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英烈郭孝恪:都护安西的名将最终战死龟兹
郭孝恪(?-649年),许州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唐初名将。
郭孝恪早年率众归附瓦岗,与徐世勣同守黎阳,后随其降唐,封宋州刺史、阳翟郡公。李世民东征洛阳时,采纳郭孝恪“固守虎牢,军临汜水,随机应变”的建议,取得虎牢之战的胜利,因此迁任上柱国。后历任贝赵江泾四州刺史,又入朝为左骁卫将军。
贞观十六年(642年),郭孝恪出任凉州都督、安西都护、西州刺史。贞观十八年(644年),担任西州道行军总管,擒获叛归的焉耆王。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郭孝恪担任昆丘道副大总管,进讨龟兹。在留守龟兹国都时,由于没有防备,遭到国相那利的袭击,中流矢而死。
早期事迹
郭孝恪年轻时便有不同寻常的志向,但因不事生产,被父兄视为无赖。隋朝末年,郭孝恪率领乡里数百人投靠瓦岗军李密。李密大喜,让他和徐世勣一同驻守黎阳(今河南浚县)。
归顺唐朝
618年(武德元年),瓦岗军溃败,徐世勣归降唐朝,并命郭孝恪奉表入朝。唐高祖封郭孝恪为宋州刺史、阳翟郡公,让他和李世勣(即徐世勣,被赐姓李)经营虎牢以东地区,所得州县,也委任他们选补官吏.
619年(武德二年),夏王窦建德攻破黎阳,俘获淮安王李神通、李世勣之父徐盖等人。李世勣被迫投降窦建德,但仍忠于唐朝,与郭孝恪商量脱身之计。郭孝恪道:“我们应先取得他们的信任,再图脱身之计。”徐世勣赞同。
620年(武德三年),窦建德妻兄曹旦在河南大肆掠夺骚扰,引起众多归附者不满。相州起义首领李文相与李世勣结为兄弟,欲杀死曹旦,投降唐朝。不料事机不成,李世勣便和郭孝恪率数十骑投唐,到达长安。
建功虎牢
621年(武德四年),秦王李世民东征王世充。窦建德担心唐朝灭掉王世充后危及自己,于是率军援救洛阳。这时,郭孝恪进言道:“平定王世充指日可待,窦建德远来,粮运不便,这是天要亡他。大王应固守虎牢,屯军汜水,到时随机应变,歼灭他们就很容易了。”李世民听从了他的建议。
同年五月,窦建德、王世充相继被平定。李世民在洛阳宫设宴大会众将,并道:“郭孝恪曾献擒窦建德之计,功劳在众将之上。”因此迁升郭孝恪为上柱国。
此后,郭孝恪历任贝州(今河北清河)、赵州(河北赵县)、江州(今江西九江)、泾州(今甘肃泾川)四州刺史,在任颇有政绩。后来,郭孝恪入朝,任太府少卿、左骁卫将军。
都护安西
642年(贞观十六年),郭孝恪出任凉州都督、安西都护、西州刺史。西州是高昌国旧都,镇兵与流放的犯人杂居,与中原又有大漠相隔,因此和朝廷音讯隔绝。郭孝恪到任后,以诚心安抚百姓,尽得当地民心。
当时,西乙毗咄陆可汗杀死沙钵罗叶护,袭灭吐火罗,又扣押唐朝使者,侵扰西域地区,并派兵进犯伊州(今新疆哈密)。郭孝恪率二千轻骑自乌骨出击,乙毗咄陆又遣处月、处密诸部围攻天山县(今新疆托克逊东北)。郭孝恪击退西,乘胜进占处月俟斤(即部族首领)所居之城(今新疆乌鲁木齐东北),并一直追至遏索山(在今乌鲁木齐西南),收降处密兵众,然后凯旋而归。
644年(贞观十八年),焉耆王龙突骑支叛归西,不再向唐朝进贡。郭孝恪上表朝廷,请求讨伐焉耆(今新疆焉耆),被任命为安西道(一作西州道)行军总管,率三千步骑出银山道,夜袭焉耆,生擒龙突骑支。
不久,郭孝恪返回西州,并留栗婆准代理国政。三日后,西大臣屈利啜率援军赶至,囚禁栗婆准,命五千轻骑追赶郭孝恪。郭孝恪在银山(今新疆托克逊西)迎击,大败西,又追击数十里,方才回军。
战死龟兹
647年(贞观二十一年),唐太宗任命阿史那社尔为昆丘道大总管,契苾何力、郭孝恪为副大总管,征发铁勒、等部十余万骑兵,进讨龟兹(今新疆库车)。
648年(贞观二十二年),唐军攻破龟兹都城,龟兹王布失毕率轻骑西逃。阿史那社尔率军追击布失毕,并让郭孝恪留守龟兹。不久,布失毕被俘,国相那利只身逃走,暗引西和本国兵马万余人,回袭郭孝恪部。
当时,郭孝恪认为龟兹余部未平,便在城外扎营,但不听龟兹人的劝告,对那利没有加以防备。那利暗中与城内降兵勾结,潜入城中,并大声鼓噪。郭孝恪这才察觉,于是率所部千余人,进入城中,与敌军交战。
这时,城中降兵都响应那利,攻打郭孝恪,乱箭齐发。郭孝恪殊死战斗,又率军出城,不料在西门中流矢而死,儿子郭待诏一同战死。
太宗得知郭孝恪死讯,责备郭孝恪不加警戒,以致丧命,剥夺其官职,后又怜愍其战死沙场,便为他举哀。唐高宗即位后,追赠郭孝恪为安西都护、阳翟郡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