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历史上有王重阳吗?真实的“中神通”王重阳简介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605
转发:0
评论:0
历史上有王重阳吗?真实的“中神通”王重阳简介,喜欢看武侠作品的人,肯定记得金庸武侠名著《射雕英雄传》中的第一次华山论剑时,

  喜欢看武侠作品的人,肯定记得金庸武侠名著《射雕英雄传》中的第一次华山论剑时,黄药师(东邪)、欧阳锋(西毒)、段智兴(南帝)、洪七公(北丐)、王重阳(中神通)五人在华山顶上斗了七天七夜,争夺《九阴真经》。最终王重阳击败四人获胜,夺得了《九阴真经》。王重阳死后,各大高手对其所遗《九阴真经》的争夺,是贯穿全书的一条主线。

  历史上确有王重阳其人,他原名中孚,字允卿,又名世雄,是道教重要派别全真教的创立者,北宋末京兆咸阳(今陕西咸阳)大魏村人,出生于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卒于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

  王重阳出身于一个“家业丰厚”的富裕家庭,自呼王三(排行第三)或王害风(意为疯子)。他早年为儒生,善属文兼擅骑射。金天眷初年应武选,中甲科。任气好侠,不治家业。相传48岁时于甘河镇遇仙,得修炼真诀,悟道出家,曾在终南山筑墓穴居,自称居处为“活死人墓”。金大定七年(1167年)抵山东,先后在文登、宁海、福山、登州(今蓬莱)、莱州(今掖县)建立三教七宝会、三教金莲会、三教三光会、三教玉华会、三教平等会,传道说法。在宁海(今山东牟平)讲道时,他对被宋徽宗宠信的道士林灵素弄的丧失人心的传统道教进行了改造,创立了全真教。

  王重阳在山东传教过程中收纳了许多弟子,其中又以马钰(丹阳子)、丘处机(长春子)、谭处端(长真子)、王处一(玉阳子)、郝大通(太古子)、刘处玄(长生子)和马钰之妻孙不二(清静散人)七人为翘楚,人称北七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全真七子”。

  王重阳死后,全真七子在北方广泛传播全真教,并且各立支派,即:马钰遇仙派、丘处机龙门派、谭处端南无派、刘处玄随山派、郝大通华山派、王处一全真派、孙不二清静派。这其中,又以丘处机及其龙门派影响最大。

  王重阳文武双全,其武功尽管并非金庸笔下所说的独步天下,但其文才风流还是称得上的,其传世著作有《重阳全真集》,内收传道诗词约千馀首,另有《重阳立教十五论》﹑《重阳教化集》﹑《分梨十化集》等﹐均收入《正统道藏》。他使道教从哲理上开创了一个新局面。王重阳融道、佛、儒思想于一炉,声称“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主张三教平等、三教合一,并以《道德经》《般若心经》、《孝经》为全真道徒必修经典。王重阳不尚符箓,不事黄白,不信白日飞升,以修炼内丹为成仙证道的手段。其修炼法下手功夫重在“清静”二字,认为“人心常许依清静,便是修行真捷径”,并主张修道者必须出家,除情去欲,忍耻含垢,苦行苦修。王重阳的修行方式客观上很适合女真和蒙古统治者的需要。

  金元之交,直至南宋覆灭的数十年间,是中国大地铁骑纵横、血火纷飞,生民涂炭的苦难年代,但也是全真道的鼎盛时期。这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女真和蒙古统治者入主中原,最伤脑筋的就是没有好办法化解民族矛盾,而王重阳的清修主张正好消磨汉人反抗异族统治的斗志,有利于缓解民族矛盾和巩固异族君主的统治地位,所以王重阳创立的全真派在金元两个外族统治时代得到迅猛发展,并得到了官方的全力支持,王重阳也从而被元朝皇帝先后册封为“重阳全真开化真君”和“重阳全真开化辅极帝君”。全真教是后期道教最大的派别之一,元代以来与正一派一起延续至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历史上真实的王重阳
《射雕》把王重阳描绘成天下武功第一人,在华山论剑中技压群雄,夺取《九阴真经》。王重阳死后,各大高手对其所遗《九阴真经》的争夺,是贯穿全书的一条主线。那么历史上真有王重阳其人,他真的武功盖世吗?王重阳历史上确有其人,他是道教重要派别全真教的创始人,出生于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据说因为他喜欢陶渊明,便改名知明。又因与陶渊明一样喜爱菊花,而菊花在重阳节开放,便给自己起了个号叫重阳子。王重阳出身于一个“家业丰厚”的富裕家庭。他的一生正值北宋沦亡,金人入侵,民族灾难深重的时代。青年时代,他“痛祖国之沦亡,悯民族之不振”,曾于金熙宗天春年间应过文、武试,得中文、武双举人,有志于拯救民族危难。但由于南宋政权孱弱,舍弃广大北方人民不顾,苟且偏安,王重阳的抱负没有能够施展。抗金失败后,王重阳掘地穴居,称之“活死人墓”,以方牌挂其上,书云:王害疯(王自称疯子)灵位。七年后,王重阳走出活死人墓,开始以另...
· 中神通王重阳的一阳指是他人传授还是自创的?
中神通王重阳是金庸小说中虚构的人物,在《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都有提及,王重阳英俊潇洒,义薄云天,人称中神通,他与南帝段智兴、北丐洪七公、东邪黄药师和西毒欧阳锋并成为天下五绝。图片来源于网络中神通王重阳早年学文,后来习武,他纵横江湖,行侠仗义,曾高举义旗与金兵抗争,甚至耗费巨资和人力建造了活死人墓,为起事做准备。抗金失败后,王重阳痛苦不已,隐入活死人墓多年,不肯与金人共青天。无论多少好友劝说游说,王重阳都初心不改,坚决不出古墓,直到死对头林朝英前来叫骂,连续七天七夜终于将王重阳激出,王重阳与林朝英也就此化敌为友,同闯江湖。在相处中,林朝英对王重阳芳心暗许,欲嫁给王重阳为妻,但王重阳装痴卖傻不肯回应林朝英的感情,两人决斗近千回合仍不分胜负。最后王重阳被逼离开了活死人墓,在终南山建立了全真观,出家为道。出家后的王重阳渐渐被道法所感,参透了清净虚无的奥义,并四处传教,建立了全真教。《九阴真...
· 王重阳的成名绝技王重阳为何传功南帝
中神通王重阳是金庸小说中虚构的人物,在《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都有提及,王重阳英俊潇洒,义薄云天,人称中神通,他与南帝段智兴、北丐洪七公、东邪黄药师和西毒欧阳锋并成为天下五绝。图片来源于网络中神通王重阳早年学文,后来习武,他纵横江湖,行侠仗义,曾高举义旗与金兵抗争,甚至耗费巨资和人力建造了活死人墓,为起事做准备。抗金失败后,王重阳痛苦不已,隐入活死人墓多年,不肯与金人共青天。无论多少好友劝说游说,王重阳都初心不改,坚决不出古墓,直到死对头林朝英前来叫骂,连续七天七夜终于将王重阳激出,王重阳与林朝英也就此化敌为友,同闯江湖。在相处中,林朝英对王重阳芳心暗许,欲嫁给王重阳为妻,但王重阳装痴卖傻不肯回应林朝英的感情,两人决斗近千回合仍不分胜负。最后王重阳被逼离开了活死人墓,在终南山建立了全真观,出家为道。出家后的王重阳渐渐被道法所感,参透了清净虚无的奥义,并四处传教,建立了全真教。《九阴真...
· 王重阳
生平王重阳出生于陕西咸阳大魏村,出身门阀。1125年金灭北宋,其后关中地区由傀儡政权刘齐管辖,王重阳想应试,进入咸阳府府学,成为诸生。1137年金废齐,1138年举行武举,王重阳前往应试,中甲科,改名德威,字世雄。入道1159年6月,王重阳46岁,任甘河镇酒监(征收酒税的小吏)时,颇不得意,身心俱疲,自称“王害风”,又倾心道教,一日醉遇二道者,或说是正阳真人锺离权、纯阳真人吕洞宾(或说广阳真人刘海蟾)密授修真口诀。他于是改名嚞,一名喆,字知明,道号重阳子。1160年中秋过醴泉,再遇二道者,给他真言五篇。“二人”暗指“两口”人,即“吕”。从此王重阳自称其师吕洞宾。遇仙后,王重阳出家修道,抛妻弃子,隐居于终南山地区,隐居时又数次遇仙。1161年在终南山南时村自凿一穴,广深丈余,号活死人墓,独居其内,还在内中焚香供奉自己的灵位,上写“王害风之灵位”。后王重阳开始传教,收纳史处厚、严处常、赵抱渊等...
· 王重阳的功绩
王重阳与僧人多有交往,也常有互相之问难,因而也要作各种阐释,如《问阐道者何》云:禅中见道总无能,道理通禅绝爱憎。禅道两全为上士,道禅一得自真僧。道情浓处澄还净,禅味何时净复澄。咄了禅禅并道道,自然到彼便超升。(《全真集》卷一)佛禅之理他也反复琢磨,进而归结为道,有一首词《蓦山溪》写道:玉堂三老,唯识王三操。复许辨三台,更能润、三田倚靠。自然三耀,攒聚气精神,运三车,依三教,永没沉三道。须通三宝,方见三清好。真性照三峰,陡免了、三焦做造。休论三世,诸佛现前来,得三乘,游三昧,莹莹归三岛。(《全真集》卷五)把佛、道二教相通的东西相提并论,但是最后还是“三清好”(仙境)、“归三岛”(蓬莱等仙岛)。做道教“神仙”强于“诸佛”。二、全老庄之真王重阳似乎是有意无意的针对上述朱熹对道教的批判,振兴道教,创立了全真道,保全老、庄之真,从《老》、《庄》书中寻求真理、真义,王重阳以老氏之学立教,前人已经指出:...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