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其实是一个大孝子:你所不知的刘邦
刘邦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伟大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卓越的军事家和指挥家。公元前256年生于鲁国沛郡丰邑县中阳里家中,父母为刘太公(刘煓,字执嘉)和刘媪(王含始),刘邦有两位哥哥、一位姐姐和一个弟弟(《史记》记载:大哥刘伯。二哥刘仲,汉朝建立后改名刘喜。四弟刘交。)刘邦为老三,故名字为季,人称刘季或刘三,后当皇帝,人们惯称沛公。刘邦在历史上的传闻不是很看好,刘邦是“无赖”、“酒色之徒”、“不通笔墨” 之说,几乎成了他的标志性烙印,非独民间,就连一些学者之著作中也载之切切,虽然刘邦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但其孝心在《史记正义》中都有记载。
刘邦五天就去拜见一次父亲。 刘邦和父亲刘太公在一起住,为了向大家表示他孝顺,每五天就去拜见一次。太公觉得没什么,也习惯了。但太公的属官却觉得不合适,就劝他说:“俗话说,天无二日,地无二主,当今皇帝是您的儿子,但他也是人主。您虽是他的父亲,但也是他的大臣。让他这个主人拜见您这个大臣,不合礼仪。况且这样也显不出皇帝的威严。”
等刘邦再拜见父亲时,太公就提前拿着扫帚出门相迎,然后倒退着进屋,不给刘邦行礼机会。刘邦很吃惊,跳下车去搀扶父亲,太公赶忙说:“皇帝贵为人主,不能因为我一个人破坏了国家的礼法。”刘邦便下诏书,尊太公为太上皇,这样一举两得,不但明示了皇帝的尊严,他也可以顺理成章地拜见父亲了。刘邦很崇尚孝道,称帝后将父亲刘执嘉接到皇宫居住,封父亲为太上皇。
刘邦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虽然与他的父亲格格不入,但对其父还是很孝顺的。我们可以举如下例子:(1)刘邦在沛县起义后,即安排二哥刘仲与郦食其服侍刘太公。汉元年(前206年)九月,又专门派遣将军王陵等人营救刘太公,这说明刘邦对其父照顾备至。(2)楚汉战争中,项羽在战场上以刘太公要挟刘邦投降。这件事本身就说明,刘邦孝顺在当时人所共知。不然,项羽为何要以太公作筹码要挟刘邦呢?
刘邦为父亲盖起一座新丰城。太上皇在皇宫生活日久了就终日闷闷不乐,刘邦忐忑不安,私下问太上皇侍从,侍从回答说:“太上皇以前在家乡丰邑城生活时每天都和邻居亲朋在一起以踢球、斗鸡、喝酒为乐,现在没有人能陪太上皇,因此才闷闷不乐。”于是刘邦在皇宫附近为父亲盖起一座新丰城,新丰城的田舍房林,包括小桥流水都建造得别巧细致,几乎家乡的一模一样。刘太公看了后,这里摸摸那里瞧瞧,仿佛真回到了故乡。然而,他转了一圈后,原本兴奋和喜悦的脸上又暗淡下来了。有了故乡的样子,但没有故乡的人,他能开心得起来吗?
刘邦马上又召令村里左邻右舍,熟人朋友,来了个千里大迁移,于是,刘太公每天生活在“故乡”里,和故乡人说着话,适当干点农活,又恢复了往日的快乐。此事在《史记正义》和《杂记》中都有记载。刘邦听从父亲意见封大嫂为阴安侯。刘邦是人,不是神,他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在和家人相处时难免有磕磕碰碰。在兄弟四人中,大哥刘伯死的早,但刘邦对他印象很好。歼灭项羽后,还没有称帝,就下诏追封他为武哀侯了。由此可见,这位大哥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然而,刘邦对大嫂却另眼看待。为什么呢?这源于早年的一个故事:少年刘邦常以信陵君自居,扶危济困,抱打不平,仗义疏财,广交豪杰。价值观念与刘邦不同的刘太公自然看不惯,便采取从经济供给上卡住刘邦的措施,刘邦怎只好转向兄嫂寻求后勤保障,时不时带一帮难兄难弟到哥嫂家打秋风,蹭饭吃。二哥二嫂没有什么不满,但时间一长,大嫂心生厌烦。一天,大嫂远远望见刘邦又呼朋唤友带人前来吃饭,忙走到灶前,拿其勺子猛刮锅沿,故意发出吱吱嘎嘎的声音,暗示饭已经吃完。估计当时脸色也不好看。一帮朋友见此情景,也挺识趣,纷纷找借口告辞。朋友走后,刘邦到灶台一看,饭菜尚在。刘邦长叹一声,扭身就走,“由此怨其嫂”,害得他在朋友面前失去面子。
刘邦当上皇帝后,分封宗亲勋臣,这位大嫂被封了一个阴安侯,而其子刘信却迟迟未封。刘太公问其故,刘邦说:“某非忘封之也,为其母不长者耳”。说归说,该封还是要封的。汉七年,刘邦封刘信为羹颉侯——“羹颉”就是刮饭锅响之意。可见刘邦对此事仍耿耿于怀。汉初在经历了春秋和战国长期的混乱之后,又经历了短期的秦朝统治,再加上秦末战争,这使得人们心中没有忠君的观念,还保持着战国以来就形成的“士无常君,国无定臣”的思想,这不利于西汉皇权的巩固。刘邦通过尊重父亲、孝敬父亲来教育影响大臣、百姓,使他们懂得如何遵循礼法,如何尊重长辈,如何效忠君主;刘邦孝顺其父亲在汉朝历史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