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为什么项梁不自立为王而立一个牧童为楚怀王?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35
转发:0
评论:0
为什么项梁不自立为王而立一个牧童为楚怀王?,项氏集团的实力进一步壮大后,众人拥护道:“大王您英名果断,德高望重,应自立为王才

项氏集团的实力进一步壮大后,众人拥护道:“大王您英名果断,德高望重,应自立为王才对。”是啊,当大王多威风。就在项梁将要点头答应的时候,人群现了一位老者。

这老者年逾七旬,头发花白,站出来,给项梁上了一节生动的政治课。他详细地分析了陈胜起义失败的原因,这里简单地把他的话归纳为:陈王出身低微,不立楚王之后为王,刚起义就自立为王,违背了民心,所以失败。

他的话一针见血地指出陈王起义失败的偶然和必然因素。是啊,我们可以这样想象,一个原本在庄稼田里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泥腿子,突然有一天坐在皇帝的龙椅上,对大家说,从今而后,我就是皇帝,大家都得对我三叩九拜。这是不是很怪异呢?信服的人又有多少呢?

也许有人会问,古往今来,很多皇帝都是农民出身的啊!但问题是形势不同不可同日而语。那时候他刚刚起义,天下还是大秦的天下,他只不过是一个造反者。如果他把天下打下来了,再称王称帝,那时候就算他不同意,大家也要把他推向皇帝的宝座。一个高明的谋臣就是要具备审时度势的能力。换句话说,此时项梁、项羽的处境跟陈胜差不多,虽然他们是名门之后,但如果刚刚起事就自立为王,那么他的下场将会只有一个,那就是步陈胜王的后尘。

这个糟老头便是范增。在日后灭秦及项刘两大集团争霸时,他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这里且先搁一搁,后面我们将看到他的更精彩的表演。

一语惊醒梦中人,项梁自然知道范增的意思,他项氏集团虽然发展快,现在已初具规模,但是毕竟刚刚成立不久,与其他地方的大型集团军相比,却是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但集团要想有所突破,在全国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走出去打天下。江湖路不是那么好走的,要想走出去,就必须有强大的后盾。如果把项氏集团依附在楚王这块金字招牌上,岂不是事半功倍?

接下来的事是这样,为了项氏集团美好的明天,项梁几乎发动了所有的部下去搜寻楚王的后代。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人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找到一个牧童娃,据说他便是楚怀王的第四代孙。

当时没有DNA验证,他们凭什么就认为这个仅仅12岁的牧童娃是楚怀王之后,我现在都持怀疑态度。但当时项梁只需要一个并不需要讲话办事的楚王来做“品牌效应”,所以这个小牧童究竟跟楚怀王有没有血缘关系其实并不重要。于是,这个山野牧童一步登天拥有了他“祖父”一样的名号——怀王。

而最早加入项氏集团的陈婴和英布分别有了自己的官衔——上柱国和当阳君。当然,这一切幕后的操作人项梁先生自封为武信君。

战国时,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楚国有春申君。这些名字中凡是带君的人,当时要么就是公子王孙,要么就是封侯封王之人,总之都不是一般的人。项梁自封为武信君,其雄心可见一斑。

就这样,楚氏集团(楚国)算是彻底地了。其集团下又分为项氏集团、陈氏集团(陈婴)、英氏集团(英布)三大集团。陈氏集团和英氏集团表面上从项氏集团里划分出来了,但仍受项氏集团的节制和管理。原因谁都明白,因为整个楚氏集团都是项梁一手打造出来的。

这里还需要一提的是,刘邦同志势力弱小,还没被分为单独集团,暂时和项羽待在一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项梁为何要立牧童为楚怀王又自封为武信君?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秋,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后,项梁和项羽杀会稽郡守殷通而起义,随后势力日涨千里。项氏集团的实力进一步壮大后,众人拥护道:“大王您英勇果断,德高望重,应自立为王才对。”众人的话引起了项梁的高度重视,对此,他做了一个很重大的决定:广发英雄帖,盛邀各路革命军,齐聚薛地,召开第一届革命军首脑联席会议,商议革命军高层的管理问题。网络配图刘邦作为项梁的盟友,也带着自己的参谋张良从沛县赶来参加了会议。按常理推断,项梁坐上革命军头把交椅已是铁板钉钉的事。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会议开始后,会场的焦点都集中在了一个老头身上。这个老头比刘邦还老,已年逾古稀,但却雄心未泯。他就是范增。范增是居巢(今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亚父乡)人,足智多谋却一直怀才不遇。在战国时代时,他眼巴巴地看着秦始皇一步一步蚕食鲸吞了六国。这一看,便是七十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七十年,沧...
· 张良为何不自立为韩王?
一、秦朝的崩溃与六国的一般认为,大泽乡起义,是秦朝百姓因为不堪秦帝国的苛政,而进行的农民起义战争。这个定义在起初,张楚政权还在、陈胜、吴广还在世的时候,是对的。但随着大泽乡起义半年后,张楚政权的崩溃,陈胜、吴广双双被杀,秦末的,也又农民起义,转轨成了六国战争。比如,项梁找来熊心,恢复楚国;此外,魏豹则魏国,被秦灭掉的国家,都相继。一心打算恢复韩国的张良,也找来韩国的公子韩成,筹备恢复韩国。而这一切,直到张良遇到刘邦,张良才逐渐改变主意:尤其随着韩成被项羽杀死以后,张良更是铁了心和项羽为敌。那么问题来了:为啥张良不自立为韩王?二、张良与刘邦的分野张良,历来以足智多谋、目光长远著称。比如刘邦曾经承认: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自己不敌张良。张良适合做的,是谋士的工作,出谋划策。而刘邦呢,自己也承认:论经营地方,自己不如萧何;论排兵布阵,自己不如韩信;论智谋,自己不如张良。但是,刘邦有个特点,或者说优...
· 司马懿为什么到死都不自立为帝?
司马懿为什么到死都不自立为帝?看过年度经典三国题材大戏《军师联盟》的网友们一直都有一个问题吧,那就是司马懿厉害归厉害,但是好像还真的和他养的乌龟是一样的,老师感觉畏畏缩缩的,而且把曹氏家族给灭了自己自立为帝就那么的难吗?一直到死司马懿都没有称帝,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跟随小编揭秘看看吧!不是他肯不肯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的问题。要篡位,不掌握兵权是不行的。但是,在曹操和曹丕时期,司马懿都是文臣,没有机会单独领兵出征,接触军权。一直到明帝曹叡时期,司马懿才诛孟达,扛孙权,拒诸葛,平公孙,通过不断的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建立功勋,逐步接触到了军权。但是,到明帝曹叡去世的时候,曹魏政权的文武大权仍然掌握在曹氏、夏侯氏手中,以及部分忠于曹魏的文武臣僚的手中。也是因此,在齐王芳继位后,此前曹爽并无威望,也无功勋,只是通过很简单的办法,就能迫使司马懿托病不朝,隐居不出,以求避祸。这就说明,直到高平陵之变...
· 韩信手握几十万大军,为什么不自立为王?
韩信,公元前196年,大家也都知道有关韩信的一些经典的战役,被称为“兴汉三杰”之一,但是后来却被刘邦和吕后以谋反的名义杀死在宫中。然而,在韩信死的前几年,就已经被剥夺了兵权,从原来的齐王被贬成为了淮阴侯,并从长安偏离,受到了严密的监视,在韩信临死前曾说过:“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在当时楚汉之争快要结束的时候,韩信曾是手握重兵,控制着北方广阔领土的大将,对天下大势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当时韩信领兵在外,根本不受刘邦的控制,却还是乖乖的听从刘邦的话,最终击败项羽,才成就了汉家。那么当时韩信手握重兵时为什么不造反呢?史书上是这样解释的,韩信当时只是一介草民,在社会上没有地位,没有权利,也当不了官,又不会赚钱,项羽又不重视他,最终是刘邦给了韩信地位,封韩信为王,韩信心存感激,终于可以光耀门楣,所以非常感谢刘邦的知遇之恩,再说刘邦也对他不薄,没有理由造反。自己也是心甘情愿的为...
· 楚怀王为什么拘张仪张仪诳楚的故事
张仪是谁张仪是谁?熟悉战国史的朋友一定不会陌生,张仪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外交家、谋略家和纵横家,鬼谷子先生的门下高徒,亦是大名鼎鼎的政治家苏秦的昔年同窗好友。在群雄争霸的战国时期,张仪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成功周旋于各国间的政治韬略家,素有战国第一“拆台高手”之称,他的故事极富传奇色彩,为后人所津津乐道。张仪剧照张仪辉煌的生平事迹在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有明确记载。《史记》第七十卷第十篇《张仪列传》中,详细收录了关于张仪从穷困潦倒的落魄书生,到辅佐秦惠王,被封秦相的坎坷经历,而后运用韬略之术巧妙游说各国,逐步瓦解六国之间强有力的军事同盟关系,使六国纷纷由原本的合纵抗秦逐渐转化为连横亲秦的故事。日后秦朝诛灭六国,张仪可谓功不可没,也因此,他被秦惠王封为武信君,一度飞黄腾达,享尽荣华富贵。秦惠王驾崩后,秦武王继承了王位,此时天下大势已定,许多功臣良将也不免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尽管由于秦武王的诸多猜忌...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