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韩信打仗最大的本事在哪里?韩信的自信出自何处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02
转发:0
评论:0
韩信打仗最大的本事在哪里?韩信的自信出自何处,你能带多少兵,就是你有多强的管理能力。《孙子兵法》原文“知胜五道”第二条,“

  你能带多少兵,就是你有多强的管理能力。《孙子兵法》原文“知胜五道”第二条,“识众寡之用者胜”。知道兵多兵少怎么用的人能胜。《孙子兵法》每句话的信息量都很大,这句话信息量也不小,识众寡之用,就是能带兵,能带队伍,概括说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知道需要用多少兵。秦王政要灭楚,朝廷开会问需要多少兵马,王翦认为“非六十万人不可”,李信则说“不过二十万人”便可打败楚国。秦王政当然喜欢李信,认为王翦老不堪用,便派李信和蒙恬率兵二十万,南下伐楚。结果打得大败,七个都尉被斩,成为秦军少有的大败仗。秦王赶紧去给王翦赔礼道歉请他出山,王翦的条件还是六十万兵。王翦率军到了楚国,驻扎下来,营门一关,也不出战,每天就开运动会搞体育比赛。他兵多,楚军也没法来攻。就这么耗了一年,楚军熬不住,开始频频调动。楚军一调动,露出破绽,他就挥师出击,一举灭了楚国。匈奴单于冒顿写信轻薄吕后,吕后大怒,想发兵讨伐。樊哙激情演说:“给我十万兵马,横扫匈奴!”大家都附和要打。季布大喝道:“樊哙可斩也!当年高祖三十万大军还在白登被围,陈平用计讲和才放回来,樊哙比高祖还厉害吗?”吕后冷静下来,给冒顿回了一封不卑不亢的信,还是和亲友好。

  二是你能带多少兵。这是一个管理能力,一个组织动员的能力。你能带一个班?一个排?一个团?一个军?刘邦跟群臣讨论谁谁谁能带多少兵,问韩信说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韩信说陛下能带十万,多了您就搞不定。刘邦问你能带多少?韩信说我嘛,多多益善,再多的兵我都能带。所以打仗的本事,人们看到的是谋略、勇敢,因为那里面有故事,有谈资,男女老幼都爱听,广为流传。而还有一个不被人们挂在嘴边的是组织、动员、管理。管理的事讲起来枯燥,人们听不懂,也不爱听。韩信打仗的本事为什么大?为什么比别人都大?他谋略当然厉害,勇敢大家都知道是他的弱项,他的超级强项,在“韩信带兵,多多益善”这句话里面。我们每个人可以想一想,我能带多少人的团队?管二十人的公司,和管二百人的公司,不是一回事。二千人、二万人、二十万人,又是另一回事。像富士康那样管上百万人,把人都管疯了,管自杀了。前面说的王翦,带六十万兵在敌境内驻营,一年不打仗,天天开运动会,关键时候一击制胜。这一年六十万小伙子挤一堆,一年不干活,还没出事,这都是管理的大本事。

  三是兵怎么带,怎么用。所谓“治众如治寡”,韩信带兵,多多益善,给他一百万兵,他跟带一百人一样方便。这就有一套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后面的《形篇》《势篇》《虚实篇》都讲这个问题。组织架构,就是从小到大战斗单位的设计,古代打仗最小战斗单位是五个人。戚继光剿倭寇,设计了十二人一组的鸳鸯阵。林彪发明“一点两面三三制”,以三人为最小战斗单位。从三个人一个战斗小组,到上百万的大军,他指挥起来都像挥自己的手臂一样方便自如。这就是识众寡之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韩信如何学到本事的?兵仙韩信的兵法是哪里学的?
韩信如何学到本事的?兵仙韩信的兵法是哪里学的?不管是在什么时候,对于想要更进一步的人来说,物质基础都是非常重要的,毕竟只有填饱了肚子才有力气去做需要花费精神的事情。然而这些对于兵仙韩信来说就有些不太合适了,韩信自小穷困潦倒,然而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能成长为一代名将,他本身就可以算是一个奇迹了,那么在这样穷困的背景之下,韩信的那些本领又是跟谁学来的呢?韩信,是一个创造历史的男人。和他有关的成语典故有很多,胯下之辱、一饭千金、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背水一战、十面埋伏、多多益善等等,给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财富。韩信,是一个创造奇迹的男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举突破关中平原,而诸葛亮五伐中原均告失败;背水一战,驱市人作战,以寡击众、以弱胜强,无人敢效仿;十面埋伏,把项羽重重围困在垓下,一战决定天下归属。韩信与刘邦论兵,自夸“多多益善”,兵越多越好。世人皆知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却很少有人探究他用兵之法...
· 韩信:最会打仗的军事天才
韩信(公元前231年-196年)江苏省淮阴县人,西汉开国功臣,最初投奔项梁、项羽,效命刘邦后终于发挥其军事天才般极致的用兵艺术,被认为当时世界上最杰出的军事家之一。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1、胸怀大志,高地葬母,韩信小时候家里很穷,虽然读过几年书也练过武,但是性格有点孤傲,看不起身边其他同龄人,人缘比较差。古代做村里和县里的小官是需要上头领导的举荐,比如刘邦的亭长,据说就是萧何的保荐。韩信人缘不好,决定了不能当官,而且韩信还看不起做生意的,古代商人地位很低。这就注定了韩信年轻时,生活过的很拮据,经常到别人家蹭饭,有了上顿没下顿,母亲死后没有钱办丧事,于是韩信将老母亲埋葬在一块风水宝地,主要是墓地够高、够大,等自己发达了,庞大的家族都可以住得下。网络配图性格决定命运,从韩信年少时的为人,可以看出来,韩信对自己要求很高,坚信日后必定会飞黄腾达。同时,有点目中无人,觉得所有人都不如他,几乎没...
· 韩信究竟是怎么点兵的点兵的典故又是出自哪里
还不知道:韩信是如何点兵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秦王,众多能人义士商定讨伐残暴不仁的秦王,说起推翻,那要从陈胜、吴广两位历史大咖在大泽乡开始了,紧接着,燕国之后,项梁之孙项羽也开始高举义旗了,在这里,小编要多说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键人物,这就是韩信,说到韩信,想必很多朋友都知道这个名字,原因很简单,王者荣耀嘛。韩信开始投奔项羽,后来,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后,韩信改投刘邦,朋友们不要想错了,韩信这个人可不是墙头草,而是真正的懂得审时度势。韩信,在后世人眼中是汉朝初期的军事家,之所以称他为军事家,这不是对他的恭维,韩信这个人的确是有真材实料的。刘邦战胜项羽后继承大位,在萧何的鼎立举荐下,韩信不仅成为了汉朝时期的大将军,还帮着刘邦制定了很多切实可行的计划,其中,三秦定天下的套方案就是由韩信制定的,韩信,这个人不仅是数一数二的大孝子,能忍受的了屈辱,并且他的脑子也是十分的好用...
· 鸟尽弓藏的名将韩信:秦末韩信在项羽身边的日子
如果不是秦朝末年的大,韩信也许永远不会出人头地。秦始皇对他的臣民采取军事化的管理办法,在他看来,臣民就是工具,可以像兵马俑一样搬来搬去。他经常把整县整郡的老百姓迁徙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戍守边疆、开垦荒地或者修筑长城,弄得老百姓流离失所,妻离子散。但是人毕竟不是机器,人会思考。在一次迁徙中,陈胜、吴广觉得与其这样窝囊的活着,还不如拿命去搏一下,这就是中国老百姓经常讲的“寻死不如闯祸”。于是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拿着棍子跟秦政府军干了起来。有人带头,就有人敢跟上。一时间群雄并起,天下大乱,逐渐形成两大势力集团,一派是项梁、项羽集团,一派是刘邦集团。整天琢磨如何打仗的韩信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项梁率领楚军过淮河以后,韩信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前往投奔。项梁兵败身亡以后,他又继续跟随项梁的侄子项羽。项羽任命韩信为郎中,算是项羽身边警卫人员中的小头目。这种职位虽然不太显赫,但是因为有机会跟最高领导接触,形...
· 他屡劝韩信自立是刘邦最大的潜在敌人!
秦末汉初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期。在诸多的谋臣猛将中,舌辩之士谋臣蒯通也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在楚汉相争时期,他屡屡为韩信出谋划策。韩信在他的协助下占据了齐国的七十二城,由于此时的刘邦正与项羽在正面战场激战,迫于形势,被迫的加封了韩信为齐王。网络配图此时的韩信所拥有的兵、将、地域都称得上是当时举足轻重的一支势力。虽然他名义上仍然听命于刘邦,但是如果此时自立为王,完全可以左右战争的形势。此时他的谋臣蒯通开始站出来为韩信出谋划策,在他看来由于韩信此前强行向刘邦索要齐王,必须要防备引起刘邦对韩信的些许不满。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不如狠心到底,自立为王,进而三分天下,与项羽、刘邦并立。坐观项刘二人征战,待得二人两败俱伤之际,再行出兵收渔翁之利。加之在蒯通看来,刘邦只是一个可以同患难,不能共富贵的人,如果不拥兵自立,日后必会受其害。网络配图可是此时的韩信,却感激曾经刘邦的知遇之恩,有些不忍心反对刘邦。加之他...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