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不为人知的金国抗蒙将领郭虾蟆:城破时焚城殉节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83
转发:0
评论:0
不为人知的金国抗蒙将领郭虾蟆:城破时焚城殉节,青山无语埋忠骨,祖厉有泪伴英魂。随着金国的灭亡,一代猛将郭虾蟆和其家眷、

  青山无语埋忠骨,祖厉有泪伴英魂。

  随着金国的灭亡,一代猛将郭虾蟆和其家眷、兵士的遗骨随着熊熊战火自此就埋在了会州古城,任由岁月的风雨侵蚀、湮灭,至今已有七百七十多年。然而,不灭的却是郭虾蟆奋勇抗敌、顽守孤城的英雄气概和其宁死不屈、忠君爱国的古代大丈夫英雄气节。

  1、会州古城几多变迁

  据《会宁县志》和相关史料记载:“会宁地控三边,县居四塞,东跨泾源,南蔽秦陇,西障金城,北控羌戎,古为用武之地,历史之重镇,素有‘秦陇锁钥’之称。”公元前112年,汉武帝西巡到此,设置祖厉县。至西魏后,“因置州以会宁为名”。唐时,会宁曾以丰衣足食而被誉“天下富庶无如陇右”,并两度成为丝绸主路上的重镇。北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宋将苗履在今靖远县城筑“会州城”,又往西南百里筑会州新寨,名“会川城”。金代贞祐初年,迁会州州治于此,并治周廓保川县,为区别于原宋会州,故称新会州,属临洮路,辖有保川县(州治)、平西寨。宋金时期,会州城更是西夏南侵今陇西、定西、临洮的必经孔道,因此后来也成为北宋、南宋、蒙古、金和西夏争相控制的战略要地。南宋末年,为西夏所占。金宣宗时,西夏占领会州全境。直至金将郭虾蟆从西夏人手中夺回会州城,遂把会州治所从靖远迁到会川城,取名“新会州”。金哀宗天兴三年(公元1234年)金亡后,金将郭虾蟆守此孤城抗蒙古军三年,城破死节于此,此后毁弃。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后,迁会州治所于西宁城。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并西宁县入会州。元顺宗至正十二年(1352年),因会州一带地震严重,诏令改会州为会宁州。明朝正统五年(1440年)重建郭城驿,为纪念金将郭虾蟆忠烈殉国,称其城为“郭虾蟆城”。解放后,为了更好地保护古城,1976年,会宁县人民政府将郭虾蟆城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忠君孤守英雄焚城殉节

  据《金史·郭虾蟆传》和《靖远史话》等史书和资料记载,金天兴三年(1234年)春天,金朝为蒙古汗国所灭后,金西部府州无不归降蒙古,惟独郭虾蟆仍坚守会州孤城,誓死不降。南宋端平三年、蒙古窝阔台汗八年(1236年)十月,蒙古大军并力攻城,郭虾蟆自度城不能保,仍决一死战,遂集州中所有金银铜铁,杂铸为炮,以抵抗蒙古军;宰杀马牛羊等,慰劳将士;又庐舍积聚,不留下任何有用之物,以示拼死抵抗的决心。

  郭虾蟆率众将士每日与蒙古兵血战,士卒伤亡惨重,终因寡不敌众,会州城失陷。在蒙古军攻破城池之际,郭虾蟆命令在州廨积薪,集家眷大小人口及城中将士妻室子女于一室,闭门焚之。然后又率兵继续鏖战,并独自在大草堆上,以门扉掩护,发二三百箭射敌,箭无不中,矢尽,投弓剑于火中,纵身跳入火海,壮烈殉节。城中将士无一人肯降,尽皆赴难。虾蟆殉难时,年仅四十五岁。

  郭虾蟆的忠义、惨烈壮举,连战胜方元军也为之感慨动容。据《元史·按竺迩传》记载,元按竺迩围会州,郭虾蟆因粮尽欲弃会州,突围时为按竺迩所败。后攻破城池,入城巷战,死伤甚众。郭虾蟆“手剑驱其妻子于一室,焚之,己(随后)亦自投火中。有女奴自火中抱一小儿出,泣授人曰:‘将军尽忠,忍使绝嗣,此其儿也,幸哀而收之。’言毕,复赴火死。按竺迩闻之恻然,命保其孤,遂定四州。”可证郭虾蟆之子为元将按竺迩所抚养。按竺迩为元名将,战功卓著,列土封王,抚孤成立当无问题。但其子是否承其父业,再立功边疆,名垂青史,已成了千古之谜。

  3、天灾人祸古城残败不堪

  郭虾蟆城遗址位于白银市会宁县郭城驿镇新堡子村西,关川河与祖厉河交汇处下游2公里处的古城社,西临祖厉河。怀着对英雄壮举的无限感慨和敬仰之情,记者日前再次踏访这里,进一步了解那一段悲壮、凄惨、无情的战争岁月。然而,岁月的侵蚀和人为的破坏,已让这座古城残败不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不为人知的金国抗蒙将领郭虾蟆:城破时焚城殉节
金朝英雄郭虾蟆金朝英雄郭虾蟆还有一个名字也叫做郭斌,他是会州地区人士,家族中世世代代都是保卫家园的优秀射手。他曾经和哥哥因为善于射箭而开始从军,他的哥哥因为立下了军功而被授予了会州刺史的职位,并且还赏赐他颜盏的姓氏,在此之后郭虾蟆一直跟随着哥哥在军中历练作战,屡次立下重大功劳。在金朝灭亡之后三年的时间中他一直坚定的守护着城池,直到无法继续抵抗才在最后的时间去世,所以人们每次提起他的时候都会称呼他为金朝英雄郭虾蟆。郭虾蟆图片金朝英雄郭虾蟆在1220年的时候和西夏军进行了战争,开始的时候他和哥哥两个人因为能力出众大大的震慑力西夏军队,可是到底是寡不敌众,最后会州城还是沦陷了,郭虾蟆和哥哥两个人都成为了俘虏,西夏人看在他们箭术厉害的份上并没有杀死他们,但是兄弟二人都没有投降。后来他们打算找机会逃回金朝,于是拔光了自己的胡子,可是还是被西夏军队发现了,哥哥被人杀死只剩下郭虾蟆一个人逃回了会州。在金...
· 不为人知的金国抗蒙将领郭虾蟆:城破时焚城殉节
青山无语埋忠骨,祖厉有泪伴英魂。随着金国的灭亡,一代猛将郭虾蟆和其家眷、兵士的遗骨随着熊熊战火自此就埋在了会州古城,任由岁月的风雨侵蚀、湮灭,至今已有七百七十多年。然而,不灭的却是郭虾蟆奋勇抗敌、顽守孤城的英雄气概和其宁死不屈、忠君爱国的古代大丈夫英雄气节。网络配图1、会州古城几多变迁据《会宁县志》和相关史料记载:“会宁地控三边,县居四塞,东跨泾源,南蔽秦陇,西障金城,北控羌戎,古为用武之地,历史之重镇,素有‘秦陇锁钥’之称。”公元前112年,汉武帝西巡到此,设置祖厉县。至西魏后,“因置州以会宁为名”。唐时,会宁曾以丰衣足食而被誉“天下富庶无如陇右”,并两度成为丝绸主路上的重镇。北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宋将苗履在今靖远县城筑“会州城”,又往西南百里筑会州新寨,名“会川城”。金代贞祜初年,迁会州州治于此,并治周廓保川县,为区别于原宋会州,故称新会州,属临洮路,辖有保川县(州治)、平西...
· 揭秘金国抗蒙将领郭虾蟆:城破时竟焚城殉节
随着金国的灭亡,一代猛将郭虾蟆和其家眷、兵士的遗骨随着熊熊战火自此就埋在了会州古城,任由岁月的风雨侵蚀、湮灭,至今已有七百七十多年。然而,不灭的却是郭虾蟆奋勇抗敌、顽守孤城的英雄气概和其宁死不屈、忠君爱国的古代大丈夫英雄气节。1、会州古城几多变迁据《会宁县志》和相关史料记载:“会宁地控三边,县居四塞,东跨泾源,南蔽秦陇,西障金城,北控羌戎,古为用武之地,历史之重镇,素有‘秦陇锁钥’之称。”公元前112年,汉武帝西巡到此,设置祖厉县。至西魏后,“因置州以会宁为名”。唐时,会宁曾以丰衣足食而被誉“天下富庶无如陇右”,并两度成为丝绸主路上的重镇。北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宋将苗履在今靖远县城筑“会州城”,又往西南百里筑会州新寨,名“会川城”。金代贞祜初年,迁会州州治于此,并治周廓保川县,为区别于原宋会州,故称新会州,属临洮路,辖有保川县(州治)、平西寨。宋金时期,会州城更是西夏南侵今陇西、...
· 三国李儒的焚城焚的是哪座城?李儒焚城典故
在三国演义这本史书小说中,出现了很多谋士,他们有些有济世经邦的才华,如诸葛亮、周瑜等人;有些忧国忧民,以拯救汉室为己任,如王允等人;但有些却是品格低劣、心狠手辣,如贾诩、李儒等人。那么三国演义李儒到底做过什么行为呢?李儒,字文优,他还有个别名是叫李孝儒。他曾经担任的是汉室朝廷里的郎中令。郎中令这个职位是在九卿之内,可以说是皇帝身边最亲近的高级官职之一。照三国演义中大部分谋士的风格看来,一般都是谁第一个重用自己就效忠谁而且绝不会叛变,哪怕叛变了也不会与原主作对,徐庶就是最好的例子。可是李儒这个人正好完全相反。他一点也没有感激重用他的汉王朝,也没有对汉室江山忠心耿耿。在董卓把持朝政时,他率先叛变,成为了董卓的首席谋士。可以说董卓作出的每一个决定其中都是有李儒的影子在其中,包括降吕布,废少帝,迁都长安等行为都是他的建议。除此之外,他做的最为人所不齿的是听从董卓的命令,直接进宫毒死了少帝刘辩。这样...
· 从金朝抗蒙将领王晦事迹谈“忠义”及金朝抗蒙
哀王旦[金]史肃八月风高胡马壮,胡儿弯弓向南望。铁门不守犯孤城,失我堂堂仁勇将。将军之起本儒臣,纬武经文才过人。墨磨盾鼻扫千字,箭射戟牙惊六军。忆昔同时初上疏,明日东华听宣谕。我从金毂东巡逻,公总干戈练征戍。三月和兵好始修,胡兵一夜袭通州。练衣出郊虽频战,毡帐沿河未肯修。将军尽出兵如水,烧胡之车破胡垒。倒戈弃甲十万人,乱辙靡旗三百里。金甲煌煌金印光,诏书命我守昆阳。然知人有百夫勇,可奈仓无一日粮。叛臣暗作开门策,一虎翻为群犬获。胸中气愤暴雷声,颔下须张猬毛磔。将军虽死尚如生,万里遥传忠义名。昔闻陕右段忠烈,今见常山颜杲卿。栋圬榱崩人短气,平生况切同年义。试歌慷慨一篇词,定洒英雄千古泪。王旦者,昆阳守王子明也。(1)王晦,《金史》本传作王晦,字子明。而诗作王旦,字子明。是否为同一人呢?答案是肯定的,但为什么出现上述不同呢,这个要从金朝的避讳制度寻找答案,根据《金史》,章宗泰和元年七月己巳“初...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