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不脱袈裟的政治家:明朝历史上的大和尚姚广孝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99
转发:0
评论:0
不脱袈裟的政治家:明朝历史上的大和尚姚广孝,朱棣即位后,姚广孝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宠信,马上被授予僧录司左善世。永乐二年(1

  朱棣即位后,姚广孝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宠信,马上被授予僧录司左善世。永乐二年(1404年)四月,拜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并恢复了他的姓,赐名为广孝。太子少师是当时文臣的最高秩(正二品),是一个实职,由此可见朱棣对他是极为重用的。明成祖和姚广孝谈话,从来不叫他的名字,而称他为少师,可见成祖对他是极为尊重的。为了报答姚广孝的功劳,成祖让姚广孝蓄发,姚广孝不肯;成祖又赐给他府第和两名宫女,姚广孝也不肯接受,仍然住在寺院。在朝堂上,他的衣着和身份,不仅在当时独一无二,而且在历史上也是少有的。

  永乐二年六月,姚广孝以钦差身份前往苏湖赈济,这是一种特殊的荣誉。离别故乡二十余年后,他终于衣锦还乡了。但是,回到故乡时,他的父母均已去世。父母没有看到他的功成名就,这不免使他感到有些怅然。姚广孝带着复杂的感情,将父母的灵位放进了少时出家的妙智庵。姚广孝回京后,养了一只雄鸡。每天听到鸡叫,他就起床,可谓“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就这样,他度过了他一生中最后的十几个年头。

  姚广孝晚年最有成效的工作是先后主持了《永乐大典》和《明太祖实录》两部大书的编修。原来主持编修《永乐大典》的是解缙,解缙并没有理解皇帝编修这部巨书的宗旨。永乐二年二月,这部巨书完成后,定名为《文献大成》,上呈皇帝审阅。成祖对这部书不太满意,命姚广孝等人重修。永乐五年,这部包罗经、史、子、集、百家、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等内容的二万多卷的巨书,在姚广孝主持下顺利完成,并更名为《永乐大典》。《永乐大典》是珍贵的古代文献,是世界上最早和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前后有两三千人参加了这一浩大的工程,总共用了六年时间,共有22937卷,11095册,字数达三亿七千万。然而,这部珍贵的文献巨著后来大部遗失,现存的仅有714卷。

  姚广孝在学术思想上颇有胆识。史称他:“晚著道余录,颇毁先儒。”因而受到儒者的鄙视。他回家乡长洲看望同母姊妹时,不但不纳,反而将他大骂一通。去访问老友王宾时,王宾不见,只远远地对他说:“和尚误矣,和尚误矣。”在儒家思想统治和禁锢着人们头脑的明代,像姚广孝这样敢于诋毁批判儒家的人是不多见的。

  永乐九年,七十七岁的姚广孝再次受任监修官,主持《明太祖实录》的重新编修,直至他去世,大约六年多时间,他兢兢业业地完成了此项工作。他不是挂名的监修官,而是名副其实的组织者。这次修成的《明太祖实录》就是今天我们所见的三修本,这是一次真正的重修,所用的时间和全书的内容都大大超过了前两次的修纂。但是,当永乐十六年(1418年)五月成书,朱棣设宴赏赐有关人员时,为此耗尽余生的姚广孝却已经在两月以前与世长辞了。

  姚广孝一生不脱袈裟,自有他的奥妙所在。他从十四岁起穿上袈裟,但一生积极从事政治活动和军事活动,交接王侯,策划密室,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建立了不朽的业绩。他是一位穿着袈裟的政治家、谋略家和军事家。在朱棣夺取政权以前,姚广孝是和尚;在朱棣夺取政权以后,他仍然坚定不移地当和尚,因为这身袈裟为他的政治活动和得以善终做了最有效的保护。朱棣在当了皇帝以后,姚广孝作为功高盖世的元勋,处在十分微妙的位置上。姚广孝具有清醒的政治头脑,他深知“狡兔死,良狗烹”和功高震主的恶果,他不能不有所防备,这就是他不愿意脱去袈裟的真正原因。他继续当和尚,实质上向朱棣表了一个态度,表明自己对权势是淡薄的,在政治上是没有野心的。朱棣因而对姚广孝放心了,反而使姚广孝的权势和地位更加牢固,得以安度晚年,善始善终。这不能不让后人佩服他超人的智谋。

  姚广孝的高明之处还在于,他在成为达官贵人之后,并没有像别人一样大肆敛财。相反地,他保持了一个和尚的本色,视金钱如粪土,永远不蓄钱财。他曾因公干到家乡长洲,把朝廷所赐的金帛和财物都分给了宗族乡人,自己不留积蓄,这与历来巧取豪夺、搜刮民财的封建官僚相比真是天壤之别。

  姚广孝八十四岁时病重,不能朝见,仍居于庆寿寺。成祖多次亲往看视,赐予金唾壶,并问他有什么请求。姚广孝没有请求别的,却请求成祖赦免久在狱中的溥洽。溥洽是建文帝的主录僧,成祖进入南京城时,建文帝不知所终。有人说溥洽知道建文帝的下落,甚至有人说他藏匿了建文帝。成祖虽然始终找不到建文帝的影子,但还是把溥洽囚禁了十余年。成祖听了姚广孝这唯一的请求后,立即下令释放了溥洽。这不仅因为姚广孝与溥洽同是出家人的缘故,而是希望通过这件事,给成祖在处理与建文帝及其诸臣的关系上作一个暗示,不让成祖滥杀无辜。姚广孝至死都没有脱离政治家的本色,实在令人钦佩。永乐十六年(1418年)三月二十八日,姚广孝死于寺中。他希望能够按照出家人的方式来安葬自己,朱棣同意了,并停止视朝二日以示。他被依照僧制安葬于京西卢沟河畔。三十日,镇远侯顾兴祖奉旨祭灵,并宣读了明成祖朱棣亲自撰写的祭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姚广孝为什么叫“黑衣宰相”?姚广孝对明朝的影响
黑衣宰相:“黑衣”在这里指的是僧侣的一种黑色僧衣,“宰相”则是封建时代辅佐皇帝管理国家的高级官职。所谓“黑衣宰相”,指的是参与政治并对政治影响很大的僧侣。佛教在中国是外来教派,但是因为他的普众性,很快就落地生根,发展壮大,甚至使得中国的本土教派影响力渐渐减弱。当然佛教在中国千年历史,有兴盛的时期,也有衰弱之时,这依靠于统治者对佛教的想法。明朝也许是因为朱元璋曾经当过和尚的原因,对于僧侣还挺尊重的。明朝初年,许多僧侣甚至专门应召,进入政治。而在这些进入官场的僧侣之中,最著名的当属姚广孝。姚广孝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暗,号独庵老人。他是明朝著名的政治家、佛学家、文学家。洪武八年,朱元璋下令精通儒学的僧侣入京参加礼部考试,姚广孝应召,后来被朱元璋分给自己的儿子——燕王朱棣。姚广孝精通谋略,朱棣对他十分的欣赏,每次姚广孝进入燕王府都与朱棣相谈甚欢。姚广孝对明朝政治影响最大的,应该是赫赫有名的靖难...
· 大和尚姚广孝:助朱棣夺位的第一功臣
姚广孝是谁?姚广孝怎么死的?姚广孝(1335年-1418年),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闇,号独庵老人、逃虚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朝政治家、佛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网络配图姚广孝年轻时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精通佛、道、儒、兵诸家之学,与高启、杨基等人结为好友,后被明太祖挑选,随侍燕王朱棣,主持庆寿寺,成为朱棣的主要谋士。朱棣靖难时,姚广孝留守北平,建议朱棣轻骑挺进,径取南京,使得朱棣顺利夺取南京,登基称帝。成祖继位后,姚广孝担任僧录司左善世,又加太子少师,被称为“黑衣宰相”。永乐十六年(1418年),病逝庆寿寺,追赠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谥号恭靖。姚广孝是长洲人,家族世代行医。1348年(至正八年),年仅十四岁的姚广孝剃度出家,法名道衍。后来,姚广孝拜道士席应真为师,学习阴阳术数。1375年(洪武八年),姚广孝以通儒僧人的身份被明太祖召入京...
· 姚广孝擒龙的故事,姚广孝擒龙是真的吗
姚广孝擒龙姚广孝擒龙的故事,说的是姚广孝和龙王一些小纠纷的故事,其真实性还有待考究,但从姚广孝敢和龙王抗衡这一点,就足以说明,他过人的胆识。姚广孝擒龙据说,明朝的永乐帝,让姚广孝监督建造北京城,这北京城的选址当然是颇具讲究,当时是召集了几十位风水大师,最后才定下的位置。哪知道这事惹到了龙王爷,应该是龙脉上被修建了凡人的城池不开心了,龙王爷就派自己的儿子来杀姚广孝。这姚广孝也是硬汉一条,依旧我行我素,还亲自外出监管,要知道和龙王爷作对可没什么好果子吃。一日姚广孝步行到东直门的一座桥上时,忽然间天昏地暗,仿佛日月都被遮蔽了一般,这龙太子从水中一跃而起,直取姚广孝性命,霎时间刀光剑影,战局惨烈,二人都有拼个你死我活的决心。只见这龙太子手持一柄刚毅长矛,长矛的前端散发出刺眼的金光,就好似大地灵气全部汇集在一起。又见这姚广孝,却也没有却步,拔出腰间那只破魔神剑就是横砍过来,真是电光火石、雷霆万钧也不...
· 姚广孝擒龙的故事,姚广孝擒龙是真的吗?
姚广孝擒龙的故事,姚广孝擒龙是真的吗?民间一直有流传姚广孝擒龙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是真的吗?姚广孝也算是明朝的一个传奇人物,姚广孝生于公元1335年,死于公元1418年,是中国元末明初重要的政治人物,早上十四岁时就当了和尚,后来成为了明成祖发动靖难之役的最为重要的谋臣之一。正是姚广孝提议朱棣,不要再攻城池,而迅速进攻力量薄弱的京师,从而一举取得了胜利。靖难之役中,朱棣在燕王府中大多接触的全都是军人,只有姚广孝是定策起兵的。而当朱棣在山东、河北转战时,部队的进退、战机等都由道衍(姚广孝法名道衍)决定。道衍虽然在靖难之役时一直都是协助世子朱高炽在北平进行防守,从未亲临战场进行过指挥,但是在朱棣攻下南京后,却是论功为第一。姚广孝这个名字也是在朱棣登基称帝之后所赐。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三月,八十四岁高龄的姚广孝病重,明成祖亲自前去探望,还赐金睡壶给姚广孝,两人相谈甚欢,不过多后,永乐十六年...
· ”黑衣宰相“姚广孝为什么要当和尚?姚广孝的诗词选集
姚广孝是明朝著名的僧人、诗人、谋士、政治家,曾经辅佐朱元璋取得了”靖难之役“的胜利,登上皇位。一位出家的僧侣,涉及到政治之中,足可以说明他是个有抱负有野心之人。那么这样一个不像僧人,更像是文人的人,为什么会去出家为僧呢?寻找原因,很多人可能第一时间会想到也许姚广孝家庭贫穷,不得不出家为僧以谋生计,就像当初朱元璋一样,正是因为没办法生存了,因此选择了出家为僧。但是史料证明,姚广孝出家为僧,并不是因为家庭贫穷。姚广孝出生医学世家,姚家世代行医,颇有些名声。就算不是大富大贵之家,但也绝对是小康家庭。衣食无忧,为什么姚广孝会选择出家为僧,而他的父母们又怎么狠得下心呢?要寻找这个答案,首先要看姚广孝生活的背景。姚广孝出生于公元1335年,公元1348年,14岁(虚岁)的姚广孝选择了出家为僧。1348年,为元朝至正八年,聪慧异常的姚广孝没有选择走科举道路,而是选择了出家为僧,就是因为他所处的时代为元朝...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