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三国史上的卧龙诸葛亮神机妙算背后的四位高参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28
转发:0
评论:0
三国史上的卧龙诸葛亮神机妙算背后的四位高参,导读:历史把诸葛亮写成一位神机妙算的神人,但诸葛亮却说他和崔州平、徐庶、董和

  导读:历史把诸葛亮写成一位神机妙算的神人,但诸葛亮却说他和崔州平、徐庶、董和、胡济四人“始终好合,亦足以明其不疑于直言。”因为这四个人能使他“少过”﹝《蜀志蜀志》卷五〈诸葛亮传〉注引〈袁子〉,说诸葛亮“治实不治名”。这句话概括了诸葛亮一生活动中最根本的东西。

  可惜千百年来,很少有人注意到。诸葛亮不仅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一个哲学家。和汉代“天人合一”、“神人合一”说相反,诸葛亮声称:“造化在乎手,生死在乎人”﹝《诸葛亮集视听〉﹞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反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求全面地观察问题。他曾感到法正的思想有片面性,在〈致法正书〉中,指出法正“知其一,未知其二”。﹝〈蜀志先理身,后理人。”之所以分先后,是因为“理纲则纪张,理令则罚行,理近则远安,理内则外端,理本则末通,理强则弱伸,理大则小行,理上则下正,理身则人敬。”但绝不能只顾先,不顾后。

  熟悉历史的,都知道诸葛亮以丞相身分,自校簿书。评论者往往说这是诸葛亮的“事务主义”的表现。下这种评论,表明未深究诸葛亮的思想。殊不知诸葛亮极端重视兼顾事物的两个方面,大事像“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他抓得很紧;小事,像自校簿书,他也不忽略。他知道大小之间是相通的,治实不能忽视小事。关于自校簿书,丞相府主簿杨颙曾用“坐而论道谓之三公”、“邴吉不问横道死人而忧牛喘”、“陈平不肯知钱谷之数”等话劝过他﹝《蜀志杨戏传》注引〈襄阳记〉﹞。但在他看来,这些是治名不治实。丞相府的簿书能反映国家各个方面的情况,诸葛亮要治理好蜀国,怎能不翻?

  在治实上,诸葛亮还有一个可贵的地方,他懂得一个人的所见所闻毕竟有限,提出了“集众思,广忠益”﹝集思广益﹞的思想。集思广益是诸葛亮的一句带有民主性的名言。他说他在隆中,初交崔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徐元直,“勤见启诲”。并且用了“处兹不惑”的话,称赞徐庶﹝元直﹞做到了集思广益﹝《蜀志诸葛亮传》附〈董厥传〉注引《汉晋春秋》﹞他是古代一个少有的懂得“集众思”的好处,具有民主精神的人。集思广益的目的,正是为了求实,治实。从他所说的在隆中、在益州都力求做到集思广益,可知他的求实、治实精神是一贯的。

  这就可以解开早在隆中的时候,诸葛亮对形势的分析,为什么那样准确之谜了。他在隆中所以能熟知北方曹操、江东孙权、荆州刘表、益州刘璋、汉中张鲁的情况,所以能预见到“鼎足之势”可以争取实现,所以能提出跨有荆、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等一系列制胜方针与政策,是因为他始终一贯地“治实不治名”,研究问题,分析问题,集思广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男人背后的男人:诸葛亮神机妙算背后的四位高参
历史把诸葛亮写成一位神机妙算的神人,但诸葛亮却说他和崔州平、徐庶、董和、胡济四人“始终好合,亦足以明其不疑于直言。”因为这四个人能使他“少过”《蜀志董和传》,也就是能使他的思想比较符合客观实际,少犯过错。他是中国史上知道集思广益的第一人—《三国志·蜀志》卷五〈诸葛亮传〉注引〈袁子〉,说诸葛亮“治实不治名”。这句话概括了诸葛亮一生活动中最根本的东西。可惜千百年来,很少有人注意到。诸葛亮不仅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一个哲学家。和汉代“天人合一”、“神人合一”说相反,诸葛亮声称:“造化在乎手,生死在乎人”《诸葛亮集文集》卷二〈阴符经序〉,十分强调人的作用。诸葛亮非常重视“多见多闻”,以为“多见为智,多闻为神”。为了求得对事物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他要求做到“万物当其目,众音佐其耳”。同书卷三〈便宜十六策视听〉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反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求全面地观察问题。他曾感到法正的思想有...
· 男人背后的男人:诸葛亮背后的四位高参
历史把诸葛亮写成一位神机妙算的神人,但诸葛亮却说他和崔州平、徐庶、董和、胡济四人“始终好合,亦足以明其不疑于直言。”因为这四个人能使他“少过”《蜀志董和传》,也就是能使他的思想比较符合客观实际,少犯过错。他是中国史上知道集思广益的第一人—《三国志·蜀志》卷五〈诸葛亮传〉注引〈袁子〉,说诸葛亮“治实不治名”。这句话概括了诸葛亮一生活动中最根本的东西。网络配图可惜千百年来,很少有人注意到。诸葛亮不仅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一个哲学家。和汉代“天人合一”、“神人合一”说相反,诸葛亮声称:“造化在乎手,生死在乎人”《诸葛亮集文集》卷二〈阴符经序〉,十分强调人的作用。诸葛亮非常重视“多见多闻”,以为“多见为智,多闻为神”。为了求得对事物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他要求做到“万物当其目,众音佐其耳”。同书卷三〈便宜十六策视听〉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反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求全面地观察问题。他曾感到法正...
· 男人背后的男人:诸葛亮背后的四位高参
历史把诸葛亮写成一位神机妙算的神人,但诸葛亮却说他和崔州平、徐庶、董和、胡济四人“始终好合,亦足以明其不疑于直言。”因为这四个人能使他“少过”《蜀志董和传》,也就是能使他的思想比较符合客观实际,少犯过错。他是史上知道集思广益的第一人—《三国志·蜀志》卷五〈诸葛亮传〉注引〈袁子〉,说诸葛亮“治实不治名”。这句话概括了诸葛亮一生活动中最根本的东西。网络配图可惜千百年来,很少有人注意到。诸葛亮不仅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一个哲学家。和汉代“天人合一”、“神人合一”说相反,诸葛亮声称:“造化在乎手,生死在乎人”《诸葛亮集文集》卷二〈阴符经序〉,十分强调人的作用。诸葛亮非常重视“多见多闻”,以为“多见为智,多闻为神”。为了求得对事物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他要求做到“万物当其目,众音佐其耳”。同书卷三〈便宜十六策视听〉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反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求全面地观察问题。他曾感到法正的思...
· 解密三国:卧龙诸葛亮“六出祁山”背后的隐情!
诸葛亮真正在军事上有所作为,是在他指挥对魏国北伐的战役中。这是检验诸葛亮军事能力最重要的史实,也是古往今来争议最多的焦点。刘备死后,其子刘禅继位,丞相诸葛亮辅政,掌握了朝中一切大权。为了实现恢复汉室的宏愿,诸葛亮亲自率兵数次北伐,与魏国交锋。在《三国演义》中,这一段历史被称作“六出祁山”。但实际上诸葛亮率蜀军多次北伐魏军,路经“祁山”出兵的只有两次。诸葛亮率军首次北伐是蜀汉建兴六年。他命令赵云、邓芝等人从斜谷道出兵吸引魏军,自己则率大军向祁山方向进攻。这一计策果然奏效,魏国的主力部队被调离后,陇右的天水、南安、安定三郡见诸葛亮的大军压境,纷纷投降。网络配图一时关中大震,魏国上下惊恐,魏明帝曹睿连忙派名将张颌前往抵抗。诸葛亮派马谡督军在前,与张颌在街亭交战。只知道“纸上谈兵”的马谡违反了诸葛亮的指示,指挥不当,被张颌打得大败,大好的战局尽失。诸葛亮无奈之下,“挥泪斩马谡”,收兵回师,第一次北...
· 三国史上的卧龙先生:诸葛亮竟还是个天然气专家
世界上最早开发天然气的是四川的临邛(今邛崃),现有材料证明,其开发天然气的历史能够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天然气开发最早的是四川邛崃,这让人感到骄傲。不过,还有让人振奋的……”昨天,成都理工大学刘兴诗教授说,他根据《华阳国志》的记载揣度,诸葛亮不仅仅是一名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并且仍是一名天然气专家。发现:诸葛亮亲临临邛火井“说到邛崃的天然气,就不得不说到一位名人——诸葛亮,他其实能够算得上一名天然气专家。”昨天,刘兴诗教授提出了他的这个最新发现。“《华阳国志》里对邛崃火井有记载,‘以竹筒盛其光而藏之,可拽行终日不灭也’。并且,最为重要的是,里面还有诸葛亮到邛崃火井指导工作的记载,他是天然气专家!”刘兴诗翻出《华阳国志》,指着一行文字读道:“临邛火井,诸葛亮往视后,火转盛”。他说:“现有考古证明,邛崃火井始于秦汉时期。而到了三国时期,邛崃的天然气出产现已逐步衰退了。在这...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