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揭秘:房玄龄曾劝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94
转发:0
评论:0
揭秘:房玄龄曾劝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在隋末唐初的动乱中,房玄龄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廓清海内;局面安定下来之后,又辅助

在隋末唐初的中,房玄龄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廓清海内;局面安定下来之后,又辅助李世民建章立制,休养生息。虽有大功,却常怀淡泊之心,勤于政事,不愧是一代治国良相。

一、善谋大事

房玄龄自幼聪明机敏,又勤奋好学,博览经史,特别对历史上朝代的兴衰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少年时代就已经对世事有了精辟独到的见解。十四岁时,他随父亲去了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当时还是隋文帝时代,长安,一片大好的太平景象。但房玄龄却通过细心的观察和了解发现了问题。他私下对父亲说:“皇帝不为国家长治久安着想,他的儿子们有一个算一个,都是骄奢淫逸之徒,最终一定会相互倾轧诛杀。现在看起来国家强盛太平,但灭亡的日子已经翘足可待了。”

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时,每次战役胜利,军中许多人都全力搜求珍宝钱财,而房玄龄却四处寻访英杰人物,并把他们推荐给秦王李世民,并倾心结交这些谋臣猛将,使他们为秦王效力。

唐朝建立后,由于秦王李世民功勋显赫,手下猛将如林,谋臣如雨,威望日盛,使他的哥哥太子李建成感觉受到了威胁,为削弱李世民的势力,先后奏请高祖李渊将秦王府的谋臣猛将陆续调离。房玄龄及时提醒李世民说:“他人调出,不可惜,唯独杜如晦是辅佐您不可缺少的人物,您如果还想成就大业,富有四海,没有此人的辅佐是不会成功的。”李世民于是竭力留住了杜如晦,为日后的谋划大事打下了人才基础。

公元626年的一天,太子李建成请秦王李世民喝酒,疑在酒中下毒,幸好李世民有防备没有多喝,有惊无险。房玄龄知道后,当即找到长孙无忌(也是李世民的谋臣,还是他的小舅子)说:“现在仇恨已经积累很深了,祸乱会随时爆发,不仅会危及秦王府,也会给国家带来灾难。现在应当劝秦王反击了。”俩人联合劝说李世民立即行动,消灭太子的威胁。李世民依计而行,在皇宫的玄武门诛杀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史称“玄武门之变”。不久,李世民继承了皇位,史称唐太宗。房玄龄因功官拜中书令(宰相之首,当时的宰相不止一名)。

公元648年,唐太宗李世民决意对高丽(今朝鲜半岛的一个国家)发动一场宣扬国威的战争。已近七十高龄,又重病缠身的房玄龄听说后,认为不利于国家的安定。于是自己口述,由儿子代笔,上书痛陈发动战争的利害。不久,房玄龄病情加重,死在家中,唐太宗闻讯悲痛不已,暂时中止了这场战争。

善谋大事使他成为秦王的超级谋士,成就了李世民帝王大业,也使他自己成为开创“贞观之治”的千古名相。

二、淡泊名利

房玄龄虽有大功于国,却把名利看得很轻。他认为自己长期身居高位,不利于国家社稷,多次提出辞掉宰相的职务,都被唐太宗拒绝了。公元642年,他又以年老为由申请退休。太宗说:“辞让,固然是一种美德。但国家突然失去贤良的宰相,就像一个人失去两手。你如果精力还行,就不要这样辞让。等到你感到确实衰老无力的时候,再另奏明。”

公元637年,唐太宗下诏赐封房玄龄为首的十四位开国功臣为世袭刺史。房玄龄被封为宋州刺史。作为首辅大臣,房玄龄敏锐地察觉到这种裂土分封的世袭制度,必然会导致“重裂山河,下扰百姓”,而不利于国家的安定统一。他想自己身为宰相,应该为其他人做出榜样,以国家社稷为重,不贪图私利。于是主动向唐太宗坚决辞谢:“我已经担任宰相,再赐封世袭刺史,这样恐怕会使其他大臣们争相追逐名利,使朝政大乱。我的儿女都已长大,自当为国家出力,不需要为他们考虑。我所做的都是作为臣子应当做的,您的封赏让我十分不安,请您罢免给我的刺史封赏。”由于房玄龄德高望重,于是授封的大臣们也纷纷上书请求罢免封赏。就这样,一场可能使国家分裂动荡的隐患被消除了。唐太宗十分感慨地说:“上行下效,朝中大臣今天能有这样的行动,都是房玄龄的功劳!”

从627年到648年。他执掌朝政二十多年,始终为唐太宗信任和倚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谦和,不居功自傲,自律,淡泊名利。

唐太宗每次同房玄龄商议国家大事,房玄龄一定说:“非如晦不能决定。”等到杜如晦来了,用的仍是房玄龄的计策。房玄龄善谋,杜如晦能断,二人忠心谋国,珠联璧合,琴瑟和谐,从没有过失误。虽然杜如晦当了不到两年宰相就死了,但房玄龄将二人共定的典章制度坚持执行并有所发展完善。当时人们誉称为“房杜”,留下了“房谋杜断”的千古佳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何要发动玄武门之变?
太宗文皇帝,是李渊于窦皇后的第二个儿子,因济世安民之意而取,出生与隋文帝开皇十八年,生于武功。于武德九年六月四日于玄武门弑兄杀弟,最后登上大宝。他在位二十三年,对少数民族全其部落顺其土俗,攻打,高丽等,在李世民的治理下大唐成为中国历史上继汉朝之后的又一个鼎盛王朝,而这一切的开始则都要本文主题玄武门之变谈起。这时还是唐公的李渊,隋朝的官制是,官员外任不得带家属,所以带领家属的的重任就交给了大世子李建成。而起兵大任,就是李渊和李世民,李元吉为主角了。在起兵反隋时虽然李渊有这样的想法,但是未曾说出,所以李世民就第一个说出了李渊心中的想法,这算是一件功劳啊。在南征北战,攻打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等人自然也是李世民参与,为大唐立功,李建成可以说没什么建国突出的大功,因此常年掌兵的秦王李世民,自然功劳大,所以李建成因是嫡长子被立为太子,李世民立为秦王。这下矛盾就出来了,李建成立为太子秦王心中当然不服。...
· 李世民与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何发动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一手开创了享誉后世的贞观之治,然而李世民的皇位却是得来不正,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死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并兵谏李渊放权,最终才成就了自己的一代霸业。李渊称帝后,重用佞臣、猜忌功臣、爱好酒色,这些都使得他当皇帝后无法有更大的作为。原隋朝晋阳宫副监裴寂,在晋阳时就与李渊是酒肉朋友。他私送宫女给李渊,又常与李渊昼夜赌博饮酒,荒淫无度。晋阳起兵时,裴寂又送五百宫女给李渊,让他带着行军。李渊称帝后,认为裴寂功劳最大,授其高官厚禄,引为亲信。原晋阳令刘文静,和李世民一起策动起兵,南征北战,是唐朝的开国功臣。刘文静对自己位在裴寂之下,甚感不平,遂与裴寂发生矛盾。公元619年的一天,刘文静酒后口出怨言,裴寂等乘机陷害,说刘文静欲反朝廷,李渊竟听信其言,杀死刘文静。李渊赏罚不明,加深了臣子内部的矛盾和斗争。李渊统治后期,广纳妃嫔,安于后宫享乐。在有的妃子挑拨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
· 揭秘: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内幕
金星又称长庚、启明、太白或太白金星,在古代它是一颗让人恐惧的行星,当它出现在不该出现的轨道或时间点上,解释星相的官员便认为灾祸将降临人间。网络配图据《旧唐书·李君羡传》载,贞观初年,刚夺得皇帝宝座的李世民听到太史令奏报“太白频见昼”这一可怕消息。太史令解释道这次金星昼现预示着“女主昌”,加上京城谣言“当有女武王者”,这颇让李世民心惊肉跳。李世民联想一个与“武”有关联的“女人”将要造他的反。会是武则天吗?虽然我们知道这种偶然的天相往往会被后来的史家有意附会,但在当时李世民是绝对不会把它与武则天联系在一起的。原因很简单,贞观初年,武则天还未出生,大约17年后她才会出现在李世民的世界里。但是总要有人对此天相负责吧,于是在经过一番“人肉搜索”后,李君羡便被锁定。李君羡是李世民的从龙之臣,曾被封为武连郡公,又做过左武卫将军,而且据李世民回忆,李君羡曾在一次宫廷宴会上自爆小名为“五娘子”。综上所述,李...
· 揭秘:是什么促使李世民决定发动“玄武门”之变
核心提示:由于在史料上难以找到太史令傅奕与太子李建成集团有任何瓜葛的证据,可见李世民是颇为相信这一天相背后蕴含的政治意义,这次金星昼现也成为李世民的直接动机。网络配图金星又称长庚、启明、太白或太白金星,在古代它是一颗让人恐惧的行星,当它出现在不该出现的轨道或时间点上,解释星相的官员便认为灾祸将降临人间。据《旧唐书·李君羡传》载,贞观初年,刚夺得皇帝宝座的李世民听到太史令奏报“太白频见昼”这一可怕消息。太史令解释道这次金星昼现预示着“女主昌”,加上京城谣言“当有女武王者”,这颇让李世民心惊肉跳。李世民联想一个与“武”有关联的“女人”将要造他的反。会是武则天吗?虽然我们知道这种偶然的天相往往会被后来的史家有意附会,但在当时李世民是绝对不会把它与武则天联系在一起的。原因很简单,贞观初年,武则天还未出生,大约17年后她才会出现在李世民的世界里。但是总要有人对此天相负责吧,于是在经过一番“人肉搜索”...
· 历史探秘:李世民为何要发动玄武门之变
导读:玄武门之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宫廷政变,是一场残酷的皇位争夺战,这一战中,李世民杀死太子李建成、弟弟李元吉,随后继位,实为太宗。李世民为何发动这样一起的宫廷政变?这一直深受史学家的关注。如果说李世民自李渊登基之始,就开始苦心积虑地争权夺利妄想爬上皇帝宝座,那可真有点冤枉了他。是不断发展的形势、环境与现实迫使他不得不铤而走险、奋起反击,导演了一出唐朝历史上最富戏剧性的“玄武门之变”。如果没有李渊在群雄割据、天下纷争、局势不甚明朗的情况下匆匆称帝,也许就不会出现李世民在统一战争中“一枝独秀”的局面。李渊登基为皇,长子李建成立为太子,特殊身份使得他们不由自主地受到某种束缚与制约,个人才能难以充分施展。这才有了李世民在荡平群雄现在中华大地上那勇往直前、无坚不摧、英姿勃勃的动人身影。网络配图他在长达七年之久的统一战争中,获得了无人匹及的军事业绩与政治声望,拥有一支能征善战、效忠个人的强大私人...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