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李煜诗酒荒淫其实不过是麻痹宋朝的手段?
为何说李煜诗酒荒淫其实不过是麻痹宋朝的手段?,971年,李煜派弟弟李从善去宋朝,赵匡胤将其扣留。李煜亲手写信请求将李从善放
971年,李煜派弟弟李从善去宋朝,赵匡胤将其扣留。李煜亲手写信请求将李从善放回,赵匡胤拒绝。李煜从此真正认识到南唐的无力,这一切让他深思:南唐的出路在哪里?从此之后,李煜为南唐黯淡的前途,国家日益窘迫而悲伤,每天和臣下饮酒悲歌,不能自已,甚至对一些主战派官员多番贬斥,一改当年振作之风。是李煜从此沉落,自甘堕落吗?
在我们的印象中,李煜一直都是一个沉湎诗词歌赋,每日流连宫闱的昏庸国君。可为什么会有这种印象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多数流传至今的文史资料都被宋朝统治者篡改。作为胜利的一方,自然要标榜大宋是代天征伐,南唐是自取灭亡。李煜越昏庸越荒淫越能证明大宋的正确。可事实并非如此。
李煜此人前后行为为何有如此大的差异?之前李煜励精图治,整顿国政,确有一番新气象,怎奈天下大势趋于一统,南唐偏居一隅,国小力弱,而贤臣如韩熙载沉湎声色,无心国政。李煜为了躲避锋芒,只能又重演当初做王子时候的手段,用饮宴诗词来掩饰自己的真实内心,以此获取时间,积极备战。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李煜对诗词的特殊喜爱,对宫妃的缠绵情意,但这和李煜作为南唐国君的政治抱负并不矛盾。我们从几年后南唐和北宋最后的决战中,就可以了解到这一点。面对宋朝的进逼,和十四万人齐解甲的后蜀不同,李煜没有束手待毙,而是誓死抵抗,双方几十万大军参战,大小战役几十次,双方互有胜负。北宋多次劝降,可直到南唐军队主力尽丧,全线溃败,再无希望,李煜才奉表投降,堪称力尽而亡,又怎么可以苛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酒文化―酒与诗词―乌夜啼(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 酒文化—酒与诗词—乌夜啼(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 细说宋朝79:宋诗
?钱钟书说宋诗的长短得失最为透彻:“有唐诗作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看了这个好榜样,宋人就学了乖,会在技巧和语言方面精益求精;同时,有了这个好榜样,他们也偷起懒来,放纵了模仿和依赖的惰性。”晚宋严羽写了一部《沧浪诗话》,算是宋代最有创见的诗论,为宋诗作了近乎盖棺论定式的结论:“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且其作多务使事,不问兴致,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散文化、才学化、议论化是宋诗最为人诟病的弊病,却也是宋诗最大的特点。唐宋相比,唐诗以风神情韵擅长,宋诗以筋骨思想见胜;唐诗如丰韵少女,宋诗如瘦硬汉子。唐诗重比兴,其词微婉蕴藉,宋诗重赋,其词径直发露;唐诗妙在虚处,宋诗妙在实处。宋诗虽不能上比唐诗,但仍有其特色,成就在元诗、明诗之上,也超过了清诗。北宋前期,宋诗还在唐诗的阴影之下不能自立。效法李商隐的西昆体势力最盛,以杨亿、刘筠、钱惟演为代表。号称晚唐体的诗派,取法...
· 唐诗里面说酒价
唐朝酒价几何?现代人大多不会犯傻——唐朝前后近三百年,你问的是哪一年的酒价?历史上,不少人犯过糊涂。在宋朝,不少文人雅士、达官贵人争得不亦乐乎。多数人认为,唐朝酒价应是“一斗十干”(铜钱),有诗为证,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干”,王维“新丰美酒斗十干”,陆龟蒙“若得奉君欢,十干沽一斗”等等。也有人认为,诗人的话怎么能当真?问题是,为何这么多诗人都言之凿凿?白居易是唐朝最善写实的诗人,他也明白无误地留下诗句:“共把十干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即便是最善写实的人,难保没有一颗渴望浪漫的心。也许李白诗名太大、酒名太盛,大家跟着浪漫一把,“秀”一下酒价,也未可知。浪漫的东西,大可不必当真。唐诗的另一座高峰是杜诗,杜甫与李白比肩,不肯附和什么“斗十千”,他写道:“速来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宋朝的第三个皇帝真宗,对唐朝的酒价很感兴趣,向众大臣询问。结果,众说纷纭,各执己见。独有“滑头宰相”丁谓,举...
· 酒的由来和发展:宋朝人为何把酒叫做“祸泉”?
自从酒这东西发明以后,不知道成为了多少人的精神寄托和心灵的临时避难所?历史上关于酒的记载俯拾皆是,今观宋人笔记,非独帝王将相嗜好此杯中物,文人雅士、市井中人对此也有诸多感慨,此中酒德、酒趣、酒事,让今之贪杯者亦不无借鉴。宋人陶谷所著《清异录》中就列有酒浆门,专门叙述唐五代期间有关饮酒之人的种种趣事。比如唐穆宗喜饮西凉进贡的葡萄酒,并赞曰,饮此酒顿觉四体融和,真太平君子也。而乱世枭雄王世充也曾说,自己日理万机,劳累异常,只有酒能起到和气通畅的作用,竟封酒为天禄大夫,希望酒能时刻陪伴自己。时文人雅士既有把酒称做“快活汤”的,也有叫做“曲世界”的,诗人杜甫就有诗云“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元稹亦云“亲烹园中葵,凭买家家曲”。酒虽有暂时的麻醉作用和对现实的一味逃避,但也有很大的危害性,导致文人酒后乱德失性,陶谷就一针见血的指出,酒是“祸泉”,大凡置于瓶中的,为酒。酌于杯,注于肠,善恶喜怒...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