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北宋名将杨业的经典战绩 雁门之战中的杨无敌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50
转发:0
评论:0
北宋名将杨业的经典战绩雁门之战中的杨无敌,“天下九塞,雁门为首”。雁门关名字的由来,据说是因为此关两侧双峰夹峙,高耸入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雁门关名字的由来,据说是因为此关两侧双峰夹峙,高耸入云,鸿雁南飞之时,也须从双峰之间通过而得名,以喻双峰之高、地势之险。如果说金庸作品终究是小说家言,发生在雁门关下的那段故事不可信,那么北宋初年“杨家将”的故事却是真实存在的了。

  公元980年3月。辽国一面命令河北地区辽军开始佯攻,另一方面任命大同府节度使、驸马、侍中萧咄李为统帅,率10万铁甲骑兵南下进攻雁门关。辽军一路势如破竹,沿途宋军一触即溃。不久辽军前锋抵达北方咽喉雁门关。关系到北宋存亡的雁门关保卫战拉开序目。

  强敌来袭,担负雁门关防御重任的杨业立即向正驻守太原的北方防务主管潘美紧急求援。作为久经战阵的开国名将,潘美对杨业的危局比谁都清楚。但问题是他虽身兼要职,管辖着北方驻军。但是,作为北方前线最高军事长官的潘美面对强敌来犯,却只能眼巴巴看着而无能为力。原因很简单:他没有最重要而又是最起码的,对属下军队的临阵指挥和调动权!作为宋朝一系列压制武将的政策的“创始人”。

  宋太宗赵光义为达到对军队的绝对控制,“创造性的发明”了“阵图”这种被后世当作笑柄的东西。大凡领兵作战的将领,赵光义都会事先煞有介事的授予其一份已经画好的“阵图”。大到出征后该如何行军、布阵、出击,小到军队该如何扎帐篷。皇帝陛下在“阵图”中都有明定,统兵将领们要做的就是跟木偶一样按主人意愿行事。不管前线有什么变化,甚至于即便是明知道按“阵图”作战必死无疑,将领们也必须一丝不苟的去执行。

  这种做法让后人看来几乎是不可思议,但确实是史实。而且重要将领尤其是边境重将,只有统兵权但没有调兵权。想调动兵力必须请示皇帝批准。否则就是“抗旨谋反”的灭族之罪。而且在重要将领尤其是边境重将身边,都伴随有一位皇帝亲自任命的文官“监军”。这些文官“监军”都是皇帝绝对信赖的,对军事行动拥有最高决策权。而且身边都拥有千余名皇帝分派的禁军。一旦将领的行动与“圣意”相违背,“监军”有权当即逮捕甚至是处死将领。

  而此时,皇帝给潘美的命令极为明确:雁门关不可能长期拒敌。必须积极准备固守太原。在这种近乎变态的高压下,潘美是不可能援助杨业的。万般无奈下,杨业只能依靠自己麾下有限的兵力来对敌。此时,杨业一共只有区区三千兵力,而且绝大部分是步兵,这与辽国强悍的十万铁骑根本不成比例。但杨业必须依靠这有限的力量来作战。

  面对来势汹汹的强大辽军,杨业做了充分准备。他与辽国打了几十年交道,很了解对手。他断定,辽军一路南下,沿途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必定异常骄横。加上雁门关只有数千守军,骄横的辽军必定轻敌!杨业决定冒险主动出击。守军避其锐气,主力步兵在副将带领下,依托天险地形和远程弓弩,在正面坚守关口抗击、迟滞辽军行动。他自己则亲率仅有的最精锐的数百名骑兵。在熟悉地形的当地向导带领下抄小路绕到雁门关北面,迂回到辽军大纵深、远后方后发起突袭,与正面守军夹击辽军。战术确定后,杨业率领精锐骑兵出击,为激励士气,杨业以无畏生死的坚定决心激励广大将士。为表明自己的意志,他折箭来表示自己宁可战死沙场,绝不回头的必死决心!而且当即留下亲笔遗书,安排了后事。在主帅勇敢行动的鼓励下,宋军将士士气大振,纷纷表示愿拼死力战以拒强敌。于是,在关内将士和民众含泪送别下。数百名宋军骑士策马飞驰出关,踏上生死未卜的征程。

  杨业率军出击不久,辽军的前锋抵达雁门关外。此时从山顶望去,十万契丹铁骑漫山遍野,彻地连天。穿着黑色军服的骑兵如乌云般遮天蔽日,滚滚而来。将雁门关外的峰岭、山谷、沟壑、田野、溪流甚至是天空都染成恐怖的铁黑色!这死亡的黑色仿佛瞬间就可以将弹丸的雁门关吞没。而当辽军挥舞刀剑时,无数钢刀雪亮的光芒又仿佛闪电,刹那间将死亡的黑色乌云驱散开来,带来白色的恐怖。辽军骑兵万马奔腾,滚滚马蹄声和战马的嘶鸣声汇聚在一起,震耳!自从南下以来,沿途宋军大都一触即溃,辽军势如破竹,根本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因此辽军主帅萧咄李异常骄横。加之已经得到确切情报,雁门关只有三千守军。在他看来,拿下雁门关根本不算作战,只能算做“搂草打兔子”。到达关外后,萧咄李身穿黄金甲胄,在左右拱卫和旌旗簇拥下,骑着高头骏马前往督战,辽军开始进攻。雁门关保卫战打响。

  辽军虽然兵力强大,但雁门关地处山地,地形极为复杂。辽军精锐铁甲骑兵依仗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向宋军发起大规模集团冲锋。但是,受山地限制,辽军骑兵进展缓慢。而且遇到宋军事先准备好的连环陷阱、壕沟等工事的阻击。大量骑兵落入陷阱、壕沟。被里面锋利的竹签活活扎死!但辽军毕竟有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因此逐渐逼近宋军关口。宋军守军和部分协助防守的关内壮丁,使用强弓硬弩,向辽军发射密集的火箭。一时间箭如雨下,箭镞带着死亡的火焰和刺耳的尖啸声,像狂风一样遮天蔽日的劈头盖脸砸向辽军,辽军当即被击杀无数!火箭还引燃了周围的草木,很多辽军战马受惊后四处乱撞,冲击着辽军阵型。尽管遭遇猛烈抵抗,但辽军毕竟训练有素,而且占有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因此逐步逼近雁门关口!

  危机时刻,已经迂回到辽军后方的杨业率精锐铁骑发起攻击!在攻击前,杨业命令所有骑兵砍了很多大树枝,将树枝都拴战马的尾巴上拖在身后。这样奔跑时会卷起大量烟尘,让对方无法辨清虚实。随后,杨业率宋军铁骑发起冲锋!辽军南侵后,一路上没遇到像样的抵抗,异常骄横。轻敌冒进。根本没有料到杨业敢于以区区三千人进行抵抗,更没想到杨业能主动发起进攻,因此毫无防备。此时的精力都集中在正面攻城战场。杨业指挥宋军骑兵从辽军背后发起冲锋,战马后面拖着树枝卷起大片尘土。一时间,辽军后方侧翼烟尘滚滚,战马嘶鸣。宋军骑士吼叫着杀向辽军。杨业一马当先率宋军铁骑冲入辽军阵中乱砍猛杀。宋军骑兵远用弓箭射击,近用弯刀砍杀。同时用西带的火把四处投掷纵火。辽兵毫无防备,根本没料到宋军居然敢在背后猛插一刀。加之对方一片严惩,弄不清后面究竟来了多少宋军,一时间胆颤心惊,阵脚大乱,纷纷溃散。宋军铁骑如入无人之境!宋军将士的喊杀声,战马的嘶鸣声,辽军士兵的惨嚎声和兵器的撞击声交织在一起,响彻云霄!

  厮杀中,杨业发现,辽军中军之处于旌旗簇拥,士兵们护卫着一个身穿金色铠甲、骑着高头骏马的将领。他料定那必是辽军主帅。于是率铁骑猛攻辽军中军。而此刻骑骏马者正是辽军统帅萧咄李。他本来是来督战的,做梦都没有料到宋军居然能出现在他的中军!宋军骑兵在杨业的率领下猛烈冲杀,萧咄李左右卫兵四下溃逃。杨业在奔驰的战马上扬弓放箭,正中萧咄李胸膛,将辽军最高统帅当场力斩马下!

  主帅萧咄李一死,辽军顿时阵脚大乱,成了一盘散沙,全线溃散。守卫雁门的宋军步兵主力见杨业袭击成功,辽军全线溃逃后,立即开关杀出,在远程弓弩掩护下杀入辽军阵地,与背后的宋军骑兵夹击辽军。辽军腹背受敌,全军崩溃,向大同方向逃跑。雁门关外,遍地是辽军骑兵和战马的尸体。远处的山涧几乎被辽军尸体填平!护城壕则被辽军鲜血灌满,成为名副其实的血河!杨业乘胜追击,生擒辽军都指挥使李重海。 击杀辽军万余,俘虏数千人。缴获战马、旌旗、甲胄兵器无数。至此,雁门关之战以宋军全胜、辽军彻底失败告终!是役,杨业以区区三千兵力,取得击杀包括辽军主帅萧咄李在内的万余人,俘虏辽军都指挥使李重海以下数千人,击溃辽军十万铁骑的空前辉煌的战绩!北宋北部边境转危为安。

  雁门关之战后,杨业一举成名,威震塞北。“杨无敌”成为令辽军闻风丧胆的称号。甚至于出现这样可笑的局面:雁门关大捷以后,杨业威名远扬。辽兵一看到“杨”字旗号,就吓得抱头鼠窜,不敢交锋。然而,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当杨业以少胜多、取得雁门关大捷的消息传到国内后,没有为他在祖国带来多大的荣耀。相反的,北宋其他部分边关守将(其中大部分是当初逃跑的)以及朝中的那些“大儒”们对他的成功充满嫉妒。纷纷上书弹劾,甚至公然明目张胆的捏造“证据”诬陷杨业“谋反”。而这个所谓“证据”,居然就是:“杨业为何能以三千击败十万呢?就是因为他勾结了辽军,这只是一出双簧而已”!宋太宗赵光义采取的对策很有意思。他将所有参劾杨业的奏折封好,派人送给杨业。一些评论认为这表明了宋太宗对杨业的信任。但灵云认为,这种举动更多的是对杨业的一种“旁敲侧击”。但是,杨业毕竟也受到嘉奖,官职也提升为潘美的副手,成为北方主要将领。当然,朝廷对他的“特殊待遇”是不会改变的。

  发生在公元980年3月的宋、辽雁门关之战,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雁门关之战是中国历史著名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即便是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宋、辽双方当时战场实力对比已经不能用简单的一句“相差悬殊”来形容。双方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杨业以区区三千步兵为主的微弱兵力,击败辽军十万精锐骑兵,而且敌军主帅,俘获其副手,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灵云认为这绝非偶然。首先,辽军发动的是侵略战争,本身就缺乏正义性。侵略者历来是很难得到好下场的。面对残暴的侵略者,雁门关守军将士和民众同仇敌忾,为取得战争胜利赢得了重要的士气和军心。而最重要的无疑是杨业杰出的指挥才能。杨业准确把握战场环境,根据辽军异常骄横必然疏于防备,绝不会料到宋军敢于主动偷袭的弱点,果断采取了包括主动出击、远程奔袭、隐蔽接敌的战术,对战争胜利起到决定性作用。杨业战后一举成为威震北疆的一代名将,为保卫宋朝北方领土作出不朽的贡献。在他殉国后,他的长子杨延昭则继承父志。取得著名的遂城保卫战的辉煌胜利(灵云注:关于遂城保卫战详见灵云ら苍月《铁城雄风!:记北宋遂城之战》)。杨业和他的长子杨延昭、孙子杨文广(注:特别指明,历史上并无杨宗保。其人是后世文学家创作的虚构人物)的英雄事迹和爱国情操受到人民的无限敬仰,最终演义成为脍炙人口的《杨家将》系列故事,被后人广为传诵,一直延续到今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被称为“杨无敌”的杨业最后是怎么死的?
杨业,山西太原人。他的父亲杨信在北汉曾任麟州刺史,杨业少时好骑射,以英勇善战著称,于北汉任节度使,任内与辽国的作战中,屡立战功,每战必捷,当时被称作“杨无敌”,宋太宗征伐北汉时多次与宋军交战,太宗感其英勇,之后感于大势所趋,建议其主刘继元归顺于宋,之后杨业也一同归降。太宗大喜过望,命为左领军卫大将军、郑州防御使,镇守雁门关抵御辽国。太平兴国(公元980年)三月,辽景宗率十万大军攻雁门关,当时杨业以数百骑兵奇袭,大败辽兵,自此,契丹人每同宋军作战,只要一看到杨业的旗帜,就悄然引兵退走,可见辽兵其之畏惧。雍熙三年(公元986年)二月,宋太宗率兵北伐,主帅潘美攻幽州失利,杨业见辽兵之势远大于宋军,便主张绕道而行,保留战力。他说:“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朝廷止令取数州之民,但领兵出大石路,先遣人密告云、朔州守将,俟大军离代州日,令云州(今山西大同)之众先出。我师次应州(今山西应县),契丹必来拒,即...
· 185 杨无敌
宋太祖花了十三年工夫,灭了南方五国,接着,就出兵攻打北汉都城太原。北汉请辽朝出兵援助,宋军吃了败仗。不久,宋太祖也得病死去,他的弟弟赵匡义继承皇位,这就是宋太宗。宋太宗决心完成统一北方的事业,公元979年,他亲自率领四路大军围攻北汉都城太原。辽军又来援助,宋太宗派兵截断援兵要道。太原城在宋军重重包围之中,外无援兵,内无粮草。北汉国主刘继元没法,只好投降。刘继元手下有一名老将杨业,也归附宋朝。宋太宗早就听说杨业武艺高强,十分器重他,任命他做大将。宋太宗灭了北汉,想乘胜攻打辽朝,收复北方失地。宋军攻势凌厉,北方有几个州的辽朝守将纷纷投降。宋军一直打到幽州(今北京市)。后来,辽朝派大将耶律休哥救援。双方在高梁河(今北京市城西)打上一仗,宋兵大败,宋太宗乘了一辆驴车,逃回东京。打那以后,辽军不断袭击宋朝边境。宋太宗十分担心,就派杨业为代州刺史,扼守雁门关。公元980年,辽朝派了十万大军攻打雁门关。...
· 杨业为何被称作“杨无敌”?杨业最后是怎么死的?
杨业为何被称作“杨无敌”?杨业最后是怎么死的?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宋太祖花了十三年工夫,灭了南方五国,接着,就出兵攻打北汉都城太原。北汉请辽朝出兵援助,宋军吃了败仗。不久,宋太祖也得病死去,他的弟弟赵匡义继承皇位,这就是宋太宗。宋太宗决心完成统一北方的事业,公元979年,他亲自率领四路大军围攻北汉都城太原。辽军又来援助,宋太宗派兵截断援兵要道。太原城在宋军重重包围之中,外无援兵,内无粮草。北汉国主刘继元没法,只好投降。刘继元手下有一名老将杨业,也归附宋朝。宋太宗早就听说杨业武艺高强,十分器重他,任命他做大将。图杨令公归宋宋太宗灭了北汉,想乘胜攻打辽朝,收复北方失地。宋军攻势凌厉,北方有几个州的辽朝守将纷纷投降。宋军一直打到幽州(今北京市)。后来,辽朝派大将耶律休哥救援。双方在高梁河(今北京市城西)打上一仗,宋兵大败,宋太宗乘了一辆驴车,逃回东京。打那以后,辽军不断袭击宋朝边境。宋太宗十...
· 杨门女将
角色《杨门女将》中的主要角色包括:佘太君(老旦)穆桂英(旦)杨文广(小生)柴郡主(旦)杨七娘(旦)杨八姐(旦)杨九妹(旦)杨大娘(旦)杨二娘(旦)杨三娘(旦)杨四娘(旦)杨五娘(旦)杨八娘(旦)杨洪(丑)焦廷贵(净)孟怀源(净)宋仁宗(老生)寇准(老生)王辉(丑)张彪(丑)采药老人(老生)王文(净)王翔(净)魏古(老生)
· 雁门之战
辽乾亨二年(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在宋辽战争中,辽军进攻雁门(今山西代县),被宋戍边军将潘美偕杨业率部击败的作战。宋攻辽高粱河之战后,太宗赵光义因败,乃于河北、河东各要地,积粟屯兵,部署防御,以抗击辽军进攻。遂命潘美为河东三交口都部署,杨业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分领所部驻守三交口(今山西太原北古城村)、代州(即雁门),捍边御辽。乾亨元年(979年),辽攻满城(今河北满城北)战败后(参见满城之战),继于二年三月,遣大军攻雁门。时潘美率兵巡抚至代州,即令杨业领麾下数千骑自西陉(今山西代县西北西陉寨)出,沿小陉迂回至雁门北口;自率所部出正面,合击大败辽军于雁门北岭,斩杀其节度使、附马侍中萧咄李,生擒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诲,缴获铠甲、革马甚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