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揭秘:历史上骆宾王兵败于灵隐寺而后竟削发出家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51
转发:0
评论:0
宋之问是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一个天高云淡的秋日,他来到杭州灵隐寺。这儿登楼可观沧海,出门即见江湖;寺内建筑典雅秀气,如诗如画。夜色阑珊,皎洁如水的月光洒在山涧溪流之上,波光粼粼,若明若暗,像一幅美丽而多彩的画图,秀色可餐,怡人舒心。伴随着略有凉意的夜风,宋之问闲庭信步,触景生情,信口吟道:“岭边树色含风冷……”这句诗因为是偶然得之,故后面的句子就卡了壳。宋之问边走边思考,走到大雄宝殿门前,忽然听到一个声音,带着挖苦的味道:“信口吟诗,风光就在嘴边,何苦端着金碗要饭?”当下诗坛,除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之外,自己也算鼎鼎有名,如今竟有人不买账。宋之问借着微弱的烛光,发现殿内的蒲团上坐着一位和尚。他大吃一惊,之后脑子便冷静下来,艺高人胆大。莫非这和尚棋高一着,不然,怎么敢口吐狂言?想到这,宋之问连忙压下火气,和蔼问道:“莫非师傅也是诗人?”老和尚笑道:“贫僧虽非诗人,倒也略知一二。”“晚...

  宋之问是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一个天高云淡的秋日,他来到杭州灵隐寺。这儿登楼可观沧海,出门即见江湖;寺内建筑典雅秀气,如诗如画。夜色阑珊,皎洁如水的月光洒在山涧溪流之上,波光粼粼,若明若暗,像一幅美丽而多彩的画图,秀色可餐,怡人舒心。伴随着略有凉意的夜风,宋之问闲庭信步,触景生情,信口吟道:“岭边树色含风冷……”

  这句诗因为是偶然得之,故后面的句子就卡了壳。宋之问边走边思考,走到大雄宝殿门前,忽然听到一个声音,带着挖苦的味道:“信口吟诗,风光就在嘴边,何苦端着金碗要饭?”当下诗坛,除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之外,自己也算鼎鼎有名,如今竟有人不买账。宋之问借着微弱的烛光,发现殿内的蒲团上坐着一位和尚。他大吃一惊,之后脑子便冷静下来,艺高人胆大。莫非这和尚棋高一着,不然,怎么敢口吐狂言?

  想到这,宋之问连忙压下火气,和蔼问道:“莫非师傅也是诗人?”老和尚笑道:“贫僧虽非诗人,倒也略知一二。”“晚辈愿听教诲。”和尚说:“我为你续上一句,石上泉声带雨秋,你看如何?”此句平仄、对仗、意境和措辞皆佳,宋之问便知道此人不凡。白天,他见灵泉寺背山依水,树木葱茏,花香四溢,想写一首诗《灵隐寺》留作纪念。“鹫岭郁岩峣,龙宫锁寂寥。”然而,只想了开头这两句,便“山穷水尽”,思路枯竭了。今夜幸遇高人,何不让他给指点迷津呢?

  于是,他诉说了自己写诗的苦恼。那和尚听罢,稍作思考,便说:“楼观沧海日,门听浙江潮。”一石击破千层浪。顿时,宋之问便灵感一闪,文如泉涌,当夜就一气呵成不朽名篇《灵隐寺》。“鹫岭郁岩峣,龙宫锁寂寥。楼观沧海日,门听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这首山水游记诗写得章法严谨,对仗和谐,字字入画,意境清新,立意高远;其出类拔萃的艺术成就,自然也奠定了宋之问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翌日,宋之问想留下来,拜老和尚为师,虚心请教。不料他已经不知去向。经打听,方知那和尚就是“初唐四杰”之一中的骆宾王,因兵败于灵隐寺削发出家。“仙人在眼前,俗眼不识君。”宋之问不禁为自己失去与骆宾王继续深交的机遇而扼腕叹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虽然,宋之问和骆宾王因素不相识,邂逅又失之交臂,但这两位诗坛名人用虚怀若谷、真诚待人的思想美德,共同续写的这一段诗坛佳话,芬芳飘香而代代流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宋之问曾邂逅骆宾王受其启发写就《灵隐寺》
敏而好学和诲人不倦彰显人格魅力,虚心求教和真诚待人铸就成功辉煌。宋之问是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一个天高云淡的秋日,他来到杭州灵隐寺。这儿登楼可观沧海,出门即见江湖;寺内建筑典雅秀气,如诗如画。夜色阑珊,皎洁如水的月光洒在山涧溪流之上,波光粼粼,若明若暗,像一幅美丽而多彩的画图,秀色可餐,怡人舒心。伴随着略有凉意的夜风,宋之问闲庭信步,触景生情,信口吟道:“岭边树色含风冷……”这句诗因为是偶然得之,故后面的句子就卡了壳。宋之问边走边思考,走到大雄宝殿门前,忽然听到一个声音,带着挖苦的味道:“信口吟诗,风光就在嘴边,何苦端着金碗要饭?”当下诗坛,除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之外,自己也算鼎鼎有名,如今竟有人不买账。宋之问借着微弱的烛光,发现殿内的蒲团上坐着一位和尚。他大吃一惊,之后脑子便冷静下来,艺高人胆大。莫非这和尚棋高一着,不然,怎么敢口吐狂言?想到这,宋之问连忙压下火气,和蔼问道:“莫非...
· 项羽败于作英雄秀?重军围困竟还玩伤感
战胜秦军之后,项羽率军雄赳赳气昂昂地向关中挺进。可在行军途中,项羽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鲁莽之中坑杀秦降军将士二十万之众。和刘邦礼贤下士,礼待降兵相比,无疑又落后很多。一路凯歌唱到函谷关,联军却发现刘邦早已先人关中了,并派兵守备了函谷关。项羽杀主帅,歼秦军,一路披荆斩棘打到关中,却眼睁睁看着刘邦抢了头彩,他是无论如何不会甘心的,于是一怒之下就破关而人了。项羽拥兵四十万,驻扎在了新丰鸿门。安顿下来的项羽开始思考接下来的战略部署。要把关中王拱手让给刘邦,项羽自是十二分不情愿。但分析当前形势之后,项羽才发现,形势对于他而言,非常不乐观。此时,项羽虽号称拥兵四十万,但其中大多数都是诸侯的部队——这些人中有些是心存观望,并没有真正归附,有些甚至被解除了武装。其实此时项羽真正的本部只有十几万人而已。与此同时,刘邦的军队亦有十万,驻扎在霸上。项羽清楚,若此时自己与刘邦火并,诸侯军队肯定乐于坐山观虎斗,...
· 灵隐寺
历史灵隐寺创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年),距今已有1670多年历史。印度僧人慧理来到中国传教,后因此处景色奇幽,以为是“仙灵所隐”,就在当地建立寺院,取名为“灵隐”。五代时吴越国王钱俶笃信佛教,对灵隐寺的建设倍加关心。当时灵隐寺达到了九楼、十八阁、七十七殿堂、僧众三千的规模,成为江南地区的佛教名刹。著名僧侣永明延寿、大慧宗杲等人,都曾担任此寺的住持。传说中的济颠和尚也在此寺出家。而净土宗十三祖印光法师亦曾担任此寺的住持,开灵隐寺为净土道场之风。南宋时期僧人普济在灵隐寺编撰《五灯会元》,成为禅宗经典之一。据说康熙在南巡时,到灵隐寺后山上登高揽胜,看到山下云雾漠漠,寺院笼罩在云雾和树林中间,便题为“云林禅寺”。但当地百姓并未接受这个名称,仍然称呼“灵隐寺”。此外有一个有趣的说法,是康熙酒后为灵隐寺题匾额,信笔提来,将靈字上部的雨字头写得过大,因为灵字笔画过多,且纸面有限,因此康熙非常尴尬。在犹...
· 成也性格败也性格的骆宾王
性格决定命运。对于“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来说,他才华横溢、品质高洁,但同时也命运多舛、仕途坎坷,这一切都成也性格、败也性格。可以说骆宾王的一生是体现性格、张扬个性的一生,他的成功与失败,他的遭遇与坎坷,都深深地打上性格的烙印。骆宾王,字观光,义乌人。自幼才华出众,是“初唐四杰”之一。高宗永徽年间(公元650—655年)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后以奉礼郎从军西域,久戍边疆。仪凤年间(公元676—679年),由长安主簿入朝为侍御史,因上书议论政事,触忤武则天下狱,贬临海县丞,悒悒不得志,乃弃官而去。睿宗文明元年(公元684年),他以衰暮之年投奔徐敬业讨伐武则天,并写下了著名的《讨武曌檄》。兵败逃亡后,不知所之。骆宾王7岁那年,面对他爷爷的一位远道好友的现场考试,随口吟诵出了一首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小骆宾王声音琅琅,尚未脱稚嫩之气,令其爷爷老友直呼“...
· 骆宾王怎么死的?骆宾王结局揭秘
骆宾王怎么死的?骆宾王结局揭秘骆宾王是唐朝著名诗人,也被认为是“初唐四杰”之一,他的作品《咏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骆宾王出生贫寒,但从小勤奋好学,此后慢慢有了名气。他早年入仕任武功主簿,此后的为官之路也是几经波折,骆宾王曾连同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但随着徐敬业兵败骆宾王此后也是下落不明。后世有关他的结局也存在很多说法,有说骆宾王并没有死,而是从此隐姓埋名,那他最后下场究竟是怎样了呢?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骆宾王年少丧父,用世之心却始终不得志,性格耿直敢想敢说。几经磨难的骆宾王在花甲之年调任了长安主簿,后来经人推荐做了御史台侍御史,期盼已久的机会却带来了难以想象的灾难,上任几个月后骆宾王就严惩了一批贪腐的官员,惩处的当中有武则天的亲信,武则天得知消息后大怒,派人告诉骆宾王不要再生事端了免得引火烧身,性格耿直的骆宾王当面拒绝了武则天亲信的要求,还向朝廷揭发了此事引...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