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解密:历史上第一个喝酒喝死了的外交大使是谁?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72
转发:0
评论:0
解密:历史上第一个喝酒喝死了的外交大使是谁?,公元951年,死了一个大名人(天天死人),这个人是北汉的礼部侍郎,同平章事,

  公元951年,死了一个大名人(天天死人),这个人是北汉的礼部侍郎,同平章事,属于实际上的二级宰相。对于北汉来说,这是个大损失,也是个大礼包。为什么说是大损失呢?因为郑珙是皇帝的心腹,是他的智囊,就这么一个重要人物,竟然客死他乡,太可惜了。至于说是大礼包,还得从头说:

  本年,后汉灭亡,节度使刘崇因为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还杀死了他原本当皇帝的儿子刘赟,所以,一气之下,也建立又一个汉政权,因着地处北方,所以史称北汉。北汉是五代十国时期唯一在北方的小国,地小民贫,以兴复后汉为宗旨,为了谋得生存空间,与辽国约为父子之国。

  刘旻(原名刘崇)称辽帝为叔,而自称侄皇帝;辽国则册封刘旻为大汉神武皇帝。靠着这层特殊的关系,辽国与北汉约定,中原政权(后周)一旦攻打太原,辽国必须给军事上的援助,北汉年年奉十万缗来交换。北汉与后周进行了多次战争,胜少败多,但屡败屡战,死不认输。

  北汉只有河东十二州,盛唐时有27万多户,但此时已经大不如前了。每年十万的供奉,还是很多的,但是为和后周比拼谁能得到辽国的支持,争一口气,北汉答应了这个无理要求。

  为此,北汉派出了最重要的一员大臣郑珙,确保这次任务的圆满完成。

  据《晋阳见闻录》记载:郑珙到达辽国上京,辽帝恩礼周厚。辽国人是很能喝的,以酒池肉林为时髦,从上到下都好酒,对于能喝的人特别尊敬。至于当时的辽帝耶律璟,更是嗜酒如命,有的时候要喝到七天七夜才罢手。郑珙本人也是很能喝的,但是他经不住上至辽帝,下至群臣的恶意猛灌,最终,宴会结束时,他只能被人抬着出去了。一夜之间,喝到两肋溃烂,死在帐篷之中。他是竖着坐马车去辽国的,这次,他只能横着由马车拉回北汉。

  因为郑珙的出使,让辽国人看到了北汉的完美地诚意,所以从此之后,辽国人帮助北汉,直到北汉自我缩小,再也无能为力。

  撇开民族成见,我们看到的是我们国人的敬酒风俗。只要是宴席,无论是喜宴,丧宴,总会有敬酒的行为。以能喝为荣,以能醉倒他人为荣,以让不能喝酒的人喝酒为荣,甚至有些人还在一旁愉快地欣赏对方的痛苦的样子,这就是敬酒。实际上有些人的恶意不好猜测,我想无外乎是想让人出丑,或者更糟糕吧。有人担心会因为不接受别人的敬酒而失去友情,但是事实上,真正的朋友不会让朋友出丑甚至丢命,从这点上来说,辽国人绝对不是北汉的朋友。(当然,也的确不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商朝灭亡原因竟然是喝酒?商纣王只因太爱喝酒
3000多年前,曾经显赫近600年的商王朝被周武王所灭。关于商代灭亡的原因,许多先秦的典籍都归之于饮酒。周公曾经发布《酒诰》,以商代亡国作为教训,严禁周人饮酒,甚至以死刑相威胁。从中我们能体会到周公对饮酒充满了反感、充满了恐惧,似乎只要喝酒,就会亡国,必须要厉行禁酒不可。网络配图从考古学的资料来看,商代贵族嗜饮酒,这的确是事实。每一个贵族的墓葬中,基本上都有青铜制的酒器随葬。其中包括饮酒用的爵、角、觚、觯,盛酒用的樽、觥、壶、卣……以及温酒用的斗。其制造之精、数量之大,后世罕见。据《殷周青铜器通论》记载,商周的青铜器共分为食器、酒器、水器和乐器四大部,共五十类,其中酒器占二十四类,可见商人喜好饮酒之甚。酒器按用途分为煮酒器、盛酒器、饮酒器、贮酒器,此外还有礼器。1969年,美国弗利尔美术馆对30件商代青铜酒器进行了化验,发现青铜成分中有铅的存在。其平均比例是铜占77.2%,锡占12.5%,...
· 喝酒伤身,有些人一喝酒就脸红,是身体发出的警报吗?
喝酒伤身,这道理众人皆知,但微醺的感觉很舒服。医学专家陈皇光直言,酒精进入体内代谢为乙醛,是一种有毒物质,也就是引起脸红的原因,必须借由肝解毒的过程,将毒素排出体外;但有些人一喝酒就脸红,这种体质代表肝解毒功能较差,喝酒对身体伤害较大,天生不适合喝酒。喝酒脸红是身体在报警吗?肝脏代谢有毒物质,可分为解毒及排毒两阶段,第一阶段是氧化、还原、水解作用,将毒性去除,但解毒过程会产生自由基及发炎现象,必须借由第二阶段的胺基酸结合作用,将毒物排出体外。陈皇光强调,应酬喝酒不可避免,但应限量。因为肝脏是负责代谢酒精的最主要器官,喝酒过量最容易伤肝。以男生一天不可喝超过30cc的纯酒精计算,依酒精浓度高低为例,如白兰地、高粱酒、威士忌、绍兴酒,都不可超过50cc;红白葡萄酒不可超过300cc;啤酒则不可超过1000cc,女生代谢酒精的功能较差,必须减半。“酒精不是人体必要物质,能不喝就不要喝。”陈皇光指...
· 古人喝酒时是如何行酒令的?
酒的魅力,其实不完全在于酒本身,还在于酒文化的丰富内涵和附加的娱乐功能。酒令是中国独有的游戏。它的出现与周代酒礼的产生有关。“酒食者所以合欢”,酒令是一种互动的游戏,给喝酒创造了一种合欢的气氛,酒令的令字,就有强制、约束的意思,要保证大家都按照这个秩序来进行。此外,行酒令还调节了每个人喝酒的量,让参与者喝酒机会均等。酒令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就已出现,到南北朝时,便发展成一种让很多人终日留恋的群体游戏。据载,王羲之曾偕同一帮亲朋好友在兰亭清溪旁用曲水流觞的方法即兴赋诗饮酒,而有了著名的《兰亭集》。当时还有一种酒令,是采用“竹制筹令”,把竹签当筹,签上面写有酒令的要求,比如作诗、作对,抽到的人要按照签上的要求去做。白居易的“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说的就是这种酒令。到宋代的时候,酒筹变成了纸,当时叫叶子,纸上画有故事,并写明要罚几杯。后来酒令的发展可谓五花八门。谜语,最初也是在酒桌上出现...
· 喝酒有门道,古人与老板喝酒那都是讲策略的!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有个组成部分不得不提,便是酒文化。自大禹时期就有了用果子酿酒的记载,一路延续几千年,成为中国特色。自古君臣皆是人,日常交往中难免要碰上宴饮酒局,历代性格迥异的帝王碰上同样不同的臣子,在酒桌上出现几则轶事也就不奇怪了,下面咱们就浅谈几条供看官欣赏。孙皓网络配图1、饮酒查人型身为皇帝,最关心的便是自己治下国家是否稳定,座下臣子是否听话,三国吴主孙皓便想出用喝酒考验大臣的主意。他时不时地邀请大臣们一同来饮酒,并立下规矩:“率以七升为限”。同时,每人身后都有监酒官,谁不喝醉就要挨打。话说“酒后吐真言”,大臣醉酒之后所言所行都由监酒官记录,孙皓以此来判断大臣是否,一旦有人牢骚满肚,隔天便有性命之忧。不仅如此,孙皓还喜欢带着宠侍取乐醉酒的大臣,一时间东吴朝堂乌烟瘴气。有个叫韦昭的臣子看不惯孙皓这般戏弄,每次都是以茶代酒,碰上孙皓这样的昏君结果可想而知。韦昭最终以“不奉诏命,意不尽...
· 喝酒有门道,古人与老板喝酒那都是讲策略的!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有个组成部分不得不提,便是酒文化。自大禹时期就有了用果子酿酒的记载,一路延续几千年,成为中国特色。自古君臣皆是人,日常交往中难免要碰上宴饮酒局,历代性格迥异的帝王碰上同样不同的臣子,在酒桌上出现几则轶事也就不奇怪了,下面咱们就浅谈几条供看官欣赏。1、饮酒查人型身为皇帝,最关心的便是自己治下国家是否稳定,座下臣子是否听话,三国吴主孙皓便想出用喝酒考验大臣的主意。他时不时地邀请大臣们一同来饮酒,并立下规矩:“率以七升为限”。同时,每人身后都有监酒官,谁不喝醉就要挨打。话说“酒后吐真言”,大臣醉酒之后所言所行都由监酒官记录,孙皓以此来判断大臣是否忠于自己,一旦有人牢骚满肚,隔天便有性命之忧。不仅如此,孙皓还喜欢带着宠侍取乐醉酒的大臣,一时间东吴朝堂乌烟瘴气。有个叫韦昭的臣子看不惯孙皓这般戏弄,每次都是以茶代酒,碰上孙皓这样的昏君结果可想而知。韦昭最终以“不奉诏命,意不尽忠”...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