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为爱私奔的唐朝贵妃:揭秘唐德宗李适贵妃王珠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22
转发:0
评论:0
为爱私奔的唐朝贵妃:揭秘唐德宗李适贵妃王珠,王珠,其兄王承升,在李适做太子时两人就是好朋友。李适当太子的时候,虽说唐朝经

  王珠,其兄王承升,在李适做太子时两人就是好朋友。李适当太子的时候,虽说唐朝经过战火的焚烧已呈衰微之势,但长安的教坊乐司,仍然繁盛依旧,不减当年。

  李适贵为太子,自是诗酒风流,他和长安的一个公子哥儿王承升声十分投机。

  王承升是长安大户,世代为官。二人诗词曲画,各自相矜;投壶射鹄,又互相风标。王承升好琴,德宗亦好琴,遂引为知音。二人常在勾栏留恋,鼓琴弄操;也去公侯之家,曲杯流觞。一次李适闲来无事,踅到王承升家喝酒聊天。二人正在庭院高坐欢会,开怀畅饮之际,忽然传来一阵悠扬悦耳的琴声。德宗饮酒正在兴头上,听得琴声悠扬悦耳,不觉停下手中酒杯,拊节凝听;又止不住寻音望去,隐约看见一风华绝代的红衣女子,正在远处的一棵海棠树下抚琴动操。微风飘袂,如仙子临世。又只听得那琴声时而如玉落银盘,铮铮淙淙,时而如雨打芭蕉,连绵起伏。轻拢慢捻,莫不合度。一曲刚罢,不禁忘情的拍案叫绝,赞不绝口。

  李适曾经耳闻,王承升之妹王珠,姿色过人,小王承升5岁。善弹琴作画,吟诗莳花。今日一见,果与传闻一般,便心中就有所企慕。然而王珠却不同于一般流俗之人,她是一个傲气清高,淡泊名利、热爱自由又勇敢追求自己理想幸福生活的独特女子。她对与皇太子见面毫无兴趣,但德宗对她却是挥之不去了。

  回宫后的李适竟然茶饭不思,害上了相思病。皇后因顾及他的身体,经的听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便奏闻代宗皇上,遣宗室大臣李晟夫妇,至王家传谕,欲纳王珠为太子贵嫔。王珠听说宣召她进宫去做太子妃,便啼哭起来,她说自己是宁可死也不想进到宫里去。但她最终拗不过众人的眼泪,只得先施缓兵之计,便说道:“我现在年纪尚小,不懂得宫中礼节,倘到东宫去,有什么失礼的地方,恐怕要连累家里人。既承千岁青眼,望哥哥给妹妹说情,待太子继承皇位,再进宫去也未迟。”

  王珠的性格,王承升是知道的,也不敢过分相逼。只好把妹妹的这番话奏明李适,李适一听,也无可奈何,只得作罢。又听说王珠愿做他的贵妃,耐性等待也无妨。他身边自有王氏等众多嫔妃陪守。时间一长,王珠之事也就冷淡下来。但是所被王珠苦恼的是,既然已被太子相中,王珠便不能再嫁他人了。

  不久,德宗的王皇后去世,因德宗和王皇后的感情十分好,所以每日愁眉泪眼。宗室王公大臣及李晟等,见皇帝如此愁苦,怕哭坏了身体,便轮流着陪伴皇帝,在御苑中饮酒说笑游玩。这时李适经身边的一个宦官提醒,才又将王珠想起来。这时的王珠,出落得愈加美丽了;于是,德宗便令翰林学士吴通玄,捧皇帝册文,至王承升家中,宣王珠立即进宫。这回因王珠没有了借口,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来到德宗身边。

  自王珠进宫后,德宗把她当珍宝一般的捧着。隆重的册封她为贵妃,还极力讨她欢心。他把宫中收藏最好的宝珠,串成衣服,赐王贵妃穿着;王贵妃素来爱清洁,入宫后每天洗三次澡,更三次衣。每一起坐,都有宫女挟着帔垫,在一旁伺候更换。每当贵妃吃饭时,必有八个宫女端茶盛饭。

  尤其王贵妃在宫廷里活动时,数百个宫女、宦官前呼后拥,十分威风。虽然王贵妃极尽宠爱,赏赐丰厚。但王贵妃内心并不欢愉,自打进宫后,原本天真烂漫的她变得整日不苟言笑,蛾眉紧锁。德宗见了,便格外在她身上用工夫,怎奈神女无心,王贵妃仍然不露笑脸,整日低头沉默,少言寡语,弄得德宗皇帝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德宗命人建造了一座水晶楼来,人行室中,影在四壁,气派非凡。水晶楼落成之日,德宗便在楼下置酒高会,宣召大臣命妇和六宫嫔嫱,在楼下游玩,一时笙歌叠奏,舞女联翩。众人正在欢笑的时候,忽然不见了王贵妃。德宗问时,宫女奏说:“娘娘上楼休息去了。”德宗因怕她不舒服,于是亲自上楼前去查看。只见王贵妃坐在牙床上,正低头抹泪。德宗看了十分诧异。于是问她有哪儿不舒服,没想到王贵妃愈发哭得凄凉。德宗大惊,问其缘由。王贵妃才边哭边求道:“万岁爷饶放了俺这贱奴吧!贱奴自知命薄,受不住万岁爷天一般大的恩宠,因宫中礼节繁琐,行动监视,宛如狱中囚犯。我受不了宫中拘束。虽蒙你百般宠爱,而贱妾受之,则如芒刺在背。求你如可怜贱妾命小福薄,务求放妾出宫,还我自然。”正在兴头上的德宗皇帝,却不料王贵妃说出这番话来,心中十分扫兴,也十分委屈。本想训斥她几句,又看她哭得带雨梨花似的,十分可怜,既心疼又无奈,劝慰了几句,只好悻悻而去。

  王珠此后再不愿参与这些宫中娱乐活动,这一下子可把其他妃子乐坏了,见机争宠。于是,她们在德宗面前进谗言,使得德宗逐渐疏远了王贵妃。一次,德宗又到王贵妃住处,只见王珠头发散披,钗横裙乱,身着宫女的粗布衣服,杂在宫女之间,与她们一起洗衣舂米,浇花种草,自得其乐的干活儿。德宗哭笑不得,恼火的问她究竟要怎么样?王珠伏地跪求:“妾乃布衣女子,喜耕种,不慕荣华,生平只追求心灵的自由,皇宫于妾来说,不啻为豪华监狱。今虽富贵,终无意趣。望吾皇降皇恩,赐放妾身还家。”德宗很是气愤地骂道:“你真是天生的贫贱命,没福气,无可救药了!”

  德宗虽然得不到王珠的爱,心里十分不快,但知不可违天强留。再者,唐朝是个开放的朝代,妇女有绝对的自由。皇帝也不是太专制,况且德宗是一个比较宽厚的帝王,当年他母亲因战乱,后有农妇冒充他的母亲进宫,他也没有怪罪。因此他下令废去王贵妃的名号,让她身穿入宫时的衣服,用一辆小车把王珠送出了宫门,退回王承升家中。但毕竟心里不舒服,于是就与王珠约法三章,不准她再嫁仕宦之家。回到家后的王珠,如小鸟出笼,恢复了女儿本色,竟日笑逐颜开,一副天真烂漫的神态,和丫鬟小姐妹们整日玩耍,一点也没觉得丢了贵妃头衔有多难过。或在花前月下,奏琴一曲,引得那班婢媪听了,一个个的手舞足蹈的快乐起来。

  这时朝中有一个中书舍人,名叫元士会,长得眉清目秀,深通音律,当时被文人圈内称为“才子”。得知王珠宁为民妇不为皇妃的另类传奇经历,大为叹服。就想找一个合适的日子前往王家拜会,一睹这位终于俗违的奇女子。元士会和王承升原是知己朋友,是王家的常客,王珠未入宫之前,也曾和元士会相见过几次。曾一起探讨过宫商音律,切磋过围棋艺术,彼此留有好感。

  只可惜元士会当时已娶妻钟氏,夫妇琴瑟相得。但这次再相会时,元士会的妻子已因病而逝,于是他俩目前也算得上是自由之身了。于是,元士会常找了借口来到王家,或与王承升饮酒赋诗,或与王珠抚弄琴弦,手谈棋艺。两人的志趣也十分相投。一来二去,不知不觉间,忍不住互诉衷肠,都把心事吐露了出来。原本积存在心中的旧情就像火一样的燃烧起来,他们很快相恋了起来。王承升也看出了端倪,也有意成全。时不时的邀请元士会到家中来。元士会也是个重情的士人,为了能与王珠结为夫妇,又不违背“不许嫁与仕宦之家”的圣意,于是甘愿放弃仕途。让王承升代奏皇上,辞了中书舍人之职,挂冠而去。携王珠双双返回故里,过起自己隐居的恩爱生活去了。

  一个追求爱情,一个不慕荣华,这一对奇男奇女演绎的真情故事,成为后人流传的一段佳话。元土会家乡在河南郑州,当时的郑州还是黄河边上一个偏僻的小邑。家乡有几亩薄田可以耕种,有几间房子可以遮风御寒,夫妻二人,很是满足。贫寒不惧,夫妻恩爱胜似糖饴。在说王珠自从嫁给自己所爱的元士会后,隐居乡间,过着清静日子。正遂了自己心愿,便终日和颜悦色,笑逐颜开,再不似从前在宫中一般地愁眉泪眼了。村里的姑娘媳妇们,见她随和,天天来与她说话,她也乐于和她们周旋,觉得和乡村妇女在一起,另有一种趣味。

  但是好景不长,也不知消息是怎么泄露的,人们知道了元士会夫妇,原来并非凡俗之人。一个曾为当朝大夫,一个曾被当今万岁爷册封为贵妃。就像风生水起,方圆百里之内,众人奔走相告,人们像看稀奇一样,不分白天黑夜,争相前来围观。夫妻二人正常的生活秩序,被彻底打乱了,身心十分疲惫。更有那好事之徒,穿凿附会,说她从皇宫出来,屋内定有珍宝无数。这样以讹传讹,越来越玄虚。惊动了一帮强人,趁着某一天深夜,蒙面打劫。把王珠家的细软财物,好似水洗过一般,掳得干干净净。这帮强人见没有抢到想象中的珍宝,一气之下,放火烧了茅屋。这一场火直烧到天色微明,虽有左邻右舍相救,但也是不能再住人了。

  但好在他二人对这些身外之物并没觉得十分伤感,而是趁着一个深夜二人双栖双飞,云游天涯,风雨任之,花月美酒,逍遥自适。去到一个没有任何人认识他们的地方过着平凡而美满的生活去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唐德宗李适怎么死的?唐德宗李适墓在哪
唐德宗李适怎么死的?唐德宗李适墓在哪唐德宗李适[kuò](742年5月27日―805年2月25日),唐代宗长子,唐朝第九位皇帝(除武则天以外),在位26年,享寿64岁。谥号为神武孝文皇帝。在位前期,坚持信用文武百官,严禁宦官干政,颇有一番中兴气象;但泾原兵变后,文官武将的相继失节与宦官集团的忠心护驾所形成的强烈反差使德宗放弃了以往的观念。在执政后期,德宗委任宦官为禁军统帅,在全国范围内增收税间架、茶叶等杂税,导致民怨日深。于贞元二十一年(805年)逝世。崇陵在今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0公里嵯峨山上,陵周围约20公里,崇陵依山为陵,居高临下,山环水抱,墓冢高突,全用方型和长方型青石迭砌而成,石块凿出凹槽,卡有铁拴板,浇灌铁汁,极为坚固。陵园有四门,均有石狮一对,朱雀门外有石人十对,华表一对,翼马一对,鸵鸟一对,仗马五对。玄武门有仗马三对。在朱雀门外还有立人石像八尊,均系王宾,现只存下一人。石刻虽...
· 唐德宗李适墓
崇陵是古代帝王死后安葬的地方,根据朝代不同,分为唐崇陵与清崇陵。其中唐崇陵是唐德宗李适墓,位于咸阳城北45公里泾阳县蒋路乡的嵯峨山南麓;清崇陵是是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墓,建于1909年,位于泰陵的东南面约4公里的金龙峪。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北45公里泾阳县蒋路乡的嵯峨山南麓。唐德宗李适墓。李适(742~805),代宗李豫长子,在位期间(779~805),改租庸调为两税法,并征收间架税、茶税等,以增加财政收入。为加强中央集权,对藩镇割据势力采取裁抑政策,但无成效。用宦官统率禁兵,致使宦官权势日盛。崇陵依山为陵,居高临下,山环水抱,墓冢高突,全部用青石垒砌,嵌凿石槽,浇灌铁汁,卡有铁板,十分坚固。陵园方圆20公里。石刻保存基本完好。朱雀门旁有10余尊石人,身着斗篷。近年在其陵区边缘发现奉诏出使过黑衣大食的宦官杨良瑶墓神道碑。
· 如何评价唐德宗李适?唐德宗李适政绩如何
唐德宗李适[kuò](742年5月27日―805年2月25日),唐代宗长子,唐朝第九位皇帝(除武则天以外),在位26年,享寿64岁。谥号为神武孝文皇帝。在位前期,坚持信用文武百官,严禁宦官干政,颇有一番中兴气象;但泾原兵变后,文官武将的相继失节与宦官集团的忠心护驾所形成的强烈反差使德宗放弃了以往的观念。在执政后期,德宗委任宦官为禁军统帅,在全国范围内增收税间架、茶叶等杂税,导致民怨日深。于贞元二十一年(805年)逝世。四大矛盾矛盾之一:由即位之初信任宰相演变为对大臣的猜忌,并形成了拒谏饰非、刚愎自用的性格。朝廷之上频频发生人事变动,尤其是频繁地更换宰相,使德宗在位时期的朝政,即使偶尔能够呈现令人鼓舞的新气象,也都不过是昙花一现而无法保持下去。人事的纷争使德宗徒有宏图壮志,而不能实现救国兴邦。矛盾之二:由武力削藩转而变为对藩镇姑息。德宗即位后,一直试图削夺拥兵自重的地方藩镇节度使的权力。为此...
· 唐德宗李适几个儿子?唐德宗李适的子女有哪些
唐德宗李适几个儿子?唐德宗李适的子女有哪些儿子唐顺宗李诵,李诵,即唐顺宗;唐德宗的长子,唐肃宗上元二年(761)腊月初二(1月8日)出生于长安。806年逝世。去世后谥号为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庙号顺宗,葬于丰陵。肃王李详,肃王李详,唐德宗李适五子。资秀异,帝爱之。大历十四年始王,与通、虔、舒、资四王同封。建中二年薨,甫四岁。帝欲用浮屠说,塔而不坟,礼仪判官李岧谏非礼,乃止。诏赠扬州大都督。昭王李诫,昭王李诫,唐德宗李适九子。贞元二十一年始王。亡薨年。通王李谌,唐通王李谌,唐德宗第三子也。大历十四年封,制授开府仪同三司。贞元九年十月,领宣武军节度大使、汴宋等州观察支度营田等使,以宣武都知兵马使李万荣为留后,王不出阁。十一年,河东帅李自良卒,以谌为河东节度大使,以行军司马李说知府事,充留后,亦不出阁。资王李谦,唐资王李谦,唐德宗李适七子。大历十四年始王,与通、虔、肃、舒四王同封。亡薨年。钦王李谔...
· 唐德宗李适的简介唐德宗之后的皇帝
李适(kuò)是唐代宗李豫长子,是唐朝第九位皇帝。在位期间,对外联合回纥、南诏,打击吐蕃,对唐朝边疆的安定起了很大作用。李适的少年时代,正处于唐朝最繁荣的时候。可以说,他有一个美好的少年时光。不幸地是,就在李适14岁的十一月,爆发了唐朝有名的安史之乱。紧接着唐玄宗逃到四川,李适不得不随之逃亡。就在这时,李适担任起了平定安史之乱的任务,被委任为天下兵马元帅。由于李适在此次平叛中,立了很大功劳,于是就与名将郭子仪、李光弼等八人一起,受到很大的奖励。于公元764年正月,李适被立为皇太子。唐德宗李适登基以后,采取了一些有为的措施,对唐朝经济发展起到很大作用。如公元780年,李适采用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这使唐朝的税收第一次有了很明确的规定,并且将之前的杂税改为夏秋两收。另外,唐德宗李适对外联合回纥、南诏,打击吐蕃,这为唐宪宗的“元和中兴”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但是,“泾原兵变”后,李适看到文...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