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解密书法“二王”:开始时儿子王献之的地位更高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61
转发:0
评论:0
解密书法“二王”:开始时儿子王献之的地位更高,  王羲之、王献之后世并称为“二王”。但从他们死后到南朝的宋、齐间,书法界排名

    王羲之、王献之后世并称为“二王”。但从他们死后到南朝的宋、齐间,书法界排名第一的王献之,力压老爸,独领风骚上百年。

  王献之的“江湖”地位不仅缘于他后天的刻苦勤奋,同时,遗传基因太好。他的父母不仅是一对生死不渝的“贤伉俪”,而且都是史上罕见天才,在书法的绝顶上一览众山、比翼双飞。

  母亲被称“女中笔仙”

  “袒腹东床”让一般人记住了王羲之,那么嫁给他的女孩是谁呢?她叫郗璇。

  如果有“古代幸福女人排行榜”,她应当位居前列;如果把她放到民国,就是林徽因一样的奇女子。

  第一、她有美貌,出身豪门。父亲郗鉴身为太尉,位极人臣,总共就她一个女儿,视为掌上明珠。所以把王家的子弟都拉出来,为她挑选其中最好的。

  第二、她才华横溢。郗璇是长女,还有两个弟弟,叫郗愔、郗昙,都是当时著名书法家。但是他们在姐姐面前大气不敢出,因为她的书法巾帼不让须眉,被称为“女中笔仙”。

  第三、她的爱情和婚姻如果用两个字概括,那就是“完美”。她和王羲之是真正的“天设一对,地造一双”,算得上绝配。不仅是帅哥美女,而且才气相当、情投意合,有共同的语言和爱好。王羲之共有7子1女。儿子是:玄之,凝之,涣之,肃之,徽之,操之,献之。女儿是:王孟姜。

  凭王羲之的风流和身份,娶几个小妾、养几个歌妓是很正常的。但王羲之钟爱她一生,真正是“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花前月下、卿卿我我了一辈子。8个子女全是由郗璇一个人生的,在当时大族中很难找出第二个。

  第四、子女个个有出息。7个儿子全是书法家,只是名气大小不同而已。她的女儿记载不多,但有个小故事侧面说明她的名气。唐太宗的第12个女儿临川公主擅长书法,唐太宗希望她能有所成就,就为她取字叫“孟姜”。王孟姜还有个外孙,叫谢灵运。

  第五、寿命很长。郗璇究竟死于哪一年是有争议的。有种说法是,她活到了90岁,当年王羲之的堂侄孙王惠去看望她,问:您的眼睛、耳朵还好吗?

  郗璇思路依然清晰,说:头发白了,牙齿掉了,这属于身体的事;眼睛耳朵,和精神相关,哪能那么快就和人分开呢?

  王献之从小勤奋刻苦

  王献之是第7个儿子,很小就跟着父亲学书法。有一次,王羲之看他正在聚精会神地写字,悄悄走到背后,突然去抽他手中的毛笔,笔纹丝不动。王羲之在郗璇面前夸赞:这个小孩将来肯定能得大名。

  到了10岁左右,王献之认为自己绝技学成,可以出师了,跑过去问父亲:我还要再练几年?

  王羲之只是笑笑,没有说话。他又跑到母亲身边,郗璇摇摇头说:早呢。


  王献之又问:5年够吗?

  郗璇还是摇头。王羲之指着院子里一排大缸说:等你写完了这十八口大缸的水,字勉强能站稳脚跟。

  王献之又苦练5年,拿着一些得意作品给王羲之看,王羲之没有说话,随手在一个“大”字下面加了一点,还给了他。王献之又拿给郗璇看,郗璇翻了一遍,说:只有这一点像你父亲。

  王献之一看,就是王羲之加的一点。

  有一次,王羲之要到京城去,临走时在一块墙壁上写了几行字。王献之偷偷地把字抹掉了,自己另外写上去,写完之后相当得意,感觉和老爸的差不多啊。

  过了几天,王羲之回来,看到这几行字,伤心地叹气,说:唉,我走的时候肯定是喝酒醉得不成样子了,才会写出这样的字。

  王献之惭愧不已,深感功力差远了,从此更是刻苦临习。多年以后,他终于扬名天下,和王羲之并驾齐驱。王羲之被称为“书圣”,有人称他为“小圣”。

  他为人高傲写字随性

  王献之和他父亲一样,为人高傲,家里又阔绰,不靠卖字赚钱。求他一字很难,纯粹看他的心情。

  一次他到朋友家玩,朋友正在午睡。王献之看他身上穿了一件白色袍子,还是新的。顿时来了兴趣,蘸墨在衣服上写字,转眼上面满是诗文,然后转身离去。

  这个朋友醒来后,一看就是王献之的笔墨,欣喜若狂,把衣服珍藏起来,当作传家宝。

  有一次,他到寺院闲逛,看见新刷的白墙,也是心血来潮。跑到墙角拿来一把大扫帚,蘸着泥汁在墙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字。

  寺院的住持开心得不得了,赶紧请人刻在墙上。从此,这个寺庙观者如潮,就为了来看这个字。

  他的绘画也颇有成就。桓温曾让他在扇子上写字,王献之挥笔而成。一不小心,笔落到扇子上,字都糊了。桓温正感到可惜,王献之不急不慢,用笔在墨迹上轻轻涂改。过了一会,就画成了一匹黑马和一头母牛,惟妙惟肖。桓温惊喜不已。

  留下来的作品非常少

  王献之的书法先学王羲之,后来也是兼各家之长,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谢安曾问他:你的书法与令尊大人相比,怎么样?

  王献之答:当然不同,各有所长。

  桓温的儿子桓玄非常喜爱他们父子的书法,做了两个书袋,分别装着两个人的字画,放在左右欣赏。

  王献之的名作《洛神赋十三行》,是用小楷书写的曹植名篇《洛神赋》,到唐宋时,就仅残存了十三行。

  真迹早就不复存在,最接近真迹的石刻本,传说是宋代贾似道写的,因石色如碧玉,又称为“碧玉十三行”。是明代万历时挖出来的,此后流落民间,解放后被国家收购,现在藏于北京首都博物馆。他的草书有《鸭头丸帖》、《中秋帖》等。

  从东晋到齐梁,人们普遍认为:书法界有三个绝顶高人,排名是“王献之——王羲之——钟繇”。到了梁武帝萧衍,认为王羲之的作品要优于王献之。把名次改成了“钟繇——王羲之——王献之”。

  到了唐朝,由于唐太宗极度推崇王羲之,是个狂热粉丝。从此,天下大多数人都学王羲之。所以王献之留下来的作品非常少,而且没有真迹,全是临摹本。

  王献之书法能和父亲比肩,但他的爱情,远不如父亲幸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王献之简介王献之书法比王羲之强?
若是问起古代大书法家,90%的人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王羲之。王羲之作为东晋著名书法家,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广采众长,最终精炼一炉,形成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的自我风格。他所写《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因为其书法的出众,被后世尊称为“书圣”。王羲之在书法上的成就之高毋庸置疑,但若说他书法第一,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就是他儿子。王羲之第七子王献之,也是一位大书法家,其在书法上的成就不低于父亲。他与王羲之合称“二王”,与张芝、钟繇、王羲之并称“书中四贤”。其实一定程度上王献之在书法上的成就,在晋末到梁的半个世纪影响都比王羲之要大。张怀瓘在《书估》中评其书法为第一等。王献之自己也非常有自信,他认为自己在书法方面要比父亲强。南朝宋明帝《文章志》有记:王献之隶书写的好,后来还变右军法为己用,形成自己的书体,妙绝时伦,与自己的父亲一样出名。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二人都善书,所...
· 书法之乡—名家书法—王献之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第七子。由于其书艺超群,历来与王羲之并称“二王”,或尊称为“小圣”。王献之曾经担任过州主簿、秘书郎、秘书丞、长史、吴兴太守等官职;成为简文帝驸马后,又升任中书令(相当于宰相)。但政绩一般,远不如他的书名显赫。王献之学书和他的父亲一样,不局限于学一门一体,而是穷通各家。所以能在“兼众家之长,集诸体之美”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终于取得了与王羲之并列的艺术地位。书迹有宋米芾临的《中秋帖》等。
· 王献之简介东晋书法大家王羲之之子王献之生平
王献之,字子敬,汉族,东晋琅琊临沂人,书法家、诗人,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王羲之第七子。死时四十三岁。以行书和草书闻名后世。王献之幼年随父羲之学书法,兼学张芝。书法众体皆精,尤以行草著名,敢于创新,不为其父所囿,为魏晋以来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其父并称为“二王”。介王献之(344-386),字子敬,小名官奴,王羲之第七子。由于其书艺超群,历来与王羲之并称“二王”,或尊称为“小圣”。官至中书令,人称中书令。王献之曾经担任过州主簿、秘书郎、秘书丞、长史、吴兴太守等官职;成为简文帝驸马后,又升任中书令(相当于宰相)。但政绩一般,远不如他的书名显赫。王献之生于这样的家庭,父亲是大名鼎鼎的"书圣",母亲及叔、祖辈、众兄弟都是书法大家,从小的习是在所难免的。而他较之他人又更为勤勉,在学习书法时更为下力、专注、其性情也颇具乃父之风。王献之的书法艺术,主要...
· 书法:东晋王献之《玉版十三行》
书法【东晋王献之《玉版十三行》】此书被誉为“小楷极则”,笔划隽秀挺拨,结字萧散逸岩,顾盼有致,盛名千年不衰。墨迹本均佚,流传的刻本有二,一为“碧玉版本”,一为“白玉版本”。世以“碧玉版本”为优。“碧玉版本”明万历年间出土于杭州西湖葛岭南宋贾似道半闲堂旧址,藏北京首都博物馆。
· 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为了不当驸马,自断双腿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王献之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很多士子为了荣华富贵攀附皇亲国戚,希望借助他们的力量一飞冲天。而攀附皇亲国戚最好的办法就是与他们结亲。其中,典型代表就是陈世美,为了当驸马居然抛弃了发妻和儿女。当然,也不是每个男人都愿意成为驸马,有些人为了逃婚甚至做出了自残的行为。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位不愿做驸马的青年才俊。这个人就是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历史中的王献之风度翩翩,文采非常出众,再加上王献之的书法堪称一绝,可以堪比他的父亲王羲之。王献之此人看起来有一些懒散,每天都喜欢在家中,不愿意与达官贵人多接触,但是就是这样的人往往会引起朝中官员的重视,当年王献之与自己的兄弟王操之一起拜望谢安,王献之只是寒暄几句。王氏兄弟离开后,身边人问谢安:“您觉得这兄弟三人,哪个更优秀?”谢安说:“小的那个比较优秀。”身边人又问:...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