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肃宗李亨:大唐王朝历史上命运最多舛的皇帝
大唐王朝经历了武则天的篡立之后,最终在唐玄宗时期达到了鼎盛,开创了伟大的“开元盛世”。可惜,唐玄宗是一个虎头蛇尾的皇帝,一手缔造了大唐盛世又一手摧毁了盛世。因为唐玄宗的生活经历是丰富多彩的,所以,他的儿子唐肃宗李亨的命运也随之跌宕起伏。李亨的母亲杨氏怀上李亨的时候,刚刚被册立为太子的李隆基,因为害怕杨氏怀孕给人留下喜好声色的印象,影响太子地位,准备打掉这个孩子,但终究还是没下手。后来杨氏生了李亨,却被太子妃王氏夺去抚养,不过还好,王氏因为自己没有生养,对李亨极为疼爱,“慈甚所生”。幼年的李亨过得比较幸福,但是到开元二十六年(738)六月,他被立为太子之后,生活就被政治威胁所包围。
此时的唐玄宗已经失去了睿智与英明,他先后宠信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而李林甫因为玄宗选太子李亨时站错了队,害怕李亨将来对自己不利,所以,就想各种办法陷害他,玄宗对李林甫的行动也不阻拦,似乎乐见丞相和太子明争暗斗。天宝五载(746)正月,皇甫惟明兼领河西节度使,从驻地来到京城长安,向玄宗进献与吐蕃作战中获得的战利品,并与太子亨之间互有往来。其间,皇甫惟明曾向玄宗明确表达撤掉李林甫的态度,并推荐韦坚(韦坚是李亨太子妃的哥哥)。这使得李亨与李林甫的矛盾一下子公开化,李林甫勾结御史中丞杨慎矜采取了反击行动,在一次李亨出游的过程中,他们敏感地觉察到皇甫惟明和韦坚夜间密约的行动,以皇亲国戚与边镇大将勾结为由,向玄宗弹劾韦坚。玄宗虽查办了韦坚,但始终不答应李林甫把太子也扯进来。李亨幸运的有惊无险,不过也吓得够呛。可事情并未就此结束,韦坚被贬之后,他的弟弟韦兰、韦芝上疏替他鸣冤叫屈,二人为了达到目的,还引太子亨作证,谁知这样一来,招致玄宗龙颜震怒。后来李亨没办法只好上表替自己辩解,并以与韦妃“情义不睦”为由,请求父皇准许他们离婚,以表明“不以亲废法”,李亨凭着谨慎和迅速撇清关系度过了这场政治危机。后来李林甫还借太子姬妾的父亲杜有邻案件,企图拉上太子,李亨又是凭借与这位姬妾离婚才躲过这一劫。两次大案,两次婚变,接踵而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都与自身个人安危直接相关,李亨身心由此蒙受巨大的创伤,精神受到极大刺激。
不过,李亨的孝谨并没有得到玄宗给他任何的政治许诺。后来奸相李林甫死了,他才缓了一口气,可是接着上来的杨国忠仍然不断找他麻烦。直到安史之乱爆发后,李亨才找到反击的良机。晚年昏聩的唐玄宗终于招致安史之乱的祸乱,在马嵬坡上演了一场大快人心的兵变。据分析马嵬之变的幕后操纵者就是太子李亨,李亨原本打算除掉杨氏兄妹之后,最好连李隆基也一起消灭,但是负责现场指挥的陈玄礼却效忠李隆基。后来李亨在前方指挥平叛的过程中,经过一番布置与筹划,于天宝十五载(756)七月十二日,在灵武城的南门城楼,举行了简单的登基仪式,玄宗被推尊为太上皇。
无论怎么说,肃宗灵武即位,毕竟打出了平叛靖乱的大旗。消息传到叛军占领区,极大地鼓舞了当地的抵抗运动,从政治上扭转了玄宗出逃后全国平叛战争的被动局面。肃宗在四海近乎分崩离析的严峻时刻,在灵武举起平叛的大旗,给全国臣民的复兴带来了希望,各地又重新点燃了报国抗敌、誓死与叛军决战的熊熊火焰。这是肃宗灵武自立朝廷的理由,也是他赖以发展的惟一前提。
后来肃宗重用太监李辅国、程元振等操纵军政大权,宦官势力日益嚣张。公元761年四月中旬,肃宗患病,接连几个月不能上朝视事。四月,玄宗病死,他悲恸不止,病情加剧。张皇后趁机打算联合太子除掉李辅国,但太子不肯,她又转而联合肃宗次子越王李系,二人打算采取行动,不料事泄,遭李辅国反扑,最终病重的肃宗受到惊吓,加之无人照管,就一命呜呼了,在位仅六年
唐肃宗一生颇为曲折,还没出生就险些被打胎,后来做了太子也是在心惊肉跳的环境中摸爬滚打过来的,他于乱世中登上了皇位。当上皇帝主要就为了两件事奔忙:一个是“北集戎事”即平叛,一个是“南奉圣皇”就是处理和唐玄宗的关系。他对于大唐帝国的延续是有功的,不过却也从此开创了后宫、宦官专权的恶例,为唐朝的后世发展埋下了巨大的隐患,但终究大唐帝国的覆灭还是因为后世的统治者越来越昏庸所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