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羊舌鲋简介:中国历史上第一条落入法网的贪官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42
转发:0
评论:0
羊舌鲋简介:中国历史上第一条落入法网的贪官,导读:在历史长河上游的波光里,一条不太起眼的“小鱼”连同他翻起的浊浪,最终引

  导读:在历史长河上游的波光里,一条不太起眼的“小鱼”连同他翻起的浊浪,最终引起了史家的注意:他就是春秋时代晋国贵族羊舌鲋——史籍中第一条落入法网的“贪鱼”。

  羊舌鲋的鲋,音fù,古书上指鲫鱼。按名与字相通的规则,羊舌鲋字叔鱼。他出身名门,父兄都是晋国显赫一时的人物,但本人并无什么特别的才干。据《左传》记载,他曾在晋国担任过两个代理职务:一次是在“昭公十三年”(公元前529年)的七月,“摄(代理)司马”;一次是在次年,“摄理(理官,相当于首席法官)”。就是这两年中两次为期短暂的临时从政经历,被他创出了中国史上的三项第一。

  先看看他“摄司马”时的“业绩”。当时的晋国,虽距晋文公雄称春秋五霸的辉煌年代已过百年,仍欲会盟诸侯再图霸业;发现自己号召力有些不足,就想在境外搞一次大规模军演,展示一下军事实力。《左传·昭公十三年》是这样记载的:“……七月丙寅,(晋国)治兵于邾南,甲车四千乘,羊舌鲋摄司马,遂合诸侯于平丘。”主张这次境外陈兵“”以摄服诸侯的叔向,就是羊舌鲋的异母兄长羊舌肸,是历事晋悼公、平公和昭公的三朝名臣。羊舌鲋的这次“摄司马”,极可能有赖这位兄长的举荐。“举贤不避亲”可以引为佳话,但举亲而不贤,则要引为教训。叔向的举荐不幸为后者,而且教训马上就来了:“……次于卫地,叔鲋求货于卫,淫刍荛者。卫人使屠伯馈叔向羹,与一箧锦……”

  “刍荛者”也就是军中打草喂马的兵丁。羊舌鲋此时拥有重兵,索贿却不明说,而是纵使军中小卒在卫国境内闹事。敲打你一下,看你开不开窍,懂不懂潜规则。这已不像远古时“暴虐百姓”的悍吏那么明火执仗,而是多绕个弯子,把你带进设好的暗箱里另行操作。这正是贪官们的自得之处,就像做贼的看不起打劫的,讲的是“技术含量”。卫国果然中招——破财免灾是弱者的基本生存策略,面对大国强兵,弱小的卫国只好登门送礼,以求息事宁人。

  但耍小聪明的人往往疏于大智。羊舌鲋大概想不到,这游戏却让自己的兄长叔向好生为难。这次境外演兵的本意,是摄服诸侯参加会盟。但羊舌鲋驱纵士卒骚扰邻国百姓,却使晋国在诸侯国中留下暴虐的恶名。外交无小事,岂可容忍羊舌鲋因一己小利而坏了晋国的国际政治威望?于是叔向采取了主动的姿态,向卫国使者摊牌:

  “叔向受羹反锦,曰:‘晋有羊舌鲋者,渎货无厌,亦将及矣。为此役也,子若以君命赐之,其已。’客从之,未退,而禁之。”叔向将羊舌鲋的底细和盘托出,指出他的劣行不代表国家。同时又授意卫国使者,以卫君名义将锦送给羊舌鲋个人。卫国人依计而行,利令智昏的羊舌鲋自以为得计,对送上的礼物照单全收,而且不等卫国派去向他送礼的使臣退出堂上,就连忙下令叫停了手下人的胡作非为。而这恰恰也证实了此事确系他一人做祟,晋国形象终于得到了洗刷。孔夫子深明叔向的苦心,事后赞曰:“平丘之会,数其贿(揭露羊舌鲋贪图贿赂)也,以宽卫国,晋不为暴。”而羊舌鲋索贿成功后不打自招的表演和忘乎所以的心态,亦可见贪心足以降低一个人的智商,使其因小利而一叶障目。如此“鼠目寸光”,又安能看得见自己不久将玩火,“亦将及矣”的结局?

  羊舌鲋新官上任,就创出了中国自《夏书》规定贪墨为罪以来,旷夏商周三代之久才得见于史料的第一宗完整案例。而在次年,他又再接再厉再创更高“绩效”,一举“勇夺”执法者受贿和色情受贿两个史上第一。《左传·昭公十四年》记载,事情起于一起争地案。此时晋国的理官去了楚国,晋国执政长官韩宣子让羊舌鲋代行理官职权来断此案:“晋邢侯与雍子争鄐田,久而无成。士景伯如楚,叔鱼摄理,韩宣子命断旧狱,罪在雍子。”

  其后,自知有罪的雍子,不惜牺牲自己的女儿使出美人计。而羊舌鲋这次贪色忘义,枉法断案,竟意外惨遭报复,终于搭上了性命:“雍子纳其女于叔鱼,叔鱼蔽罪邢侯。邢侯怒,杀叔鱼与雍子于朝。” 其兄叔向一年前就说他“渎货无厌,亦将及矣”,最终真是一语成谶,果有此报。羊舌鲋以身殉贪之后,这起“一个美女引发的”亦当了断,于是:“宣子问其罪于叔向。叔向曰:‘三人同罪,施生戮死可也。雍子自知其罪而赂以买直,鲋也鬻狱,刑侯专杀,其罪一也。己恶而掠美为昏,贪以败官为墨,杀人不忌为贼。《夏书》曰:昏、墨、贼,杀。皋陶之刑也。请从之。’乃施邢侯而尸雍子与叔鱼于市。”羊舌鲋终于在死后被追认为贪官,与行贿者和杀人者一同曝尸街头。

  关于羊舌鲋的贪婪,左丘明《国语·晋语》中也有一段故事:“叔鱼生,其母视之,曰:‘是虎目而豕喙,鸢肩而牛腹,溪壑可盈,是不可餍也,必以贿死。’遂不视。”这看似有些“迷信”的描写,信非完全的空穴来风。也许羊舌鲋的长相看上去确实令人失望,或许那长相也真能找出与这四种动物相似的地方。但生而如此,且不论是他有愧其母,还是其母对不起他,由此就认定其“必以贿死”,并且“遂不视”,连看护都放弃了,更谈不上认真教育和管束。这看上去更像是导致他命运的一大根源:还是一尾幼鱼就被如此放养,日后难免不触法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春秋贪官羊舌鲋:中国贪官的“开山鼻祖”
如果说,中国的贪官非要寻一个“开山鼻祖”来供奉的话,那么,羊舌鲋就是“当之无愧”的祖师爷了。羊舌鲋,字叔鱼,春秋时期晋国贵族,声卒年月不详,官至晋国大夫、代理司马、代理司寇。他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个见诸文字记载的大贪官,也是第一个被以“墨”罪论处、杀头示众的人。他在任职期间,“渎货无餍”,“邀宠窃官”,“卖法纵贪”,劣迹昭彰,是第一个被奴隶制法典钉上历史耻辱柱的贵族高官。作为“贪官始祖”,羊舌鲋具备了贪官们所具有的一切特征:贪权、贪财、贪色、奸佞霸道、知法犯法。自他之后两千五百多年来,“贪墨族”子孙们费尽了心机,也还是没有超出祖师爷“贪墨”的范围。羊舌鲋出身名们,是晋文公时期驰骋沙场的一代名将羊舌斗克的后代。羊舌鲋父亲名为羊舌职,因有功于晋侯,官拜晋国太傅、中军尉,在晋国政坛十分显赫。羊舌职的正妻聪明贤惠,知书达礼,自幼受过良好教育,羊舌职在处理问题时,经常征求她的意见。她生有羊舌赤、羊舌...
· 羊舌鲋
简介叔鱼虽然才能出众,却又贪得无厌。晋昭公三年(公元前534年),晋国以叔鱼为代理司马,在平丘召集诸侯。当时,晋国军队驻扎在卫国,叔鱼为向卫国索赂,故意不管随意刈草的人。卫国派屠伯送给叔向羹和一箧锦,请求他的帮助。叔向收下了羹,而将锦交给屠伯。并告诉他,以国君的名义将锦赐给叔鱼。屠伯照做了,结果还没等他从叔鱼那里离开,禁止乱刈草木的命令就下达了。不久,鲁国的季孙意如呆在晋国不愿回国,韩宣子问叔向,要怎样令他回国。叔向说自己不能办到,叔鱼可以。于是派叔鱼前去。叔鱼骗季孙意如说:“我从一些官吏那边听说,将会为你打扫在西河附近的馆舍,您打算怎么办”季孙意如感到害怕,便赶紧回去了。前531年,司法官(士)景伯人在楚国,大夫韩宣子命羊舌鲋代理法官。邢侯与雍子为了领地的疆界打官司,雍子知道错在自己,为了要赢,竟把自己的亲生女儿献给羊舌鲋,作为贿赂。叔鱼收了雍子所赠送的女儿,便判雍子无罪。邢侯知道后非常...
· 第一个受罚贪官“羊舌鲋”与有无私心的“第五伦”
羊舌是一个极其少见的姓氏,同时这个姓氏还出了一个非常有名的人物——羊舌鲋(fù)。在晋国做代理司马官的时候,处理了一场土地纠纷案,案件的双方分别为雍子和刑侯,都是当时极富权贵的家族。雍子为了能够打赢这场官司,就把自己府里一位貌美年轻的姑娘送给了羊舌鲋,因而羊舌鲋就错判了这场官司。所以刑侯一怒之下,把羊舌鲋和雍子全杀了。当时羊舌鲋的哥哥羊舌肸(xī)为朝中贤臣,国君问其如何处置,他说三人皆当斩,刑侯也被被判处死。因此,在中国创造了一个词汇叫贪墨(贪污受贿罪)。羊舌鲋也成为了有文献记载的历史上第一个大贪官。有无私心?经典的“第五伦问”东汉时期的一位大臣叫“第五伦”,字伯鱼。为人竭尽忠诚,因公守法,也因毫无私心而远近闻名。有人问第五伦说:“您有私心吗?”这个问题其实很难回答。如果他回答有,就证明他不是个清廉的官员,并且与他平时恪守的孝廉之道相违背;如果说没有,就说明他不真实,不诚恳...
· 涸辙之鲋
【成语】涸辙之鲋【成语】涸辙之鲋【拼音】hézhézhīfù【释义】涸:干;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鲋:鲫鱼。水干了的车沟里的小鱼。比喻处于困境,迫切需要救助的人。【出处】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庄子·外物》【近义词】涸辙之枯、涸辙穷鳞、涸辙穷鱼、嗷嗷待哺【反义词】绝处逢生【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宋国庄周家贫,一次向他的朋友监河侯借粮食时,朋友推说等收了租再借给他,他讲了一个车痕沟里水快干的鲫鱼向他求助,他对鲫鱼说到吴国越国去给你借水的故事。说完就头也不回地走了庄周家里贫穷,常常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有一次,庄周家里断粮了,无奈之下,他到监河侯那里去借粮米。监河侯听了,故作大方地说:“好啊”,没有问题!不过,等我收了租地的租钱,才能借给你三百斤粮食,可以吗?”庄周听了很生气,但他也不愿意直接戳穿对方的谎话,就讲了一个故事。“昨天我在路上走,在路上听见救命声。我四处张望,...
· 析成鲋
参考文献《春秋左氏传》定公十四年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