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最奇怪的谥号:东吴君主孙权被谥为“大皇帝”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55
转发:0
评论:0
最奇怪的谥号:东吴君主孙权被谥为“大皇帝”,三国时期的三大杰出政治家中,孙权有好几个“之最”:他寿命最长,活了71岁;主

  三国时期的三大杰出政治家中,孙权有好几个“之最”:他寿命最长,活了71岁;主政时间最长,执掌东吴政权长达52年之久;去世最晚,死于252年,谥大皇帝,庙号太祖,是中国古代史上三百多位帝王中死后唯一被谥为“大皇帝”者,被誉为“千古大帝唯一人”。

  孙权承继父兄之业,年未弱冠而坐拥江南。期间孙权善度大局,策略灵活。或降操,或联刘,一切皆随时局而变,孙权深谙列国竞争之妙,终成一方霸业。历史学家陈寿这样评价孙权:“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

  他善谋大局,是个很有作为的军事战略家;他善于用人,文武大臣愿为其用,甘为其死,豪俊之士均愿与之共成大业;他善于用威,专断大政,在政治、军事思想、用人、拓疆土、开发经济等诸多方面都很有作为。致使竞争对手曹操也不无感慨地赞扬他:213年正月,曹操再次亲率大军南侵,据《三国志蜀书》和《吴历》记载:“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另一敌对方的诸葛亮在《隆中对》也不得不夸孙权善于用人:“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孙权领导下的孙吴政权之所以能够雄踞江东,与魏、蜀鼎足而立,固然有其“地利”,即北控大江、西扼三峡之险,然而更重要的是凭借“人和”,即孙氏父子在开创吴国基业时善于笼络人才、使用人才,内部团结一致,从而“跨制荆吴,而与天下争衡”。举贤任能是孙氏父子割据称雄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点在孙权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知弟莫如兄,孙策在临终时对孙权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

  《三国志屈身于陛下,是其略也。”

  孙权也深深地认识到,为确保江东,需要各方面人才的通力合作,“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众之所积也。……故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三国志吴主传》引《江表传》孙权语)

  善于用人是孙权的制胜武器。孙权用人不拘一格,不分亲疏,且能用人不疑。吕蒙原是一名小校,一次孙权阅兵,看到吕蒙为数不多的军卒步伐整齐、精神振奋,便破格提拔吕蒙。后来吕蒙英勇善战,曾助孙权打败关羽,夺取荆州。公元221年,当刘备举倾国之兵进攻东吴时,孙权派诸葛瑾前去说和。有人认为诸葛瑾必将一去不返,孙权却说:“孤与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负孤,犹孤之不负子瑜也。”果然,诸葛瑾公私分明,不久便回吴复命。而陆逊本是一介书生,未有战功。在孙刘大军开战后,经吕蒙推荐,孙权对陆逊赋以大权,大胆提拔。陆逊不负所托,在彝陵之战中,大败刘备。正是孙权的知人善任,破格用人,才使得孙吴政权一直是人才济济,没有出现蜀汉后期人才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

  史书记载:“孙权善抚将士,能得臣下死力,将士都愿以身事主。”孙权不仅会用人,而且还善容人,有“忘其短而贵其才”的雅量,全面评价下属,调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发挥他们的长处。吕范性好威仪,其居处服饰奢靡,有人举奏他“服饰僭拟王者”,然而孙权深知吕范为人忠诚,多立战功,“不怪其侈”。甘宁粗猛好杀,但甘宁“开爽有计略,轻财敬士,能厚养健儿,健儿亦乐为用命”,孙权不计较甘宁的缺点,对甘宁格外厚待。甘宁深受感动,作战更加勇敢。凌统性情暴躁,曾过失伤人,因屡建战功,一直被任为亲信大将。凌统死后,孙权将其二子收养宫中,“爱待与诸子同”。周泰出身寒门,其部下朱然、徐盛等老将心不服。孙权在宴请诸将时让周泰脱下上衣,露出每次作战留下的伤痕,并把着周泰的手臂流涕说:“卿为孤兄弟,战如熊虎,不惜躯命,被创数十,肤如刻画,孤亦何心不待卿以骨肉之恩,委卿以兵马之重乎!”随后又让周泰带着兵马作前导。于是徐盛等称服。大司马朱然病重,孙权白天减食,晚上不睡觉,派人送医药食物,相望于道。朱然病死,孙权“素月及举哀,为之感恸”。吕蒙患病,孙权将其迎置内殿,不惜赐千金募求名医,“又恐劳动常穿壁瞻之”。

  孙权不仅亲贤爱士,更善于采纳下属的劝谏,向臣下认错,反躬自责。虞翻一一列举孙权过失犯颜谏争,孙权很不高兴。在一次酒宴上,虞翻伏地佯醉,孙权大怒,拔剑要杀虞翻。大司农刘基当即谏阻。孙权不仅认错,而且下令左右:“自今酒后言杀,皆不得杀。”魏国辽东太守公孙渊向孙权称臣,孙权决定派张弥、许晏持金玉珍宝,出使立渊为燕王。张昭及朝中大臣认为公孙渊不可靠,坚决劝阻。孙权不听,张昭一怒之下称疾不朝。后来,公孙渊果然杀死使臣,没其军资。孙权登门向张昭认错,“深自克责”,张昭不得已,才又参加朝会。陆逊为孙权废太子事再三上疏抗争,孙权多次派人指责陆逊,致使陆逊忧愤而死。数年后,孙权对其子陆抗说:“我先前听信谗言,对你父亲的忠信产生怀疑,很对不起你们父子。”

  更难能可贵的是,孙权高度信任自己选定的统帅,绝少亲赴前线指挥,而是交给属下去完成使命。其中,决定东吴命运的大战,即有周瑜指挥的赤壁之役、吕蒙指挥的荆州之役和陆逊指挥的彝陵之役。

  孙权本是极有雄心壮志之人,但更能韬光养晦。群臣曾劝说孙权在江东称帝,但孙权拒之未应。当时曹操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处于汉帝皇叔尊位,打着复兴汉室的旗号,因而曹、刘在政治上都具有优势。孙权自知不及,不愿过早暴露自己的政治意图。直至公元229年,曹刘死后,东吴的政局比较稳定,孙权认为条件具备,才称帝登基。

  229年称帝后,孙权下令修筑蓄水水利工程,开凿破岗渎运河,以解决灌溉和运输问题,发展江南的水利事业。设置农官,实行屯田,平定山越,设置郡县,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同时孙权也很重视海外贸易,他又多次派人出海。230年,他派卫温等航行到达夷州(今中国台湾),这是我国古代有关大陆人到中国台湾的最早记录。242年又派聂友等航行到朱崖(今广东徐闻)、儋耳(今海南省儋州市),加强了两岛和大陆的联系。当时的东吴船队还去过许多国家,东至朝鲜,南至今天的菲律宾、越南、柬埔寨等地,西至印度、阿拉伯等,极大地促进了中外的交流。

  很不幸,雄才大略的孙权晚节不保,史称晚年的孙权“年老志衰,谗臣在侧,废嫡立庶,以妾为妻,可谓多凉德矣”。“性多嫌忌,果于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使本已凸显的内部矛盾更加复杂化,其身后的吴国最终沦落为党争剧烈、盛行的黑暗王朝,最终也没能避免灭亡的命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三国孙权的故事:唯一被谥为“大皇帝”的帝王
三国孙权的故事:据传他是春秋时期兵法家孙武的第22代孙,是孙坚的第二个儿子。生来目有精光,方颐大口。形貌奇伟异于常人。自幼文武双全,早年随父兄征战天下。善骑射,年轻时常常乘马射虎,胆略超群。孙权有好几个“之最”:他寿命最长,活了71岁;主政时间最长,执掌东吴政权长达52年之久;去世最晚,死于252年,谥大皇帝,庙号太祖,是中国古代史上三百多位帝王中死后唯一被谥为“大皇帝”者,被誉为“千古大帝唯一人”。孙权承继父兄之业,年未弱冠而坐拥江南。期间孙权善度大局,策略灵活。或降操,或联刘,一切皆随时局而变,孙权深谙列国竞争之妙,终成一方霸业。故而历史学家陈寿曾经这样评价孙权:“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他善谋大局,是个很有作为的军事战略家;他善于用人,文武大臣愿为其用,甘为其死,豪俊之士均愿与之共成大业。;他善于用威,专断大政,在政治、军事思想、用人、拓疆土、开发经济等诸多方面都很有作为...
· 大一统的皇帝都没用“大帝”的谥号,东吴孙权为什么敢用?
古时候,大凡皇帝、皇后或者重臣去世之后,朝廷会对其一生所作所为,进行盖棺定论,会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这就是谥号。常见的谥号有“文”、“武”等,这些都是褒谥,颂扬死者的贡献。当然,也有些批评性质的,像隋炀帝的“炀”,秦桧的“缪丑”,都是恶谥。一、孙权的谥号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有位皇帝的谥号十分特别,可以说是绝无仅有。他就是三国东吴的开国皇帝孙权,他的谥号是“大帝”。提起“大帝”这个词汇,很多人脑海中,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汉武大帝、康熙大帝等皇帝,他们都是封建统一王朝雄才大略的君主。其实,历史上真正谥号为“大帝”的,只有孙权一人。按理说,孙权建立的东吴,只是三国中的一方割据势力,他既没有像秦始皇、宋太祖那样有的武功,也没有像汉武帝、康熙皇帝那样有开疆守土的伟业,这些皇帝都没有用“大帝”这个谥号,为什么独独孙权用了呢?其实,这个“大帝”,并不是我们现在一般所理解的那样,苏洵的《谥法》中说:...
· 秦穆公的谥号到底是穆还是缪?究竟是美谥还是恶谥?
秦穆公的谥号到底是穆还是缪?究竟是美谥还是恶谥?一直以来,对于秦穆公的称呼,基本上可以说已经是定型了的,大家已经习惯性的会称呼他为秦穆公,而这里的穆的意思,作为谥号的时候当然是一个美谥。然而也有一些典籍当中记载的并非是秦穆公,而是秦缪公,这里的缪字的意思可就不是什么好的意思了,是一个恶谥。然而在古代的一些字体当中,穆和缪两个字可以说又是长得比较相似的,那么究竟应该是秦穆公还是秦缪公呢?这个谥号的意思到底应该是美谥还是一个恶谥呢?春秋时期的秦国,只有两位杰出的君主:一个是护周平王东迁因而得以建国的秦襄公;另一个是独霸西陲的秦穆公。但是,关于秦穆公的记载,有些史书把他写为“秦穆公”,如《左氏传》和《国语》。有些史书把他写为“秦缪公”,如《公羊传》《穀粱传》。有些史书干脆混用,时而用“秦穆公”,时而用“秦缪公”,如《史记》。让人有些无所适从,困惑不已。他到底是“秦穆公”呢?还是“秦缪公”?这事儿...
· 关于“谥”和“以谥为姓”
关于“谥”和“以谥为姓”一、谥,是对人生言行踪迹的概括何为“谥”?据《说文解字》:“谥,行之迹也。”意思是指人生言行的踪迹。据《逸周书・谥法解》:“谥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据《五经通义》:“谥之言列其所行,身虽死,名常存,故谓谥也。”二、谥法始于西周,谥在东周之前多用于周天子和诸侯据《逸周书・谥法解》:“周维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建功于牧之野,终将葬,乃制谥。遂叙谥法。…”严格说起来,周武王去世之后才建立起谥法。在周代,国君死后,都要根据其生前的行事议定一个称号,以示褒贬,这个称号就称为“谥”。由此看来,谥是对周王和诸侯一生的盖棺定论。在东周之前,“谥”,多用于周天子和诸侯据顾炎武《日知录》说:“春秋隐、桓公之时,卿大夫赐氏者尚少,故无骇卒而羽父为之请族”。据杨伯峻《春秋左传注》说:“谥法之起,既在周共王、周懿...
· 古代历史上的谥号由来:什么人才有资格被追谥?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评价一个人物的是非功过,往往不是只言片语就能叙述清楚。比如千古一帝秦始皇,其功绩和过错,不仅难以给出定论,也很难用一句话来概括。所以,古人为了方便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选择用谥号来进行概括。总的来说,古代历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人物,在其去世之后朝廷会依据其生前所作所为,从而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这就是通常意义的谥号,用来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那么,具体来说,什么人才有资格享受谥号的待遇呢?对此,在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除了周天子及其夫人外,各个诸侯国的君主、卿大夫等也有资格获得谥号。但是,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大一统的秦朝后,认为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因此把它废除了,而这导致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却没有谥号。在刘邦建立了西汉后,谥号这个规矩得以恢复。同时,汉朝皇帝立下规矩,只有生前达到侯爵及其以上的人,才有资格享受谥号。在唐朝时期,谥...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