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中国法学先行者张汤:从小审老鼠的天生法律人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89
转发:0
评论:0
中国法学先行者张汤:从小审老鼠的天生法律人,【审老鼠出身的大法官】张汤是今陕西长安县人,从小受父亲影响,熟悉法律条文

  【审老鼠出身的大法官】

  张汤是今陕西长安县人,从小受父亲影响,熟悉法律条文,很有法律天赋。因为偶然的机会,他得到提升,在审理陈皇后巫蛊案件时一鸣惊人,受到汉武帝的赏识,之后与赵禹一起编定《越宫律》、《朝律》等书。

  张汤执法严酷,但很会做官。他审理案件时,一方面注意法制影响,一方面总打着儒家经典的大旗,因此很得汉武帝赞赏。作为御史大夫,张汤参与了汉武帝时期的很多重大改革,比如货币改革、盐铁国营等。汉武帝对他十分信赖,一度架空了丞相,国家大事基本上是由他和汉武帝一起商量裁断。不过,树大招风,张汤也因此受到诬蔑,最后不得不自杀。他死后大家才发现,他的家产都是依靠薪水积累而来,是个难得的清官。

  【审判老鼠的断案神童】

  汉代的县丞是县里头掌实权的人物,虽然职务比县令低,但却掌管一县的民政、财政、司法、教育等各项工作。张汤的父亲曾任长安县的县丞,张汤整天跟随着父亲,把县丞的行为处事暗中学了不少。

  有一天,张父出门,让年幼的张汤看守家门。年幼被人欺,没想到连老鼠也欺负人,张汤在家的时候,家里的肉被老鼠偷吃了。张父回来之后十分生气,把张汤狠打了一顿。张汤挨了打,马上找到老鼠洞,一边用烟熏,一边开挖,终于捉住了老鼠,老鼠洞里还有不少吃剩的肉。

  张汤把老鼠大打了一顿,然后学父亲审讯犯人的样子,记录下口供,还核对证据,一套审讯程序和经验丰富的老狱吏写的没有一点差别。张父又惊又喜,以后便让儿子帮忙写判案文书了。

  张汤虽然算是神童,但他的家庭背景让他难以因此获得出路。张父死了以后,张汤依靠父亲的关系,在长安县做了个小吏。

  【烧冷灶打入权贵圈】

  长安县紧挨着首都,所以时常会关押某些重要的囚犯。张汤因此结识了一些权贵。

  周阳侯田胜担任九卿时,因获罪在长安县。张汤没有嫌弃他是犯人,还利用自己的法律知识尽力帮助他。后来田胜不但被释放,还被封侯。因为这段危难之交,他很看重与张汤的友谊,也了解张汤的才华,便到处推荐他,把他引入到权贵圈子里。

  朝中有人好做官,张汤因此职务不断提升,先后在内史府和宁成两个部门任职,表现优异,便被推荐给了丞相,工作也调到了茂陵,负责建造皇帝的陵墓,这可是个肥缺。

  张汤在各个职位上都表现得很称职,因此,武安侯田蚡担任丞相时,便延聘张汤做秘书,后来又把他推荐给了武帝,后者让他担任御史,主要工作是处理诉讼。

  恰好当时发生了著名的陈皇后巫蛊事件,武帝希望能长生不老,对诅咒自己的人极端痛恨,张汤处理案件时雷厉风行,严究了所有涉案的嫌疑犯。案子审理完毕,张汤马上得到了武帝的认可,同时升了官,担任太中大夫,负责制法。

  在这段职务生涯中,他结识了另一位法官赵禹,两人一起制定了许多法令,来监督官员的行为。武帝对此很满意,张汤和赵禹因此都被擢升,前者担任廷尉,后者担任少府,照料皇帝的日常生活。两人的职位都属于九卿之一,十分尊荣。

  【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官】

  张汤是从底层爬上来的官员,待人接物十分老到,即使面对自己不喜欢的人,也能笑脸相对。在工作上,张汤也从不马虎,他用心揣摩武帝的心意,力争让上下全都满意。

  武帝时代统治的特色是外儒内法,表面上说的是儒家的一套,但实际施行都是按照法家路子来。张汤知道这一点,因此在组建廷尉府的时候,招揽了不少儒士,尤其是学习武帝喜欢的《尚书》、《春秋》等著作的人。对于大案件,总用这些经文来解释。

  上奏给皇帝的案件,他一定把案件的由来以及断案的依据写得清清楚楚。如果判罚获得武帝肯定,他便把判决写下来,并写到法令里面,以备后来参考,同时也能显示出武帝的睿智。如果武帝认为判罚不公正,他便揣摩武帝的意思,说自己的下属里有某某曾经如此建议过,可惜自己没有意识到,是自己的过错。倘若某个判决得到武帝的赞扬,他也从不居功,总是如实说这是某个部门的某某写的,用这样的方法,他向武帝推荐了不少人才。

  张汤手下的官员,有的人执法严厉,有的则比较温和。遇到案件时,他就揣摩武帝的心理,武帝厌恶的人,他就让执法严厉的人主持工作;武帝想要宽免的人,他就让执法温和的人处理。因此他的发落总能让武帝满意。

  张汤很注意官场礼貌,礼尚往来从不缺礼数,待人接物彬彬有礼。他办案时对豪强世家特别严厉,对待小家小户则常施恩惠。因此虽然他执法严酷,但名声还不错。在他的引导下,他手下的酷吏都懂得与经学大师拉关系,丞相公孙弘对此甚为满意。武帝对他也信任有加,提拔他为御史大夫。

  【武帝的法制专家】

  汉武帝时期的法制建设任务十分繁重。王国面临着许多问题,对内需要诸侯王、豪强权贵,对外需要对抗匈奴。北方的匈奴长期威胁着王国的安全,汉武帝之前一直靠和亲屈辱来维持,即使这样,仍不时会遭到抢掠。汉武帝再也难以容忍匈奴了,觉得和亲政策不但不能解决问题,甚至是养虎为患。不过,打击匈奴之前,先要把朝廷的反对声音消除。对此,习法的张汤对于汉武帝就异常重要了。

  另外,打击匈奴需要钱,张汤提出许多经济政策,比如制造银币、发行五铢钱,以及由国家垄断利润丰厚的食盐和钢铁生意,发布了许多排挤大商人的法令等等。张汤提出的方法类似现在的国营企业,效益不高可以想像,但这种手段让汉武帝赚了不少钱,因此张汤很得武帝的青睐。张汤生病时,汉武帝亲自跑去看望,可看出对他的重视程度。

  匈奴在汉代总是骚扰一段时间就跑来要求和亲。有次,匈奴人又来提亲,儒家博士狄山大谈和亲的好处,又抨击汉武帝征讨匈奴花费太多,得不偿失。张汤马上指责狄山没有见识,看不到征伐的好处。为了压制内部的反对声音,汉武帝把狄山派去守卫边塞,后者去了不到一个月,就被匈奴人给杀了。从此以后,再没有大臣敢提和亲了。

  【清廉法官也有弱点】

  张汤受宠时间不是很长,他担任御史大夫七年以后,就被抓了起来。

  张汤有一个叫李文,经常故意找张汤的碴。张汤的心腹鲁谒居查访到李文身上不干净,便匿名告发他。李文的案子落到了张汤手里,他轻易地判了李文死刑,消灭了这个死对头。因此,张汤对鲁谒居十分器重,后者生了病,张汤不但亲自去看望,还为他按摩脚。

  张汤审理的案件太多,得罪的大臣不少,这些人千方百计打击张汤。上述事件张汤虽有过错,不过最多算公报私仇,李文自身也确实有罪。不过,毕竟这让反对他的人得到了一个突破口。

  赵王刘彭祖依靠造铁发财,张汤提倡的造铁国营方案得罪了他,他一直盯着张汤,告发张汤与下属鲁谒居关系过于亲密。当时鲁谒居已经死了,鲁谒居的弟弟误解了张汤,因而揭发张汤与其兄联手加害李文。因此,武帝派人调查张汤。

  这时,张汤的另一个丞相庄青翟也出手了,他指使自己的三位长史,诬蔑张汤与朋友田信一起囤积居奇,利用职权牟利。汉武帝听了以后很生气,派人去训斥张汤。

  汉代的法令不仅严酷,也很奇怪。官员犯了罪,不管是贪污也好,什么都好,如果在皇帝抓他之前能够自杀谢罪,一般便不会再追究他的责任,因为大家觉得他还有骨气。

  正是这种习俗,让张汤不得不自杀。他死了以后,家中财产竟未超过五百金,证明了他的清廉。汉武帝知道了以后,马上派人去调查诬蔑张汤的人。朱买臣等三个长史都被处以死罪,丞相庄青翟也畏罪自杀。

  汉武帝觉得对不起张汤,因此对张汤的儿子张安世多加照顾。张安世后来被封为"富平侯",一直受到汉武帝的宠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国从严执法的先锋:天生法律人酷吏张汤
张汤很小的时候,有一次父亲出门回来,发现老鼠偷吃了肉,就迁怒于张汤,把他打了一顿。于是张汤挖开老鼠的巢穴,活捉了老鼠,把老鼠当作犯人一样严加审讯拷打,并记录下审讯过程,最后把老鼠和老鼠吃剩的肉都当堂呈供,作为证据,宣判老鼠应当受磔刑,然后亲自把老鼠分尸。张汤的父亲看到这份审讯记录,大吃一惊,因为这份判决书简直就像一个资深法官的作品,于是让张汤学习断案的文书。父亲死后,张汤当上了长安的官员。张汤工于心计。他的好朋友赵禹担任少府,廉洁傲慢,公卿去拜访他,他却从来不回访,甚至和知心朋友都断绝了来往,一心一意秉公办理公事。张汤觉得他的做法不可取,于是广泛结交官员,哪怕自己讨厌的人也装作亲热的样子。张汤后来做到了九卿的大官,他善于揣摩汉武帝的喜好,每次有疑难案件,都先向汉武帝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汉武帝认为对的,张汤就记下来,作为以后判决的法规。如果办案没有顺着汉武帝的意思,受到谴责之后,张汤就把别的...
· 张汤:汉朝历史上从审老鼠开始做起的一代酷吏
古人流传下很多有影响的话,比如:兵家儿早使刀枪。汉朝有个著名的酷吏,叫张汤,他的父亲是长安县的县丞,也就是主管当地的司法工作。当法官离不开审案子,张汤自然也不例外,小时候就主审了一个大案。叫做审老鼠。网络配图当时张汤的老爸在外面上班,临走前,对张汤说要好好看家里的肉,别让猫儿狗儿叼走了。下班之后,发现家里的肉被东西偷走了,大怒,抓住张汤,一顿胖揍。书上说是用鞭子打,不管怎么样,鲜血淋漓。张汤却没有叫屈,反而在屋里踅摸,后来看到老鼠洞,洞边有偷肉的老鼠,和被偷的肉。这一下子人赃俱获,然后张汤坐在屋子中间,开始对老鼠进行审问,并且记录在案。老鼠不会说话,自然拒不交待罪行。这难不倒张汤,张汤就用木片把它夹住,动起刑来了,疼得老鼠吱吱怪叫。最后,张汤以劫掠罪判处老鼠死刑,并立即执行。亲手用锋利的斧头把它剁成了碎块。父亲亲眼目睹张汤审鼠的情景,起初觉得挺可笑,不过整个过程有条不紊,有理有据。取过诉状...
· 大汉酷吏张汤简介张汤审问老鼠的故事
西汉时有一位官员受到汉武帝重用,皇后王爷都栽在他手里,最终成长为大汉一代酷吏。此人就是张汤,而张汤在这方面的能力早在幼时就已经显现。《史记酷吏列传》中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张汤小的时候有一次他的父亲外出,让他在家看好东西。等到张父回来的时候,家里的肉却被老鼠偷吃了。他十分生气,认为这是张汤看守不严的缘故,于是鞭打了张汤。一般的儿童挨了打之后可能不高兴几天,也就这么算了。毕竟都挨了打了,承受了后果。但是张汤却不一样,他做了一件让人震惊的事情。张汤被打了之后,挖掘了老鼠洞,找到了偷了肉的老鼠和剩下的肉。他仿照着官员审问犯人那样,严肃的开了堂,将嫌疑犯老鼠带到面前立案审问。甚至完了之后,还传书再审十分严格。随后将老鼠吃剩下的肉带到面前,证据确凿,拍板定案,依据法律判处老鼠磔刑。这里补充说一点,磔刑是一种非常残酷的刑罚,行刑者先将犯人的肉刮下来,然后在割断四肢,随后割破喉咙。张汤的父亲回来之后,看见...
· 张汤审鼠讲的是个什么故事?审鼠结果怎样
张汤是汉武帝时期有名的酷吏,但是张汤不仅仅是一个酷吏,而且还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司法官员,不见编写了多部吏法著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且还是汉武帝改革时期的主要参与者,对于汉武帝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那么张汤是如何做上吏官的,流传的张汤审鼠的故事和这个有没有关系呢?张汤死后又是葬在哪里的呢?张汤审鼠的故事发生在张汤小的时候,也就是因为有张汤审鼠这件事情的发生,才会让人看到张汤在吏法之上的才能。张汤的父亲在张汤小的时候就任长安丞一职,一般父亲外出的时候就留张汤自己在家,父亲回家之后就发现放在家里的肉被老鼠给偷走了,所以就大发雷霆把张汤抓起来打。于是张汤就找到了老鼠洞,挖开老鼠洞,捉住了这只老鼠,还找到了吃剩的老鼠肉。然后还立了案拷问这只老鼠,在写好文书,彻底追查,并以老鼠吃剩下的肉为证据,定了老鼠的罪,最后还对老鼠用了磔刑。父亲发现了张汤提审老鼠的文书,就如同断案多年的老狱丞一样,老练,准...
· 试析法学家与法律转型的关系
试析法学家与法律转型的关系——以沈家本个人角色与晚清法律变革为例冯琳内容提要:本文以沈家本个人角色与晚清法律变革为例,试从四个方面论证法学家与法律转型的关系:一、法学家的文化背景与法律转型的模式和程度;二、法学家的改革方式与法律转型的可行性;三、法学家的成败与社会文化的文明度和政治环境的容忍度;四、剑之一刃——法学家对法律转型的负面影响。美国社会法学派法学家庞德(R.Pound)曾在《改进中国法律的初步意见》一文中,讲到法学家的重要作用:“没有法学家(lawyers),也可能有各种法律;但没有法学家,便没有法。”[①]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畸形的法律机制下,法律疑案通过层层上报,由行政长官用权力来解决,而不是由懂法之人依据法理解决。法律界以吏为师,法学丧失了评价的功能,沦落为取崇于统治思想与专制权威的律学、宣传学。这使中国法律、法学陈陈相因、千年未变,在近代世界法学发展的势头下,中国法学依然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