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战国兵家代表人物:没有留下真名的军事家孙膑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01
转发:0
评论:0
战国兵家代表人物:没有留下真名的军事家孙膑,导读:他是一位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不少军事典故的军事家,如“围魏救赵”,如“

  导读:他是一位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不少军事典故的军事家,如“围魏救赵”,如“添兵减灶”等等;他是一位刑余之后的残疾人,之所以受刑,是因为同行的忌妒。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大名鼎鼎,但其实是有姓无名。司马迁称之为“孙膑”,而这个膑字,《辞源》的解释是:一、胫骨,膝盖骨;二、古代剔去膝盖骨的一种酷刑。即便在后来的魏晋时期,虽有名士们闹出了许多荒唐事,但也还无人荒唐到用“膑”这样倒霉的字眼来取名的,更何况是在各种流派思想撞击的火花最为壮观的战国时代呢?因此,我们虽仍照司马迁老先生之称呼谓其孙膑,但认为他是没有留下真名的军事家,应是不误的。

  司马迁断定,孙膑是大军事家孙武的后人。他认为在孙武离世一百多年后,孙膑出生了,然具体的出生地也不详,只知在“阿、鄄之间”,鄄即今山东省之鄄城,那么孙膑是山东人。这种有点似是而非的叙述,我们不能苛求于司马老先生,毕竟,那时能保护史料留传的方法不多。然当今有位为某庞大“孙子兵法研究会的会长”,在其精美的名片上赫然印着“孙子某某世孙”字样。孙子离世才一百多年,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记其子孙时已语焉不详,真不知这位“研究会会长”是如何“研究”出自己是“孙子第某某代孙”来的!

  孙膑年轻时,和一个叫庞涓的人一道学习兵法。跟谁学,司马迁没有说,后人补充说是跟随鬼谷子学的,算野史,供参考而已。庞涓先一步出师,到了魏国,受到重用拜为将。当上了将军的庞涓却悬着一颗心,那就是惧怕他的同门师友孙膑,因为他自知才能不及孙膑,若孙膑也来到魏国,那么,凭本事将会得到魏王更大的重用;若孙膑投奔他国,在战乱无一日停息的那个时代,他又难免和孙膑在战场上相见,一旦相见,他自知不敌。于是,他将孙膑骗到魏国,捏造了个莫须有的罪名,不仅在孙膑的脸上刺了表明孙膑是罪犯的字,还惨无人道地给孙膑施了膑刑。孙膑的膝盖骨被剔去了,成了个残废之人,后人便以“膑”名之,反到将他的真名忘了。好在名字不过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区别的符号,孙膑原来符号的丢失,并不影响他伟大而真实的存在。

  孙膑脸上被刺下了侮辱人格的字,而且再不能行走,庞涓那颗悬着的小心眼终于放下来了。一个残废得不能行走的罪犯,还有什么可怕的呢?这时,齐国有位使者来到魏国,孙膑设法偷偷地去拜望了齐国使者,向使者叙说了自己的遭遇。齐国使者一听,知道孙膑确是一位有才之人,而且很同情他的遭遇,便在使命完成后归国时,悄悄地将孙膑藏在车中载到了齐国,并推荐给了齐国的重臣田忌。田忌留下了孙膑,而且很友好地对待他。

  孙膑在田忌府上虽然受到善待,但还没得到重视,一个简单的原因,就是孙膑还没有机会展示他的才学。而这机会很快就来了。那时齐国的王公贵族间有一种赌博游戏,就是轮番骑马飞奔比赛,一般是每次跑三轮,以跑得快的次数多为胜。齐威王也喜欢这种赌博游戏。田忌每次与齐威王比,都很难取胜。孙膑在旁看后对田忌说:你的马比之大王的马来,并不差多少,我给你调换一下出发次序,你就一定胜出。田忌相信孙膑,便又和齐威王加大赌注比赛。临比赛时,孙膑告诉田忌:你和大王的马,都有上中下三等。你将下马对大王的上马,将上马对大王的中马,再将中马对大王的下马就可以了。田忌照此次序派马跑下来,一负二胜,果然胜了齐威王。这一样,田忌也就相信了孙膑的才能,于是将他推荐给了齐威王。齐威王以兵法问之,叹服,便拜孙膑为军师。

  魏国伐赵,赵国请齐国出兵相救。齐威王准备拜孙膑为统兵大将,孙膑谢辞了。孙膑说:我是受过刑的残废人,不好担任大将。于是,齐威王拜田忌为将,以孙膑为军师,让他坐在专为他设计制造的车子里,随军为田忌出谋划策。田忌打算直接带领军队赶到赵国去帮助赵国,但孙膑说不可。孙膑对田忌说明不能直接带兵到赵国的理由时说:孙子曾经说过,要解开纷乱复杂的纠纷,握紧拳头使蛮力是不行的,必须用手指慢慢地解才能解得开;同样,要想解开正拼死搏斗的人,只靠力气想抓住他们的武器也是不行的,正确的做法,应是扼住争斗者的要害,使争斗者因形势的限制而不得不自行解开。如今魏国伐赵,必然将国内的精兵强将都带了出来,留在国内的,只是一些老弱病残罢了。将军不如带领军队直奔魏国,那么,他们就会立即从赵国撤兵回来自救的。田忌听从了孙膑的建议,带兵直捣魏国。魏军果然大惊,立即从赵国撤兵,与齐军战于桂陵,结果被齐军大败。这一战例,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外延极大的成语“围魏救赵”。

  孙膑在中国文化史上创造的另一应用很广的成语“添兵减灶”战例,则是发生在“围魏求赵”之后的13年。这一战,对方的主将还是孙膑的老对手庞涓,但交战的双方起了变化,是魏国和赵国联合起来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战国时期,朝友暮敌的事多的是,因此对救韩国是早救好呢还是晚一点救好,齐威王一时拿不定主意,便将大臣们召集拢来商量。成侯的看法是:干脆不救。田忌认为:要是不救,韩国可能降魏,最好是早救。孙膑说:若果韩魏两军尚未因交战而受到损失,在这种时候我们出兵救韩,则等于我们代韩受伐,反过来有求于韩,将会受到韩国的牵制。而魏国是想一举攻破韩国的,在这种情况下,韩国只能求救于我们。我们应先承诺助韩但又不要过早地和魏国直面冲突,那就可名利双获了。齐威王采纳了孙膑的计谋。果然,韩国仗着有齐国帮忙而接连和魏国打了好几仗,但都失败了,国力大弱,只得再求救于齐国。齐国这时才派兵,仍由田忌任将军,孙膑为军师。齐军还是采取围魏之策略,大军直接开往魏国。庞涓得到齐军直奔魏国的消息,马上回师迎敌,魏国也派出了以太子申为将的大军迎敌。而这时,齐军已经深入魏国了,前后都有魏军,形势显然对齐军不利。孙膑对田忌献计说:三晋之军向来勇猛而且很轻视我们齐军,总认为齐军将士都是些胆小鬼。我们要想取得这一战的胜利,就得利用敌军这种轻敌的思想。兵法上说:不顾百里之遥而逐利的,将损失上将;不顾五十里之遥而逐利的,军队最多只有一半能到达。我们可采取第一天筑十万口灶,第二天则只筑五万口灶,第三天进一步减少到只筑三万口灶的办法,诱敌深入。

  田忌采纳了孙膑的这一计策。庞涓一看齐军的灶逐日减少,大喜,对手下说道:我就知道齐军都是些胆小鬼嘛!他们得知我大军回师,不过三天军士就逃亡了大半。于是,他放弃了步兵,只带着精锐轻骑加紧追赶。孙膑估算庞涓必然上当,而且当晚就会追到马陵。马陵这个地方道路很窄,道两边地势险要,可设伏兵,他令军士砍下一棵大树,剥去树皮以露出白色的树心来,在树心上写下“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几个大字,又传令叫一万多善于射箭的士兵就近埋伏,并命令他们:一旦看见这棵树下出现火光,就对准火光万箭齐发。庞涓率军追到,见道中有大树,树上有字,可天黑看不清楚写的是什么,便叫士兵点火来照。这一来正中孙膑之计,庞涓还未将字读完,齐军已万箭齐发,魏军顿时大乱。至此,庞涓已知败局无可挽回,只得长叹一声:让你这小子成名了!便举剑自杀。齐军大破魏军,将魏太子申俘虏回国。庞涓临死前的牢骚发得不错:这一战,最终成就了孙膑军事家的英名,并永垂青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没有留下真名的军事奇才:孙膑如何带领齐国崛起
他是一位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不少军事典故的军事家,如“围魏救赵”,如“添兵减灶”等等;他是一位刑余之后的残疾人,之所以受刑,是因为同行的忌妒。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大名鼎鼎,但其实是有姓无名。司马迁称之为“孙膑”,而这个膑字,《辞源》的解释是:一、胫骨,膝盖骨;二、古代剔去膝盖骨的一种酷刑。即便在后来的魏晋时期,虽有名士们闹出了许多荒唐事,但也还无人荒唐到用“膑”这样倒霉的字眼来取名的,更何况是在各种流派思想撞击的火花最为壮观的战国时代呢?因此,我们虽仍照司马迁老先生之称呼谓其孙膑,但认为他是没有留下真名的军事家,应是不误的。司马迁断定,孙膑是大军事家孙武的后人。他认为在孙武离世一百多年后,孙膑出生了,然具体的出生地也不详,只知在“阿、鄄之间”,鄄即今山东省之鄄城,那么孙膑是山东人。这种有点似是而非的叙述,我们不能苛求于司马老先生,毕竟,那时能保护史料留传的方法不多。然当今有位为某庞大“...
· 孙膑人物生平中国古代兵家代表人物孙膑简介
孙膑简介:孙膑,生卒年不详,中国战国初期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为兵圣孙武的后代。孙膑原名不详,因受过膑刑故名孙膑。中国历史上卓越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著有《孙膑兵法》传世。相传他早年曾经与庞涓一道跟鬼谷子学习兵法,后来庞涓在魏国做了魏惠王的将军,深得魏王的信任,可他自以为才能不及孙膑,便阴谋派人把孙膑骗来。孙膑到了之后,庞涓越发害怕孙膑的才能超过自己,更加嫉恨他,于是蓄意用计陷害孙膑,假借法令砍去他的膝盖骨,并在额头刺字。孙膑也因此得名。庞涓的目的是想把孙膑埋没起来,让世上再没有同他竞争的对手。不久,有位齐国的使者来到魏国大梁,孙膑以刑徒的身份暗中与之相见,说动齐使。齐国使者觉得孙膑是个奇才,便偷偷地用车把他载回了齐国。齐国的大将田忌非常赏识孙膑的才能,把他奉为上宾以客礼相待。孙膑的军事才能不久就被齐王发现了。当时,齐威王常常与王公贵族们用比赛驾驶马车赌输赢。田忌过去比赛,常因马的足力略差...
· 兵家的代表人物是谁?兵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兵家是中国古代对战略家与军事家的通称,又特指先秦对战略与战争研究的派别。兵家的重要著作有《孙子兵法》、《吴子》、《孙膑兵法》、《司马法》、《⑥韬》、《三略》和《尉缭子》等。兵家主张运用武力通过战争来达到统一国家的目的,创始人是孙武。兵家集大成者是孙武的《孙子兵法》。中国自古以来兵家一直是受到重视的。兵书在中国的发展源远流长,兵书产生於西周,成熟於春秋。中国古代兵家管理思想包括若干科学的管理观点,它既把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地理、国际关系等各种客观因素作为决定胜负的条件,并把它们看成是相互关联的管理决策的统一整体同时又把战争主观指导,即主体的决策、指挥、组织、运筹等军事理素质(所谓的“将能”、“将才”)作为一项基本因素,并由此而引出争取战争胜利的一系列战法。关于计谋(战略)的论述,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兵家管理思想中内容最丰富方面,它所揭示的许多带有规律性的原则,是至今仍必须遵守的。许多名言已成...
· 《孙膑兵法》简介:战国时期兵家思想代表作
《孙膑兵法》是中国古代的最著名中原军事著作之一,也是《孙子兵法》后“孙子学派”的又一力作,是反映战国时期兵家思想的代表作之一。《孙膑兵法》古称《齐孙子》,作者为孙膑,传说他是孙武的后代,在战国时期生于齐国阿、鄄之间(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北),曾和庞涓一块儿学习兵法。出土在临沂。庞涓辅佐魏惠王,做了将军,暗中派人请孙膑到了魏国,但见了孙膑又嫉妒他的才能在自己之上,后来陷害孙膑,给他用了膑刑,即去掉膝盖骨的残忍肉刑,所以后来人叫他孙膑。在友人的帮助下,孙膑最后逃离魏国,到了齐国,被齐威王重用,做了齐国将军田忌的军师,设奇计大败魏军,并射死庞涓。后来,田忌被邹忌排挤,流亡到楚国,孙膑大概也随他而去,所以汉人王符说“孙膑修能于楚”。在战国的兵家中,孙膑是以“贵势”即讲求机变而著称的,他和吴起都是当时著名的军事家。最早明确记载孙膑有兵法的是《史记》,《汉书·艺文志》把它与《吴孙子兵法》并列,著录《齐孙...
· 解密:战国时期的兵家著作孙膑兵法有何内容
《孙膑兵法》又名《齐孙子》,系与《孙子兵法》区别之故。《汉书·艺文志》称“八十九篇,图四卷”,但自《隋书·经籍志》始,便不见于历代著录,概大约在东汉末年便已失传。1972年,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出土,这部古兵法始重见天日。但由于年代久远,竹简残缺不全,损坏严重。经竹简整理小组整理考证,文物出版社于1975年出版了简本《孙膑兵法》,共收竹简364枚,分上、下编,各十五篇。对于这批简文,学术界一般认为,上篇当属原著无疑,系在孙膑著述和言论的基础上经弟子辑录、整理而成;下篇内容虽与上篇内容相类,但也存在着编撰体例上的不同,是否为孙膑及其弟子所著尚无充分的证据。1985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银雀山汉墓竹简(壹)》中,收入《孙膑兵法》凡16篇,系原上编诸篇加上下篇中的《五教法》而成,其篇目依次为:擒庞涓、见威王、威王问、陈忌问垒、篡卒、月战、八阵、地葆、势备、兵情、行篡、杀士、延气、官一、五教法、强兵...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