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落难不避恪守婚约:唐朝历史上裴宽先人的厚德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19
转发:0
评论:0
落难不避恪守婚约:唐朝历史上裴宽先人的厚德,武则天时期,宰相魏元同选中裴宽的先人为大女儿的佳婿,还没等成婚,魏元同就被周

  武则天时期,宰相魏元同选中裴宽的先人为大女儿的佳婿,还没等成婚,魏元同就被周兴罗织罪名(诬陷他说武则天老迈应还帝位给太子,武则天大怒)而被赐死在家,家人都被流放岭南,地位一落千丈。等到来俊臣之流死后,才被恩准北还。当时魏的大女儿早已到了结婚的年龄,走到洞庭湖地界,家里人议论说远在北方的裴宽先人一定不会再来求婚了。魏家当时沦落贫困,衣食具乏,就到当地寺中求见老尼姑,祈望能在那里出家,魏家大女儿想落发为尼也有些日子了。

  寄居不久寺中来了一个外地云游的尼姑,听到魏家的遭遇和打算后,就说:“让我看一眼魏家大女儿,可以吧?”见到后说:“这个女子很有世间的福气,一定能遇到佳婿,她的子孙将来遍布天下,应该赶紧回到北方。”魏家人听完就不敢犹疑非议了,于是继续北行。走到荆门的时候,此时裴宽的先人早已准备好聘礼,从老家东都洛阳出发,在那里等着他们回来,已经守候好几个月了。裴家人在魏家落难时冒着灭顶之灾隆重迎娶魏家之女,恪守忠诚诚信毫不动摇。子孙繁衍兴盛,实在是上天的厚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裴宽
生平裴宽的祖父裴德欢是北魏中书侍郎、河内郡太守,父亲裴静虑是北魏银青光禄大夫,死后被赠予汾州刺史。裴宽仪表容貌气概非凡,广泛涉猎各种书籍,还未成人就为家乡人所称道,与两个弟弟裴汉、裴尼一起知名。父母去世后,抚养弟弟以深厚友爱而知名,荥阳郑道邕经常对堂弟郑文直说:“裴宽兄弟之间,天伦深厚和睦,是人之表率,我喜爱他们敬重他们,你可以与他们交游相处。”裴宽虚岁十三时,因为被选为魏孝明帝元诩的挽郎,以员外散骑侍郎为起家官。魏孝武帝元修末年,裴宽出任广陵王府直兵参军,加宁朔将军、员外散骑常侍。魏孝武帝西迁关中时,裴宽对弟弟们说:“有权势的大臣擅自发号施令,皇帝流离失所,战争刚刚开始,我们将要依附谁?”弟弟们都不能回答。裴宽说:“君臣之间的叛逆归顺,大道理清清楚楚。如今天子向西而去,按道理没有向东的,以免臣子气节受损。”裴宽就带领家属到大石岭避难。独孤信镇守洛阳时,裴宽才出来相见。当时汾州刺史韦子粲向...
· 裴枢(唐朝官员)
裴枢(唐朝官员)]裴枢(841―905)字纪圣。绛州闻喜(现运城市闻喜县)人。吏部尚书裴向之孙,开元朝尚书右仆射裴耀卿的侄孙,咸通十二年进士,升为蓝田尉,值宏文馆。跟随唐僖宗入蜀,擢拔为殿中侍御史。龙纪初年官至给事中,改为京兆尹,常以清流自居。中文名裴枢别名裴纪圣民族汉族出生地绛州闻喜出生日期841逝世日期905职业官员、白马之祸死难者之一官职尚书左仆射等野史逸闻人物简介]编辑裴枢,字纪圣,裴向孙,绛州闻喜人也。咸通十二年登进士第。宰相杜审权出镇河中,辟为从事,得秘书省校书郎,再迁蓝田尉。直弘文馆。大学士王铎深知之,铎罢相失职,枢亦久之不调。从僖宗幸蜀,中丞李焕奏为殿中侍御史,迁起居郎。中和初,王铎复见用,以旧恩徙为郑滑掌书记、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入朝历兵、吏二员外郎。龙纪初,擢拜给事中,改京兆尹。宰相孔纬尤深奖遇。大顺中,纬以用兵无功贬官,枢坐累为右庶子,寻出为歙州刺史。乾宁初,入为右...
· 唐朝宰相裴
裴,字弘中,唐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生年不详,卒于唐宪宗元和五年(810年),唐朝宰相。内史裴居道七世孙。20岁中进士。唐德宗贞元年间,朝廷制举贤良极谏科,裴对策第一,特授为美原县尉。他任期满后,各藩镇、州府,交相征辟,但均不赴就,不久,朝廷拜他为监察御史,此后,还相继任殿中侍御史、尚书礼部考功员外郎等职。这期间,吏部侍郎郑瑜曾委托裴培主持考试词判。裴秉公办事,严肃认真,不受请托贿赂,皆以实才取人。裴为相以后,奏请唐宪宗同意,将天下留州送使钱,改由省估征收。同时规定观察使或节度使,只征收所在州的赋税作为公费开支,如不足,才可征收所辖支郡,这样减轻了人民的负担。裴为翰林学士时,曾举荐李绛、崔群同掌机要政务;为宰相以后,又用韦贯之、裴度知制诰,擢拔李夷简为御史中丞,这些人后来都相继机任宰相,为一代名臣。他选用的其他人也都很精明。不负人望。唐宪宗统治时期是唐后期政治比较清明时期,而裴是这一...
· 七卿落难
背景文久3年(1863年),日本的尊王攘夷运动达到顶峰,各地攘夷志士向京都集结,并以天诛为名对反对派进行暗杀或胁迫;江户幕府将军德川家茂答应,于5月10日(日本旧历,下同)进行攘夷;三条实美、姊小路公知等激进攘夷派公卿也控制了朝廷,并谋求天皇临幸大和国神武天皇陵进行亲征(大和行幸),一些志士希望借机讨伐幕府。另一方面,攘夷派的过激行为引起孝明天皇的反感,公武合体派诸藩亦反对大和行幸。虽然天皇于8月13日正式下诏确定行幸大和,但萨摩藩、会津藩、中川宫朝彦亲王等密谋扫除京都的攘夷派。8月17日,天皇向中川宫朝彦亲王下达密命。次日(1863年9月30日),萨摩、会津等藩兵控制了京都御所九门,中川宫朝彦亲王、会津藩主兼京都守护职松平容保、前关白近卫忠熙、右大臣二条齐敬等人入宫参见,禁止三条实美等攘夷派公卿与他人会面,并废除了攘夷派设立的国事参政、国事寄人二职。随后,朝议通过大和行幸延期,处罚长州藩...
· 唐朝战将裴行俭裴行俭粮车伏兵的故事
唐朝裴行俭是个骁勇战将。他的父亲和哥哥都是隋末一代名将,他凭借父兄所立下的功劳封为弘文生,后来他自己也通过科考成为了参军。大将军很喜欢他,决定把他的经验都传授给行俭。李治准备废王后立武后,行俭非常的不认同就和反对武后的人商量对策,可是有人向武后告了密,他被降职到西州做长史。唐朝裴行俭画像后来他又凭借自己的本事升职了,西域的人非常仰慕他的风采。他被重新召唤回都城主持选官的工作,由于工作出色得到了很大的名声。十多年后,吐蕃入侵,行俭被调任右军总管,跟随三皇子一起出征。次年,入侵,并且和吐蕃已经结成了同盟。在朝廷准备征讨的时候,裴行俭给出建议,认为西域正是多事之秋,不能再有事故。波斯王去世,他的儿子在长安做人质,如果送波斯王之子回国继承王位,就必须经过吐蕃。运用谋略解决问题就可以毫不费力。皇帝派他护送波斯王子,期间穿越了沙漠。终于到了西州,各属官都来接见,裴行俭向他们要了一千有勇有谋的人往西去,...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