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明朝最恨太监:却也有几位名垂青史的太监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99
转发:0
评论:0
明朝最恨太监:却也有几位名垂青史的太监,有明一代,阉宦为害颇烈,史书称:“考其祸败,其去汉、唐何远哉!”其祸肇始于王振

 有明一代,阉宦为害颇烈,史书称:“考其祸败,其去汉、唐何远哉!”其祸肇始于王振,越发于刘瑾,而致极于魏忠贤,此三人为明代宦竖中弄权害政之最可恶者,此外仍有汪直、梁芳、曹吉祥之流,其破坏力较王刘魏三人虽略逊一筹,却也极尽之能事。大明帝国之最后倾亡,此类群小作孽颇多,其咎难逃。然细观史书所载,此侪亦“间有贤者”,虽为数不多,今人于其同类为非作歹者深感痛恨之余,对其当中之一二贤者亦当有所注意,并给予公正首肯,以全前史之。

  三保太监郑和,率众历尽千险,七下西洋,开创前无古人之壮举,恃强而不凌弱,播扬我中华友好和善之诚意,促进了中土与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非洲间之经济文化友好交流,其功业至今为世人称叹不止。

  太监怀恩,宪宗在位时掌管司礼监,当时“汪直理西厂,梁芳、韦兴等用事”,但由于怀恩官位在汪梁等人之上,且其“性忠鲠无所挠”,使得“诸阉咸敬惮之”,而使得汪梁等人不敢像王刘魏三人那样过分地胡作非为。怀恩为保全朝中善类,亦是用心良苦,费力颇多。时为刑部员外郎的林俊“性侃直”,“上疏请斩妖僧继晓并罪中官梁芳”,梁芳为宪宗所宠爱万贵妃赏悦,继晓则因进献秘术而为宪宗本人宠信,故“帝大怒”,将林俊“下诏狱考讯”并“欲诛之”,怀恩全力护救,以致宪宗龙颜大怒,“投以砚曰:‘若助俊讪我。’”尽管如此,怀恩仍不作罢休,“免冠伏地号哭”,在被皇帝轰出朝堂之后,派人告诫拷问林俊的镇抚司官吏不可滥杀忠良,赖其保全之下,林俊最终得以获释。宪宗曾因星变而罢黜传奉官(指不经吏部,不经选拔、廷推和部议等选官过程,由皇帝直接任命的官吏,常导致官员冗滥),而“御马监请留马房传奉者,帝许之”,此事为怀恩知道后,将其大训一番:“星变,专为我曹坏国政故。今甫欲正之,又为汝坏,天雷击汝矣”,使得“敏愧恨,遂死”,其一身正气可见一斑。还有一事亦体现其作风之正派,一名章瑾者企图通过进献宝石来求得锦衣卫镇抚一职,被怀恩严词拒绝:“镇抚掌诏狱,奈何以贿进。”宪宗晚年,“惑万贵妃言,欲易太子”,也是“恩固争”,才得以保全,但自己却被“斥居凤阳”。孝宗即位,将其召回,“仍掌司礼监”后,怀恩也是积极告劝新皇帝斥逐奸猾小人万安,重用以直谏而名的王恕,在其用力之下,“一时正人汇进”,其死后,“赐祠额曰显忠”。

  宦者覃吉,孝宗为太子时,侍奉左右,“口授四书章句及古今政典”,多次引导储君向善,当“宪宗赐太子庄田”时,“吉劝勿受,曰:‘天下皆太子有也’”,并讽劝太子勿近荒诞不经之佛书,而应学习导人向善之《孝经》诸书,史称“弘治之世,政治醇美,君德清明,端本正始,吉有力焉”。

  太监李芳,为“穆宗朝内官监太监……以能持正见信任”,曾弹劾过世宗朝“以营造躐官工部尚书,修卢沟桥,所侵盗万计。其属冒太仆寺卿、苑马卿以下职衔者以百数”的工匠徐杲,致使徐杲“下狱遣戍”,并“尽汰其所冒冗员”,“又奏革上林苑监增设皂隶,减光禄岁增米盐及工部物料”,为国尽忠不浅。当时“司礼诸阉腾祥、孟冲、陈洪方有宠,争饰奇技淫巧以悦帝(指穆宗)意,作鳌山灯,导帝为长夜饮”,即引导作为一国之君的穆宗不务正业,嬉玩怠政,对此,李芳“切谏”,却使得“帝不悦”,并在腾祥等辈群小的谄陷下,“下刑部监禁待决”。

  万历一朝矿监税使四出搜括,切削小民,为害地方,弄得举国不得安宁,但其中亦不乏善类可陈者。时为司礼监秉笔太监的陈矩,史称其“为人平恕识大体”。万历三十一年,有人作名为《续忧危竑议》的妖书造谣生事,“言贵妃与大学士朱赓,戎政尚书王世扬,三边总督李汶,保定巡抚孙玮,少卿张养志,锦衣都督王之祯,千户王名世、王承恩等相结,谋易太子”,惹得神宗龙颜大怒,“敕矩及锦衣卫大索,必得造妖书者”,圣意之下,“大狱猝发,缉校交错都下,以风影捕系,所株连甚众”,某些奸佞小人想借此机会对其平素所嫉之人进行打击报复,如“(王)之桢欲陷锦衣指挥周嘉庆,首辅沈一贯欲陷次辅沈鲤、侍郎郭正域,俱使人属矩”,其时所陷之人多为朝中正类,“鲤素鲠亮”,“正域博通载籍,勇于任事,有经济大略,自守介然,故人望归之”,而王之桢则是与“同官周嘉庆有隙”,于是“矩正色拒之”。最后结果是,“鲤、正域、嘉庆胶株连者,皆赖矩得全”。万历三十三年升掌司礼监后,陈矩仍善举频行,“帝欲杖建言参政姜士昌,以矩谏而止”,“云南民杀税监杨荣,帝欲尽捕乱者,亦以矩言获免”……,其死后,“赐祠额曰清忠”。

  王安,于万历二十二年由“陈矩荐于帝,命为皇长子伴读”,当时万历皇帝所宠“郑贵妃谋立己子,数使人摭皇长子过。安善调护,贵妃无所得”。谋害太子的“梃击案”发生后,郑贵妃担心祸及己身,“安为太子属草,下令旨,释群臣疑,以安贵妃”,两边各作保全,其智其忠由此不难看出。光宗即位后,“擢司礼秉笔太监,遇之甚厚。安用其客中书舍人汪文言言,劝帝行诸善政,发帑金济边,起用直臣邹元标、王德完等,中外翕然称贤”。移宫一案当中,西宫李“选侍与心腹阉李进忠(即魏忠贤)等谋挟皇长子自重,安发其谋于(杨)涟”,使得熹宗顺利即位,避免了李选侍及阉竖魏忠贤乘此时机玩弄大权。可惜的是,魏忠贤与客氏掌权后,王安最终为其合谋所害。

  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进攻北京,都城即将陷落,大势已去之时,提督京宫的太监王承恩,仍“急发炮击之,连毙数人,而诸珰泄泄自如”,“帝崩于寿皇亭”后,“承恩即自缢其下”。常言道,“患难见真情”,与其相比,国难当头因贪生怕死或弃城而走,或开关迎降的高起潜、杜勳等辈则难免为后人所唾弃不齿了。福王当国时,赐其谥“忠愍”,“建旌忠祠祀诸死难者,以王承恩为正祀”,大清立国于北京后,“赐地六十亩,建祠立碑旌其忠,附葬故主陵侧”,可见其事主之忠心亦为时人所深深钦服。

  阉宦之人所罹身体之祸,太史公称之曰:“最下腐刑极矣!”于此痛惨境遇之下,仍能上匡君失,忠心事主,或保全善类,攘除奸佞,或实心用事,公忠体国,其身正行端之浩然大气岂能不为吾辈所景仰有加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明朝最大的太监:手握重权却一生正直
到三十一年(1603)十一月甲子日凌晨,从朝房到各个勋戚大臣的门口,都有一封匿名信,名叫《续忧危..议》,说贵妃与大学士朱赓、兵部尚书王世扬、三边总督李汶、保定巡抚孙玮、少卿张养志、锦衣卫都督王之桢、千户王名世、王承恩等人相勾结,图谋更换太子,语言更加荒诞不经。网络配图陈矩把这封信交给皇上,大学士朱赓也进去了。皇上大怒,敕令陈矩和锦衣卫大加搜索,一定要查出制造妖书的人。当时大案突然发生,侦缉官校在都城四处活动,捕风捉影,滥加拘捕,因此被牵连的人很多。王之桢想陷害锦衣卫指挥周嘉庆,首辅沈一贯想陷害次辅沈鲤、侍郎郭正域,他们都派人嘱咐陈矩。陈矩严正拒绝了他们。不久百户蒋臣将..生光捉来。..生光是京师无赖之徒,曾伪造富商包继志的诗,其中有“郑主乘黄屋”一句,以此来威胁国泰和包继志,索取黄金,所以人们怀疑而将他逮捕。对他严刑审问他都不承认,妻妾子弟都被拷打得体无完肤。陈矩心想..生光即便是冤枉,...
· 明朝有哪些出名的太监?明朝著名大太监简介
明朝宦官以用事之久、握权之广着称,明朝的宦官们插手朝政、把持国家政治经济各领域,将阉宦之患发展到叁千年历史之极致。那么明朝有哪些出名的太监呢?明朝出名的太监有刘瑾、魏忠贤、郑和、汪直、王振、冯保等。郑和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历来为人称道,其实郑和也是一名太监。郑和,是道衍和尚菩萨戒的弟子,也是明朝伟大的航海家,塬名马叁保,生于1371年,死于1433年。10岁时,马叁保被掳进皇宫成了太监,后来进入朱棣的燕王府。在靖难之变中,为朱棣立下战功。1404年,明成祖朱棣认为马姓不能登叁宝殿,因此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叁保郑姓,改名为和,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1405年—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1431年钦封郑和为叁宝太监。刘瑾刘瑾是明朝第一大宦官,生于1451年,死于1510年,陕西兴平人,本姓谈,明武宗时的太监,从正德元年到五年,操纵朝政,当时有“立...
· 明朝名将《太监弓胜》
在人们的印象中,太监【明代曾规定,一家有四五个孩子以上,愿意将其中的一个孩子阉割者,由相关部门登记造册,待收补之日选用。古人贫穷,生计较难,穷人家子弟做太监最多,太监大多六、七岁孩子,为了生活,年纪轻轻便要受这种酷刑,而且是自己甘愿的,实在有勇气亦可怜!】总是不离皇帝左右,手持拂尘,皇帝吩咐的事情,太监往往毕恭毕敬地回答:“喳!”其实,在特殊情况下,太监也要亲临战场,指挥战斗,有的还因指挥得当,得到皇帝的嘉奖,弓胜便是一例。弓胜,原名弓本,字以德,山东济南武定(今惠民县)人。明宣德年间,年幼的弓本进宫,在都知监当了太监。都知监为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负责圣驾的前导事宜。凡遇皇帝出宫、谒庙等出行活动,负责在前警戒、清道。显然,这是个“清水”衙门。如果没有“土木之变”,弓本恐怕不会有升迁的机会。正统十四年(1449年),发生了震惊朝野的“土木之变”。英宗亲自率领的明军主力,遭到蒙古瓦剌骑兵的...
· 太监竟然也能名垂青史:中国历史上四位著名太监
“太监”,一个永远都无法从历史中抹掉的名称。闲暇之余,喜欢历史的朋友都会拿太监来说笑。也有很多人喜欢用“太监”来辱骂他人。历史上也有很多著名的太监,大家熟悉的赵高、魏忠贤等等,他们都是的奸臣。俗话说:林子大了神鸟都有。这句话是形容大千世界总有那么几个败类的存在。在几乎都是坏人的“太监”队伍里,这句话可以来形容“太监”中也有那么几个好人。他们是太监队伍里的另类,他们没有,他们因为自己的贡献而名垂青史。本文只列举四位贡献最大的“太监”,由于朝代的不同,他们也被称为宦官。第一:司马迁。司马迁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家族自虞至周,都是世代相传的历史家和天文家。司马错是秦惠王时伐蜀的名将,司马昌是秦始皇的铁官,到了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又做汉武帝的太史令,恢复了祖传的史官恒业。武帝与匈奴作战,李陵投降,武帝问太史令司马迁,听听他的意见。司马迁说:“李陵带去的步兵不满五千,他深入到敌人的腹...
· 明朝太监是大明的重要支柱之一?明朝的太监有什么作用?
明朝太监是大明的重要支柱之一?明朝的太监有什么作用?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每当想到太监,我们总喜欢在前面带一个“死”字。死太监,似乎才更配得上太监这个词。作为普通人,我们对太监的认识,多数都是来自各种演绎和影视。而真正的历史学家又是如何看待太监这个问题的呢?比如著名的历史学家蔡石山先生。但很多人,根本不会去读那些学术性很强的著作。他们什么也不看,什么也不听。反正,谁只要敢说太监和秦桧是背锅侠,或说半点他们的好,就是替他们洗白,就是别有用心。对于这种没有理性思维的人,我们最好不要和他们生气,因为不值得。今天,作者就给你简单地说说明朝太监的作用。我第一次恨太监是初中时,那时读一篇优秀作文。说魏忠贤他们喝着东林党忠君爱国的喉骨灰粉,在阴暗的烛光下狰狞地奸笑。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我对秦桧、魏忠贤、太平天国、义和团等等就有了不同的认识。我不知道我的孩子将来也会不会像我一样,但我想不会...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