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汉文帝如何虚心纳谏:不问苍生神的好手段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77
转发:0
评论:0
汉文帝如何虚心纳谏: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好手段,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汉文帝(刘恒,汉高祖刘邦第四子)在举行祭祀后召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汉文帝(刘恒,汉高祖刘邦第四子)在举行祭祀后召见贾谊。深宫夜静,灯影昏昏,向贾谊询神之事:贾谊低声絮语、绘声绘色;汉文帝聚精会神、侧耳倾听,君臣两人在“宣室”秉烛长谈。因为谈的投机和兴奋,汉文帝全然忘却自己本应高高在上的君主身份,降尊纾贵,不知不觉间数移座席,双膝一次次靠近贾谊。汉文帝深为贾谊的高见所折服,说:“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唐朝诗人李商隐特为此写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作《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神。”虽然如今对这首诗存在多种解读,有的将此诗视为诗人托古讽时的感慨;有的理解为影射帝王不关心民生疾苦,荒于正事,昏庸无能……但无可否认的是,所有的负面评说皆因汉文帝“不问苍生神”而引起。

  如果说汉文帝不关心民生疾苦,显然有悖史实。史料显示,汉文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被世人所称道的贤明君主,是“文景之治”的开创者。汉文帝在位期间,是汉朝从国家初定走向繁荣昌盛的过渡时期,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被史家誉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治世”。汉文帝以安民为本,躬身节俭,励精图治,减轻租赋,消减徭役,谦让宽容,形成了清明、繁荣的局面。

  贾谊究竟对汉文帝说了什么,尽管司马迁没有记载,我们可以依据当时的社会文化思潮進行一番推测。但值得追问的是,作为一位开创“文景之治”的“有道明君”,汉文帝为什么在国家存亡的重要时刻“不问苍生神”呢?

  在中国历史上,每当社会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重大变故之时,一些当政者总是求助佛道神的力量,祈求指点和庇佑。以讲授《公羊春秋》见长的大学者董仲舒给《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上的第一堂课就是讲解“天人感应”的道理。在他看来,每当有社会乱象发生之时,上天就会通过灾害或怪异现象警示世人。

  《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公元37年,火星占据了心宿区,而心宿区正属于宋国的地盘。这种天象让宋景公非常忧心。掌管星象的子韦提议:“可以把灾祸转嫁到丞相身上。”景公不肯:“丞相就像我的胳膊和大腿,不能丢啊!”子韦又提议:“可以转移给百姓。”景公又不同意:“国君依靠的就是百姓,百姓没了,国君奈何?”子韦又说:“那就转移到一年的收成上吧!”景公说:“收成不好,百姓就会贫困,那我依靠谁当国君!我的性命该结束就结束吧!”

  子韦听了,非常感动的说:“上天全知全能,对人间的一切都了如指掌。您说了三次充满仁愛的话,上天一定会赏赐您三次。今晚火星就会移开,您的寿命也可延长。”果然,当晚火星移动三次,宋景公的仁愛之心也使自身祛祸换福。

  汉文帝的亲身经历也使他足以相信“鬼神”的存在。据《史记》记载,一天晚上,汉文帝梦见自己正在登天,但用了九牛二虎之力,虽然已十分接近南天门,但总是登不上去。突然,一个头戴黄帽的人在背后推他,终于使他登上了天界。他回过头来看那推他的人,发现那人的衣带在背后打了个结。汉文帝正想叫住他,却被鸡鸣声吵醒。第二天,文帝来到建在宫西苍池中的渐台,见到有个御船水手头戴黄帽,衣带在背后打了个结,正是他梦中遇见的人。召来一问,那人名叫邓通。文帝想,能把自己推上天的人,必定是个奇才,而且邓与登谐音,邓通即登通,有登天必通之意,认定了梦中助他登天的人便是邓通。因此文帝对邓通恩宠有加,以巨万赏赐给他,官封上大夫。

  汉文帝时期,“匈奴强,侵边。天下初定,制度疏阔。诸侯王僭拟,地过古制”,汉文帝有感于汉王朝面临的危机,求贤若渴,召见作为逐臣的贾谊。可以想见,“神”之中一定含有治国所需的丰富智慧,问得明白,才能促進苍生之福祉。因此,从此意义上说,汉文帝“神”与“问苍生”并行不悖,“神”就是为了“问苍生”。

  汉文帝的“神”实则是一种虚心纳谏。古代帝王都讲究修德政,而帝王本人的品德即是德政之本。据史书记载,汉文帝在每次上朝途中,专门听取那些无资格上朝進谏的仕人的谏议,而且总是心平气和,并从中选择出有益的谏议。汉文帝之所以能够做到虚心纳谏,并且择善而行,这与汉文帝个人的品德、操守紧密相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汉文帝刘恒为什么不问苍生神?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汉文帝(刘恒,汉高祖刘邦第四子)在举行祭祀后召见贾谊。深宫夜静,灯影昏昏,向贾谊询神之事:贾谊低声絮语、绘声绘色;汉文帝聚精会神、侧耳倾听,君臣两人在“宣室”秉烛长谈。因为谈的投机和兴奋,汉文帝全然忘却自己本应高高在上的君主身份,降尊纾贵,不知不觉间数移座席,双膝一次次靠近贾谊。汉文帝深为贾谊的高见所折服,说:“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唐朝诗人李商隐特为此写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作《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神。”虽然如今对这首诗存在多种解读,有的将此诗视为诗人托古讽时的感慨;有的理解为影射帝王不关心民生疾苦,荒于正事,昏庸无能……但无可否认的是,所有的负面评说皆因汉文帝“不问苍生神”而引起。如果说汉文帝不关心民生疾苦,显然有悖史实。史料显示,汉文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被世人所称道的贤明君主,是“文景之治”的开创者...
· 神乎其神!汉文帝刘恒为什么不问苍生神?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汉文帝(刘恒,汉高祖刘邦第四子)在举行祭祀后召见贾谊。深宫夜静,灯影昏昏,向贾谊询神之事:贾谊低声絮语、绘声绘色;汉文帝聚精会神、侧耳倾听,君臣两人在“宣室”秉烛长谈。因为谈的投机和兴奋,汉文帝全然忘却自己本应高高在上的君主身份,降尊纾贵,不知不觉间数移座席,双膝一次次靠近贾谊。汉文帝深为贾谊的高见所折服,说:“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唐朝诗人李商隐特为此写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作《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神。”网络配图虽然如今对这首诗存在多种解读,有的将此诗视为诗人托古讽时的感慨;有的理解为影射帝王不关心民生疾苦,荒于正事,昏庸无能……但无可否认的是,所有的负面评说皆因汉文帝“不问苍生神”而引起。如果说汉文帝不关心民生疾苦,显然有悖史实。史料显示,汉文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被世人所称道的贤明君主,是“文景之治”...
· 虚心纳谏的齐景公齐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
齐景公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他不仅有贪图享乐的坏毛病,并且还喜欢用很重的刑罚。而齐国的相国是非常有名的智者——晏子。齐景公虽有很多坏毛病,但能够虚心接受晏子的劝告,正因为如此,他成为齐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有一次,齐景公让马夫小心饲养他心爱的马匹,可这匹马却突然得急病死了。齐景公很生气,就命令手下的人将马夫砍成几段。齐景公下达命令的时候,坐在旁边的晏子阻止了他并问:“古代的明君尧舜肢解犯人,是从哪个部位开始的?”齐景公一听,明白了晏子的意思,便取消了刚才的命令,准备将马夫交给狱官处以死刑。晏子又说:“这个人还不知道自己的罪过就要被处死,肯定心里很不服。请让我为您历数他的罪过,然后再把他关进监狱。”齐景公点头同意了。晏子于是对马夫斥责道:“你的罪过有三条:大王让你养马,你却让马死掉了,所以你被判处死刑,这是第一条;你养死的是大王最喜爱的马,所以你被判处死刑,这是第二条;你让大王因为一匹马而杀...
· 文学家贾谊提出不问苍生神背后原因是什么
贾谊(公元前200年-公元年168年),西汉时期洛阳人,今河南省洛阳东市,曾做过长沙王太傅,所以世人也称呼贾谊为贾太傅,贾长沙。是汉朝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的著作《过秦论》、《治安策》等在历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贾谊简介。贾谊像贾谊从小就刻苦读书,百家的书籍无所不读无所不通,酷爱文学的他曾经做过《左传》的注释,虽然后世流传时早已失传。公元前180年,也就是汉高后八年,吴公被任命为廷尉(最高司法长官),便向汉文帝推荐了自己的得意门生贾谊,从此,贾谊走上仕途,被任命为博士,开始在政治舞台上活跃的出现。他在博士期间,让其他人都很敬佩他的才能,也受到汉文帝的重用。文帝二年,贾谊提出的《论积贮疏》得到了汉文帝的认可。同时贾谊还协助汉文帝修改了许多的政策和国家法令,这样一来,贾谊得罪了不少的功臣元老。汉文帝有个宠信的官员邓通,虽然他没有任何的才能本事,但是由于汉文帝的迷信将他视作心腹。...
· 宋仁宗如何虚心纳谏?将武将进献美女遣散出宫
宋仁宗庆历年间,谏官王素听朝内外有人谣传说,武将王德用向皇帝进献了几个美女,竟然被宋仁宗“笑纳”。王素也不去调查核实,立即在朝会上就此事批评宋仁宗耽于美色。宋仁宗颇不高兴地说:“这是内宫的事情,你从何得知?”王素说:“我是谏官,规谏乃职责所在,哪怕是对于风闻之事,也可知无不言。陛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何必追问从何得知呢?”宋仁宗听后,呵呵一笑说:“确有其事,几位美女在朕左右,颇为亲近,难道有什么问题吗?”王素急忙回答说:“倘若疏远,倒也无妨。我之所以提出此事,正是担心陛下与她们过于亲近啊。”宋仁宗听了王素的话,忽然有所醒悟,吩咐近侍,对王德用进献的美女,每人打发300贯钱,立刻把她们遣散出宫。网络配图可以看出,王素规谏皇帝,不过是道听途说的谣言罢了,王素既不核实,又不隐讳,还直截了当向皇帝提出批评,要求纠正,难道王素胆大包天?其实,并非王素的胆子就真的那么大,王素这么做,不过是执行了宋朝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