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揭秘:历史上最早提出“和亲”建议的人是谁?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17
转发:0
评论:0
揭秘:历史上最早提出“和亲”建议的人是谁?,导读:纵观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历史,从汉唐到明清,很多王朝的统治阶级都采取了“

  导读:纵观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历史,从汉唐到明清,很多王朝的统治阶级都采取了“和亲”政策,把皇家公主、郡主甚至妃子,远嫁到千里之外的其他藩国,借以缓和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维护和巩固国家政权,并在一段时期内保持国内的发展和稳定。汉朝昭君出西塞、唐朝文成入吐蕃、清朝和硕嫁准葛尔,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和亲”事件。尽管这些“和亲”大多出于被迫,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但“和亲”作为一种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手段和策略,往往被统治者不断使用,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大多数“和亲”都会有一定成果,或可以暂时推迟战争的爆发,或可以表示对对方的友好和笼络,客观上又能促进和亲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互动和交流。

  所谓“和亲”,是指两个对立民族停止战争,捐弃仇怨,转而建立和平、友好、亲睦的关系。这不是自然形成的形态,而是经由两个民族的政治、军事当局协商并用正式条约(口头或文字)规定了的一种民族关系形态。

  据史书记载,早在周襄王(公元前651年——619年)时期,襄王欲伐郑,故娶狄女为王后,与戎狄兵共伐郑。这是历史上较早出现的“和亲”事件。但这次“和亲”事件,是国与国之间的一种婚姻联盟,不是两国之间为了停止战争、捐弃仇怨而不得不采取的不情愿的政治交易,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算不上真正的“和亲”。

  中国历史上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和亲”出现在西汉刘邦时代。自秦朝以来,匈奴一直困扰着华夏的西北边关。

      到了西汉初期匈奴问题更是西汉民族政策和外交政策的重大问题。公元前200年,韩王信(不是韩信)反叛,投靠匈奴,联合攻汉。汉高祖刘邦一怒之下,想通过武力解决,结果在平城(今山西大同)中了匈奴的埋伏,被困白登山七天七夜,多亏了陈平用奇计才解了围。面对异常严峻的战争形势和咄咄逼人的匈奴军队,兵败后的刘邦无计可施,只得向大臣们征求意见。鉴于当时的实际情况,关内侯刘敬向刘邦提出了与匈奴“和亲”的意见,并陈述了理由。他说:“汉朝天下刚刚平定,士兵们疲惫不堪,对匈奴是不能用武力制服的。匈奴单于冒顿杀了他的父亲自己做了君主,他凭武力树威势,是不能用仁义道德说服的,只能够从长计议,让他的子孙后代臣服汉朝。陛下如果能把皇后生的大公主嫁给冒顿作妻子,给他送上丰厚的礼物,粗野的外族人一定爱慕而把大公主作正妻,生下的儿子必定是太子,将来接替君位。冒顿在位,当然是汉朝的女婿;他死了,他汉朝外孙就是君主。哪曾听说外孙子敢同外祖父分庭抗礼的呢?这样军队可以不出战便使匈奴逐渐臣服了。”

  刘邦接受了刘敬提出的关于“和亲”的长远之计,便要送大公主去匈奴。吕后得知后日夜哭哭啼啼,对刘邦说:“我这一辈子只有太子和一个女儿,怎么忍心把她抛掉远嫁匈奴去!”于是刘邦便找了个宫女冒名大公主嫁给冒顿君主作妻子,同时派遣刘敬前往与匈奴订立议和联姻盟约。“和亲”政策由此得行。

  刘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和亲匈奴”的倡导者,也是第一份《汉匈和约》的签订者。这在当时虽然是权宜之计,但却具有深远的战略历史意义。“和亲”政策开创了一条华夏中原对周边少数民族和平友好的新渠道,对民族之间的和平交往、民族融合、生产发展、文化交流等,其意义是极为深远的,不仅汉代,后世也多采用。从整个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来看,刘敬提出的“和亲”政策是具有历史性贡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明末乱局之中谁最早提出联合农民军抗击清军?
世人说晚明历史的时候,比较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就是明朝皇室多草包,从皇帝到藩王,混蛋白痴可谓一抓一大把。而相比起来,这位隆武帝朱聿键,却是个绝对的另类。隆武帝朱聿键,是明朝藩王里一个比较苦命的皇帝,在见到郑成功的时候,他时年四十四岁,但之前蹲监牢,就蹲了二十八年,先是因为自己的父亲不为祖父喜爱,结果和父亲一起被祖父关监牢关了十六年,差点饿死在里面。到了崇祯即位的时候才放出来,却很快因为得罪了崇祯,又被关在监牢里过了十二年,直到南明弘光帝政权建立后才被释放,之后就是弘光政权完蛋,逃难,再被郑芝龙拥立当傀儡。纵观他的一生,算是从一个监狱到另一个监狱。但这个苦命的皇帝,却是明末宗室中少有的有作为的,二十八年监牢生活里,他一不怨天二不尤人,反而天天坚持读书锻炼,个人的学问和修养都非常高。后来由郑芝龙拥立做了皇帝,在做皇帝的各类表现上,也是可以打高分的。他的生活很简点,后宫只有曾氏一个皇后,连个妃子都...
· 什么是推恩令?推恩令谁提出的?
时间: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元朔二年)内容:推恩令是汉朝汉武帝时期推行的一个旨在减少诸侯的封地,削弱诸侯王势力范围的一项重要法令。主要内容是将过去由诸侯王只能把封地和爵位传给嫡长子的情况,允许诸侯王把封地分为几部分传给几个儿子,形成直属于中央政权的侯国。汉初,诸侯王的爵位,封地都是由嫡长子单独继承的,其他庶出的子孙得不到尺寸之地。虽然文景两代采取了一定的削藩措施,但是到汉武帝初年,“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易为;急则阻其强而合从,谋以逆京师”,严重威胁着汉朝的中央集权。因此公元前127年正月,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推恩令吸取了晁错削藩令引起七国之乱的教训,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余诸子在原封国内封侯,新封侯国不再受王国管辖,直接由各郡来管理,地位相当于县。这使得诸侯王国名义上没有进行任何的削蕃,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
· 三国联刘抗曹是谁提出来的?东吴最先提出联刘抗曹的人谁?
三国联刘抗曹是谁提出来的?东吴最先提出联刘抗曹的人谁?关于三国时期的历史,我们都知道赤壁之战在其中的影响,在这一场战役之后,孙曹刘三方鼎足的局势就形成了,因此,赤壁之战是奠定三足鼎立的一场战役。不过在这之前,刘备孙权两方的结盟,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不少波折。在孙权阵营,有人向他提出要联合刘备共同抵抗曹操,这与当时很多东吴大臣的想法都是相反的。这个人是谁,他是怎样说服孙权的呢?1.鲁肃其人在《三国演义)里,鲁肃是一个忠厚而略显平庸的人物。他只是诸葛亮和周瑜的陪村,其实这不符合历史的真实,真实的鲁肃是一个很有战略眼光的大政治家。在赤壁之战中,作为大政治家鲁肃的オ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公元208年,曹操在消灭袁绍、平定乌丸、统一北方以后,踌躇满志地挥师南下,试图一举统一全国。曹操南下的首要目标是荆州。荆州处于长江中游,和东吴接壤,曹操占据了它便可顺流而下,所以荆州得失直接关系到东吴的...
· 最早实行“和亲”的王朝
昭君自愿请行出塞,文成公主千里入藏,千百年来一直传为佳话。她们执行朝廷的“和亲”政策,为维护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做出了贡献。和亲,是汉族封建统治者与少数民族首领之间,有时为一定的政治目的而进行的联婚。西汉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实行和亲的王朝,西汉初年,我国北方的匈奴族势力强盛,不断侵扰西汉北部边境。当时西汉内部的统治尚不巩固,社会经济还未恢复,无力对匈奴作战,因而刘邦采纳臣下提出的“和亲”建议,把汉室公主嫁给匈奴的君主单(chan蝉)于,每年还送去大量的丝绸、粮食、酒等,同匈奴结为兄弟。刘邦以后的惠帝、吕后、文帝、景帝时期,继续实行“和亲”政策,送给匈奴的东西也逐年增多。西汉初期的和亲,是在无奈的情势下进行的,送去的公主,这实际上和其他物品一样,是给匈奴贵族的礼品。实行和亲政策,虽然并没有使匈奴贵族停止侵扰掠夺,但毕竟求得了匈奴”小入盗边,无大寇“的局面,为西汉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做好反击匈...
· 最早实行“和亲”的王朝
昭君自愿请行出塞,文成公主千里入藏,千百年来一直传为佳话。她们执行朝廷的“和亲”政策,为维护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做出了贡献。和亲,是汉族封建统治者与少数民族首领之间,有时为一定的政治目的而进行的联婚。西汉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实行和亲的王朝,西汉初年,我国北方的匈奴族势力强盛,不断侵扰西汉北部边境。当时西汉内部的统治尚不巩固,社会经济还未恢复,无力对匈奴作战,因而刘邦采纳臣下提出的“和亲”建议,把汉室公主嫁给匈奴的君主单(chan蝉)于,每年还送去大量的丝绸、粮食、酒等,同匈奴结为兄弟。刘邦以后的惠帝、吕后、文帝、景帝时期,继续实行“和亲”政策,送给匈奴的东西也逐年增多。西汉初期的和亲,是在无奈的情势下进行的,送去的公主,这实际上和其他物品一样,是给匈奴贵族的礼品。实行和亲政策,虽然并没有使匈奴贵族停止侵扰掠夺,但毕竟求得了匈奴”小入盗边,无大寇“的局面,为西汉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做好反击匈...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