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翁同龢曾因不分享特产遭记恨:胸怀大度一笑而罢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38
转发:0
评论:0
翁同龢曾因不分享特产遭记恨:胸怀大度一笑而罢,翁同龢,字叔平,号松禅,别署均斋、瓶笙、瓶庐居士、并眉居士等,别号天放闲人,

  翁同龢,字叔平,号松禅, 别署均斋、瓶笙、瓶庐居士、并眉居士等,别号天放闲人,晚号瓶庵居士。咸丰六年(1856)一甲一名状元。官至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参机务。先后担任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光绪戊戌政变,罢官归里。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书法艺术家。

  卒后追谥文恭。学通汉宋,文宗桐城,诗近江西。书法遒劲,天骨开张。幼学欧、褚,中年致力于颜真卿,更出入苏、米。工诗,间作画,尤以书法名世。晚年沉浸汉隶,为同、光书法家第一。当时的书法家对他的书法造诣之高十分敬佩。

  翁同龢当时是军机大臣,要报复一个小人物很容易,但他知道这件事情后,并不生气,也不报复,就是“一笑而罢”,可见其度量很大。

  据《南亭笔记》记载,晚清名臣翁同龢为人有趣,也很大度。他很喜欢吃家乡江苏常熟的特产马铃瓜,据说又叫上海崩瓜,其皮薄而脆,成熟后稍受碰撞即会崩裂,外形长圆,中部略粗,似橄榄形的马铃瓜,肉厚多汁,十分香甜。老翁在京师为官,每年都托家乡的人海运马铃瓜一两百个到京城。由于当时保鲜技术落后,因此运到目的地时,瓜已经腐烂掉一半,“然腐朽已过半矣”。翁同龢会给亲戚好友每家送一对马铃瓜,但从来没给京城的常熟同乡送过,可能是觉得同乡不稀罕这个吧。这居然招来嫉恨,有位在京城当小官的常熟人,竟唆使相关负责人全数扣留运来的马铃瓜——你不给我吃,我也让你没得吃。

  翁同龢当时是军机大臣,要报复一个小人物很容易,但他知道这件事情后,并不生气,也不报复,就是“一笑而罢”,可见其度量很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帝师翁同龢写了封“翁某今日”的帖子送到县衙门
翁同龢被慈禧太后赶回了老家,并且接受地方官监管,但是他瞧不起地方官,不肯敷衍他们,或许还想着有光绪帝掌握大权的一天,他就可以起复任用。自然,历史上说,老翁没能等到那一天……翁同龢是哪里人?这个好记,清末有一副巧联流传甚广:“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上联骂李鸿章,下联斥翁同龢。所以出过两代帝师的翁家是钱谦益的同乡,江苏常熟。翁同龢因为得罪了西太后,被赶回老家。在当时这不算丢脸,还可以美其名曰“养望林下”。他也着实过得不寂寞,皇上方当盛年,等到太后百年,他这个老师说一声“起复”,还不照样入他的军机?还许当个领班大臣。所以门前照样车水马龙,倒好象翁大人并未革职,是回乡省亲,小住数月。翁同龢是晚清大书家之一,每天总要写上十余幅字,以消日遣怀。但是他很少答应别人的求字,亲朋好友,求十回也未必到手一张半张。就连顶头父母官,常熟朱知县,翁同龢也懒得敷衍,随他百计请托,片纸不入公门。不怕县官,就...
· 光绪的老师翁同龢特别爱生气提醒自己要“静坐”
晚晴名臣翁同龢是光绪皇帝的老师,一度游走于最高决策圈,康有为被重任,便是他推荐的结果,因此在相当一段时期内,翁同龢被人们误认为是“维新派”,而他后来被罢黜,亦被误读成“后党”的结果。但事实上,翁同龢的政治面相颇为复杂,他能总揽大权,并非因政绩过人,而是靠其帝王师的身份,光绪皇帝的信任是他唯一的资源,因此翁同龢有极强的争宠意识,在具体问题上,经常窥伺上意,见风使舵,立场极为飘忽。在戊戌变法前,翁同龢的地位已经不稳,因他在甲午战争中是坚决的“主战派”,结果清军惨败,“洋务运动”多年成果虚掷,清帝国陷入空前的危机中。翁同龢主战,并不建立在对事实了解的基础上,而是他看出光绪想借此战扩张自己的权力,故主动奉迎君意。此外,翁同龢别有私心,刻意借此营造自己忠君、坚韧、不妥协的历史形象。甲午败后,翁同龢千方百计逃避责任,将失败的原因推到李鸿章的头上,认为李接战不力,甚至提议将其斩首,此外还称慈禧太后修颐和...
· 光绪为什么到翁同龢死的时候都没原谅他?原因是什么
同治帝驾崩后,刚满4岁的载湉入嗣皇统,成为大清第11个皇帝。从这一天起,曾经血浓于水的父母兄弟,都成了光绪的臣子。且在慈禧的干预下,光绪的生母被禁止入宫探视,生父醇亲王奕譞虽被批准辅导光绪学业,但也不得逾越身份,做出任何越轨的行为。这一切,都导致光绪与家人间的隔阂越来越深。慈禧对小时候的光绪非常严厉,稍有不如意,便大声呵斥。这让本性敏感柔弱的光绪变得更加内敛和孤单。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那位在毓庆宫给光绪传道授业解惑,又颇为和善的翁同龢师傅,便不出意外地成为小皇帝最为亲近和依赖的人了。光绪与翁同龢亲密到什么地步呢?《崇陵传信录》中记载,光绪小时候很害怕打雷,“上幼畏雷声,虽在书房,必投身翁师傅怀中。”两人在毓庆宫中,在学习之余,也经常有亲昵的玩耍举动,“(光绪)或捋其髯,或以手入怀抚其乳”,“故常熟在书房二十五年,最为上所亲”。当然,其时光绪还是一个小孩子,上面这些,都是出于本能的童真之举,...
· 光绪的老师翁同龢:推荐人才时候曾经当面欺君
晚清末年,常熟翁同龢,仗着自己状元及第,又是同治、光绪两朝帝师,以一人而兼军机大臣、总理衙门、督办军务处、户部尚书等显职,煊赫一时。然而这位翁常熟却是一个擅用权术的人,他的同僚吴县潘祖荫曾说:“叔平虽为君之座师,其人专以巧妙用事,未可全信之也。”潘祖荫又说:“吾与彼同时贵公子,总角之交,对我犹用巧妙,他可知矣。”这是说翁行事权譎,做事无准绳,即使在朋友之间,也不肯坦诚相见也。那么他对于皇帝、他的学生又是如何行事的呢?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他回护文廷式试卷之误。据当年任阳湖知县的李超琼日记载:常熟翁大司农同龢,今时所谓贤者也,然顷间闻赵伯含述其二事,殊为可诧:庚寅殿试榜眼文廷式策中“闾阍”两字,于“闾”字之下误书“而”字,遂改作“面”字进呈。后皇上疑之,问有无出处,同龢明知其因误,为瞒之举。乃以“似有所出”对,且曰:此曾有与“檐牙”二字作偶者。又本年大考,翰詹王懿荣《华林马射》诗中以“射侯”对“华...
· 光绪皇帝问老师翁同龢:“你能吃得起鸡蛋吗”?
清朝掌管“宫禁”事务的机关,叫做“总管内务府衙门”,又称“后门衙门”,与其他衙门不同的是,它不管国家大事,只管皇上的私事,内务府是个油水特别多的部门,因为紫禁城内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由内务府掌管,其最高官员为总管内务府大臣,直属于皇帝,而出任此职务者多为皇帝亲自简任之亲信,亦或为八旗贵族与宗室。能进内务府的人,大多出自正黄、镶黄、正红三个满军旗系皇室。因此,除了个别大臣,内务府差不多被三旗世家所包办了,因此有了“视中饱舞弊,如奉明言”的现象。参照光绪朝的《大清会典》可知,内务府主要的机构有:广储司、都虞司、掌仪司、会计司、庆丰司、慎刑司、营造司等处,此外还有不少附属机构,如三织造处、内三旗参领处等。整个机构的规模相当庞大,几乎就像是推动整个清朝国家事务六部机关的缩影。曹宗儒在其《总管内务府考略》中,对内务府的职掌有一番评判:“……总管内务府衙门拟内阁,内务府大臣拟阁揆,广储司拟户部,都虞司...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