把船往回划,谁知却认错路了。船被划到了密密层层开满藕花的水面深处。大家着急着把船划得飞快,想赶快回去,结果惊飞了一滩鸥鹭。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这是她在《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中的两句,应是金兵南侵,被迫离乡后抒写家国之痛的词。还有《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中的这两句:“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要来喝杯小酒赏赏花便来罢,明天未必就不会起狂风。一幅放达名士的口吻,凸现了李清照豪迈的一面。

  这一类词中显示出的醉态和爱喝酒的习惯在山河破碎,身处他乡的老境中,李清照借酒浇愁尚能为人理解。在少女时代就会沉醉于酒恐怕是很多现代的母亲们也会担忧的事,更别说礼教森严的古代。

  另外,李清照的词对女性形态的描写也是比较率真、大胆的。《浪淘沙?束约小腰身》:“束约小腰身,不奈伤春。疏梅影下晚妆新。袅袅娉婷何样似?一缕轻云。”站在欣赏的角度来写女性的美丽身材。《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写初春的梅花,用婷婷玉立、刚出浴的玉女来比。像这一类的词在当时以及后来一些道学家们的眼光里就是容不得的了。

  宋代王灼在《碧鸡漫志》里就这样评价:“易安居士……,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藉也。”这个王灼对李清照词的评价是相当高的,但是站在封建老学究的立场,他对李清照一些词里对女性的上述描绘就很不满,所以他说李清照的这些词简直就是把街上那些黄色段子随便就插进去。从古以来士大夫家能够写文章的妇女,没有一个像她这样没检点的。

  特别是《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大意是,从秋千架上下来,懒洋洋地抚摸自己被秋千绳勒出印子的小手。薄薄的衣服都被汗水浸湿了。看到客人进来,赶快害羞地往闺房跑,却又想再看看这个人,便装样嗅手里的青梅,回过头来倚在门边瞅。这一首尤其受到古代许多文人的非议,说是倚门回首就是倚门卖笑。他们不可想象李清照作为一位大家闺秀能写出这种直抒少女思春情怀的句子,有人甚至认为是娼妓之作,假托李清照之名。因为活泼淘气能表达思春心情的女孩子在他们看来是不合妇道的。

  李清照,写点思春和欣赏女人美丽的诗词还不算,李清照嫁到豪门做了宰相家的儿媳妇后,还是直爽、大胆不改。她敢于干预父辈们的事情。当时他的父亲李格非与公公赵挺之分属政治中的两派,当属于新党的赵挺之一派得势,大力打击元佑旧党人士之时,她的父亲李格非也在被打击的名单之列。

  李清照出于父女之情言辞哀切地写书向公公求情,里边就有“何况人间父子情”这样的话。这样的举动自然属于人之常情,可是,当赵挺之出于种种顾虑不同意她的请求时,李清照伤心之余,还写了“炙手可热心可寒”这样的话呈给公公,直接把气恼、讽刺的意思表达了出来。不过,有人针对这一点,说这句留下来的片言只语不是指责公公赵挺之,而是在公公面前评价蔡京。即便是这样,在理学思想已在形成,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思想占据主导地位的宋代,李清照作为一名妇女大胆谈论时事,在公公面前采取的这一态度可谓是大胆直率。

  回过头来,我们想一下,这样一种我行我素、大胆张扬的作风,作为一名古代女子,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家庭能养就这种个性呢?我们看看《红楼梦》里那个林妹妹便可略知一斑。黛玉聪慧,自小就随着父母读了不少书,颇有些见识,又因自幼失了母亲,父亲出于怜爱孤女的心理,便对她又多了一层迁就。后来到了贾府,也是外祖母的宝贝外孙女儿,于是养就了嘴上不饶人的刻薄性格,加上自己聪明有才气,更是孤芳自赏。李清照没有太多顾及别人、我行我素的个性恐怕与她幼年失母,父亲和外祖母的可怜孤女的早期娇惯亦有关系。

  但是,在死无对证的今天,我们也找不出绝对的证据来确切说明李清照是否真的在幼年有失去母亲,由继母抚养长大的经历,尽管这被记述在一些学者的作品中。为了把握世事和人性生成的复杂性,我们仍然还有必要从另一个角度来对李清照作另一种揣想。

  历史上也还有那些父母健在的奇女子,同样有过有违纲纪的叛逆行为。所以,那些以为李格非本来就只有过一个夫人,或者说李格非虽然有两个王姓夫人,但第一个夫人早卒而且并不是清照之母,清照之母就是第二个活到天年的夫人,并因此推断清照并未有失母之痛,清照的个性与这一经历并无干系。这一观点也是不无道理的。总之,最终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聪慧异常、富于才气几乎是这些有个性、敢叛逆的女性的共同点,看来,恃才傲物这个东西不独男同胞中屡见不鲜,就是女性往往也不免此俗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李清照亲生母亲是谁?李清照少女时代的独特个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看着李清照这么欢快的时光,我们不由得认为她的少女时代活泼、快乐、无所顾忌、充满了勃勃生机的生活。但是李清照早年丧母,心里也不总是快乐!据《宋史》中《文苑志?李格非传》所写:“李格非,字文叔,济南人……妻王氏,拱辰孙女,亦善文。女清照……”李清照的曾外公王拱辰是宋时翰苑名流、最年轻的状元,他中状元时才十九岁,拱辰这个名字是皇帝给赐的。北宋时,李清臣在《王文恭公珪神道碑》中则写:“元丰八年(1085年)四月,丞相王公珪感疾,……五月己酉薨於位……女:长适郓州教授李格非,早卒……”这里李清照的外公又成了丞相王珪。有人对此研究后认为,李格非娶过两个王氏夫人,先娶丞相王珪之女,可是她过早就去世了,后又娶王拱辰之女为妻。那么,李清照之母到底是前一个王氏女还是后一个王氏女,她到底是继母抚养长大还是本来就不曾失母,学界各有各的...
· 李清照二嫁嫁给了谁?她离婚为何要坐牢?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词作多写闺阁之怨和对出行丈夫的思念。说起李清照的婚姻,大家理所当然想的是赵明诚。但实际上李清照除了赵明诚之外,还嫁了一任丈夫。《碧鸡漫志》:“赵死,再嫁某氏,讼而离之,晚节流荡无归。”李清照十八岁的时候就嫁给了门当户对的赵明诚,二人琴瑟和鸣,有着同样的审美趣味,感情很好。李清照和赵明诚本来生活优渥,但是金人南侵,汴京城破,她和丈夫只能带着金石书画难逃。奔波劳累,赵明诚因此早逝。南宋偏安一隅也不能躲开金人的进攻,宋高宗弃城而逃。李清照一介妇人,追随着皇帝的步伐,一路逃难。路途艰难,收藏的金石之物被盗的被盗,被掠夺的掠夺,损失惨重。乱世动荡本来就让李清照愁伤,宝物被夺,更使得李清照身心疲惫。正是这个时候,一个男人走进了李清照的生活,他就是张汝舟。张汝舟进士出身,绍兴二年官右承务郎、监诸军审计司官吏。张汝舟彬彬有礼,体贴入微,李清照一个人生活艰辛,最终被他...
· 揭秘:李清照到底是苏东坡什么人?
李清照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苏东坡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她和他虽然同在宋朝,但是一个祖籍山东,一个生在四川;一个在南宋成名,一个在北宋亡故。两个人从来没有见过面,彼此也没有什么亲戚关系,所以李清照会是苏东坡的什么人呢?顶多会是苏东坡的粉丝吧。李清照当然是苏东坡的粉丝。我们看她的文集就知道,只要提到苏东坡,李清照都很推崇,不敢直呼其名,而是尊称“苏公”、“坡翁”甚至“坡仙”。由此可见,李清照确实是拿苏东坡当文坛前辈看待的。但是如果多读史籍,如果认认真真地八卦一番,就会发现李清照不止是苏东坡的粉丝,她和他之间还有着千丝万缕的微妙联系。我们知道,李清照的爸爸叫李格非。李格非早年在京城开封教书,有个最要好的朋友叫晁补之(参见晁补之《有竹堂记》)。这个晁补之是谁?就是苏东坡的学生(“苏门四学士”之一)。从这个角度看,李清照其实是苏东坡的学生(晁补之)的朋友(李格非)的女儿。如果论辈分,李清照应该喊苏东坡...
· 明朝版狸猫换太子:谁才是明成祖的亲生母亲?
第一个妈妈:皇后马秀英称朱棣的母亲为马皇后,最为广泛。在清人朱好阳编纂的《历代陵寝备考》中有记载,“后生懿文太子、泰王樉、晋王桐、成祖、周王”。这里说得十分清楚了,朱棣为朱元璋与马皇后所生的第四个儿子。这一说法,来源于明朝当时的史书,如《太祖实录》、《太宗实录》、《靖难事迹》、《玉牒》等。《靖难事迹》中有相同的文字:“高皇后生五子,长懿文皇太子,次秦愍王挟,次晋恭王桐,次上,次周定王。”朱棣更是亲口说过,他的母亲是皇后马秀英,“每自称曰:‘朕高皇后第四子也’”。但也有秘史称,马皇后根本就没有生育能力,一世无子,正史上记载的包括太子朱标、燕王四子朱棣在内,几个儿子都是别人所生。马皇后采用了过去皇家最惯常的手法,把别的妃子所生育的孩子据为己出,是一出明版“狸猫换太子”。这种说法,为朱棣的生母之谜平添了一份神秘。网络配图第二个妈妈:朝鲜女子李氏称李氏为朱棣生母不少人很相信,认为证据很充分。《南京...
· 历史揭秘:李清照到底是苏东坡什么人?
李清照会是苏东坡的什么人呢?我们看她的文集就知道,只要提到苏东坡,李清照都很推崇,不敢直呼其名,而是尊称“苏公”、“坡翁”甚至“坡仙”。由此可见,李清照确实是拿苏东坡当文坛前辈看待的。顶多会是苏东坡的粉丝吧。网络配图看了这篇文章的题目,我猜绝大多数读者都会感到奇怪:李清照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苏东坡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她和他虽然同在宋朝,但是一个祖籍山东,一个生在四川;一个在南宋成名,一个在北宋亡故。两个人从来没有见过面,彼此也没有什么亲戚关系,所以李清照会是苏东坡的什么人呢?顶多会是苏东坡的粉丝吧。李清照当然是苏东坡的粉丝。我们看她的文集就知道,只要提到苏东坡,李清照都很推崇,不敢直呼其名,而是尊称“苏公”、“坡翁”甚至“坡仙”。由此可见,李清照确实是拿苏东坡当文坛前辈看待的。但是如果多读史籍,如果认认真真地八卦一番,就会发现李清照不止是苏东坡的粉丝,她和他之间还有着千丝万缕的微妙联系。我...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