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开元戍边名将张守珪:历经三朝戎马一生的大将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805
转发:0
评论:0
开元戍边名将张守珪:历经三朝戎马一生的大将,张守珪(公元684年-740年),字元宝,唐代陕州河北(今山西平陆)人,唐朝

  张守珪(公元684年-740年),字元宝,唐代陕州河北(今山西平陆)人,唐朝名将。他的一生是在战争中渡过的,长期戍边,戎马倥偬,从一名下级军官成长为威震一方的边帅。其主要事迹在唐中宗、睿宗和玄宗时期,由于战功卓越,累官至辅国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赐南阳郡开国公。在唐玄宗李隆基统治期间,他多次与、吐蕃、契丹等少数民族作战,是抵御北方入侵的著名戍边将领,且足智多谋、胆略过人、英勇善战、治军有方,立下赫赫战功,对开创唐朝繁荣昌盛的“开元之治”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少年得志

  张守珪早年跟随父辈流落边塞,自幼天资聪颖,生得高大魁伟,仪表俊堂;又性格豪爽大气,充满正气义感,善奔骑精猎射。青年时期,他在郭虔瑾的部下任职,曾在北庭镇与侵略者作战。有一次他奉命领兵援救,在半路上与敌军相遇,其身先士卒,奋力苦战,杀敌千余人,生擒敌军统领一人。因骁勇善战,颇为当地州府官吏的重视。

  因功升迁

  开元初,在瓜州平乐府任别将,后随从北庭都护府右饶卫将军郭虔瑾门下镇守北庭。当时吐蕃、、契丹等部族屡犯北庭、瓜州一带,虔瑾派张守珪入京奏事,他向朝廷上书,面陈利害,自请领兵,从蒲昌、轮台两翼进攻,又一次击败了军的入侵,在每次战斗中由于发挥了独立作战的组织指挥才能而攻必克,因功特加济南将军。不久之后,他调往幽州良社府任果毅,受到幽州刺史卢齐卿的敬重。后又因战功升为左金吾员外将军、建康军使。

  累败吐蕃

  开元十五年(727年),吐蕃进掠河西地区,攻陷瓜州。为了扭转战局,抵御吐蕃入侵,玄宗调张守珪为瓜州刺史,兼墨离军使。

  张守珪接到任命后带少数亲兵往瓜州上任,时值吐蕃军队撤离不久,瓜州城劫掠之余残破不堪,而吐蕃又随时可能卷土重来,形势非常严峻。时不我待,张守珪马上组织留存的军民修筑州城,但刚把修城用的板堞立好,吐蕃军队突然驰临城下。城中军民见状,相顾失色,仓猝临敌,均无斗志。但张守珪却非常冷静,他先布置军民固守,之后命人在城上摆酒席,歌舞作乐,会集将士饮宴。这时吐蕃已把瓜州城团团围住,见城上唐军饮酒作乐,全不把他们放在眼里,一时摸不着头脑

  唐与吐蕃,迟疑观望半晌,不敢贸然攻城而退。张守珪在城上见吐蕃退去,立刻命军士追击,此时吐蕃兵并无斗志,大败逃奔。战后,张守珪因功加封银青光禄大夫、宣威将军、左领卫率。朝廷为了加强对吐蕃的防御,又特置瓜州都督府,以张守珪为都督。

  开元十六年(728年),吐蕃大将悉末朗领兵进攻唐瓜州,被张守珪所败。战后张守珪被封为右羽林将军、兼鄯州都督、持节陇右经略节度使。

  开元十七年(729年),为了打击吐蕃,瓜州都督张守珪与沙州刺史贾师顺各率所部兵马向吐番大同军发起突然袭击。由于行动突然,吐蕃军毫无防范,唐军大获全胜。

  开元十八年(730年),吐蕃遣使致书求和。

  平定契丹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玄宗遂下令进调张守珪移镇幽州,迁任幽州节度使。当时活动于幽州东北部的契丹、奚势力强大,尤其契丹牙官可突干有勇有谋,经常侵唐边境,以前幽州长史赵含章、薛楚玉等人,对可突干的进攻都无能为力。张守珪到任后,整顿军政,激励将士,伺机主动出击契丹,频频取得胜利。诏封张守珪兼御史中丞,营州都督,河北节度副大使及河北采访处置使。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契丹首领屈剌与可突干对张守珪非常害怕,他们感到在战场上取胜无望,于是改变策略遣使诈降,以求一逞。但他们的计谋被张守珪识破,张守珪将计就计派部将王悔去屈剌营帐商量受降事宜。屈剌并无降意,想杀死王悔。王悔早有警惕,时值契丹另一首领李过折与可突干争权成隙,王悔利用矛盾,劝诱李过折斩屈剌和可突干。之后,王悔率李过折及契丹余部归降唐朝。张守珪受降后,率军北出至紫蒙川检阅军队,宴赏将士,并将屈剌、可突干的斩首送往东都,悬挂在天津桥的南门。

  功勋卓著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张守珪奉命亲往东都献捷,被以“藉田”吉礼会见结束后,还下令准许臣民会聚饮酒为乐,并让张守珪回宗庙饮酒庆功祝捷。玄宗亲自赋诗推崇偏爱他,被封为辅国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兼御史大夫,并赐予金银彩绸等奖赏。他的两个儿子因此授予官职,并在幽州为张守珪立碑记功。

  晚节不保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部将赵堪等人假借张守珪之名,令平卢军使乌知义截击契丹、奚余众于潢水之北,先胜后败。部将假传诏命导致了这次败绩,本以惨痛教训引以为鉴,重整军威,以利再战。但张守珪好大喜功,隐瞒败绩而谎报军情,事实泄漏后玄宗派遣内常侍牛仙童前往幽州查考实情。张守珪用重金厚礼赂贿皇上派来的使者,还上书疏奏跟以前一样的实情辩解。后来牛仙童因为受赃一事被人发觉,张守珪以旧功减罪,被贬为括州刺史。

  开元二十八年五月六日(740年6月4日),在括州官舍去世,享年五十七岁。赠凉州都督。同年葬于洛阳北邙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唐朝三朝名将张守珪的结局为何下场悲惨
张守珪简介记载他是唐朝的名将,一生都在战争中度过,为守卫唐朝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张守珪刚从军时只是一个下级军官,一步步成长为一个威震四方的边帅,因为显赫的战功,被任命为辅国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后来还被朝廷赐南阳郡开国公。一生主要侍奉唐中宗、唐睿宗和唐玄宗。张守珪画像张守珪简介中主要介绍了他的生平,张守珪自幼聪敏,曾在郭虔瑾手下做事,他曾在援救路上遭遇敌军,与敌军展开激战,在这次战斗中,张守珪身先士卒,奋勇杀敌,歼灭敌军千余人,并生擒敌军将领,一战成名,受到上级的重视。张守珪简介中还着重提到了张守珪的战绩,727年吐蕃进攻唐朝,攻陷了瓜州。唐玄宗调遣张守珪抵御吐蕃,他用妙计大败吐蕃军队,张守珪也因此被朝廷封为都督。728年到730年,吐蕃多次来攻,均被张守珪打败,最终只能求和。733年契丹经常骚扰唐朝边境,张守珪被派去镇守边疆,主动出击契丹,打的契丹苦不堪言。契丹人看不到胜利希望后,想要用...
· 唐朝名将张守珪:一生都在保家卫国的大将军
张守珪简介记载他是唐朝的名将,一生都在战争中度过,为守卫唐朝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张守珪刚从军时只是一个下级军官,一步步成长为一个威震四方的边帅,因为显赫的战功,被任命为辅国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后来还被朝廷赐南阳郡开国公。一生主要侍奉唐中宗、唐睿宗和唐玄宗。张守珪简介中主要介绍了他的生平,张守珪自幼聪敏,曾在郭虔瑾手下做事,他曾在援救路上遭遇敌军,与敌军展开激战,在这次战斗中,张守珪身先士卒,奋勇杀敌,歼灭敌军千余人,并生擒敌军将领,一战成名,受到上级的重视。张守珪简介中还着重提到了张守珪的战绩,727年吐蕃进攻唐朝,攻陷了瓜州。唐玄宗调遣张守珪抵御吐蕃,他用妙计大败吐蕃军队,张守珪也因此被朝廷封为都督。728年到730年,吐蕃多次来攻,均被张守珪打败,最终只能求和。733年契丹经常骚扰唐朝边境,张守珪被派去镇守边疆,主动出击契丹,打的契丹苦不堪言。契丹人看不到胜利希望后,想要用诈降的方法...
· 一生都在战争中度过的唐朝名将张守珪
张守珪简介记载他是唐朝的名将,一生都在战争中度过,为守卫唐朝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张守珪刚从军时只是一个下级军官,一步步成长为一个威震四方的边帅,因为显赫的战功,被任命为辅国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后来还被朝廷赐南阳郡开国公。一生主要侍奉唐中宗、唐睿宗和唐玄宗。张守珪画像张守珪简介中主要介绍了他的生平,张守珪自幼聪敏,曾在郭虔瑾手下做事,他曾在援救路上遭遇敌军,与敌军展开激战,在这次战斗中,张守珪身先士卒,奋勇杀敌,歼灭敌军千余人,并生擒敌军将领,一战成名,受到上级的重视。张守珪简介中还着重提到了张守珪的战绩,727年吐蕃进攻唐朝,攻陷了瓜州。唐玄宗调遣张守珪抵御吐蕃,他用妙计大败吐蕃军队,张守珪也因此被朝廷封为都督。728年到730年,吐蕃多次来攻,均被张守珪打败,最终只能求和。733年契丹经常骚扰唐朝边境,张守珪被派去镇守边疆,主动出击契丹,打的契丹苦不堪言。契丹人看不到胜利希望后,想要用...
· 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张守珪
张守珪(公元684年-740年),字元宝,唐代陕州河北(今山西平陆)人,唐朝名将。他的一生是在战争中渡过的,长期戍边,戎马倥偬,从一名下级军官成长为威震一方的边帅。其主要事迹在唐中宗、睿宗和玄宗时期,由于战功卓越,累官至辅国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赐南阳郡开国公。在唐玄宗李隆基统治期间,他多次与突厥、吐蕃、契丹等少数民族作战,是抵御北方入侵的著名戍边将领,且足智多谋、胆略过人、英勇善战、治军有方,立下赫赫战功,对开创唐朝繁荣昌盛的“开元之治”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少年得志张守珪早年跟随父辈流落边塞,自幼天资聪颖,生得高大魁伟,仪表俊堂;又性格豪爽大气,充满正气义感,善奔骑精猎射。青年时期,他在郭虔瑾的部下任职,曾在北庭镇与突厥侵略者作战。有一次他奉命领兵援救,在半路上与敌军相遇,其身先士卒,奋力苦战,杀敌千余人,生擒敌军统领一人。因骁勇善战,颇为当地州府官吏的重视。因功升迁开元初,在瓜州平乐府任
· 王珪历经三朝,官运恒隆,如何做好官场不倒翁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一语之错,一言之差,都可能罢官乡里,永不录用,甚至人头落地。但有的人却能高高在上,终生屹立于朝廷而不倒,散发着他们独有的人格魅力,让君主为之倾倒。他们总是能想君主之所想,思君主之所思,有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有的陷害别人以取悦君主,简直是无所不用其极。首先要说有“不倒翁”之称的貌疏宰相王钦若。此人虽饱读诗书,文采斐然,甚至在太宗淳化三年考中进士,据说差点中了状元,但人品低下,为人狡诈圆滑,曲意逢迎是手到擒来,鬼话连篇是毫不脸红,陷害同僚于无形之中。凭着他那狡诈圆滑、曲意逢迎、鬼话连篇的本事,曾三任宰相,历经太宗、真宗、仁宗三朝而不倒。人送外号“不倒翁”。▲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宋真宗不知那天,鬼使神差的做了一个梦,梦见有神人在五岳之尊的泰山赐于他一部天书。王钦若知道此事后,丝毫没有放弃这...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