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中兴名臣霍光:“昭宣中兴”的幕后推动者
霍光,字子孟,汉武帝元光年间出生于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霍光是西汉名将霍去病的同父异母之弟。
武帝时期
武帝时期,霍光担任汉武帝的奉车都尉,负责保护汉武帝的安全。由于他谨慎稳重,负责有为,所以很受汉武帝的信任。霍光跟随汉武帝近三十年,是武帝时的重要谋臣。
汉武帝立幼子弗陵为太子时,为了避免日后政局发生,尤其为了防止太后专权,所以武帝早将太子的母亲钩弋夫人处死。武帝希望幼帝即位后,能由霍光等来能辅政。据说武帝还特地命画工画了一幅周公背周成王的像赐予霍光,盼他能像当年周公辅佐年幼的成王一样,对年幼的弗陵太子给予忠诚和协助。
昭帝时期
武帝后元二年春,汉武帝病死。霍光接受汉武帝遗诏,成为汉昭帝刘弗陵的辅政大臣,与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等人共同辅佐朝政,但以霍光权力最大,史书上称:“帝年八岁,政事一决于光”。
霍光辅政之后,首先帮昭帝采取一系列的休养生息政策,把国家管理的井井有条。如此举动,却招来同为辅政的上官桀等人的妒嫉。上官桀为了与霍光争权,便依附于公主之下,再进一步通过公主,将其年幼的孙女送入宫中,封为婕妤,意图通过公主和孙女,来让自己取代霍光的地位。同时,为了逼退霍光,上官桀等人还上演了一出诬陷戏,想要借此来除掉霍光。
昭帝十四岁时(始元六年),霍光检阅了羽林军,后来且把其中一名校尉调到他的大将军府里。上官桀等人就以此为藉口,他们以燕王旦的名义上书给汉昭帝,捏造说霍光在检阅京都兵备时,使用天子的仪式;还自作主张调用校尉,想要擅自调动兵力。并且还造谣说霍光把被匈奴拘留十九年的苏武召还回国,就是想要借匈奴的兵力来造反,意欲推翻汉昭帝,自行称帝。
上官桀故意在霍光外出时,才将这封奏章密送给昭帝。原本他们想让皇帝看过奏章之后,再由燕王以“清君侧”的名义,来帮皇帝抓出“奸臣”。可是汉昭帝看完之后,只是把它放在一旁,不予理睬。
隔天,汉昭帝上朝时没见到霍光,一问之下才知霍光听闻燕王密奏一事,因此不愿进宫来。年仅十四岁的汉昭帝经过细心思考,决定传唤霍光入朝,并对他说:“我知道那封信所言都是假的,是在造谣毁谤你”,又说:“你调用校尉是最近的事,还不到十天,燕王远在北方,怎会这么快就知道呢?况且,如果你真要谋反的话,也不会只单靠调用一个校尉而已吧!所以我相信你。”
就这样,上官桀等人的阴谋,在小皇帝的聪敏判断之下以失败告终。而霍光在皇帝的信任下,继续辅佐政事长达十三年。昭帝在位十三年当中,也由于霍光的辅佐,为汉朝的巩固及安定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宣帝时期
后来,昭帝得病去世。由于生前无子,死后的皇位继承成为霍光等大臣面临的棘手难题。当时尚存的有汉武帝的儿子刘胥,但他行事不检点,汉武帝生前就很不喜欢他。所以霍光等人只好选择了汉武帝之孙,也就是荒淫无度的刘贺。但刘贺在前往登基的途中,竟沿路掠取民间女子、财宝,胡作非为,进宫之后又把皇宫闹的鸡犬不宁,霍光与大臣们商量之后,决定废掉刘贺,改立流落民间的刘询。
刘询年仅十八,是汉武帝的曾孙,即位后是为汉宣帝。霍光继续辅政,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仍尽心尽力。三年后,霍光病重,汉宣帝亲至家中探访。直到霍光过世,汉宣帝为他举行了隆重葬礼,以感念他做为汉朝两位皇帝的辅政大臣,前后长达二十年的辛苦贡献。
霍光除了对汉室忠心不二之外,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善于用人,知人善任。有这么一个故事:在他辅政之初,朝政很不稳定,有一次为了防止宫内生变,霍光把掌管皇帝印玺的郎官叫来,要他交出印玺让自己保管,以免有人盗用它。但这位郎官却不愿把印玺交给他。当霍光想要夺取印玺时,这位郎官愤怒的握着剑说:“我的头可断,但印玺绝不能交出去。”
众人都替这位郎官捏了一把冷汗,想不到,霍光不但不生气,反而很赏识他的忠于职守,还给这位郎官增加了俸禄。还有像丞相田千秋、太仆杜延年、右将军张安世等人,都是霍光知人善任的结果,而这些人后来果然都成为昭、宣治世的中流砥柱。
同时,受到儒家思想影响,霍光也十分注重自身的政治修养,常以儒学之术规范自己。他要求自己一举一动都要符合礼法,所以他很少做出逾越礼法的事情来。
霍光受命为辅政大臣,先后辅佐了汉昭帝与汉宣帝达二十年。由于他的忠心不二及知人善任,昭、宣两世在他的辅佐下,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也让汉朝国运又迈向一个高峰,史称“昭宣中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