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孙权文臣:开国功臣张昭和几任丞相的命运如何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11
转发:0
评论:0
孙权文臣:开国功臣张昭和几任丞相的命运如何,孙权对武将能推心置腹,文臣就远远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如同房间里的花盆,虽然也

  孙权对武将能推心置腹,文臣就远远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如同房间里的花盆,虽然也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但更多的是为了美观,是种摆设,最重要的是:请靠边站。

  来看看文臣之首,孙权的开国功臣张昭和几任丞相的命运。

  张昭因老气横秋遭弃

  孙权在武昌称帝的时候,大封功臣,但有一个名人成了被遗忘的角落,那就是张昭。

  同事们开始见到张昭时,都拱手说恭喜恭喜,预祝将登丞相大位,张昭也自信满满。不久任职通知公布,大家都傻眼了,丞相叫孙邵。这可是孙权称帝后第一任大管家,但好多人还搞不清楚,这是谁啊?

  他确实没有什么名气,在北方时曾担任过大名人孔融的秘书,孔融称赞过他有“廊庙才”,也就是国家的栋梁。后来跟着刘繇到了江东,追随孙权后担任过庐江太守。这样的人在孙权阵营一抓一大把。他任丞相三年,没有做过任何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无声无息地去世了。

  那为什么不选张昭呢?孙权刚继位的时候,危机四伏,人心惶惶,张昭和周瑜一文一武,挽狂澜于既倒,对稳定江东居功至伟,说是擎天柱一点都不过分。然而孙权登基后一次宴会上,口口声声只提周瑜,让张昭的老脸往哪里摆。他几次想站起来为自己辩驳,孙权都没有理他,张昭最后实在忍不住了,就站了出来。孙权没有等他出口,冷冷地说:如果听张公的话,我们就要到别人那里要饭了。

  这句话戳到了张昭的痛处,因为赤壁之战的时候,张昭是主张投降的,这是他一生的污点。张昭知道大势已去,“大惭,伏地流汗”。

  孙权难道真不知道他立下的汗马功劳吗?完全不是,冷落是与张昭的性格有关。现在很多人都会说:我这个人说话比较直。其实从另一角度理解,就是他这个人缺少修养。

  张昭说话就直,常常摆老资格,把自己当成是孙权的老师。看到孙权打猎,就说不要逞匹夫之勇;看到孙权喝酒,就说你难道想做商纣吗。要么是让孙权羞愧难堪,要么是逼着孙权当众检讨。孙权年轻时勉强能接受,随着年龄增长,对他的讨厌与日俱增。

  这次谈话后,张昭很知趣,先是担任了一些虚职,后来以老病为借口,上书请求回家养老,孙权爽快地同意了他的要求。从此,张昭大多数时间就在家写书了。

  顾雍做了19年丞相

  孙权任孙邵为丞相是想告诉大臣:这个位置是个摆设,不要来跟我争权。

  孙邵去世以后,孙权的第二任丞相叫顾雍。

  顾雍小时拜蔡邕为老师,就是才女蔡文姬的父亲,学习弹琴和书法。他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低调,沉默寡言。他被孙权提拔为尚书令的时候,他回家也不说,正常上下班。家人毫不知情,直到后来听说才大吃一惊。

  他越是低调,孙权对他越是尊敬,越是信任。他平时不怎么讲话,但开口必说到要害处。孙权感叹:顾君不说话,只要说了言必有中。

  孙权遇到棘手问题,就会派中书郎到他家里去请教。顾雍如果是赞成孙权的意见,就会请中书郎吃饭,反反复复研究这个问题,然后客客气气地送他离开;如果不赞成孙权意见,就不请中书郎吃饭,也闭口不言。所以每次中书郎回来后,孙权就问:顾雍请你吃饭了吗?

  正因为他小心谨慎,从来没有当面顶撞过孙权,太太平平做了19年的丞相。

  陆逊因说话直被扣罪名

  第三任丞相是名将陆逊。

  陆逊是浴血疆场的人,自然不会像顾雍唯唯诺诺,而且他战功赫赫,名望又高,信念就是“武死战,文死谏”。习惯了讲话很冲,直来直去,不会顾及到孙权面子。他对自己要求也严格,一个从来不犯错误、又没有缺点的人,怎么可能在领导头脑中留下好印象呢?

  孙权对他这种“一根筋”虽然明里不说,但可以耍阴招。他任命陆逊做丞相,但一直没让他回建业,始终驻守在武昌。名义是上游的位置太重要了,离开了陆逊不行。实际上是要他远离朝廷,眼不见为净。

  不久,陆逊又卷入两宫之争(孙权两子——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之间的斗争,后面还会提到),孙权终于抓到了他的把柄,也是担心他威望太高,子孙们控制不住他,给他扣上大量莫须有罪名。狡兔死、走狗烹,陆逊无以辩白,忧愤而死。陆逊死后,家无余财。

  步骘性格宽厚爱读书

  第四任丞相是步骘。步骘是淮阴士族步氏的后人,和孙权的步夫人是同族。

  他最大的特点也是忍辱负重。年轻的时候,地方有个豪强叫焦矫,步骘为了和他处好关系,和一个朋友卫旌带了礼物去拜访他。到了他家焦矫正在室内睡觉,两人就在外面等待。

  等了很久,卫旌受不了了,想要回去,步骘却很淡定,劝他要忍。焦矫醒来后看见了他们,也不请他们进来,让人在外面铺上席子,叫他们坐在室外。吃饭的时候,自己桌前堆满了佳肴美味,步骘、卫旌盘里只有很少的蔬菜。卫旌愤闷得吃不下去,步骘却把饭菜全部吃光。

  能忍辱者必能成大事,步骘担任过交州(今两广及越南部分地区)刺史,交州比较乱,步骘去后逐一消灭了地方势力。步骘后驻守西陵(今湖北宜昌西北)有20年,曹魏的边境将士都敬仰他的威信。

  他性格特点是比较宽厚,喜怒不形于色,不论是对谁都特别恭敬,衣饰、居处简单朴素,平时手不释卷。属于孙权欣赏的人。但是他担任丞相时间也很短, 8个月后就死了。

  第五任丞相是朱据。朱据长得帅,文武双全,屡立战功,孙权把他当作吕蒙的继承人,还把女儿孙鲁育嫁给了他。朱据的特点也是为人谦虚,朋友很多,不看重钱财,俸禄赏赐很多但经常不够用。但他也只担任丞相一年,就卷入了两宫之争被陷害至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张昭从未当丞相,顾雍却为相十九年,孙权是如何选择的?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张昭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曹魏黄初三年(吴黄武元年),曹丕封孙权为吴王,孙权正式开国,也是孙权权力的再一次提升。当然,对于他手下的文官武将,更是一次晋升的机会。孙权此时需要一个丞相,总领万机。很多人都找来表示应该让张昭来担任吴国丞相,但孙权却表示,现在刚刚开国,事务过于繁多,现在优崇张昭并非明智之举。孙权决定让孙邵担任吴国第一任丞相。这位孙邵虽然看似名不见经传,但也算是“老熟人”了。他和孙权并没有亲戚关系,早年间在孔融手下工作,曾被孔融大加赞赏。后来又投靠了刘繇,最终效力东吴。在现有残缺的史料中,他在孙策去世后,孙邵一直劝谏孙权一直不要放弃对献帝上贡,通书信,此建议受到孙权采纳,并确立了对待献帝和汉室朝廷的态度。孙权称王封相为何孙邵“名不见经传”?从各个史料上分析,很可能孙邵和同事们关系并不好,尤其是《三国志》的重要参考资料是韦昭的《吴书》。因此大家...
· 孙权火烧张昭家门:对东吴开国功臣的温和与强硬
张昭(156年-236年),字子布。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臣。东汉末年,张昭为避战乱而南渡至扬州。孙策创业时,任命其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将文武之事都委任于张昭。孙策临死前,将其弟孙权托付给张昭,张昭率群僚辅立孙权,并安抚百姓、讨伐叛军,帮助孙权稳定局势。赤壁之战时,张昭持主降论。孙权代理车骑将军时,以张昭为军师。后拜绥远将军,封由拳侯。孙权两次要设立丞相时,众人都推举张昭,孙权以张昭敢于直谏、性格刚直为由而不用张昭,先后用孙邵、顾雍。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后,张昭以年老多病为由,上还官位及所统领部属,改拜辅吴将军、班亚三司,改封娄侯。晚年时一度不参与政事,在家著《春秋左氏传解》及《论语注》,今皆佚失。嘉禾五年(236年)去世,享年八十一岁,谥号文。张昭善隶书,其作品无存。唐张怀瓘在《书估》中将其书法列为第三等。东吴的人才队伍是梯队型的——一茬接一茬东吴人才群体最大...
· 张昭和周瑜是如何稳定江东的局势的他们做了什么事情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发生在孙权继位之时,相关人物分别为孙权、张昭和周瑜。原文如下:孙策既死,孙权哭倒于床前。张昭曰:“此非将军哭时也。宜一面治丧事,一面理军国大事。”权乃收泪。张昭令孙静理会丧事,请孙权出堂,受众文武谒贺……且说当时孙权承孙策遗命,掌江东之事。经理未定,人报周瑜自巴丘提兵回吴。权曰:“公瑾已回,吾无忧矣。”原来周瑜守御巴丘。闻知孙策中箭被伤,因此回来问候;将至吴郡,闻策已亡,故星夜来奔丧。当下周瑜哭拜于孙策灵柩之前。吴太夫人出,以遗嘱之语告瑜,瑜拜伏于地曰:“敢不效犬马之力,继之以死!”少顷,孙权入。周瑜拜见毕,权曰:“愿公无忘先兄遗命。”瑜顿首曰:“愿以肝脑涂地,报知己之恩。”权曰:“今承父兄之业,将何策以守之?”瑜曰:“自古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为今之计,须求高明远见之人为辅,然后江东可定也。”权曰:“先兄遗言:内事托子布,外事全赖公瑾。”按照小...
· 孙权十分敬重张昭但为何始终不肯拜他为丞相
公元200年,孙策终于平定了江东,为东吴立国奠定了基业,却不幸遭遇刺客重创。临终前,他把弟弟孙权托付给长史张昭辅佐。张昭不负重托,果然扶持孙氏政权实现平稳过渡。起初,孙权拟设丞相一职,大家以为非张昭莫属,纷纷予以举荐,结果被孙权否决了,理由是,眼下正是多事之秋,统领百官责任繁重,并不是什么优厚待遇。首任丞相孙邵去世后,群臣又推举张昭,孙权说,我难道是舍不得这个职位给张公吗?丞相事务繁杂,他这人性情刚烈,所言若有不从,就会引起怨愤和责难,做丞相对他没好处。最后,启用顾雍为丞相。网络配图按理说,张昭资深德厚又身负重托,丞相一职当之无愧,也是众望所归,孙权却先后两次否决不授,说出来的理由更像搪塞。那么,孙权内心究竟是怎么盘算的呢?这要从孙权继位时说起。当时,孙权才十八岁,血气方刚,好勇不羁,尤喜骑射猎虎,宴饮取乐。只要张昭在场,就会上前严词劝阻。照此看来,孙权不拜张昭为相,似乎是不愿受其管束。但...
· 张氏名人-清代文臣张廷玉
简要介绍:张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清康熙时任刑部左侍郎,雍正帝时曾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等职。[1]康熙末年,整治松弛的吏治,后又完善军机制度。先后任《亲征平定朔北方略》纂修官,《省方盛典》《圣祖实录》副总裁官,《明史》《四朝国史》《大清会典》《世宗实录》总裁官。死后谥号“文和”,配享太庙(鄂尔泰后因其门生胡中藻逆反被撤出),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出生于北京城。张廷玉画像及作品(11张)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二十六岁的张廷玉准备参加会试,但因张英奉命为总裁官而回避不试。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考中进士,授为翰林院庶吉士。[2]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张廷玉的夫人姚氏离世,父亲张英登上相位。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张廷玉授翰林院检讨。开始担任《亲征平定朔北略》的纂修官。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四月,...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