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揭秘历史:乾隆皇帝为何拒绝菲律宾并入中国?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40
转发:0
评论:0
揭秘历史:乾隆皇帝为何拒绝菲律宾并入中国?,菲律宾在漫长历史时期内,其境内7000多个岛屿上虽有人居住,但并未形成国家形态,

菲律宾在漫长历史时期内,其境内7000多个岛屿上虽有人居住,但并未形成国家形态,而最早到达菲律宾群岛的国家力量,是中国三国时期的东吴。

公元226(吴孙权黄武五)年,东吴官员宣化从事朱应、中郎康泰浮海巡抚东南亚,前后历时数十年,抵达过越南、柬埔寨和南洋群岛等地,也曾到过今天菲律宾境内的臣延、耽兰和杜薄。

由于康泰回国后著有《吴时外国记》(俗称“扶南传”,扶南即柬埔寨),这本书虽然早已亡佚,但裴松之注《三国志》时有所引述,《晋书》中也有提及。此次“出访”的目标是扶南,菲律宾各地仅是顺风路过,因此中国此时对菲律宾,也只能说是“到此一游”,去过而已。

隋唐时期,中国航海业空前发展,南方大港泉州十分繁荣,海船和航海设备也大为进步,已出现了中国-菲律宾之间的较固定海上贸易航线。由于风浪、潮流的关系,这条航线并非从福建沿海直接前往直线距离最近的吕宋岛(即今菲律宾群岛中的吕宋岛),而是从泉州出发,先绕过海南岛,沿越南海岸线抵达越南南部的占城,然后继续沿海岸线南下,在马来半岛一带横渡南海,抵达加里曼丹岛的渤泥(文莱),再从文莱北上,抵达今天菲律宾的苏禄群岛和棉兰老岛一带。

还应看到,唐代“海上丝绸之路”十分繁荣,但菲律宾群岛却只是这条海商黄金航线的一个并不起眼分支。菲律宾列岛人烟稀少、经济落后,中国的大宗输出产品(丝绸、瓷器、茶叶),当地市场容量有限,而当地出产的水果、香料、海产品等,其它南洋地方也不难买到。这条航线最重要的意义,是开辟了一条中国福建沿海居民迁徙菲律宾的通道,此后几百年间,吕宋等地逐渐聚集起不少华人,他们经商、务农,甚至成为海盗,在当地居住下来。

菲律宾第一个国家的第二代东王葬在山东

唐、宋、元三代,中国官方对菲律宾群岛的兴趣似乎并不大,一直到明初这种局面才开始改变。1405(明成祖永乐三)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在前往渤泥途中经停吕宋,在当地见到许多福建侨商,并应侨商请求,任命福建晋江籍华侨商人许柴佬为吕宋总督,此后直到1424年,吕宋岛的最高行政长官都是这位华侨商人。

从理论上讲,这17年是菲律宾和中国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时期,因为此时吕宋最高行政长官是中国人,最高行政机构法理上直属中国明朝中央政府。但实际情况却远没这么夸张:郑和许下的不过是“纸上富贵”,既没有给兵,也没有派员,而许“总督”所能依靠的,不过是听命于己的一些商人、同乡和伙计,所能控制的不过是商埠周围一小块地盘,广大岛屿上绝大多数土地、人口他们既不能统治、管理,也无法征收赋税,甚至彼此间都未必知道对方的存在。1424年明成祖去世,明朝对外政策发生剧变,耗资巨大的“下西洋”因内部激烈争议暂停。

在此前后,吕宋以南,出现了菲律宾历史上第一个国家——苏禄苏丹国(在西班牙入侵菲律宾前,该国是当地社会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公元1409年郑和三下西洋时路过苏禄,在和乐与苏禄第二代东王巴哈剌会晤,并赠对方丰厚礼物。叭哈剌对中国富庶繁荣十分仰慕,与同信奉教的郑和也一见如故,请求同船到中国“朝觐观光”,但郑和当时领命出访印度、锡兰(斯里兰卡),归期未卜,因此婉拒。叭哈剌在郑和走后向西王、峒王转述中国“盛况”,令二王啧啧称羡,三王决定共同设法赴华。

1417年,东王巴都葛叭哈剌、西王麻哈剌叱葛剌麻丁、峒王妻叭都葛巴剌卜及随员、家属等共340多人航海来到中国,当时明成祖正在北京为迁都做准备,苏禄三王抵达南京后又换船沿运河北上,于八月初一抵达北京朝觐,逗留27天,受到明成祖接见、赐封和隆重接待,进贡“金镂表文”和“珍珠、宝石、玳瑁诸物”,明成祖“赐印诰、袭衣、冠带及鞍马、仪仗器物,其从者亦赐冠带有差”,临行时再获接见,三王各获得“金镶玉带一条,黄金100两,白金2000两,罗锦文绮200匹,绢300匹,钞1万锭,钱3000贯,金绣蟒衣、麒麟衣各一袭”。终明朝一世,外国国王亲自来访的寥寥无几,三王一齐来访的仅苏禄一例,因此所受的礼遇也是最郑重的,和南洋号称“最恭顺”的满剌加相同。

由于南北往返,舟车劳顿,加上寒流突袭,习惯热带气候的叭哈剌沿运河南下至山东德州,因病医治无效,于九月十三日与世长辞,遗命留葬中国。明成祖闻讯后派礼部郎中陈士启前往祭奠,以国王礼节将扒哈剌葬于德州,并赐谥号“恭定”。安葬扒哈剌后,西王、峒王一行辞别归国,而东王一家除长子都马含回国嗣位外,其余家属包括王妃葛本宁、叭都葛苏性,次子安都禄、三子温哈剌等10人留德州守墓。

苏禄苏丹国希望成为“中国固有领土”被乾隆拒绝

东、西、峒三王则得到明朝“册封”,属于东亚典型的“藩属关系”,但这种所谓“藩属国”并非真正的统治,而是一种特殊利益交换关系,即中国皇帝从“天无二日民无二主”传统理念,认为自己是天下万国宗主,其它国家都归自己“领导”,而弱小邻国一来畏惧中国实力,二来希望通过“朝贡”换得成倍的“赏赐”,获取利益,也乐得“嘴上服软”。不过,此后在明朝官书上,苏禄三王此后的“朝贡”纪录寥寥无几。苏禄东王留下守墓“三年”的10名家属,仅叭都葛苏性一人在6年后归国,其余都留在德州,终明朝一世,他们的国籍都是苏禄,是明朝的“客人”。

17世纪,清朝取代明朝统治中国,此时江河日下的苏禄苏丹国,国王正是东王后裔,他们希望依靠中国,抵御西班牙人的步步蚕食。1726(清雍正四)年,苏禄苏丹遣使“朝贡”,重建了和中国的“藩属”关系;1731年,苏禄苏丹亲自“来朝”并拜谒了苏禄东王墓;1733年,苏丹应在德州守墓的东王后裔请求,上书雍正,希望给予这些人中国国籍,获得批准;1753(乾隆十八)年,苏禄“老苏丹”上《请奉纳版图表文》,请求将本国土地、丁户编入中国版图,这是因为苏禄被西班牙百般欺凌,强弱不敌,希望依托中国,寻求庇护。

但此时乾隆正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对海岸线以外并无兴趣,甚至认为华侨都是“汉奸”,死不足惜,殖民者杀死华侨对中国有利,在这种思维定式下,他显然不会对纯属“外人”的苏禄请求有丝毫积极回应。苏禄希望成为“中国固有领土”的请求最终被婉言谢绝,但双方的“藩属”关系依旧维持。1851(清咸丰元)年,西班牙人占领苏禄古都和乐,苏禄和中国间的航路就此被切断,这一年也是中国太平天国金田起义的年份,此后中国自顾不暇,所谓“藩属”关系,也只剩下民国时清朝遗老所编“清史稿”中云山雾罩的几笔了。

1897年11月2日,吕宋成立了菲律宾第一共和国,1902年7月4日,美国吞并了菲律宾,次年宣布“摩洛兰”为“非法土地”,向原苏禄苏丹国领土大量移民。1946年7月4日,菲律宾第三共和国成立并维持至今,和“摩洛兰”的关系始终不睦,屡屡爆发战争和暴力冲突。1989年11月6日,“棉兰老穆斯林自治区”成立,包括巴西兰、马京达瑙、南拉瑙、苏禄和塔威塔威五省;2012年4月26日,菲政府和摩洛解放阵线签署协议,宣布同意该组织在菲律宾南部组建“政治实体”,但具体细节尚未议定,目前南方这块苏禄故地局势仍十分微妙,至于“苏禄苏丹国”,理论上一直存在,如今已传至17世,在当地享有崇高威望,但并无实权,如今的苏丹王室,仍然是当年苏禄东王的后裔。

从前文可知,菲律宾北方的吕宋,和南方的苏禄,历史上的确都曾和中国存在一些“固有”,但大抵为象征性隶属关系,中国并未真正实际控制过菲律宾,最接近于“隶属”的,自然是乾隆年间的那一次苏禄苏丹“请奉纳版图”,但请求者系被殖民者所逼而迫不得已,被请求者又正式拒绝,这件事并未成为事实——哪怕是理论和形式上的事实。

如今“苏禄国恭定王”的陵墓仍矗立在山东德州市北的长庄乡北营村,东王后裔如今繁衍为安、温两姓(分别为二王子安都禄、三子温哈剌之后),已传承至第21代,被划为回族(因苏禄人笃信教),大部分聚居于北营村,世代守墓,一部分则散居江苏、河北、天津等地,已很难看出他们与普通中国东部回族的区别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1753年乾隆帝为何拒绝菲律宾并入中国
1733年,苏丹应在德州守墓的东王后裔请求,上书雍正,希望给予这些人中国国籍,获得批准;1753(乾隆十八)年,苏禄“老苏丹”上《请奉纳版图表文》,请求将本国土地、丁户编入中国版图,这是因为苏禄被西班牙百般欺凌,强弱不敌,希望依托中国,寻求庇护。5月7日(2012年,编者注),央视《24小时》女主播和佳一句“菲律宾是中国固有领土”的口误,引起轩然大波。菲律宾如今是主权独立国家,又向以“亚洲近代第一个共和国”为自豪,当然不是“中国固有领土”。不过,这个群岛国家海岸线离中国岛屿最近距离尚不足200公里,其9500万人口中,至少有1500万人带有华裔血统,是东南亚华裔血统人口比例较高的国家之一,至今仍具有鲜明华人特征、且自认为华裔的菲律宾人,也有100万以上,这一切都表明,菲律宾和中国之间,的确是有一些“固有”关系。网络配图最早到达菲律宾群岛的国家力量是东吴菲律宾在漫长历史时期内,其境内7000...
· 菲律宾与中国的历史渊源:清朝为何拒绝苏禄并入中国?
菲律宾位于亚洲东部,北隔巴士海峡与中国台湾省遥遥相望,南和西南隔苏拉威西海、苏禄海以及巴拉巴克海峡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相望,西濒南海,东临太平洋。菲律宾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主要民族有米沙鄢人、他加禄人、伊洛戈人、邦班牙人、维萨亚人和比科尔人等;外来居民有华人、阿拉伯人、印度人、西班牙人和美国人等。由于历史原因,菲律宾融合了许多东、西方风俗习惯特点。苏禄苏丹国是菲律宾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算是菲律宾的前身。苏禄苏丹国由苏门答腊岛移民米南加保人于1390年建立,国都位于和乐。一、菲律宾与中国的历史渊源中国人可能是当今世界上最早来到菲律宾群岛的外来人种。据《吴时外国记》记载,早在三国时期的公元226年,东吴宣化从事朱应、中郎康泰浮海巡抚东南亚,曾抵达过越南、柬埔寨和南洋群岛等地,也曾到过今菲律宾境内的臣延、耽兰和杜薄。公元1409年,郑和三下西洋时路过苏禄,在和乐与苏禄第二代东王巴哈剌会晤,并赠对...
· 乾隆拒绝菲律宾并入中国:南海本不该发生
在此前后,吕宋以南,出现了菲律宾历史上第一个国家——苏禄苏丹国(在西班牙入侵菲律宾前,该国是当地社会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公元1409年郑和三下西洋时路过苏禄,在和乐与苏禄第二代东王巴哈剌会晤,并赠对方丰厚礼物。叭哈剌对中国富庶繁荣十分仰慕,与同信奉教的郑和也一见如故,请求同船到中国“朝觐观光”,但郑和当时领命出访印度、锡兰(斯里兰卡),归期未卜,因此婉拒。叭哈剌在郑和走后向西王、峒王转述中国“盛况”,令二王啧啧称羡,三王决定共同设法赴华。1417年,东王巴都葛叭哈剌、西王麻哈剌叱葛剌麻丁、峒王妻叭都葛巴剌卜及随员、家属等共340多人航海来到中国,当时明成祖正在北京为迁都做准备,苏禄三王抵达南京后又换船沿运河北上,于八月初一抵达北京朝觐,逗留27天,受到明成祖接见、赐封和隆重接待,进贡“金镂表文”和“珍珠、宝石、玳瑁诸物”,明成祖“赐印诰、袭衣、冠带及鞍马、仪仗器物,其从者亦赐冠带有差...
· 历史上的菲律宾与中国的关系
群岛国家菲律宾9500万人口中,至少有1500万人带有华裔血统,是东南亚华裔血统人口比例较高的国家之一,至今仍具有鲜明华人特征、且自认为华裔的菲律宾人,也有100万以上,菲律宾和中国在历史上存在过一定的隶属关系。菲律宾在漫长历史时期内,其境内7000多个岛屿上虽有人居住,但并未形成国家形态,而最早到达菲律宾群岛的国家力量,是中国三国时期的东吴。226年(吴孙权黄武五年),东吴官员宣化从事朱应、中郎康泰浮海巡抚东南亚,前后历时数十年,抵达过越南、柬埔寨和南洋群岛等地,也曾到过今天菲律宾境内的臣延、耽兰和杜薄。由于康泰回国后著有《吴时外国记》(俗称“扶南传”,扶南即柬埔寨),但这本书早已亡佚,裴松之注《三国志》时有所引述,《晋书》中也有提及。此次“出访”的目标是扶南,菲律宾各地仅是顺风路过,因此中国此时对菲律宾,也只能说是“到此一游”,去过而已。隋唐时期,中国航海业空前发展,南方大港泉州十分繁...
· 乾隆皇帝为什么拒绝马戛尔尼?
【1】天朝遭遇国际法为了扭转逆差,还在乾隆朝时,英国就派马戛尔尼到中国来了。没想到,双方发生了一场争执,乾隆说,天朝应有尽有,无需贸易。为什么会起争执?是英国人不懂礼,他们没有向大清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礼。马戛尔尼的副使斯当东,回英国后,写了《英使谒见乾隆纪实》,谈到“礼仪之争”时,说:中国人称这个礼为“叩头”,它包括双膝下跪,前额碰地九次,还有什么礼节比它更下贱呢?是不是世界已经进入了“外交”时代,而中国还停滞在天朝体系中呢?有人说,当时的英国也没有进入“外交”时代,因为,过了三年以后,英国思想家伯克谈起“管理或处理国际关系”,才开始用“外交”一词,使“主等”的“外交”原则在英国确立起来。也就是说,马戛尔尼来中国时,并没有带着主权立场和外交原则来,所以,“礼仪之争”,还不能算作主权国家与天朝体系的冲突,亦非一般意义上的文化误解,而是“两个扩张性帝国”的霸权之争。此为一说。然而,果真如此吗?我...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