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唐僧本名 唐朝三藏法师玄奘的真实名字是什么?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838
转发:0
评论:0
唐僧本名唐朝三藏法师玄奘的真实名字是什么?,唐僧本名:唐僧,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历史上最伟大的译师。俗姓陈,本名

  唐僧本名:唐僧,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历史上最伟大的译师。俗姓陈,本名袆,出生于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佛教法相宗创始人。

  唐僧法号玄奘,俗姓陈,本名袆,河南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县南境)人。他的曾祖、祖父都是官僚,到了他父亲陈惠,便潜心儒学不做官了。玄奘生于隋文帝开皇二十年(即公元600年。关于玄奘的生平,现存的《传》、《状》、《塔铭》等都没有记载,而关于他的年岁又有六十三、六十五、六十九诸说,推算不出确实生年来。今以重校内学院本《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暂定法师寿六十五岁)。少时因为家境困难,跟着他二兄长捷法师住在洛阳净土寺,学习佛经,十一岁(620)就熟习《法华》、《维摩》。

  十三岁时(622)洛阳度僧,破格入选。其后听景法师讲《涅盘》,从严法师学《摄论》,升座复述,分析详尽,博得大众的钦佩。隋炀帝大业末年,兵乱饥荒,玄奘和他的二兄前往长安后,得知当时名僧已多聚在蜀地,因又同往成都。在那里听宝暹讲《摄论》、道基讲《杂心》、惠振讲《八犍度论》。三、五年间,究通诸部,声誉大著。唐高祖武德五年(622),玄奘在成都受具足戒。武德七年(624)离开成都,沿江东下参学。先到了荆州天皇寺。讲《摄论》、《杂心》,淮海一带的名僧闻风来聚。六十高龄的大德智琰也对他执礼甚恭。讲毕以后,继往赵州从道深学《成实》,又到扬州听惠休讲《杂心》、《摄论》。贞观元年(627),玄奘再到长安,从道岳、法常、僧辩、玄会诸师钻研《俱舍》、《摄论》、《涅盘》,他很快就穷尽各家学说,受到称赞,声誉满京师。仆射萧瑀,奏请令他住庄严寺。

  但是玄奘觉得多年来在各地讲筵所闻,异说不一,特别是当时流行的《摄论》、《地论》两家有关法相之说不能统一,很想得着总赅三乘学说的《瑜伽师地论》,以求会通一切(这一见解大概是受了当时来华的波颇蜜多罗的启发而生),于是决心往印度求法。那时出国之禁很严,他正式表请赴印,未得许可,只好作种种准备等待着。贞观三年(629),因北方连遭灾荒,朝廷准许道俗四出就食,他得便西行,到达兰州,应当地人士请求,讲《涅盘》、《摄论》和《般若经》。西域商侣有参加旁听的,回去以后,便将玄奘求法的事向各地宣传了。玄奘继而潜行到达瓜州,得胡人西盘陀导送,夜渡瓠颅河。从此子身冒险,过了玉门关外五烽,度莫贺延沙碛,到达伊吾。

  高昌王麹文泰得知后,遣使迎往,敬礼备至,延留度过夏坐,并要久留在高昌,他坚决未允。当时西叶护可汗势力遍及雪山以北各地,如去印度,须要取得他的协助,因而高昌王遣使陪送玄奘去叶护可汗衙所,时当贞观三年八月。玄奘离开高昌,过阿耆尼、屈支等国,越凌山到达素叶城,和叶护可汗相见,凭着可汗致所经诸国的信件和陪送的使者,很顺利的经过西域笯赤建等十国,越大雪山,直到邻接北印的迦毕试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三藏法师,关于“三藏”的意义,以及三藏法师第一人。
精通经藏的称为经师精通律藏的称为律师精通论藏的称为论师更高的是三藏法师,是遍通经、律、论三藏者的学位“鸠摩罗什”乃三藏法师第一人,与玄奘、不空、真谛并称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位列四大译经家之首,翻译学鼻祖,语言学大师。”
· 真实的唐僧取经-玄奘西行
原文标题:历史上真实的唐僧:与他结拜的君王并非李世民(1)本文摘自:《99%的中国人不知道的历史真相》,作者:刘博杨柳,出版:花城出版社2011.2《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中唯一一部神鬼小说,这本成书于明朝中叶的小说,自问世以来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其普及度超过了其他三部名著。书中所描述的几个典型人物--机智多变、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憨厚幽默、爱耍点小花招的猪八戒,忠厚老实、勤勤恳恳的沙和尚,不畏困苦、立志取真经、但不免又有些不明事理的唐僧,几乎是家喻户晓。“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等故事尤其为人熟悉。小说《西游记》描述了唐僧师徒四人一路降妖捉怪,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从西天佛祖如来那里取得真经的故事。由于历史上真有位法名玄奘的唐代高僧去印度“西天”取经,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有些人难免会将小说中的人物与现实中的人物混为一谈。事实上,神话小说...
· 三藏法师玄奘取经的过程中经过了多少个国家
玄奘在历史上确有其人,13岁被朝廷剃度为僧,这是很少见的。玄奘是他的法名,那么玄奘的俗名是什么呢?据说玄奘取经前后将近19年,走过5万里的路最后到达了印度,取经路上险象环生,玄奘取经经过了多少国家呢?玄奘的俗姓是什么玄奘在出家前叫陈祎,玄奘是他的法名,在当时他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称他为唐僧。我们说的唐三藏就是指玄奘。我们现在说的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里面只有玄奘是汉族。小说《西游记》就是玄奘取经19年的真实事迹改编的,当时玄奘一人西行到印度取真经,回到唐朝后从事佛经翻译工作。图片来源于网络玄奘的徒弟以神昉、嘉尚、普光、窥基四人最为有名,最后都成大师级人物。现在我们看的佛教经典《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就是玄奘翻译的,还有《瑜伽师地论》正是这本书,玄奘开始了19年的就原著之路。玄奘的家人从曾祖开始都是官吏,都是有学识之人,他的二哥是最早遁入空门之人,陈素法号长捷法师,以讲经说法闻名于世,在家人去世后...
· 玄奘的真实身份是什么?揭秘玄奘的身世
一提起玄奘法师,一般人们都会想到《西游记》中那位胆怯懦弱、人妖不分、是非难辨的糊涂和尚。其实这仅仅是作者的虚构,就历史上真实的玄奘而言,对其形象未免过于歪曲。史实记载的玄奘法师,不仅精通佛法,虔心求学,而且胆识过人,是位大智大勇的高僧。在《西游记》中,唐僧的身世还是挺坎坷的。那玄奘的真实身世是怎样的呢?唐僧俗姓陈,父亲名萼,字光蕊,贞观十八年陈光蕊考取状元。唐王御笔亲赐状元,陈光蕊跨马游街三日。丞相有一女,名唤温娇,又名满堂娇,未曾婚配,正高结彩楼,抛打绣球选婿。陈光蕊正巧在楼下经过,小姐见陈光蕊人材出众,又是新科状元,内心十分欢喜,就将绣球抛下,恰打着光蕊的乌纱帽。十数个婢妾走下楼来,把陈光蕊马头挽住,迎状元入相府成婚,成就一段姻缘。完婚后,陈光蕊受命为江州州主,不想,赴任途中,遇洪江梢公刘洪、李彪。刘洪见夫人貌美,心生歹意,把陈光蕊推入水中,强娶夫人为妻,还冒名为官。不久,夫人生下一子...
· 唐僧为什么又叫唐三藏?
唐僧为什么又叫三藏唐僧为什么又叫三藏,“藏”,按梵文的原意是指盛放物品的筐箧,含无所不包、包罗万象之意。佛教借以用来概括全部佛经,近乎“全书”。正因为这样,“藏”成了佛教经典的总称。唐僧为什么又叫三藏,按内容区别,“藏”分三类:一、素怛缆藏,意译为经藏,指佛教始祖释迦牟尼的说教。二、毗杀耶藏,意译为律藏,指佛门戒律。三、阿毗达摩藏,意译为论藏,指释迦牟尼弟子对于佛教学说的论述和注解。因“藏”分经、律、论三藏,所以惯称“三藏”。唐僧为什么又叫三藏,唐僧经九死一生艰难跋涉,终于抵达佛教发源地古印度,先后在那烂陀寺从戒贤高僧学习了5年,后又游历各地,拜访名刹中高僧,学业日精。经16年后取得“三藏”真经,返抵长安。以后又经19年呕心沥血译出佛经75部,凡1335卷,计1300万言。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