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长孙皇后去世时为何能让唐太宗伤心痛哭?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34
转发:0
评论:0
长孙皇后去世时为何能让唐太宗伤心痛哭?,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六月二十一日,皇后崩于立政殿。宫中女官把皇后编撰的《

  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六月二十一日,皇后崩于立政殿。宫中女官把皇后编撰的《女则》一书呈给唐太宗。说:皇后生前把历代妇人参政得失的历史编成此书,自觉文字尚不精练,不敢呈献。不想皇后还没有来得及修完就……太宗打开书卷,不禁失声痛哭。史书记载说“上览之悲恸”,准确的理解应该是内心悲伤,大声痛哭。

  想一想,整日高深莫测的皇帝;想一想唐太宗冲锋陷阵、杀敌无数的马上英雄;想一想玄武门下,唐太宗一箭封喉,让他哥哥眨眼间死于马下……总之,如今唐太宗失声痛哭的样子,这让人感到落差实在太大。不过,这正应了那句老话: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皇后的去世,让唐太宗确实感到了悲伤,忽然之间丧失了依靠,心中空空如也。史书上记载,唐太宗说:以后入后宫,再也听不到她的规谏了。

  皇后六月去世,十一月埋葬于昭陵。太宗经常想念皇后,不能自已,于是在宫苑之内修建一个多层楼,为的是便于自己经常登临,了望昭陵。有一次,太宗引领魏征同登,让魏征看昭陵。魏征说:在哪里啊,我眼睛不好,看不到啊。太宗就用手指示,那不就是昭陵吗?啊!魏征故意打马虎眼说:啊,是昭陵啊,我还以为要看献陵呢,要看昭陵,我早就看到了。魏征这话,含义很隐晦。昭陵是唐太宗的陵墓,皇后先死,所以先葬,后来太宗死与皇后合葬于昭陵。献陵是唐高祖李渊的陵墓,他在贞观九年去世,埋葬于献陵。魏征的意思是:作为儿子,你不想念父亲单单想念妻子,这让天下人知道了,可不是一个好榜样啊。毕竟,我们是以孝治天下啊。魏征的意思,唐太宗何尝不懂?但是他太想念皇后了。在魏征面前,太宗大概也用不着掩饰,他再一次哭了起来。这次长哭之后,太宗下令拆毁这座层楼。

  那座思念楼虽然拆了,但在太宗的心中,思念始终未断。长孙皇后生前对唐太宗有影响,死后依然有影响。皇后生前对太宗的事业有帮助,死后依然有帮助。一年以前的五月,李渊去世。十月,唐太宗安葬了父亲。唐太宗认真地履行了作为儿子的一切手续,恭恭敬敬地把父亲埋葬。他哭过,因为他会觉得自己很多地方对不起父亲。为这痛哭的时候,他是真心的。有的时候,父亲的去世让他感到有些轻松。这个时候,他的哭完全是履行仪式,并不真的伤心。如今,皇后紧跟着去世了。比起父亲的去世,皇后的去世才是对唐太宗的真正打击,对于皇后的离去,唐太宗的痛哭是发自内心的。李世民身边女人众多,但是真正获得李世民真心的只有一个,就是长孙皇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唐史解密:唐太宗为长孙皇后之死当魏征面痛哭
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六月二十一日,皇后崩于立政殿。宫中女官把皇后编撰的《女则》一书呈给唐太宗。说:皇后生前把历代妇人参政得失的历史编成此书,自觉文字尚不精练,不敢呈献。不想皇后还没有来得及修完就……太宗打开书卷,不禁失声痛哭。史书记载说“上览之悲恸”,准确的理解应该是内心悲伤,大声痛哭。想一想,整日高深莫测的皇帝;想一想唐太宗冲锋陷阵、杀敌无数的马上英雄;想一想玄武门下,唐太宗一箭封喉,让他哥哥眨眼间死于马下……总之,如今唐太宗失声痛哭的样子,这让人感到落差实在太大。不过,这正应了那句老话: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皇后的去世,让唐太宗确实感到了悲伤,忽然之间丧失了依靠,心中空空如也。史书上记载,唐太宗说:以后入后宫,再也听不到她的规谏了。皇后六月去世,十一月埋葬于昭陵。太宗经常想念皇后,不能自已,于是在宫苑之内修建一个多层楼,为的是便于自己经常登临,了望昭陵。有一次,太宗引领魏...
·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为何偏爱长孙皇后?
李世民作为历史上有杰出贡献的皇帝,他的功绩是值得肯定的。俗话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默默支持、关怀他的女人。那么,李世民是否有这样一个女人呢?在李世民众多的妃子中,谁才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妃子呢?长孙皇后、韦贵妃、杨贵妃、燕德妃、郑贤妃、徐贤妃、杨妃、阴妃、杨婕妤、韦昭容、萧美人、武才人、崔才人、萧才人、王氏。为何说长孙皇后是李世民终生挚爱呢?长孙皇后入葬元宫后,李世民做了三件前所未有之事。网络配图李世民的妃子长孙皇后1.他在元宫外的栈道上修建了起舍,命宫人居住其中,如侍奉活人一般侍奉皇后。这种对已逝之人却供养如生的例子极其少见,几乎为太宗首创;2.在宫中建起了层观,终日眺望昭陵。史书是这样记载的:“文德皇后既葬,帝念后不已,即苑中作层观,以望昭陵,引徵同升,徵孰视曰:“臣眊昏,不能见。”帝指示之,徵曰:“此昭陵邪?”帝曰:“然。”徵曰:“臣以为陛下望献陵,若昭陵,臣固见之。”帝泣,为毁...
· 李世民最爱谁?为何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便没有再立皇后?
历史上李世民最爱谁李世民最爱的女人就是长孙皇后了。长孙皇后有德,为他处理好六宫之事,解决他的后顾之忧。李世民十五岁的时候,就和长孙氏喜结良缘。此后,李世民和长孙氏相敬如宾,恩爱有加。长孙皇后是位典型的贤内助。长孙皇后将家中琐事打理的井井有条,为李世民排忧解难。后来,李世民娶了多任侍妾,长孙皇后处处体谅李世民,和侍妾们友好相处,情若姐妹。在政事上,李渊受到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挑唆,对李世民处处防备。长孙皇后为了夺取李渊的信任,屡次为李世民说好话。长孙皇后是将军长孙晟的女儿,长孙皇后有着外刚内柔的个性。玄武门之变爆发前,长孙皇后亲自去前方安慰出战的士兵,鼓舞他们的士气。李世民登基之后,随即册封长孙氏为皇后。长孙皇后内敛而聪慧,将后宫之事处理的一丝不紊。长孙皇后去世后,唐太宗修建了高楼便于远望长孙皇后的安息之地。李世民登基不久,就立了嫡长子李承乾为皇太子,十分爱护长孙皇后所生的孩子。晋阳公主是长孙皇...
· 长孙皇后去世的14年间里为何李世民都不曾再立皇后呢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世民为何不立皇后呢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都说男主外,女主内。在古代皇后掌管着后宫,是所有嫔妃之首,也是皇帝身后那个不可或缺的贤内助。所以,皇后的位置很重要。可为什么李世民在长孙皇后去世的14年间,都不曾再立皇后。这是为什么呢?小编分析有以下几点:1、对长孙皇后的感情深厚,没有人能替代长孙皇后是李世民的原配妻子,十多岁就嫁给了李世民。可以说,他们相识于少年,钟情于花开的岁月,成熟于兵马操戈的年代。他们之间的这份情,这份义,自然是要比那些选秀而来的妃子们更深更重。在“宣武门之变”起事前,李建成和李元吉两兄弟都十分排挤他,多次在唐高宗李渊面前搬弄是非。要不是长孙皇后在李渊面前为李世民说好话,李世民都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作为李世民的妻子,长孙皇后处处为李世民考虑,作为一国之母,她也未曾利用自己的职权,给娘家人加官封侯。除了一个长孙无忌深受皇帝的宠信,长孙家族...
· 长孙皇后――唐太宗一生的挚爱
长孙皇后,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后之一,唐太宗李世民一生的挚爱。与贞观群臣一起辅佐唐太宗成就了贞观之治。去世后,太宗皇哀伤不已,建层观远眺昭陵,并亲自抚养皇后留下的幼子(晋王李治和晋阳公主),太宗崩,与皇后同葬一穴,开创帝后合穴先例。三千宠爱在一身的长孙皇后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此诗名曰[春游曲],诗中人是一位宫妃,在春日桃花红艳盛开之时,她翩翩穿行于桃柳、花丛之中,看蝶听莺。她骄傲的认为,桃花之所以红艳是因为“偷”得了她的“面色”,嫩柳之所以翩然是“学”得了她的“腰身”;她自负的认为,无须说出名姓,世人也晓她是谁,因为她的出众风流已是远播中外,有口皆碑。――务须多言,这是一个得宠的宫妃在晒幸福,晒尊宠,她是那般的意气风发,踌躇满志,不可一世!那么这个宫妃是何人,她到底得到了何等的尊宠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