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真实的上官婉儿:自言才艺是天真不服丈夫胜妇人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52
转发:0
评论:0
真实的上官婉儿:自言才艺是天真不服丈夫胜妇人,上官婉儿的出生颇具传奇色彩,据说当初郑氏在怀婉儿的时候,梦见别人给了自己一杆

  上官婉儿的出生颇具传奇色彩,据说当初郑氏在怀婉儿的时候,梦见别人给了自己一杆秤,于是占卜的人告诉她:“当生贵子,而秉国权衡。”结果郑氏生的却是个女儿,闻言者无不嗤之以鼻,觉得这个占卜的人根本是在胡说八道。而上官婉儿出生后没多久,她的祖父上官仪便因麟德元年的废后一事被杀,婉儿的父亲上官庭芝一并被诛,尚在襁褓中的婉儿和母亲郑氏则按律被没入了掖庭。

  尽管掖庭生活并不好过,但再阴霾的天空仍遮挡不住上官婉儿文学才华的崭露头角,何况婉儿继承了上官家的文学天赋,又有母亲郑氏的悉心教导,所以当她被武则天召见并要求当场依题作文时,文不加点须臾而成,不仅文意通畅,而且词藻华丽语言优美,武则天看后当即免除了她的奴婢身份,并命其掌管宫中诏命。于是从这一刻起,上官婉儿这场华美绚烂的宫廷人生就此拉开了帷幕。唐中宗后,将上官婉儿册封为了三品的婕妤,后来又将她进封为正二品九嫔中的第二级昭容,婉儿的母亲郑氏也因此被册封为沛国夫人——按照唐制,“(内命妇)二品之母,为从四品郡君”,原本上官婉儿身为正二品的昭容,其母按例只能封为从四品郡君,但如今却被封为了正一品的国夫人,就连婉儿的祖父上官仪也被追赠了中书令、秦州都督、楚国公,父亲上官庭芝被追赠为黄门侍郎、岐州刺史、天水郡公,由此可见唐中宗和韦后对上官婉儿之重视。

  当然,上官婉儿与其说是皇帝的嫔妃,不如说是皇家女秘书更恰当些,这一点在武则天时是如此,在中宗时亦然。史书中就有记载,上官婉儿除了帮助皇帝处理百司奏表,起草诏令外,还经常组织宫廷贵族的文学沙龙。又因为她才思敏捷,所以常常代替中宗、韦后以及长宁、安乐两位公主赋诗,不仅数篇同作,而且“采丽益新”,而上官婉儿之所以能够有如此令世人惊艳的文采,和上官氏的文学传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是唐初文坛的重要风雅人士之一,早在唐太宗时,上官仪就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文学才华,“时太宗雅好属文,每遣仪视草,又多令继和,凡有宴集,仪尝预焉。”后来唐高宗龙朔年间,上官仪又写成了《笔札华梁》,并形成了对当时影响极大的上官体。婉儿的父亲上官庭芝同样富有才学,工于诗文,有着这样的血脉传承,上官婉儿的文学修养自然远非寻常文人可比。

  而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文学评论家们都给予了上官婉儿的文学创作极高的评价,事实上只要看看武则天能够强忍下被忤逆的怒气而不杀婉儿,唐玄宗对女子弄权厌恶至极却仍为婉儿编文集,上官婉儿之才已可见一斑。那么上官婉儿究竟有着怎样的文学地位呢?张说曾在《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序》中毫不吝啬溢美之词:“每豫游宫观,行幸河山,白云起而帝歌,翠华飞而臣赋,雅颂之盛,与三代同风,岂惟圣后之好文,亦云奥主之协赞者也。……虽汉称班媛,晋誉左嫔,文章之道不殊,辅佐之功则异。”言辞间,处处可见对上官婉儿的推崇备至,不过上官婉儿的确担当得起这样的赞誉。

  唐初的文坛依旧盛行着柔靡轻艳的南朝齐梁遗风,而上官婉儿接连武后、中宗两朝主持着宫廷文学沙龙,使得诗坛成功由绮错婉媚的初唐之风逐渐迈向波澜壮阔的盛唐之音。就连一向难逃徒有歌功颂德、浮华辞藻的奉和之作,上官婉儿也能诠释出截然不同的自然生气与恢弘气势。比如《驾幸新丰温泉宫献诗三首》之一:鸾旗掣曳拂空回,羽骑骖驔蹑景来。隐隐骊山云外耸,迢迢御帐日边开。其中的“隐隐骊山云外耸,迢迢御帐日边开”二句,景象之阔大,词气之雄浑,直开盛唐气象。虽然是奉和应制诗,上官婉儿却写出了皇家气派与盛世气象,以及身为诗人那种春风得意的感受。是以谢无量曾在《中国妇女文学史》中称赞道:“当时属词者,虽皆浮靡,然皆有可观,婉儿之力也。”

  而上官婉儿的抒怀之作《彩书怨》亦分量十足,诗中情感的表达,绵长的思念,被认为是初唐宫廷诗在将近百年的情感沉寂后,终于开始了绵长、深情,而又精彩的情感表达。不过上官婉儿最喜爱的其实是山水诗。上官婉儿描山写水清新自然,别具一格,再加上唐中宗时最喜游乐,行幸公主大臣宅邸数十次,更是给了婉儿充分发挥才学的空间。比如有一次唐中宗和韦后驾幸长宁公主的府邸,自然少不了群臣前呼后拥,而长宁公主的这处宅邸原本是唐太宗时魏王李泰的旧宅,占地之大,东西方向尽占一坊之地,并有池塘三百亩,长宁公主又在其间修建了各种亭台楼榭,建造所用的木石竟然价值二十亿万钱。

  面对如此奢华盛景,上官婉儿一时文思泉涌,摇笔,于是一组《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一气呵成,且每首诗字数不等形式不一,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从各角度描绘了流杯池周遭景色,一幅绚丽多彩的园林山水长卷便由这二十五首诗徐徐织构而成。所以也难怪陆昶会在《历代名媛诗词》中大力称赞上官婉儿的诗作“才思鲜艳,笔气疏爽,有名士之风”,美国的汉学家斯蒂芬·欧文甚至将婉儿为视为“假日隐士”。以上官婉儿的这般文采,以及在文坛上的这等影响,唐朝第一才女的桂冠非她莫属,甚至不禁让人想象,如果上官婉儿没有弄权朝堂,如果上官婉儿在李唐后能够谨守本分,那么后来的一切是否就完全不一样了。然而,上官婉儿深陷朝堂斗争的泥淖中难以自拔,又执着于权争迟迟不愿放手,最终为唐玄宗所诛,这样的结局,这样香消玉殒的方式,又是令人何等的遗憾与伤感。

  上官婉儿死后,唐玄宗命人收集她的诗文,并撰成文集二十卷,又让宰相张说为之作序。后来唐玄宗又将上官婉儿重新追封为昭容,并谥曰惠文——这是目前唐朝已知的唯二有谥号的妃嫔之一,另一位有谥号的则是赵丽妃,即唐玄宗废太子李瑛的生母。上官婉儿的地位也由此可以略窥一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嬴政传——真实的谎言
?嬴政把李斯叫进来,教训他:“你堂堂一帝国廷尉,怎么还偷听啊?”李斯说:“皇上,自从海上出现仙山后,我就一直在琢磨,后来我终于想起来,从前看过《墨子》,里面就提到这种事情,其实那就是个光的反射,山是存在的,但不在海上,在陆地,大海就如同一面镜子,把陆地的山照进去罢了。”嬴政让李斯坐下,语重心长地说:“最开始,我也不太相信徐福这家伙,但我是亲眼看到仙山的。且不管到底有没有这仙山,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你一旦不信,就连那点希望都没有了。”李斯觉得皇上有点神经错乱,既然不太信,为何还要委徐福以重任呢?嬴政接着说:“你就没有想过吗,海上如果真有不死药,徐福把它拿来后,咱们就可以找些人来研究这个药,然后大批量生产。到时候,不但我不死,你不死,天下凡是拥护我大秦帝国的人都不死,那咱们大秦岂不是万万年了?这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大工程,你要有大局意识。”李斯被说得晕头转向,皇上这到底是信还是不信呢,皇上有这...
· 上官婉儿天真吗?八面玲珑机关算尽
且说唐朝武则天女皇,身边有个才女,名叫上官婉儿。十四岁就已精通诗赋韵律,不少达官贵人都仰慕她的才华。因此,上官婉儿十分自负,对一些送来求教的诗稿,望也不望一眼,好个才女,不知自负太过,反比天真。看剧集有一幕:武则天带领上官婉儿及一班近臣,路经御花园,忽见一群白鹅在池塘游曳,众皆驻足观看。上官婉儿即兴吟句:“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当场,官员喝采皇帝笑。由此处窥知,初唐过了,诗风渐渐颓靡。喜形式而弃内容。例如:"绿树村边长,青草两旁生."诸类。这个才女看不起别人的诗,自己却象影相似的,见什么拍什么。直白犹如三岁孩童在说话。怎比“春光水暖鸭先知“含蓄呢!再随便举句:“绿涨春前水,青开雨后天。"亦较之腕转。诗到中晚唐,诗人们更沉迷于写景状物的闲句。写景是衬托话题的背景,抒情才是宗旨。情与景分得一清二楚,则半数是闲句。上官婉儿也难免受影响,请看她这最好的句:"水中看树影,风里听松声。"又如:"泉...
· 历史上真实的上官婉儿是这样的
上官婉儿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女政治家,原本应该出身名门的她,因祖父获罪,导致全家被累,刚出生她就成为掖庭奴仆中的一员,但是,在经过她母亲的教导之后,她成为了一个熟读诗书、头脑灵活、有自己的政治见地的女人,十四岁那年,因为才华出众,哪怕是罪人之身,依旧被武则天唤入宫中,因为喜爱她写的字,从那以后,武则天之后所下的诏书,大多数都是上官婉儿所写。凭借着武则天的喜爱,她成功登上朝堂,之后,她更是充分利用自己的聪明头脑,开始参与政务,真正成为距离天子最近的朝臣,武则天身边最得力的助手,而她对朝廷的影响也是与日俱增,除此之外,她直接地影响了唐朝的文风,因其善于诗文、酷爱藏书,在她的引导下,唐后期的诗歌水平大幅度上升,而且在当时的文人里,她有着很高的评价。作为一个朝堂上的朝臣,她还很会审视时度,武则天被迫退位后,唐中宗再次登基,她开始与韦皇后亲近,从而得到唐中宗的信任,而在太平公主的权势逐渐增大之后,她又...
· 揭秘马皇后生病不服药的真实原因是怎样的
马皇后因病逝世,而且她在病重时一直不肯就医和吃药。马皇后画像1382年,马皇后在睡觉时突然得病而且很严重。她是朱元璋的原配妻子,与他同甘共苦几十年,两人感情一直极好。所以,得知皇后生病的消息后,朱元璋十分着急,命令太医一定要治好她,然而马皇后就是不肯吃药,朱元璋强迫。此后不久,马皇后在病痛中去世。马皇后解释不服药的理由时,说,死生有命,她如果真的要死即使扁鹊在世也救不活她。如果她服下太医开的药但是没有好转,她知道皇帝一定会怪罪太医甚至杀了他们。不忍心太医为自己无辜而死,所以她宁愿自己病死。从她不服药的故事可知,马皇后的病的确非常严重,她自知时日无多,知道太医不可能救得了她。此外,马皇后的内心慈爱,所以她死后的谥号里除了“孝”,还有一个“慈”字。在朱元璋还在起义时,她劝朱元璋战争归战争,不要扰民,更不要滥杀无辜;身为皇后,更是多次劝阻做事冲动的朱元璋,因她减免刑罚的人许多,既有军人、官员,也...
· 是南宋愚蠢还是蒙军狡诈?此战输的不服
咸淳三年十二月,元朝遣使与宋议和,约定双方罢兵,互为友好,并约定在樊城外修筑榷场,供双方进行通商贸易。昏庸的南宋朝廷,竟无人看出元朝的野心,榷场越修越高,越修越大,里面栅木围栏方圆数里,俨然已是军营雏形,双方仅仅通商五个月,元朝的五万铁骑便已旋风而至,对榷场里的宋朝商人砍杀劫掠之后,便在榷场里扎下了营寨,元朝铁骑一面掐断了樊城的粮道,一面赶制攻城器械,随着元朝兵力日渐云集,襄樊两城情势愈来愈急。网络配图过了不久,忽必烈派阿术为主将、刘整为副将率领蒙古军队和降蒙的南宋水师攻打襄樊,襄阳大战正式拉开序幕。一边是无敌于天下的蒙古铁骑,一边是南宋经营半个世纪的襄樊精卒,双方在一年内交锋200余次,襄樊精卒虽不敌元兵,但依托汉水之利和城坚池广,蒙古军一时也占不到什么便宜。战争最能刺激武器的发展,在襄樊大战期间,元军依靠阿拉伯的科学专家,提高了投石机的准度和速率,改进后的投石机,一天能砸死百多名宋军,...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