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清官之死:海瑞的清廉为何救不了腐朽的大明朝?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45
转发:0
评论:0
1587年初冬,一个普通的中国官员海瑞病逝于南京。这是一个把清官做到极致的人,做到家徒四壁、做到家破人亡。他无朋无党、无亲无友地走完了自己孤独的一生,只为替这个国家树立起一个清廉的标杆。然而他的清廉救不了这个国家,他死后57年,大明覆灭。海瑞在身后深远地影响着这个国家,人民寄幸福于清官,国家寄希望于清官,直到1966年,这种寄托把整个中国拖进十年浩劫。一如道德无法对抗本性,个人之善同样无法对抗体制之恶。400多年后我们重读海瑞,就是要明白,指望清官的国度,就是一个没有指望的国度。清廉万历十五年,南京吏部右侍郎海瑞死了。海瑞这个职位大致相当于现在副部级。关于这位大明副部级领导死后的情形,史书上有相当生动的记载。据说当时佥御史王用汲到海瑞家探视,看见他房里的帷帐都是葛藤皮做的,而且都已经很破了。海瑞身上的衣服也很不像样,寒酸得连穷书生都不大会穿。海瑞没有儿子,王用汲就承担起丧葬事宜。他翻检海瑞...

1587年初冬,一个普通的中国官员海瑞病逝于南京。这是一个把清官做到极致的人,做到家徒四壁、做到家破人亡。他无朋无党、无亲无友地走完了自己孤独的一生,只为替这个国家树立起一个清廉的标杆。然而他的清廉救不了这个国家,他死后57年,大明覆灭。海瑞在身后深远地影响着这个国家,人民寄幸福于清官,国家寄希望于清官,直到1966年,这种寄托把整个中国拖进十年浩劫。

一如道德无法对抗本性,个人之善同样无法对抗体制之恶。400多年后我们重读海瑞,就是要明白,指望清官的国度,就是一个没有指望的国度。

清廉

万历十五年,南京吏部右侍郎海瑞死了。

海瑞这个职位大致相当于现在副部级。关于这位大明副部级领导死后的情形,史书上有相当生动的记载。据说当时佥御史王用汲到海瑞家探视,看见他房里的帷帐都是葛藤皮做的,而且都已经很破了。海瑞身上的衣服也很不像样,寒酸得连穷书生都不大会穿。海瑞没有儿子,王用汲就承担起丧葬事宜。他翻检海瑞储蓄,只找到了十来两银子。王用汲当时就掉了眼泪,在同僚里凑份子给海瑞下葬。

有人见了这个场面,写诗说:“萧条棺外无余物,冷落灵前有菜根。说与旁人浑不信,山人亲见泪如倾。”还有一位叫朱海楼的御史,当年受过海瑞的整治,恨海瑞恨得入骨。海瑞死后朱海楼到了他家里一看,怅然地说了句话:“回吾怨恨之心也。”

这真是一个清官,而且是整个大明朝最有名的一个清官。大家都知道,明朝官员的俸禄非常低。比如海瑞当县令时,月薪只有七八石大米,而且还不能全额发放。即便全额发放,折合成现在的人民币也不过是一千出头。别的县令有灰色收入,不指着工资过日子。海瑞什么灰色收入都不要,就结结实实拿这份工资养活一大家子人。海瑞还曾经辞过职,赋闲在家。这段时间连一个月一千多的工资也断了,他就靠给人写墓志铭、赠序之类的文章苟延残喘。

不光自己不要灰色收入,海瑞要求下属也不要。他当淳安县令的时候,就把下属的各种津贴都取消了,同时严禁收取陋规。一下子淳安县的公务员生计都成了问题。海瑞给他们出主意说:“你们的收入可能确实不够吃。这个我理解。好在平时衙门里事情也不多,大家可以找时间外出打工,或者做点小本买卖贴补家用。”海瑞自己以身作则,在家属院旁边弄了块菜地,没事了就去种菜。

光靠工资和稿费,再加上几捆菜,海瑞生活的困窘可想而知。他第一次进京汇报工作的时候,连身能穿得出去的官服都没有。他的朋友批评说,不管怎么穷,也不能这个样子见人嘛。海瑞这才一咬牙买了块黄布,做了套官服。海瑞母亲过生日,作为一名孝子,海瑞悍然买了两斤肉。第二天,浙江总督胡宗宪就逢人便讲:“昨天海县令母亲过生日,他买了两斤肉!”

这样一个大清官,自然得到了群众的爱戴。据《明史》记载,海瑞出葬的时候,南京市民罢市,穿着白衣白帽的人挤满了江边。流着眼泪祭奠他的人“百里不绝”。此外,朝廷也很给面子,赠了他太子保的荣誉,还送了一个“忠介”的谥号。

但这样一位声名显赫、备极哀荣的清官,却是在孤独中满怀怨恨地死去。海瑞死的那一年是72岁。

在死前的一年,他感到自己来日无多,就给皇帝写了一份奏疏。这份奏疏有点类似于他的“尸谏”,写的毫无顾忌。海瑞说:陛下励精图治,但是国家却没变好。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对官吏的刑罚太轻了。大臣们说什么朝廷对士大夫要以礼相待。对他们以礼相待,那又拿什么对待无辜的百姓?

这位大明朝头号清官提出了凶狠建议:恢复洪武帝朱元璋的规矩,枉法八十贯的一律绞死,贪官污吏剥皮囊草!

这份恶狠狠的奏疏背后,是海瑞几十年的怨恨——对官僚集团的怨恨,而他就是这个集团中的一员。

虎狼

海瑞担任南京吏部侍郎的时候,曾经处理过一种叫“应票”的东西。南京官员到商店里买东西,往往不付钱,而是直接给商家打白条。这个白条就叫“应票”。理论上说,日后政府有钱了要兑现应票。但实际上,它们从没被兑现过。

海瑞是个清官,名声在外。所以他一上任,商家就送来了300多张应票,希望海大人主持公道。海瑞拿着一厚沓子白条,大吃一惊。但经过调查以后,海瑞更加吃惊了:各级政府开出的应票远远不止此数。商家曾经向政府缴上很多应票,要求兑现,结果不但没有兑现,连应票都干脆被没收了。这已经是明目张胆的抢劫。

海瑞勃然大怒,发了一个告示,洋洋洒洒痛斥道:我收到了兵马司的应票89张,其他衙门的应票220张。这还都是漏下的,其他被收缴的应票还不知道有多少。“今兵马司官也小,也做了一个狼之贪、虎之猛,以小民膏血迎合上官。又做了一个过送赃私的积年!”他质问道:大明祖制和律法里,哪一条规定了官员可以开白条?

海瑞接着在告示里说了一句很有分量的话:“做百姓不可做刁顽不听法度的百姓,也不可做软弱听人打、听人杀而不言的百姓!”这句话,几百年后听来仍旧让人凛然。

虎狼。这就是海瑞对大明朝官僚集团的评价。十几年前他在给皇帝的奏疏里也曾这么说过:“我担任应天巡抚才几个月,收到的‘乡官夺产’的诉讼竟有几万件。他们已经做了二十多年的虎狼,百姓已经当了二十多年的肥肉。”

而他也有对付虎狼的武器,那就是祖制。

按照朱元璋当年定下的制度,官员不能打白条、不能霸占民田、不能行贿受贿。但是在现实中,大明朝的官员就是在打白条,就是在霸占民田,就是在行贿受贿。在海瑞看来,祖制如此完美,而现实如此黑暗,其原因就是大家不遵守祖制。

海瑞所到之处,总是把祖制挂在嘴上,要求大家一丝不苟的执行。他在南京当官时,有位御史在家里叫堂会,请了一群戏子演戏。这在当时是司空见惯的事。但是海瑞知道此事后,居然要当众杖责这位御史。官员们大惊失色,苦苦恳求。但是海瑞不为所动,理由是太祖皇帝定下的祖制就是如此。

此时距明朝开国已经两百多年,而海瑞简直像一个从洪武年代过来的穿越者。祖制在明朝享有宪法一样的崇高地位,海瑞把它挂在嘴上,就等于占据了道德制高点。别人没法还嘴,但却可以孤立他。海瑞在官场上的人缘是相当差的。一位叫黄锦的太监就对皇帝说过:“这个人脾气极端乖戾,朝臣没有不讨厌他的。我都看不到有人肯和他说话。”

当然由于海瑞的道德人格,他也拥有一些仰慕者。但就连这些仰慕者大多也认为他那套行不通。有一位叫王弘的人在《山志》里说:海瑞品格高尚,确实无人可及。但他要是掌了大权,“吾不知其竟何如也”。一位叫何良俊的人也夸海瑞“不怕死,不要钱,不吐刚茹素,真是铮铮一汉子!”,然而话锋一转,又说海瑞执政,终究会坏了国家大事。

王弘和何良俊没读过塞万提斯,否则他们能用更简洁的一句话形容海瑞:堂吉诃德。

祖制

平心而论,朱元璋定下的祖制本身确实也有诸多行不通之处。比方说,朱元璋的祖制禁止高利贷。海瑞当巡抚时也就按此执行。但是高利贷的根源是银根紧,老百姓借贷困难。不解决货币供应问题,光禁止了高利贷,老百姓又从哪里去借钱呢?祖制拒绝考虑这个问题,海瑞也就拒绝考虑。

但这些技术困难并非根本问题。我们要理解海瑞的困境,还要考虑更大的时代背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清官之死:海瑞的清廉为何救不了腐朽的大明朝?
1587年初冬,一个普通的中国官员海瑞病逝于南京。这是一个把清官做到极致的人,做到家徒四壁、做到家破人亡。他无朋无党、无亲无友地走完了自己孤独的一生,只为替这个国家树立起一个清廉的标杆。然而他的清廉救不了这个国家,他死后57年,大明覆灭。海瑞在身后深远地影响着这个国家,人民寄幸福于清官,国家寄希望于清官,直到1966年,这种寄托把整个中国拖进十年浩劫。一如道德无法对抗本性,个人之善同样无法对抗体制之恶。400多年后我们重读海瑞,就是要明白,指望清官的国度,就是一个没有指望的国度。万历十五年,南京吏部右侍郎海瑞死了。网络配图海瑞这个职位大致相当于现在副部级。关于这位大明副部级领导死后的情形,史书上有相当生动的记载。据说当时佥御史王用汲到海瑞家探视,看见他房里的帷帐都是葛藤皮做的,而且都已经很破了。海瑞身上的衣服也很不像样,寒酸得连穷书生都不大会穿。海瑞没有儿子,王用汲就承担起丧葬事宜。他翻检...
· 明朝大清官海瑞为何能在官场中保持初心
海瑞(1514年-1587年)是海南琼山(今海口市)人。因参加乡试成绩优异,被推举当官,在其任职期间,他减少了官税,帮人民公正办案,备受人民尊重和喜欢,赢得了一代清官的好名声。图片来源于网络在1562年,海瑞被举为淳安知县,见这里“富豪享三四百亩之产,而户无分厘之税,贫者户无一粒之收,虚出百十亩税差”的骇人现象,他决定重新分划土地,规定和减少人民的赋税负担。听闻这则消息后,淳安农民觉得负担有所减轻,不少逃亡民户又回到这里。海瑞推举的清廉,甚至达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从当时官场的风气可见,新官到任时,旧友高升,总会有人来送些礼品礼金,以此来表现他们的祝贺。这些礼品礼金只要数额不太大,也是人之常情。但海瑞不这样想,从而公开贴告示说“今日做了朝廷官,便与家居之私不同”。然后把他们送的礼品一一退还,就连老朋友贺邦泰、舒大猷从远方送来的礼也是一样。至于公家的便宜,他更不占取一毫。在海瑞临终前,兵部送来...
· 海瑞为何仕途坎坷明朝第一清官
海瑞是“明朝第一清官”,他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他敢于进谏和惩治恶人,对待好的人和事,他喜欢加以赞扬和鼓励。嘉靖时期,很少有人能够拥有像海瑞那样的清廉名声。海瑞恩怨分明,公私关系处理妥当,老百姓十分爱戴海瑞,将海瑞比作是“海青天”或者“南包公”,这些都证实海瑞的确是一位时时刻刻为百姓着想的好官。不过海瑞的仕途十分坎坷,造成坎坷的因素有哪些呢?首先介绍海瑞的生活环境和家庭状况,从这两点我们可以看出海瑞的性格,并可以从海瑞的性格上分析他为什么仕途坎坷。海瑞出生地在海南,他生于正德八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海瑞的家庭状况变化很大,祖父和伯父都是为官之人,海瑞之父海瀚是知识分子,母亲也是一位贤妻良母,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后来海瑞的父亲去世,日子就更加清苦了。母子二人便相依为命,海瑞的母亲誓死都不改嫁,坚持独自养大海瑞。海瑞也没有让母亲失望,他一直是个孝子,而且学习非常勤勉,小时候就开始读《大学》、《中...
· 大明名臣之清官海瑞海瑞罢官的故事
大明名臣之清官海瑞一生经历四朝,因为当官的时候敢打击贪官污吏,所以他得到了民心,所以他的官位也越来越高,但是他依旧改变初衷,一直为百姓造福。海瑞是一个好官,所以即便他去世了人们还愿意传播他的故事,歌颂他的品质。海瑞有很多的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叫海瑞罢官,那么海瑞罢官的故事是怎样的呢?大明名臣之清官海瑞海瑞,明朝人士,以廉洁奉公而著称于世。海瑞号刚峰,刚峰不仅是他的名字,也是他个人的真实写照。性格刚硬,做事正直,为官清廉且刚正不阿,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被人们称之为第一清官。也是明朝时期第一清官。生于1515年,死于1587年,海瑞一生得罪很多达官贵族,虽然仕途坎坎坷坷但是其人生还算平平谈谈,一直到老死,这也是上天眷顾这个可敬的人儿。海瑞半身像海瑞罢官的故事海瑞罢官是京剧里面的一个剧目。海瑞担任明朝时期的一个官职,为人刚正不阿,严惩贪官污吏,纠正官场不治之风,是较早期的英雄。历史上海瑞罢官...
· 从清官海瑞看明朝官场:买肉都成为明朝的新闻
原文:(太守)谓其仆曰:“为吏无所有,只落得百姓几点眼泪耳。”仆叹曰:“阿爷,囊中不着一钱,好将眼泪包去作人事送亲友。”出处:明冯梦龙《古今谭概》背后的故事:浙江嘉兴人许应逵,字伯浙,号鸿川,隆庆年间考中进士。他是个有作为的官员,在工部员外郎任上主持疏浚河道,治河有方,造福人民。他是个清廉的官员。在东平担任太守期间,奉公守法,很有政绩。但是他不容于同事,得罪了人,被诬陷,最终丢了东平太守的职位,调到别的地方任职。他离开东平的那天,老百姓夹道送行,很多人忍不住流泪,对失去一个好官感到惋惜。晚上住店,许太守与仆人聊天,回想起白天群众送行的情景,他既感动,又觉得无奈。最后自我调侃说:“为吏无所有,只落得百姓几点眼泪耳。”仆人也是个会说话的人,他也调侃说:“阿爷,您当了这几年官,囊中不着一钱,只能把老百姓送的许多眼泪包起来当礼物送给您的亲朋好友了。”仆人这话说得非常俏皮,却也诉尽了太守的穷困和无奈...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