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历史上最“仁义”的君主:宋襄公想靠仁义称霸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06
转发:0
评论:0
历史上最“仁义”的君主:宋襄公想靠仁义称霸,公元前643年,齐桓公去世,他的儿子们没一个悲伤哀痛的,干的第一件事不是成立

  公元前643年,齐桓公去世,他的儿子们没一个悲伤哀痛的,干的第一件事不是成立治丧委员会,严格来说,他们还根本没有来得及假装流几滴眼泪,便相互干仗,兄弟互掐。干!把那些有资格或貌似有资格继位的兄弟们干掉再说。

  至于那死翘翘的老爹的丧,不治也罢。

  这社会,权力最重要。

  呵呵,到这个时候,齐桓公立下的规矩,早已被后世子孙抛掷到九霄云外。什么立长不立幼?迂腐。从古至今,这世界,都是靠实力说话。实力相当,好办,就看哪位公子哥儿手快,先下手为强嘛。

  老爹的尸首停了六十多天无人理会,兄弟们都忙着干这一场腥风血雨的大事呢。

  唉,齐桓公苦心经营几十年,好不容易崛起于东方的诸侯大国出事了:齐国大乱。

  搞建设,励精图治几十年,也许还达不到理想的标准。

  搞破坏,只需一“扳手”,称霸天下的齐国,就此一蹶不振。

  齐公子昭被手快的兄弟们干了一个屁滚尿流抱头鼠窜,惶惶然如丧家之犬,狂逃至宋国。

  其他的兄弟手快,这哥们儿是腿脚快。昭见了宋襄公,眼泪流得更快,不需要挤眉弄眼,即若决堤的黄河,奔涌而出,戚戚然,肝肠寸断,弄得襄公同志义愤填膺,豪气干云陡然而生,发誓要助公子昭复位,也顺带让自己仁义之名扬于天下,进而争当诸侯老大。

  前任老大已死翘翘矣。

  这继任的老大也应该仁义者“屈就”也。

  于是,他广发“江湖令”。

  很遗憾,天下的号召力,永远都是实力排第一。这哥们儿也不想想自己实力多大,竟然就以“仁义”自居,结果,响应者寥寥无几。当然,比宋国更加弱小的卫、曹等小国还是派来了人马。

  达尔文先生没有说错,世界的法则,就是弱肉强食的法则。在春秋那个时代,宋国并不强大,可是比宋国更弱的国家,却大有“小国”在,宋襄公尽管以仁义自居,但欺负弱者,也是不容滴滴儿商量的事情。

  小国者,当然乖乖派来人马。

  无论怎样,这一次,宋襄公运气很好。齐国毕竟大乱,诸大臣惶恐不可终日,陡见宋卫曹等联军气势汹汹而来,并且还师出有名,即忙慌慌诛杀乱臣——关键时刻至少让自己洗脱干系嘛。于是,恭恭敬敬迎接公子昭复位,即齐孝公。

  这下可了不得矣!

  首举义兵,即不同凡响。宋襄公志得意满。

  既然号称天下盟主的齐国,都由“寡人”摆平也,何不乘此机会会盟诸侯?趁手红打灯笼嘛。于是,再发“江湖令”:开会。

  原来,开会就是权力的象征。

  不过,宋襄公的开会,应“令”者,却寥寥无几,而且都是小国。更令小国老大郁闷的是,这位宋“寡人”,就是一貌似的“仁义”,其本质,根本就残暴骄横——有霸主的愿望,却无霸主的气度,更没有霸主的实力,却非要冒充霸主的架势。开了几次会,大国不来,小国不服气……宋“寡人”气不打一处来。

  左思右想中,宋“寡人”终于想出一绝好计策:联络楚国。

  利用楚国的军事实力,强迫那些看不起自己的大国,不服气的小国屈服,促成自己坐上霸主之位。

  这哥们儿,大约脑子进了水,既然楚国具有强悍的军事实力,它会将霸主之位拱手相送?

  宋襄公认为会,因为“寡人”仁义嘛!

  仁义到齐孝公都复位了,它楚国的“寡人”敢不听令?

  于是,公元前639年,宋襄公借着楚国的势力再次广发“江湖令”,邀同志们到宋国的盂(今河南省睢县西北)开会。这回有号召力,大大小小的诸侯国蜂拥而至。

  宋襄公心花怒放,欢欢喜喜等着天老爷掉馅饼。

  当时,襄公同志就犯了“仁义”瘾,不带兵马前去开会。

  大臣目夷担忧:万一楚君不怀好意,我们没有兵马,如何应对?


  宋“寡人”仗义:我们会盟,就是不再打仗,怎能自己带了兵马……要当盟主,总得以身作则嘛。

  目夷再三劝说,宋襄公就是不允。

  算了吧,轻车简从跟随——舍命陪君子,谁让自己正好就是这“仁义”哥们儿的跟班?

  在会上,宋襄公与楚国的“寡人”——楚成王争执起来。

  原来,这天下的老大,楚“寡人”也是想当得很。不然,他为什么会与宋襄公联合召开诸侯大会?宋襄公希望利用楚国的实力争当老大,楚成王还想利用宋襄公的“仁义”称霸天下呢。在会上,号称“仁义”的宋“寡人”肯定非常会说,嘴巴特别厉害,洋洋洒洒口若悬河。

  楚“寡人”万分不爽。

  楚“寡人”不爽是要动刀枪的,嘴巴干仗,不如刀枪棍棒,掷杯为号,楚兵蜂拥而上,一窝蜂就把口口声声“道德仁义”的宋襄公逮了下去。

  可怜仁义的宋襄公,一个兵也没有,眼睁睁即变成阶下囚。

  最郁闷的是,竟然没有几个诸侯为他求情。

  囧矣。

  最后,在鲁国和齐国的调解下,宋襄公不得不承认,楚成王为天下老大。

  已经成为人家的阶下囚,那嘴巴儿哪里还硬得起来?

  窝心啊。

  楚成王一高兴,把那“仁义”的哥们儿放了吧。毕竟是天下老大,心胸总得大度嘛。

  本想借助楚国实力,成就自己的霸主梦想,却原来不过为他人作嫁衣裳。而且,自己的被抓与被释,更使楚成王在诸侯中树立起威严和恩德,让众多的诸侯五体投地,纷纷以楚国的号令为号令。

  晕死。

  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亘古不变的法则,要想“号令”,唯有实力作后盾。

  没有实力,想想还是可以,别施行。当然,如果非要强行施行,也不是不可以的事情,宋襄公就是榜样——自取其辱。

  这口怨气,可让我们这位“仁义”的君王堵得心慌。更让他堵得难受的是,原来听他号令的郑国,竟然表示服从楚国领导。大国干不赢,难道还不能干一小国吗?气恼之下,宋襄公决定惩罚郑国。公元前638年,宋襄公出兵伐郑。他也不想想,此时的郑国已经是楚国的小弟,你打人家小弟,大哥会坐视不管吗?连打狗还看得主人,打人小弟就不看人大哥吗?

  楚国发兵直取宋国。

  宋襄公慌忙撤军,在泓水(今河南省柘城北)南岸驻扎,严阵以待。

  楚军兵多,大白天强渡泓水,全没把弱小的宋军放在眼里。可不曾想,兵士一下到河里,军纪即刻乱套,大约之前没有搞过过河练习,闹哄哄一拥而来,兵不识将,将不知兵……千载难逢的绝好机会!大臣目夷即刻禀告宋襄公:此刻进攻最为有利。敌强我弱,但此时强敌正好乱套,我们就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宋“寡人”摇头,曰:咱可是仁义之师,趁敌人过河开战,此不是陷寡人于不仁吗?不可。

  唉,该“寡人”出生太早,还没有来得及学习《孙子兵法》:兵不厌诈嘛。连?诈”都不厌,还在乎敌人是否过河?

  楚国大军上岸了,但依然乱哄哄找自己的头儿,也乱哄哄排队。打仗总要摆个阵型吧?于是,又乱哄哄地摆开阵势。估计,这楚国的大军,平常的训练也不咋地,好一阵乱,还不早被敌人消灭了?

  幸好对方的领导,是宋襄公,他“仁义”。

  目夷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中,慌忙忙再次向宋“寡人”禀告:可不能再等矣,下令进攻吧,如果等楚国大军拉开阵势,以我们弱不禁风的军队,是无法抵挡的。

  宋襄公不悦:你这位同志,咋如此不仁不义?敌人连阵势都没有摆好,我们如此仁义之师,怎就可以开打?这不是陷寡人于不义吗?

  不仁不义的事情,寡人是不会干的。

  这下好了,楚国大军闹嚷嚷过河,乱哄哄排阵,好一阵子才终于凸显大军威仪,一阵锣一阵鼓,潮水一般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宋军连抵挡一下下的力量都还没有显现出来,即被楚国大军一冲而散。

  所谓一触即溃,就是形容宋“寡人”的军队。

  逃亡中,宋“寡人”被流箭射中大腿滚下战车,多亏宋军将士拼死保护,并杀开血路,逃回都城。

  这会儿,宋“寡人”也顾不了是否仁义,忍住伤疼痛,发足狂奔。

  一旦开战,可没人在乎你是否“仁”是否“义”,一阵凶悍狠毒的木头棒子招呼,干你一个脑袋开花不得商量。就战斗而言,胜利就是王道。

  霸主之位,可不是“仁义”就能弄到手的,它靠的不是嘴上的“仁义”,而是手中木头棒子的威力。

  对敌人的仁义,其实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一年后,宋襄公因伤重而死。

  囧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宋襄公取败仁义
齐桓公到了晚年,忘了管仲的遗训,易牙、竖刁、开方这三个奸臣被他又召回宫中,加以重用。尽管鲍叔牙多次劝告,齐桓公也听不进。这三个有恃无恐,更加胡作非为,竟然把鲍叔牙活活气死了。后来齐恒公死了。他们三个废掉齐桓公立的太子公子昭,而让听他们话的公子无亏当了国君。公子昭一看不但君位被夺去,而且被杀头的危险时刻存在,就跑到宋国去,请宋襄公为他做主。宋襄公是个资质平平的人,宋国的实力也不强大,可是成为霸主的实在太大了。齐桓公去世后,宋襄公一心想成为霸主。公子昭来投奔他,他认为是个可利用的机会,就收留了公子昭。周襄王十年(公元前二年),各国诸侯接到宋襄公通知,要护送公子昭回齐国去当国君,让诸侯派兵相助,以壮声势。大部分诸侯一见是宋襄公出面号召,没几个人理会,只有卫、曹、邾几个比宋国还小的国家派了一些人马来了。宋襄公统领四国联军杀向齐国,齐国的贵族对公子昭怀有同情之心,再加上不清楚宋军实力,就把无亏釉竖刁...
· 宋襄公的仁义被后人耻笑,如何看待他坚持的“仁义”?
宋襄公的仁义被后人耻笑,如何看待他坚持的“仁义”?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宋国君主的祖先是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启,子姓,宋氏。周公摄政五年(公元前1039年),周武王册封微子启为宋国公爵,在祖先的国都商丘建立宋国,准许其以天子的礼仪,祭祀、供奉祖先,以“客”的身份,成为比较特殊的诸侯国。宋国传三十四任国君,历七百五十三年。宋国国君继承了祖先的商文化,商业繁荣,经济发达,被誉为“礼仪之邦”。是儒家、墨家、道家、名家等四大学派的发源地。产生过墨子、庄子、惠子等三位圣人,孔子的祖先也居住在宋国,后来迁居鲁国。宋国国君大多讲究礼仪,比较著名的是宋襄公子兹甫(宋国第二十任国君)。宋桓公嫡次子,生母为桓夫人(卫昭伯、宣姜之女)。齐国内乱的时候,宋襄公率卫国、曹国、邾国等四国联军攻打齐国,拥立齐孝公为国君,自此声名鹊起,在诸侯中很有信誉,后代替齐国做盟主,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
· 宋襄公之仁:宋襄公究竟是不是“蠢猪式的仁义”?
春秋五霸宋襄公我们知道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忙着扩张实力,但这宋国却只是一个小国,那么为什么宋襄公能被称为春秋五霸之一呢,宋襄公的位置位列春秋五霸之一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春秋五霸宋襄公剧照其一宋襄公曾经主持过诸侯的会盟大会,当齐国因为齐桓公的去世霸主地位动摇的时候,宋襄公想要拉拢周边国家继承齐国的辉煌,匡扶周正。但无奈自己只是小国,不过好在宋襄公有两点非常受人尊敬,一个是他推行仁义,被国人拥护,大家都很支持他,而且他在各个诸侯国之间也算是小有名气。二来是宋国多是商王朝的王室居住的地方,官员的爵位都在顶级,在当时的中原地区,有那么多大官会聚在一起的也只有宋国了。但是我们知道,宋襄公的联盟因为楚国背信弃义失败了,在接下来的泓水之战中,宋襄公有因为自己对敌军仁义,被楚军击败,自己也受伤,但就算如此,在宋襄公向诸侯国发出邀请结盟的时候,还是有大部分的诸侯来了,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肯定了宋襄公的地位。另...
· 宋襄公的仁义之师到最后战败竟郁郁而终!
春秋霸主齐桓公死后,齐国发生内乱,宋国襄公于是就通知各国诸侯,请他们共同护送公子昭到齐国去接替君位。但是宋襄公的号召力不大,多数诸侯把宋国的通知搁在一边,只有三个小国带了点人马前来。宋襄公率领四国的兵马打到齐国去。齐国一批大臣一见四国人马打来,迎接公子昭即位,这就是齐孝公。齐国本来是诸侯的盟主国,如今齐孝公靠宋国帮助得了君位,宋国的地位就自然提高了。宋襄公雄心勃勃,想继承齐桓公的霸主事业。这次他约会诸侯,只有三个小国听从他的命令,几个中原大国没理他。宋襄公想借重大国去压服小国,就决定去联络楚国。他认为要是楚国能跟他合作的话,那么在楚国势力底下的那些国家自然也都归服他了。他把这个主张告诉了大臣们,大臣公子目夷不赞成这么办。他认为宋国是个小国,想要当盟主,不会有什么好处。宋襄公哪里肯听他的话,他邀请楚成王和齐孝公先在宋国开个会,商议会合诸侯订立盟约的事。楚成王、齐孝公都同意,决定当年七月约各国...
· 宋襄公因为自身仁义而葬送了自己的江山吗?
宋襄公是宋桓公的儿子,齐国因为齐桓公的死发生内乱,宋襄公这时候和一帮人拥护齐孝公,得到大家的赏识。之后在进军楚国的时候,宋襄公因为讲求仁义,战败。宋襄公名字叫兹甫,小时候因为是嫡子,本来可以顺理成章的继承了太子一位,但是他向父亲谏言,他认为自己的兄长目夷更适合做一国之君,就像让国。哥哥为了避免打破继承制度,逃到卫国。周襄王二年,兹甫即位,齐桓公邀请各路豪杰在葵丘结盟,约定不将祸水引到别国,在结盟国家中,要做到一国有难八方支援。同时也不能更换太子,更不能允许妇女参政,齐桓公还委托宋襄公照顾齐国的太子。网络配图之后的几年各诸侯国都有条不紊的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齐桓公死后,齐国内乱,太子齐孝公请求宋襄公帮忙。宋襄公集结了几个小国的人马,想起过进军,齐国的贵族因为同情太子,就联合宋襄公一起把叛乱势力压了下去,并且拥护齐孝公即位。齐桓公的死,让诸侯霸主地位空缺,宋襄公想学习当初齐国的作风,他吞并周边...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