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韩信用兵是跟谁学的?在项羽身边逐渐成长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01
转发:0
评论:0
韩信用兵是跟谁学的?在项羽身边逐渐成长,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阴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

  相信大家对于韩信应该很熟悉,关于韩信的事迹也很多,比胯下之辱,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等等,总之韩信为一般人所熟知,但是在这世间,能够临危受命,凭一支弱师,从偏安一隅,不用练兵,三年时间,轻轻松松打赢当时世间最强大的敌人,毫发无损取得天下,无一次战败经历,古今中外,只韩信一人。

  我们不禁要问,到底是谁教给了韩信如此之高的本领,让他一生无败绩,仅仅是输给了政治斗争,既然教给了他那么高的军事才能,为什么没有教给他政治才能呢 ?

  我们翻开《史记》《淮阴侯列传》来看看,是否能够解决以上问题呢 ?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经商)。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饮蓐(同褥)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同匍匐)。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麾下,未得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由以上我们可以看到,除了说韩信家贫,被南昌亭长的妻子折辱,还有漂母赠饭,胯下之辱之外,没有任何关于韩信老师的加载,这可就奇怪了,既然没有韩信从学的记载,那么韩信的军事才能到底从何而来呢 ?

  据我分析,韩信的本领应该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1、韩信是个军事天才

  毋庸多言,很多人就是生而知之的人,你是没有办法用常理来判断的,比如刘邦天生就是个政治斗争的高手,这种是学不来的,很多人就是那种一点就通,触类旁通的人,这个是没有办法用常人的眼光来衡量的。不管你赞同还是不赞同,就是存在这样的人。

  2、韩信的家学

  韩信的家庭背景:贵族,可惜后来逐渐没落了,到韩信这一代时,家里已很穷了。

  韩信很早就佩剑,在秦末汉初那个时代,剑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够佩戴的,以当时的熔炼技术,锻造的还是青铜剑,大家可以自己想一想当时的冶炼、锻造技术,所以我估计,韩信佩戴的剑很可能是从祖上继承下来的,要不然以他“贫无行”的生活条件,韩信怎么可能买的起剑呢!

  韩信会剑术,而且剑术水平应该还不低,韩信的剑术以及文化知识是跟他父亲学的,对于韩信是否学过兵法、或看过兵书这个问题,我认为,他应该是接触过一些,要不然,他后来不太可能一有兵权,就很快能用兵入神。韩信应该从贵族的家底中学到了什么,只是由于那个时候他太穷了,没有人会认为韩信会完成逆袭的,因此对于他少年的生活记载很少,但是从这些记载中,我们还是能够看到韩信作为没落贵族的后代,受益匪浅啊。

  3、对战争的耳濡目染

  要说能够说的上来的老师,我想项羽应该算一个,为什么呢?据《淮阴侯列传》记载: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麾下,未得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

  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话,但是我们可以看的出来,韩信出仕之后,跟随的第一个集团是项梁集团,名将后裔项梁起事时,他跟了项梁,项梁以用人得当而名闻当时,阿毛阿狗那样的人物都安排得当,但就是这样人才紧缺的年代,韩信这样的大兄呵呵在他跟前足足待了半年,天天碰面,硬是没看见。

  项梁死后,韩信跟了他侄子项羽,一跟就是一年多,经历了著名的巨鹿之战,加上跟项梁的半年,和项羽在一起的时间足足有两年时间。这两年时间,几乎天天打仗,天天死人,死了多少将领,连首领都赔进去、狱卒都当将军了,韩信也非知足常乐的善茬,削尖脑袋往上钻,屡次献策献计,想要出人头地,但是,还是没用。只因为小伙子长得不错,安排了个郎中。郎中若在和平年代,对有志青年来说,是个美差,虽无编制,但天天在领导身边,有优越的生活,是众人巴结的对象;

  韩信是整天跟着项羽的,可以说这段时间对于韩信的成长最有帮助,因此我也说项羽算韩信的老师,虽然项羽没有重用过韩信,但是带着韩信东征西讨,让韩信这个军事天才能够耳濡目染,学到很多东西,而且我们可以看到,在跟随项梁的时候韩信并没有怎么表现,但是半年后项梁死了,又属项羽,项羽任命他做郎中,韩信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说明韩信在不断的成长,从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韩信是在偷师,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在加上韩信的天赋以及贵族的家底,韩信很快成长起来了。

  之所以韩信会投靠刘邦,那是因为项羽不重用,韩信之所以举得项羽不重用,那是因为韩信已经成长起来了,如果没有真才实学的话,也不会觉得没有受到重用。

  经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认为韩信的军事才能来源于韩信本身是个军事天才,加上没落贵族的启蒙教育,以及项羽这个“老师”的“教学”让韩信军事成长起来了,同时这也是野路子出身最大的缺点,由于没有人指导,韩信的军事才能被激发了,但是没有人教他政治,所以最后韩信死于政治,而非征战。也是与他的成长经历有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鸟尽弓藏的名将韩信:秦末韩信在项羽身边的日子
如果不是秦朝末年的大,韩信也许永远不会出人头地。秦始皇对他的臣民采取军事化的管理办法,在他看来,臣民就是工具,可以像兵马俑一样搬来搬去。他经常把整县整郡的老百姓迁徙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戍守边疆、开垦荒地或者修筑长城,弄得老百姓流离失所,妻离子散。但是人毕竟不是机器,人会思考。在一次迁徙中,陈胜、吴广觉得与其这样窝囊的活着,还不如拿命去搏一下,这就是中国老百姓经常讲的“寻死不如闯祸”。于是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拿着棍子跟秦政府军干了起来。有人带头,就有人敢跟上。一时间群雄并起,天下大乱,逐渐形成两大势力集团,一派是项梁、项羽集团,一派是刘邦集团。整天琢磨如何打仗的韩信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项梁率领楚军过淮河以后,韩信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前往投奔。项梁兵败身亡以后,他又继续跟随项梁的侄子项羽。项羽任命韩信为郎中,算是项羽身边警卫人员中的小头目。这种职位虽然不太显赫,但是因为有机会跟最高领导接触,形...
· 韩信在项羽麾下为何不被重用?其实是想让他从底层成长
刘邦之所以能取得天下,离不开萧何、张良、韩信的帮助,这"汉初三杰"中的韩信,其实一开始是去投奔项羽的,后来他离开项羽,投了刘邦,于是给后人留下一种偏见,认为项羽不会用人,不懂得发现韩信这样的人才,最终被刘邦所灭。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韩信在项羽麾下之所以没被重用,完全是韩信自身的问题,一点都不能怪项羽,根据史料的记载,韩信加入楚军后,一开始跟着项梁,后来项梁去世,他就是项羽麾下的人。项羽跟韩信的职位是"执戟郎中",这就是那种兵器守在门外的士兵,用现代的话来说,相当于保安或门卫的角色,在现代人看来,这种职位的角色似乎不能参与决策,然而在秦末时期却不同,这个职位是可以跟领导近距离接触的。或许项羽也看出来了韩信的才能,但同时又看出他有点傲气,所以想让他从底层做起,先来做个执戟郎中,自己做决策时他也知晓,如果这时韩信趁机提出自己的看法,那就把他一步步升上去,不然让韩信空降做高职,别人也会不服啊...
· 蒯通在韩信身边做谋士为何做成了废柴
蒯通是史上有名的谋士,他的计谋被司马迁称为“论战国之权变,为八十一首”。在他的生涯中,最有名的一件事就是他给韩信出三分天下的主意但没有被采纳。那么他为什么给韩信出主意呢?蒯通是韩信的谋士吗?韩信雕像蒯通原名是蒯彻,在后世的记载中,因与汉武帝重名而改为蒯通。蒯通这个人是以游说出名的。他最早出现在历史上的时候就是在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他去游说范阳县令,在他的三言两语中,范阳县令立马决定向武臣投降。就这样,在蒯通的游说下,和范阳县令一样投降的城池大概有三十来座。不战而得,不得不说,蒯通实在是个人才。在此之后,蒯通就消失在史书记载中。接下去的一次出现就是在韩信身边。当时韩信正准备攻打齐国。可是刘邦已经率先派郦食其劝服了齐国。韩信带着部队正不知道是该进还是该退的时候,蒯通出现了,劝说韩信继续攻打齐国,为自己谋取功劳。蒯通的这一计策的确为韩信赚取了很多的功劳,但同时也让刘邦埋下了对韩信的猜忌。而大家好...
· 关羽一身傲人武艺是跟谁学的?
看三国的朋友会不会有一个疑问:每一位武将一登场,就展示出十分厉害的武艺,至于他们的武艺为什么这么强,和谁学的,这些事都语焉不详。不像金庸武侠小说,每个人的功夫都是练出来的,哪怕功力暴涨,也有个掉下山崖、误喝仙丹妙药的由头。那么问题来了,拥有一身武艺的关羽,他是和谁学的武功,又是怎么练出来的呢?先看关羽简历:吾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今闻此处招军破贼,特来应募。关羽并没有说“余自幼习武”以及师承的话,如果他是有武艺的话,面对招兵处的人,一定会说出来。再看后面的剧情,刘关张决定起兵,“云长造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八十二斤”。说明,在此之前,关羽连武器都没有。由此可见,关羽平时并不练武。那关羽怎么就会一身武艺了呢?我觉得答案只有一个:关羽的武功来自他平时的生活!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的倪恒强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认为,...
· 关羽一身傲人武艺是跟谁学的?
看三国的朋友会不会有一个疑问:每一位武将一登场,就展示出十分厉害的武艺,至于他们的武艺为什么这么强,和谁学的,这些事都语焉不详。不像金庸武侠小说,每个人的功夫都是练出来的,哪怕功力暴涨,也有个掉下山崖、误喝仙丹妙药的由头。那么问题来了,拥有一身武艺的关羽,他是和谁学的武功,又是怎么练出来的呢?网络配图先看关羽简历:吾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今闻此处招军破贼,特来应募。关羽并没有说“余自幼习武”以及师承的话,如果他是有武艺的话,面对招兵处的人,一定会说出来。再看后面的剧情,刘关张决定起兵,“云长造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八十二斤”。说明,在此之前,关羽连武器都没有。由此可见,关羽平时并不练武。那关羽怎么就会一身武艺了呢?我觉得答案只有一个:关羽的武功来自他平时的生活!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的倪恒强教授认为:“马克思主...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