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揭秘:哪三个直接导致大唐盛世终结?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01
转发:0
评论:0
揭秘:哪三个历史罪人直接导致大唐盛世终结?,皇帝贵为天子,都是没错的,即使在草民们看来是真的错了,那也不打紧,来个“罪已

  皇帝贵为天子,都是没错的,即使在草民们看来是真的错了,那也不打紧,来个“罪已诏”,把大臣们感动的痛哭流涕,真真是好皇帝啊,于是,皇帝安然无恙,哪怕杀错了人,也是这人该着。不过不认不代表没有,就如大唐天子唐明皇玄宗帝就指出过自己“托任失人”,承认自己用人错误。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五月,安禄山叛变,唐玄宗带着杨贵妃等一干重要人物,仓皇西逃。到了扶风郡,士兵们都不愿继续跟着唐玄宗逃难,甚至散布流言。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对皇帝的这支卫队已经失去控制。恰好此时成都进贡的春綵10余万匹运到扶风。玄宗命人将春綵全部陈列于大厅,然后召将士们进来,对他们说了这样一番话:说什么朕近来年老糊涂,“托任失人”,导致安禄山叛乱,不得

  已要远避其锋。知道你们都是仓促跟随朕上路,来不及跟父母、妻儿告别,一路跋涉,极其劳苦,朕惭愧之至。西去四川的路险阻、漫长,所经郡县房屋狭小,而人马众多,供给不免会发生问题。现在你们可以各自还家。朕独与儿孙、宦官前行入川,也完全可以走到。今天与你们诀别,你们可共分这些春綵,以作为路费。若是回到家中,见到父母及长安父老,请代朕致意。望各自珍重。玄宗不禁“泣下沾襟”。 将士们当时的感动和肚子饿比起来,实在算不了什么,最后,马嵬惊变,痛失爱妃的玄宗江山美人两误去,从此落寞。

  至于他说的“托任失人”是什么人?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

  李林甫是什么人?他是唐朝皇族,唐高祖堂弟、长平王李叔良的曾孙。此人“善音律”,“林甫恃其早达,舆马被服颇极鲜华,自无学术,仅能秉笔。”品行非常不好,连他的舅父、楚国公姜皎都不好意思为他活动。不过不看好没关系,有心钻营就行。

  李林甫宰相一当就是19年。李林甫是中国历史上“口蜜腹剑”的典型人物,可唐玄宗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李林甫善解人意,听话,不跟他唱反调,用起来顺手。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唐玄宗在东都洛阳住长了,想回长安。宰相裴耀卿向玄宗进言:现在农民收割还没有完,须等到冬天农闲方可返回。大臣们离开玄宗时,李林甫故意瘸着走路,掉在后面。玄宗问他哪里不舒服,他回答说:我不是有病,而是有事要上奏皇上。洛阳、长安本来是皇上东宫、西宫,皇上要到哪里去,何必要等待时机。如果说妨害农事,只要免除所经地区的租赋就行了。玄宗大悦,立即下令驾车回长安。这事做的,皇帝不高兴都不行啊。

  他“深结宦官及妃嫔家,伺候上动静,无不知之,由是每奏对,称旨,上悦之”。堵了言路之后,整个官场就是他的天下了。

  李的嚣张连高力士都看不下去,但是高力士的劝说反而让他自己获罪。不过,多行不义必自毙,天宝十一载(752年)十一月,李林甫死后,“剖林甫棺,抉取含珠,褫金紫,更以小棺如庶人礼葬之。”

  唐玄宗用错的另一个宰相是杨国忠。他是杨贵妃的“从祖兄”。后宫有贵妃撑腰,同时他自己能力不错,会拍马。《旧唐书》说:“上春秋高,意有所爱恶,`国忠探知其情,动契所欲。”他通过“内线”杨贵妃,清楚地掌握了玄宗的心理变化,他的嗜欲与好恶,投其所好,故很快得到玄宗的宠信。

  杨国忠从担任御史到升任宰相,共兼40多个重要职务。他专管度支和吏部,负责财政和人事。他公务繁忙到这种地步,以至每件公文签一个字都忙不过来。他只得交给手下的人去办,于是手下的人便上下其手,导致贿赂公行。朝臣们“指目嗤之”。玄宗偏认为可爱、可用。

  如果说当朝两位宰相的失德失行导致政务瘫痪,不能做到上下沟通的话,那么对于安禄山的宠溺简直就是把帝国拖入深渊。

  安禄山“忮忍多智,善亿测人情”。早年偷盗羊,节度使张守珪要处死他,安禄山说:你不是要用人吗?为何杀我?于是保住了性命。因打仗勇敢,升为平卢兵马使。

  安禄山靠贿赂一路升官。他重金收买朝廷派到河北的使者,每次使者回京城,都赞誉安禄山。安禄山还将一名亲信将领安插在京城,探听朝廷的动静。又不断地向京城运送奇禽、异兽、珍宝、牛羊等,贿赂朝廷重臣。玄宗左右的人,经常在玄宗面前说,安禄山如何如何好,这种话听多了,玄宗便相信安禄山是个人才。加上宰相李林甫因害怕儒臣以战功升任宰相,影响自己的地位,建议玄宗专用蕃将,安禄山便得到了重用。他被任命为平卢节度使,后来又先后兼范阳节度使、河东节度使。

  安禄山权力过大,连高力士都看出来了。天宝十三载(754年),唐玄宗对高力士说:“朕今老矣,朝事付之宰相,边事付之诸将,夫复何忧!”也就是说,要把朝政托付给杨国忠,把边疆的事情托付给安禄山等边将。高力士回答说:“边将拥兵太甚,陛下将何以制之!臣恐一旦祸发,不可复救,何得谓无忧也!”高力士说这话时,离安禄山反叛朝廷只有一年多。唐玄宗没把高力士的话当回事。

  安禄山占据平卢、范阳、河东三镇广大地区,厉兵秣马10年,终于在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发兵15万,号称20万,在范阳起兵造反。几个月后,攻下洛阳,进逼长安。把他重忠心侍候的帝王赶下龙椅,逃往四川,搭上了千万大唐百姓的小命,赔上了大唐盛世。

  宰相用错了,边将用错了,至于身边的那个女人有没有错,大家就都有本帐,不须多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揭秘哪三个直接导致了大唐盛世终结?
皇帝贵为天子,都是没错的,即使在草民们看来是真的错了,那也不打紧,来个“罪已诏”,把大臣们感动的痛哭流涕,真真是好皇帝啊,于是,皇帝安然无恙,哪怕杀错了人,也是这人该着。不过不认不代表没有,就如大唐天子唐明皇玄宗帝就指出过自己“托任失人”,承认自己用人错误。图片来源于网络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五月,安禄山叛变,唐玄宗带着杨贵妃等一干重要人物,仓皇西逃。到了扶风郡,士兵们都不愿继续跟着唐玄宗逃难,甚至散布流言。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对皇帝的这支卫队已经失去控制。恰好此时成都进贡的春綵10余万匹运到扶风。玄宗命人将春綵全部陈列于大厅,然后召将士们进来,对他们说了这样一番话:说什么朕近来年老糊涂,“托任失人”,导致安禄山叛乱,不得已要远避其锋。知道你们都是仓促跟随朕上路,来不及跟父母、妻儿告别,一路跋涉,极其劳苦,朕惭愧之至。西去四川的路险阻、漫长,所经郡县房屋狭小,而人马众多,供给不免会发生问题...
· 北宋南宋亡国的直接原因:外交政策导致最终结局
两宋亡国的直接原因——外交战略错误哈尔滨东南方向的阿城区,金上京、开国皇帝阿骨打的陵墓遗址和金源历史博物馆都在那里。翻开那一段历史,很有意思。中国历史上,在宋代出现过两个“三国时期”:先是北宋、辽国、西夏,后是南宋、金国、西夏。由于北宋、南宋的错误外交战略方针,直接导致先后亡国。前三国时,辽国势大,西夏凶悍,北宋两面作战,吃尽了苦头,杨家将“满门忠烈、一家寡妇”就是当时对局的写照。后北宋采取给辽国、西夏各岁币几十万,以“钱换和平”,国家安稍安,却苦了百姓。随着女真人阿骨打在辽国的后院崛起,以3700人就击败辽兵十万,建立金国,辽国从此江河日下,不再是北宋的主要对手了。为了灭辽,金国主动与北宋联盟,并许以燕山一带十七州归还宋为诱饵。而辽为自保,也要想与宋联合抗金。宋庭童贯等权臣则积极主张与金联手,认为这下可以灭辽报仇雪恨了。有识之士则力陈不可,说辽灭了,藩篱没了,与强悍的金国为邻,会大祸临头...
· 唐朝灭亡:安史之乱如何导致毁灭大唐盛世
安史之乱是唐朝鼎盛而衰的转折点,同时也被认为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转折点。关于这一事件,争论颇多。那么,导致大唐安史之乱的原因是什么?其实也是看可卿写肃代和海兄的《荒唐陈述》给我启发很大。海兄在里面有一句话给我印象很深:历史就是理解,就是——人/理解/人的表现。因此,他在里面用了一种人性化的方法来解读历史,让人对于穆宗、敬宗这些传统上作为昏君的行为,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于中晚唐文官和宦官,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观点或者可以商榷,但角度无疑是新颖而别致的。可卿的唐史随笔系列,也有类似的感觉,虽然有些人可能会觉得琐碎,或者主观痕迹太强,但我喜欢里面一些人性化的解读。因此对于安史之乱,我也试图从多种角度来出发来组织讨论,来理解为什么会造成这样大的冲击。网络配图1、华夷之辨这个大概是最常见的说法,中唐之后便有此说。近代的河北胡化论似也可归于此类,指唐廷对于归附的少数民族安置不当,从而引发当地胡化,与中央...
· 唐朝贪官索贿,引发一场大战终结大唐盛世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唐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云南省大理市中心地区,有一座万人冢,上面赫然写着“大唐南征将士之墓”。原来下关紫云街、鸳浦街地区曾是古战场,当地人称其为“战街”。唐朝时期,这里曾经爆发过一场大战,结果数十万唐军葬身于此!彻底终结了大唐的盛世,自此唐朝走向衰落。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场战争是由一个唐朝的贪官引起的,此人名叫张虔陀,官拜云南太守。当时的云南地区处于南诏的统治下,唐玄宗李隆基曾授予南诏王皮罗阁正二品官阶,封为台登郡王,后又封为“云南王”,皮罗阁死后,其子阁罗凤继承父位。后来阁罗凤与张虔陀发生了矛盾,原因是“(张虔陀)有所征求,阁罗凤多不应”。也就是张虔陀向阁罗凤索贿,而阁罗凤没有答应,张虔陀怀恨在心,“遣人骂辱之,仍密奏其罪恶”。阁罗凤也不是的,他得到消息后,勃然大怒,“发兵攻虔陀,杀之,取姚州及小夷州凡三十二”。如果唐玄宗能够明辨是非,...
· 揭秘:刘邦有哪三个大恩人?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刘邦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史记·汉高祖本纪》中记载,汉五年天下大定,春风得意的刘邦问自己的手下“你们有什么说什么,不要隐瞒,分析一下我为什么得到天下,项羽为什么失去天下。”高起、王陵回答:“陛下怠慢人,项羽厚待人,但是陛下能够把所得到的城池分给功臣,而项羽嫉妒贤能,残害有功的人,而且有功不赏,所以失去了天下。”刘邦却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所以当说起汉高祖刘邦夺取天下最重要的三个人时,人们通常为说是萧何、张良、韩信三人,此三人又被称作“初汉三杰”。然而要注意的是,刘邦最初问的是自己与项羽争霸胜利的原因,并不是问他能够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原因。...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