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天子宝座”是即位还是篡位?康熙传位与谁?
晚年的康熙皇帝因膝下皇子众多,选何人继位成了关乎江山社稷的头等大事。恰在此时太子胤礽被废黜,皇位之争趋向白热化。各位皇子各尽其能,用或直接或迂回的方式,极力想取得父皇的欢心。康熙处于两难之境,加上被太子胤礽彻底伤了心,立储一事直到死也没有提。可是在康熙驾崩之后,皇四子胤禛却手持遗诏登上了天子宝座。这遗诏为何来得如此突然?胤禛到底是通过遗诏合法即位还是靠篡位得到宝座?
康熙皇帝一生共有35个皇子,随着皇子长大成人,储位之争夺成了皇室内部最激烈的斗争。早在康熙十四年(1675年)的时候,皇二子胤礽被立为皇太子。然而对权力的渴求煎熬使这个“心急”的皇子担心康熙迟迟不死,或者哪一天突然改变主意,立别的兄弟做太子,使他惶惶不可终日。随后他便同索额图等人结成,企图谋害康熙,夺取皇位。
政变被康熙发现后,太子的皇帝梦也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终结了。储位空虚更是激化了各位皇子之间的皇位争夺战。康熙为稳定乱局,曾一度恢复胤礽之位,无奈胤礽不思悔改,再次密谋篡位,又被康熙废黜。储位再度空虚。皇位虚悬终究不是上策,到底谁是理想人物呢?储位争夺战愈演愈烈,皇八子胤禩、皇四子胤禛和皇十四子胤祯力压其他皇子,一度成为热门人选。皇八子胤禩很受康熙皇帝的器重,他为人德才兼备,更是被康熙任命为内务府总管事。同时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额、大臣阿灵阿团结在其左右,势力很大。
皇四子胤禛的权术运用更是聪明过人,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因为受不了皇太子密谋篡位的打击,康熙一气之下病倒了。别的皇子以为那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展开了激烈党争,唯独胤禛却尽力避免皇位之争的正面冲突,同时精心侍奉病倒的康熙,让康熙颇为感动。他一方面大打“孝心牌”,讨取康熙的欢心。在胤礽被废黜的时候,尽量表现出同情,并替兄弟求情。另一方面,胤禛也在暗中发展自己的力量。几年时间,十三阿哥、十七阿哥就归入他的旗下,同时步军统领隆科多和西北大将军年羹尧这两大康熙面前的红人也开始支持他。
胤禛对父皇的孝心、对手足的爱心以及对储位之争的淡泊,都给康熙留下了极好的印象。皇子胤祯可谓时运不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三月,西北地区发生叛变,为对付的叛乱,十四子胤祯被康熙任命为抚远大将军,到西宁办理前线军务。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愈感身体欠佳。就在这年谕令皇四子胤禛到天坛代行冬季的祭天大礼。然而大典后不久,康熙便在十一月十三日晚上戌刻驾崩了。康熙驾崩后7天,皇帝的遗诏公之于世。遗诏宣谕“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恭,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几天后,胤禛在太和殿继位登基,改年号为雍正元年。
说来也奇怪,康熙生前没有谈过立谁为储君的事。这纸突如其来的遗诏更是令人怀疑,这纸诏书真的是出自康熙吗?在民间,一直盛传着雍正改诏篡位说。根据这个传说,康熙原来是在传位诏书中写明“传位十四子”的,但是雍正却暗中将“十”字改成了“于”字,使诏书变成了“传位于四子”。
皇位到手后的雍正,为了封人之口,又找借口将皇十四子囚禁在康熙陵,意图掩人耳目,他们认为这是雍正帝做贼心虚的表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