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大明朝铁骨忠臣:竟然以一介书生挫败燕王朱棣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61
转发:0
评论:0
大明朝铁骨忠臣:竟然以一介书生挫败燕王朱棣,1402年6月南京城金川门缓缓打开,燕王朱棣率“靖难”大军浩浩荡荡的进入城中

  1402年6月南京城金川门缓缓打开,燕王朱棣率“靖难”大军浩浩荡荡的进入城中,与此同时皇宫中冒起滚滚浓烟,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至此这场历时三年之久的皇位争夺战,以燕王朱棣的胜利而告终。战争有胜负,人们有喜悲,战争的烽火刚刚熄灭,朱棣就下达了大明第一号通缉令,目标是建文帝手下的五十多个“奸党”。时间不久,这些“奸党”们纷纷落入法网,包括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人。这些人大多是在后方为建文帝出谋划策的文臣,没上过战场。不过朱棣对其中的一个书生确是恨之入骨,这是因为他竟然多次被这个书生打败,而且险些丧命,这个书生名叫铁铉

  铁铉出生于1366年,邓(今河南邓州)人,是元代色目人的后裔。洪武年间,铁铉在国子监读书,因熟通经史,成绩卓著,而被朱元璋直接授予礼科给事中之职。此后他又调任都督府断事,在审理一件悬案时,很快就做出了公正的判决,因此朱元璋非常高兴,赐予他 “鼎石”的表字,希望他成为大明的鼎石。1398年建文帝即位后,铁铉升任山东参政。1399年7月燕王朱棣以“靖难”为名义,起兵对抗朝廷,并将老将耿炳文的大军打败。同年8月建文帝派遣曹国公李景隆率领50万大军出征讨伐,由铁铉负责督运粮饷。明军虽然众多,但铁铉督饷无缺。但草包将军李景隆很不给力,在与朱棣的作战中接连败北,狼狈而逃。1400年6月朱棣趁机率大军南下,兵锋指向北方重镇济南城。此时济南城内兵力单薄,却士气全无,但书生出身的铁铉毅然决定死守济南,并与守将盛庸等人“酌酒同盟,收集溃亡,守济南,相与慷慨涕泣,以死自誓”。

  抵达济南城下后,朱棣认为济南可不战而下,于是命人用箭将劝降书射进城内。不久朱棣得到了一封回信,标题是《周公辅成王论》,要求朱棣撤兵。朱棣一看对方已是铁石心肠,便下令攻城。由于朱棣的部队以骑兵为主,善于野战,不善于攻坚,再加上铁炫防守严密,所以一直没能攻下,战局陷入相持状态。这一相持就是三个月,朱棣此时心生一计,下令诸军准备引水灌城,一时间城内人心惶惶。守城的士兵昼夜哭泣哀嚎,“济南鱼矣,亡无日矣!”,并且撤下了防守工具。城内的百姓出城,向朱棣伏地请求“奸臣不忠,使大王冒霜露,为社稷忧。谁非高皇帝子?谁非高皇帝臣民?其降也。然东海之民,不习兵革,见大军压境,不识大王安天下、子元元之意,或谓聚而歼之。请大王退师十里,单骑入城,臣等具壶浆而迎。”

  朱棣自然是非常高兴,他盘算着济南要是降了,即使得不到金陵,也能割断南北,画中原自守,于是下令大军后撤。朱棣本人则骑着骏马,张着伞盖,带着几名卫士,准备入城受降。此时济南城门大开,朱棣刚进城门,城内士卒高呼"千岁到",预先置于门拱上的铁闸轰然而落,立即砸烂了朱棣的马头,知是中计的朱棣换马急返。险些被砸成肉饼的朱棣非常愤怒,下令全军攻城,并调用大炮。砖木的城池难以抵挡火炮的攻击,济南眼看就要陷落。此时铁铉拿出了秘密武器,他下令将朱元璋的神牌高悬于城上。朱棣自诩为太祖的孝子,自然不敢下令攻击父亲的牌位。就在燕军无计可施之际,铁铉派出突击队偷袭燕军,“燕王愤甚,计无所出”。最终朱棣采纳可姚广孝撤军的建议。

  就这样曾经横行无忌、百战百胜的朱棣竟然在一介书生面前栽了跟头,但他绝对没想到,他还会在他的身上栽一个大跟头。建文帝得知铁铉守城有功后,加封他为兵部尚书,赞理大将军军事,与盛庸一起率领大军北上。12月明军与朱棣的燕军在东昌大战,结果燕军大败,死伤万余人,而且朱棣麾下第一猛将张玉战死,此战之后朱棣再也不敢取道山东一带。此后朱棣见无法占领山东,便采取冒险行为,径直南下,渡过淮河,结果明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1402年6月南京最终陷落。此时铁铉率兵屯在淮河流域,闻听京城失陷,军队溃散,铁铉也被逮捕。当这个让朱棣恨之入骨的书生被带到南京后,朱棣决定亲自审问、处理。在朝堂之上,铁铉背身而立,正言不屈,朱棣想让他回过身来看看,终不可得(令一顾不可得)。朱棣见他不屈服,便下令将铁铉的耳鼻割下,铁铉虽然是一介书生,但不愧是铮铮铁骨的汉子,依然不屈服于朱棣,“竟不肯顾”。

  朱棣恼羞成怒,命人将铁铉的被割下的耳朵、鼻子塞到铁铉的嘴里,让他吃掉,还问他:“甘否?(好吃吗?)”铁铉厉声回答道:“忠臣孝子肉有何不甘!”朱棣无言可对,下令将铁铉凌迟处死。铁铉骂声不绝,“至死,犹喃喃骂不绝”。朱棣非常恼火,觉得铁铉活着不能让他屈服于自己,死了一定让他屈服。于是他吩咐左右的太监架起大油锅,将铁铉的尸体投入其中,顷刻间大殿上顿时充满了焦煳之气。朱棣让人“导其尸使朝上,转展向外,(但)终不可得”。于是朱棣命太监用铁棒加持着铁铉的尸骨朝向自己,朱棣大声笑道:“尔今亦朝我耶!”话音未落,油锅里砰的一声一声,“油沸蹙溅起丈余,诸内侍手糜烂弃棒走,尸仍反背如故”。此时连杀人如麻的朱棣也十分惊骇,于是命人将铁铉的尸骨安葬。

  铁铉死时37岁,此后他80多岁的父母被发配海南,长子铁福安被发配到河池,妻子杨氏和两个女儿被配入教坊司(官方妓院)。不久杨氏病死,但铁铉的两个女儿始终没有受到侮辱。之后铁铉曾经的同事把这件事情报告给了朱棣,朱棣说道:“渠竟不屈耶?”于是赦免了她们,许配给了读书人家。一代忠臣铁铉虽然惨死,但后世的人们并没有忘记他。如今在山东各地,仍然有许多明清时期修建的“铁公”祠庙,济南一带更将其视为守护乡土之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明朝铁骨忠臣铁铉:一介书生挫败朱棣惨死不屈
1402年6月南京城金川门缓缓打开,燕王朱棣率“靖难”大军浩浩荡荡的进入城中,与此同时皇宫中冒起滚滚浓烟,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至此这场历时三年之久的皇位争夺战,以燕王朱棣的胜利而告终。战争有胜负,人们有喜悲,战争的烽火刚刚熄灭,朱棣就下达了大明第一号通缉令,目标是建文帝手下的五十多个“奸党”。时间不久,这些“奸党”们纷纷落入法网,包括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人。这些人大多是在后方为建文帝出谋划策的文臣,没上过战场。不过朱棣对其中的一个书生确是恨之入骨,这是因为他竟然多次被这个书生打败,而且险些丧命,这个书生名叫铁铉。铁铉出生于1366年,邓(今河南邓州)人,是元代色目人的后裔。洪武年间,铁铉在国子监读书,因熟通经史,成绩卓著,而被朱元璋直接授予礼科给事中之职。此后他又调任都督府断事,在审理一件悬案时,很快就做出了公正的判决,因此朱元璋非常高兴,赐予他“鼎石”的表字,希望他成为大明的鼎石。1...
· 他是明朝铁骨也是明朝忠臣37岁惨死震慑朱棣
核心提示:1402年6月南京城金川门缓缓打开,燕王朱棣率“靖难”大军浩浩荡荡的进入城中,与此同时皇宫中冒起滚滚浓烟,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网络配图大明鼎石铁铉,河南人,洪武年间,铁铉在国子监读书,因熟通经史,成绩卓著,而被朱元璋直接授予礼科给事中之职。此后他又调任都督府断事,在审理一件悬案时,很快就做出了公正的判决,因此朱元璋非常高兴,赐予他“鼎石”的表字,希望他成为大明的鼎石。朱棣起兵1398年建文帝即位后,铁铉升任山东参政。1399年7月燕王朱棣以“靖难”为名义,起兵对抗朝廷,并将老将耿炳文的大军打败。同年8月建文帝派遣曹国公李景隆率领50万大军出征讨伐,由铁铉负责督运粮饷。明军虽然众多,但铁铉督饷无缺。死守济南但草包将军李景隆很不给力,在与朱棣的作战狼狈而逃。1400年6月朱棣趁机率大军南下,兵锋指向北方重镇济南城。此时济南城内兵力单薄,却士气全无,但书生出身的铁铉毅然决定死守济南,...
· 铁铉:明朝铁骨亦明朝忠臣37岁惨死震慑朱棣
核心提示:1402年6月南京城金川门缓缓打开,燕王朱棣率“靖难”大军浩浩荡荡的进入城中,与此同时皇宫中冒起滚滚浓烟,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大明鼎石铁铉,河南人,洪武年间,铁铉在国子监读书,因熟通经史,成绩卓著,而被朱元璋直接授予礼科给事中之职。此后他又调任都督府断事,在审理一件悬案时,很快就做出了公正的判决,因此朱元璋非常高兴,赐予他“鼎石”的表字,希望他成为大明的鼎石。朱棣起兵1398年建文帝即位后,铁铉升任山东参政。1399年7月燕王朱棣以“靖难”为名义,起兵对抗朝廷,并将老将耿炳文的大军打败。同年8月建文帝派遣曹国公李景隆率领50万大军出征讨伐,由铁铉负责督运粮饷。明军虽然众多,但铁铉督饷无缺。死守济南但草包将军李景隆很不给力,在与朱棣的作战狼狈而逃。1400年6月朱棣趁机率大军南下,兵锋指向北方重镇济南城。此时济南城内兵力单薄,却士气全无,但书生出身的铁铉毅然决定死守济南,并与守将...
· 明朝三大藩王作乱:为何只有燕王朱棣永流传?
藩王自古有之,源于封建制度,所谓封建,即是分封建制,自古有之,至周朝蔚为大观。经历了西周的春秋和战国,诸侯做大,灭了周朝,继而秦统一了中国,实行郡县制度,后来的王朝也多有采用分封制度,但都免不了藩王作乱如汉朝的七王之乱,晋朝的八王之乱等,隋朝至元朝没有了藩王的问题,但是藩镇割据等问题也凸显。到了明朝,明太祖推崇周礼,并鉴于历代功臣、外戚、宦官干政的教训,试图通过加强分封来巩固皇权,洪武二年定“封建诸王之制”,洪武三年四月分封秦、晋、燕、吴、楚等十国,强调:“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此“为久安长治之计”。虽然朱元璋也防止藩王作乱,申明诸王“惟列爵而不临民,分藩而不锡土”,但是藩王只要出现,由于跟皇帝的天然血缘关系,造反毫无压力。今天我们来看一看明朝的藩王作乱。1、靖难之役:朱棣永流传1398年明太祖驾崩,由于太子朱标早死,由皇太孙朱允炆即位...
· 明朝三大藩王作乱:为何只有燕王朱棣获得成功?
藩王自古有之,源于封建制度,所谓封建,即是分封建制,自古有之,至周朝蔚为大观。经历了西周的春秋和战国,诸侯做大,灭了周朝,继而秦统一了中国,实行郡县制度,后来的王朝也多有采用分封制度,但都免不了藩王作乱如汉朝的七王之乱,晋朝的八王之乱等,隋朝至元朝没有了藩王的问题,但是藩镇割据等问题也凸显。到了明朝,明太祖推崇周礼,并鉴于历代功臣、外戚、宦官干政的教训,试图通过加强分封来巩固皇权,洪武二年定“封建诸王之制”,洪武三年四月分封秦、晋、燕、吴、楚等十国,强调:“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此“为久安长治之计”。虽然朱元璋也防止藩王作乱,申明诸王“惟列爵而不临民,分藩而不锡土”,但是藩王只要出现,由于跟皇帝的天然血缘关系,造反毫无压力。今天我们来看一看明朝的藩王作乱。1、靖难之役:朱棣永流传1398年明太祖驾崩,由于太子朱标早死,由皇太孙朱允炆即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