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李牧:战国智谋最高最能打仗的将领 却不得志!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68
转发:0
评论:0
李牧是赵国的名将,在一系列的作战中,他屡次重创敌军,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以自身的英勇善战保障了赵国的和平与安宁。一、精于谋略、以守代攻赵国的惠文王统治末年,北方的匈奴部落逐渐强大起来,时常南下赵国边境骚扰抢掠,给北部边境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困难。赵孝成王即位后(公元前265年),任命李牧驻守代郡(今河北蔚县东北)和雁门郡(今山西宁武北),防备匈奴入侵。李牧到任之后,深知匈奴骑兵的攻击力和机动力都非赵军所能比,于是制定了“坚壁清野,积极防御”的战略,对边境地区的守备情况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先是按照边防需要调整官员,以利于战备;接着又将地方的财政收入用做军费,改善官兵生活,每天宰杀数头牛搞劳士卒;然后是加强将士的训练,教导战士苦练骑马、射箭技术,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同时,加强烽火报警、通讯联络设施,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并派出大批情报人员,深入边境以外地区,及时掌握匈奴人的动态。在具体的作

李牧是赵国名将,在一系列的作战中,他屡次重创敌军,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以自身的英勇善战保障了赵国的和平与安宁。

一、精于谋略、以守代攻

赵国的惠文王统治末年,北方的匈奴部落逐渐强大起来,时常南下赵国边境骚扰抢掠,给北部边境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困难。赵孝成王即位后(公元前265年),任命李牧驻守代郡(今河北蔚县东北)和雁门郡(今山西宁武北),防备匈奴入侵。

李牧到任之后,深知匈奴骑兵的攻击力和机动力都非赵军所能比,于是制定了“坚壁清野,积极防御”的战略,对边境地区的守备情况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先是按照边防需要调整官员,以利于战备;接着又将地方的财政收入用做,改善官兵生活,每天宰杀数头牛搞劳士卒;然后是加强将士的训练,教导战士苦练骑马、射箭技术,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同时,加强烽火报警、通讯联络设施,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并派出大批情报人员,深入边境以外地区,及时掌握匈奴人的动态。在具体的作战上,改变以往敌军来犯即出军迎击的战法,采用坚壁自守、示弱避战、养精蓄锐、伺机反击的作战方针,传令全军:“若匈奴来袭,立即进入壁垒自保,有敢擅自接战、贪功抓俘虏的,斩!”让将士们只要发现匈奴军队,即退入营寨城堡,坚壁清野避免接战。匈奴骑兵既无攻坚兵器及手段,又难掠到牲畜食粮,每次都是毫无所获,被迫退去。这样一来,既为赵国训练了一支装备精良而素质较高的边防军,又使赵国军队在人员、物资上没有多少损失,为以后的反击奠定了物质基础,边境地区也日趋安宁。

但是,匈奴人却认为李牧胆小看不起他,边关将士也埋怨主帅缺乏勇气,让他们无法建立功勋。赵孝成王听说后,也责备了李牧。但李牧依然我行我素,终于惹恼了赵王,把他召回,另派将领替代他。新任将领到职一年多,每当匈奴兵来犯,他都命令部队出战,但每次作战都由于赵军分散戍守,仓促集战,对机动性极强的匈奴军,疲于应对,陷于被动。屡次失利,伤亡很多,边境地带变成了战场,百姓无法耕作放牧,举目一片荒凉,民不聊生。战报一次次的报上来,赵孝成王终于明白还是李牧的战法高明,就亲自登门请李牧复出。李牧推说自己有病,不肯答应,赵王知道他是心病.所以还是坚持让他出来带兵。李牧提出条件说:“大王一定要臣去。必须准许臣用以前的战法,臣才敢去。”赵王答应了,李牧这才去赴任。


二、洞悉敌情、英勇善战

李牧的名将地位,绝不是仅靠防守博得的。而是他善于抓住时机,主动出击,发动进攻,英勇善战之后的实至名归。

李牧再次到边境后,告诫部下一切照旧,边境局势又得到控制,相对稳定下来。这样经过几年的经营、训练,赵军战斗力大为提高,将士的求战愿望也日趋强烈,而匈奴则越来越认为李牧是胆小怯战,益发轻敌。这时已经到了赵悼襄王元年(公元前244年),李牧觉得时机已到,该是反击的时候了。于是,挑选了兵车一千三百辆,骑兵一万三千人,步兵五万人,弓弩兵十万人,总兵力约二十万人,全部组织起来加以综合训练。等军队训练完成,李牧派民众出关放牧,百姓满野,牛羊遍地,却只派少数士兵保护放牧的百姓。匈奴人得到消息后,派出小股骑兵前去劫掠,李牧命令士兵装败退却,丢下几千人和牲畜让匈奴抢掠,匈奴满载而归。匈奴单于一直为找不到攻打赵军的机会而发愁,现在得到赵军“溃逃”的消息后,认为机会来了,亲率骑兵约十万进逼雁门,深入赵国境内。

李牧得知匈奴单于率兵来犯后,严阵以待,采取守势作战。以车阵从正面迎战,利用战车限制、阻碍和迟滞敌骑行动;以弓弩兵轮番发射;而将骑兵及精锐步兵控制于军阵侧后。当匈奴军冲击受挫时,李牧乘势将控制的机动精锐部队由两翼投入战斗,发动钳形攻势,包围匈奴军。经过激烈战斗,除单于率少量亲卫部队突围逃走外,进犯的十万骑兵全部被歼。接着,李牧又乘胜前进,在河北北部攻灭匈奴褴国部,在内蒙东部击败匈奴东胡部,在山西北部收服匈奴林胡部,一时之间,声威大振。此后十多年,匈奴不敢再进扰赵国边境。


后来,李牧回到朝中任职。这时已到了战国的晚期,秦国加快了统一的步伐,在收服了魏国之后,把矛头指向了赵国。公元前234年,赵将扈辄为秦将樊于期所败,损兵十万。公元前233年初,樊于期又率军进攻赵国,兵锋所指,威胁都城邯郸。赵王任命李牧为大将军,指挥全部赵军抗击秦军。李牧率边防军主力与邯郸派出的赵军会合后,在宜安(河北葶城西南)附近与秦军对峙。他认为秦军连续获胜,士气甚高,如仓促迎战,势难取胜。于是,采取筑垒固守的战术,拒不出战,伺机反攻。这一招正好打到了秦军的痛处,樊于期认为,秦军远出,不利持久,应该速战。他率主力进攻肥(今何北晋州西),企图诱使赵军往援,等其脱离营垒后。将其歼灭于运动之中。李牧洞悉敌情,不为所动。当手下将领建议应该救援时,他说“敌攻而我救,是受制于人的战法,兵家大忌,我们只有等待时机。”当秦军主力去攻打肥后,营中留守兵力薄弱;又由于多日来赵军采取守势,拒不出战,秦军习以为常,也疏于戒备。

李牧一看,机会来了,乘机一举袭占秦军大营,俘获全部留守秦军及轴重。李牧判断樊于期得到消息后必将回救,就部署一部分兵力由正面阻击敌人,而将主力放在两翼。当正面的赵军与匆匆赶回的秦军接触时,立即指挥两翼赵军实施钳攻。经激烈战斗,十万秦军,全部被歼。大将樊于期仅率少量亲兵冲出重围,畏罪逃奔燕国(就是后来荆柯刺秦王时甘愿献上人头壮举的那位将军)。李牧因为此战,被封为武安君。

后来曾有人评论说,李牧是东方六国智谋最高、最能打仗的杰出将领。可惜由于处在战国末年的形势中,个人能力再强也难挡历史的车轮,难挡统一的步伐。但这并不能掩盖他的卓越战功。特别是他曾长期驻守北部边疆。对于确保人民的生活安宁,防御匈奴入侵做出了重要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李世民:历史上最能打仗的帝王
古代历史唐朝开国君主是高祖李渊,不过打天下的头号功臣是他的次子唐太宗李世民。毛泽东点评历代兵家时,曾对他盛赞说:“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李世民隋末时李渊贵为太原留守(驻守军事重镇的高级官员),且是隋炀帝表亲,李世民从小却无纨绔子弟习气而志于习武从军,18岁便促其父举兵反隋并自任前线指挥。在扫平群雄时,年轻的李世民显示出高超的战场指挥才能,擒获了敌手窦建德、王世充等,为一统江山建立了头功。后人曾指责李世民精于家庭,有杀兄灭弟、逼父让权的不良记录。不过在古代封建专制条件下,帝位交接只能靠血缘承袭或暴力争夺。626年,李世民在长安皇宫外的玄武门以流血政变夺得皇位,这在古代是不值得惊诧的常例,评价帝王是非的标准只能是看谁当政有益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唐初内地因战乱凋零,屡屡越过长城劫掠。617年李渊起兵之初,曾被迫向称臣,定都长安后依然受其军事威胁,一度想烧毁都城南迁。当时还是二皇子的李世民力阻...
· 李牧是哪个国家的将领?李牧参加的战役有哪些?
李牧是哪个国家的将领?李牧参加的战役有哪些?李牧时哪国将领李牧是赵国的大将,前期为赵国击推匈奴保卫边疆,是赵国最厉害的将军之一,李牧(?-公元前229年),嬴姓,李氏,名牧,战国时期赵国柏仁(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战国末期,李牧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长平之战后赵王派他抵御秦军,在李牧的带领下他秦军无法攻取赵国,于是秦国派奸臣郭开散布遥言,使用反间记,不料赵王中记杀了李牧。如果有人说却敌有方说的就是李牧。李牧参加的战役因为赵王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谗言夺取了李牧的兵权,不久后李牧就被杀害了。在李牧一生的战绩中,最显赫的就是赵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公元782年,唐德宗追封古代名将64人,当中就包括了大将军武安君李牧。宋代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也包括了李牧...
· 战国名将李牧是怎么死的?李牧真的是自杀吗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纵观李牧的一生,他的确有太多遗憾了,又有太多的光辉,爱国惜民,在他的身上有太多的闪光点了,他是率领二十万赵军击退强秦的将军,也是在军中与士兵一同吃喝的普通将领,更是抚恤边民、爱民如子的一代名将。只可惜,一切都定格在李牧自刎的画面,让他不得不做出这个抉择的是竟是他挚爱的祖国。历史上,可能像李牧这样,仅凭一个人的力量就能改变历史,史家称“李牧在,赵国强,李牧死,赵国亡”。这个说法一点也不夸张。在赵国被秦国侵犯后,特别是白起时期,秦国对赵国的长平之战,坑杀了赵国的降卒四十多万,给赵国带来了几乎是灭国的重创,这一战之后,赵国休养了几十年,才逐渐缓过气来,不过,就算是再怎么恢复,赵国的国力也始终式微。赵国在赵武灵王之后,能够拿得上台面的君主实在是太少,在赵武灵王之后赵国的国君基本都很废柴,没有什么远见,瞎指挥军队,导致赵国越来越弱。而赵国凭借昏庸的君主也让很多名将...
· 王翦和李牧究竟谁厉害?战国王翦与李牧的对决
国末期,有所谓四大名将之说,即秦国王翦,白起,赵国李牧,廉颇。虽是四大名将齐名,可放到实战里,却往往阴差阳错,长平之战的赵国主将本为廉颇,却被赵王听信谗言,换成了赵括,而廉颇前脚刚走,后脚秦军的主将就换成了白起。一对盖世名将,在决定秦赵命运的大决战里擦肩而过,可谓遗憾。然而却有另一场对决,虽是遗憾,却更多的是悲叹,比如王翦VS李牧。这两位都是彼时国家里的头号将星,王翦自不必说,白起死后秦军的顶梁柱,后来秦灭六国的一半以上的疆土,都是他打下来的。李牧也牛,赵国北部匈奴骑兵的克星,彼时战国七雄中最优秀的骑兵战将领,秦军中最头疼的人物。在之前的秦赵之战中,他可谓是独撑大局,公元前235年,击败秦国大将恒奇,歼秦军十万,为秦国在战国时代遭受的最惨重损失,公元前232年,以各个击破战术,击败秦将李信和蒙骜的两路秦军入侵,为赵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对秦作战的胜利。多年间,王翦之外(白起已死)的秦国名将,他几...
· 军史专家:李世民因何被称为最能打仗的帝王
徐焰军事史专家,少将唐朝开国君主是高祖李渊,不过打天下的头号功臣是他的次子唐太宗李世民。毛泽东点评历代兵家时,曾对他盛赞说:“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隋末时李渊贵为太原留守驻守军事重镇的高级官员,且是隋炀帝表亲,李世民从小却无纨绔子弟习气而志于习武从军,18岁便促其父举兵反隋并自任前线指挥。在扫平群雄时,年轻的李世民显示出高超的战场指挥才能,擒获了敌手窦建德、王世充等,为一统江山建立了头功。后人曾指责李世民精于家庭,有杀兄灭弟、逼父让权的不良记录。不过在古代封建专制条件下,帝位交接只能靠血缘承袭或暴力争夺。626年,李世民在长安皇宫外的玄武门以流血政变夺得皇位,这在古代是不值得惊诧的常例,评价帝王是非的标准只能是看谁当政有益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唐初内地因战乱凋零,屡屡越过长城劫掠。617年李渊起兵之初,曾被迫向称臣,定都长安后依然受其军事威胁,一度想烧毁都城南迁。当时还是二皇子的李世民力...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