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关羽后人现今何在 武圣关羽还有后人存在吗?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831
转发:0
评论:0
关羽后人现今何在武圣关羽还有后人存在吗?,关羽后人:三国国时期刘备大将关羽妄为一世英明,被东吴惨杀,儿子关云一同被杀,

  关羽后人:三国国时期刘备大将关羽妄为一世英明,被东吴惨杀,儿子关云一同被杀,可是,关与云长有没有后代这一疑案让我们非常的困惑,今天我们就来揭秘下关羽到底还有无后人存在。

  传说关羽仅有两个儿子,且后人全部被杀,而《关氏家谱》中却记载关羽有三个儿子,仍有后人在世……

  关羽的身世以前一直不甚清楚。直到清初康熙年间,解州守王朱旦在浚修古井的时候,发掘出关羽的墓砖。上面刻有关羽祖、父两世的表字、生卒年月等,资料比较详细,还略有提到关羽的家庭状况。他因此写了《关侯祖墓碑记》。据墓砖上文字记载,关氏家其实是个文人世家。关羽祖父叫关审,字问之。汉和帝永元二年庚寅生,居住在解州(今山西解州镇)常平村宝池里。记载说他“冲穆好道”,常以《易》、《春秋》训其子,于桓帝永寿二年丁酉卒,年六十八。羽父关毅,字道远。性至孝,父审卒后,在墓上结庐守丧三年,除丧,于桓帝延熹三年庚子六月二十四日生关羽。羽长成后娶胡氏为妇,灵帝光和元年戊午五月十三日生子关兴。

  关羽贵为称圣称帝,有多少人知其身世?关羽以“武圣人”扬名立威,但有多少人知其乃文人世家,祖上奉行“四好主义”?世传关羽仅有两子,后代被仇人全部杀掉,又有多少人知道他还有个小儿子“小关王”关索,并且其后人流落到了邓州?8月30日,记者前往邓州,揭秘《关氏家谱》。

  在24年的从业经历中,收藏《关氏家谱》,对刚刚退休的邓州市档案馆主任刘殿信来说可谓最得意的一笔。说起当年的“奇遇”,他依然激动。

  1980年初,邓县(今邓州市)文化馆开始整理地名志,从部队刚刚转业至此的刘殿信热情很高,但所获并不丰富。直到1990年夏季的一天,他翻看《南阳日报》时,获知邓县构林镇发现“奇书”——一份家谱。

  他当即联系构林镇负责当地档案收集工作的李玉旺,希望他帮忙访查,但半年多过去了,毫无线索。1992年2月15日,农历正月初二,正准备走亲戚的刘殿信突然接到李玉旺的电话,让他赶紧过去。

  见到李玉旺后,李玉旺立即拉着他去见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镇上的郭朝石老师。郭老师偶然间见过家谱,并知道藏在官刘行政村关营村村民关喜贵手中,但他并没有把握此行能否见到家谱,因为关喜贵藏得十分严密,从不轻易外露。

  为保险起见,三人找到官刘行政村村主任及关营村组长,一起来到关喜贵家中。关喜贵并不在家,接待他们的是关喜贵20多岁的儿子关光周。关光周让他们看到了梦寐以求的家谱,但就是死活不同意把家谱送给档案馆。

  几个人强调,这是国家文物,按规定应该送档案馆管理,这样也更有利于保存。而且,如果送给他们,他们还将给他颁发一块捐献文物的牌匾。

  时隔16年,关光周见到了《关氏家谱》的抄写本及复印本。这两本家谱是在邓州市交警队工作的关振明去年辗转从档案馆抄写和复印而来的,随记者转交给关光周收藏。

  摩挲良久,关光周十分感慨,原家谱为白棉纸木刻印制,较之抄写本与复印本,根本无法企及。关光周说,家谱一直由家族中细心的学问人保存,1976年之前,由村里老私塾先生关景山保存,关景山年老感到力不从心时,才转交给关喜贵。

  家谱一直被秘密保存着,村里人知道的并不多。关于家族历史,村里人只知道是关羽的后代,但因何迁入邓州,家谱中并没有详细记载。

  关振明说,小时候曾听爷爷关景山讲,关营村原来叫党庵儿,这里住着党姓人氏,其中一家因女儿婚姻问题被人欺负,女儿党氏于是在村后庵家。党家人气愤不过,遂从看守关庙的关家后人中聘请了一对功夫了得的父子,前来报仇。报仇成功后,可能党家人怕仇人在关氏父子走后报复,遂劝关家儿子留下,并许配党氏为其妻。

  这个留下的儿子叫关大经,在关营村南,有其坟墓。村里有一习俗:每逢哪家娶媳妇,新郎必于结婚前夜来到坟前,告之祖先关家要添人了,次日婚礼过后,再夜带新娘,让祖先相看;哪家有人去世,也必在出殡前夜,前来坟前相告。

  查《关氏家谱》,关大经确有其人,娶妻两个,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即为党氏,并注明关大经迁邓州南关营。这从某种程度上证明了传说的可靠性。

  关大经之父为关世明,关世明曾祖为关节,关节籍贯为平陆县夏郭村;关节祖父为明永乐年间贡士关成,其籍贯则注明世居山西解州古冯村(古冯村正是关羽及其父亲籍贯地),后迁“解州属平陆县东北吴山之麓夏郭村”,以此可以推断关营村的关姓人是从山西平陆县夏郭村迁移而来。

  从谱系看,夏郭村迁出的后代有四支:一为安邑县古村,一为猗氏县源头,这应该是与关节一同迁出的;另两支为关节的曾孙关世明之子关大经迁邓州,曾孙关世威之子关仲相迁许昌。

  关仲相迁许昌时间为万历四十二年,迁徙原因是奉谕旨奉祀“关圣帝君庙”,由此推断,关大经迁徙时间与原因应该与此相同,当在近400年前,同为看庙。

  关羽祖训为十二字“四好主义”

  《关氏家谱》虽然早已发现,但并未公开示人。邓州市文史研究专家涂征也是第一次听说,他大为惊讶。

  涂征仔细翻看了这本发黄的家谱,发现其内容相当丰富,其中包括关羽事略和受封经过、世系繁衍、迁徙分布、后代官职及传记等各方面的情况。从序言看,为清康熙二十三年关起辉“遵世谱”所撰,涂征推测应该可信。

  涂征说,在《三国志》和各种典籍的记载中,都没有关羽身世的详细记载。

  其身世谜团直到清朝康熙年间,才逐渐明晰:康熙戊午,解州守王朱旦在浚修古井时,发掘出关羽的墓砖。上面刻有关羽祖、父两世的表字、生卒年月,资料比较详细,还提到了关羽的家庭情况。根据墓砖上的文字,关家其实是个文人世家,其祖父关审,汉和帝永元二年庚寅生,居住在解州常平村宝池里;羽父关毅,于桓帝延熹三年庚子六月二十四日生关羽。关羽长成后娶胡妇为妻,灵帝光和元年戊戌五月十三日生子关平。

  这与《关氏家谱》所记关羽父亲、祖父情况相同。

  有意思的是,关羽祖父曾撰写12字后人:“读好书,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可谓“四好主义”。

  关羽后人没有全部被杀

  针对关羽的后代,涂征说,《三国演义》中频频提到的其子关平的下场,也只是说了一句“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其他情况并不详。但是在《三国志》中,在关羽死后说道:“——子兴嗣。兴字安国,少有令问,丞相诸葛亮深器异之。弱冠为侍中、中监军,数岁卒。(兴)子统嗣,官至虎贲中郎将。卒,无子,以兴庶子彝续封。”

  裴注《蜀记》中提到,关羽在成都的后人被魏国大将庞德之子庞会随邓艾入蜀后全部杀掉。这就是后来传说关羽后人全部被杀掉的来源。

  关于关羽后人生死,家谱中又如何讲?根据家谱记载:关羽与胡氏共生了三个儿子,除了上文提到的关兴、关平之外,还有一子叫关索。但是,关索几乎在其他文献中不见记载。

  在关兴的子嗣系统中,也可以发现关羽后人全部被杀之说不可靠。关兴生有两个儿子,关统和关彝,关统因无后卒,关彝因此被封为车骑将军;关彝之下为关郎,郎生一子为郎中有,郎中有生一子为关康。关兴后代延续数代。

  邓州关营人是关羽第三子之后?

  关羽有三个儿子,那么,关营人是关羽哪个儿子的后代呢?

  关营人认为他们是“小关王”关索之后,根据是家谱上关索小传上的记载。根据家谱谱系,关索并无生子记录,更无后代谱系。

  关索被封为总镇云南将,根据家谱上的关索小传记载:关索被遗留在云南,故其名不甚显。《水浒传》中曾有“病关索”诨号,云南也的确有关索岭、关索庙,这些似乎印证了家谱中关索小传的记载。

  但问题是,关索与后代的延续关系在家谱现断代。据关营人讲,关家自夏大夫关龙逄起,至关羽为第32代,到关索为第33代。关索之后,出现谱系空白。而族谱显示,现关营先祖关大经为第48代后裔,关大经向前可续接到第42代关成,之前再无法连接。也就是说在关成与关索之间,空白了9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孙权还有后人存在吗?孙权的后人现今在何处
孙权后人:吴大帝孙权,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那么他的后代现今都在何处呢?孙权后人目前公认的聚居地之一是浙江富阳龙门镇,孙权一支也一直被称为富春孙氏。2006年,本报曾经组织过南京孙姓市民前往龙门寻根,并且促成了南京孙氏宗亲会的成立。根据两地孙氏后人的研究,南京有不少孙氏,确实出于孙权。但由于南京是移民城市,虽然孙氏后代众多,但家族迁进迁出频繁,没有孙权后代聚集地。龙门是中国孙姓最大的聚居地之一,虽然一共只有2600余户、7000余人口,但是90%以上都是孙姓村民。龙门孙氏曾经到南京来寻根。孙氏后人普遍认为始祖孙权发迹于南京(称帝建都)并归葬于此,对孙氏而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不仅如此,他们还通过本报邀请南京孙氏前往龙门寻根。邀请南京孙氏后人并非突发奇想,专家介绍说,孙、朱等姓氏早在三国时期就已经是江南大姓,至今,南京拥有孙姓达10万人众。并且拥有一大批与孙权相关的历史遗迹,如孙权墓、200...
· 为什么关羽可以成为被后人歌颂的武圣?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关羽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每个朝代都有各自尊奉的武圣,比如唐朝时期,唐太宗李世民尊姜太公为武圣,在唐肃宗时期,他开始设置武庙,并追封姜太公为武成王。等到了宋朝真宗时,他又加封姜太公为昭烈武成王,仍以姜太公为武圣,主祀武庙。等到明太祖时期,废武庙,自此武庙绝祀,但在明神宗时期,却追封岳飞为岳圣帝君,又同时追封关羽为关圣帝君,武庙虽废,但民间却出现了岳飞和关羽两位武圣人。不过在民间,关羽更容易被世人认同,并一直是民间与官方认定的“武圣人”,清朝延续明代传统,仍旧尊崇关羽为武圣人。为什么关羽可以成为后世传颂的武圣?关羽之所以能够成为后世传颂的武圣,自然是因为他有旁人不及的地方。在《三国志》中,关羽被程昱等人评价为万人敌,也被周瑜等人评价为熊虎之将。虽然典韦曾被曹操称为古之恶来,而张辽也被曹丕称为古之召虎,但这毕竟是自家人的褒奖,而不是来自旁人的评价,而关羽...
· 关羽武圣称号怎么来的?还有谁能被称为武圣?
关羽武圣称号怎么来的?还有谁能被称为武圣?关羽是一位在民间逐渐被神话的历史人物,古人也十分崇拜关羽,将其称为“关公”。其实关羽在《三国演义》中等于是享受了男主角的待遇,很多故事都把关羽当做核心描写,同时也凸显出了关羽的强大。很多人都知道关羽被崇为“武圣”,不过他这个名号是在清朝被赐予,当时还有另外几位候选人,为什么最后偏偏选中了关羽呢?下面就为大家做个说明,赶快来看看吧。“文圣”孔子、“武圣”关帝,好像很传统,其实没多久远。孔夫子的“圣人”地位,是早有了的,但“文圣”之称,却是因着“武圣”的诞生而来的。而“武圣”头衔,则不过才始于清朝康熙年。特别提一点:电影电视剧中看到香港警察、香港黑社会这些拜关公,不是拿关公当“武圣人”来拜的,拜的是关公的“义薄云天”。民间“关帝是大煞神”的说法,倒是跟“武圣人”的身份有关。(一)满清尚武的学术性体现1644年,满清入关,正式取代明朝和李自成的“大顺政权...
· 三国关羽是小人?武圣到底是不是后人杜撰的
在三国故事里,关羽是义薄云天的大英雄,华容道捉放曹,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忠义故事耳熟能详,不过真实历史里的关羽,还是那个受人追捧的武圣人吗?在三国演义这本书中,关羽虽然被塑造的特别忠义,但罗贯中也委实写了一些关羽的缺点,比如身在曹营心在汉这件事上,就曾令刘备和张飞兄弟俩心中生疑,还有说虎女怎可嫁犬子这句话,就令孙权蒙羞,从而导致孙、刘联盟生隙,之后才有荆州之失。网络配图而真正历史的关羽,确实勇猛过人,忠义过人,不过却从始至终都是小忠,而非大忠大义,在农村乡下的时候,关羽便因为意气用事一拳头打死了一个恶霸,变成了朝廷追捕的逃犯,背井离乡,抛妻弃儿,他确实是为民除害,但却置家业于不顾,直到很多年后,关索这个儿子才千里迢迢寻到自己父亲。像是这种顾此失彼的事情,关羽一辈子可没少干,乃至于在册封五虎上将的时候,关羽贵为五虎上将之首,对老将黄盖相当不屑于顾。当时身在荆州的关羽,整天牢骚,诸葛亮听...
· 不解!武圣关羽为何在武将排名中越排越靠后?
最广泛流传的三国武将排名是“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枪神张绣和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和姜维。”在这里,关羽屈居第四,赵云、典韦都排在了他的前面。网络配图伴随着我们对《三国演义》越来越深的“解读”,一些五花八门的武将排名相继诞生。这些排名的依据主要分为直接依据和间接依据。直接依据就是两位武将间的单挑,数百回合不分胜负可视为武力相当。比较典型的是许褚裸衣斗马超和猛张飞夜战锦马超,从而得出许褚=马超=张飞。间接依据是通过两位大将分别与另一位武将较量的回合对比,能用更少回合胜出的实力应该较强。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大多都有一种感觉,就是吕布是三国第一猛将,吕布死后,武圣关羽就天下无敌了。但是通过这些越来越多的“解读”我们越发现关羽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厉害,越觉得他的战绩并不突出。于是关羽的排名从第二的位置一直在往后退。先是有人认为赵云才是...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