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解密:东吴名将周瑜为何会遭受罗贯中的贬低?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58
转发:0
评论:0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汉族,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人。东汉末年东吴名将,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汉族,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人。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因其相貌英俊而有“周郎”之称。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在周瑜的指挥下,于赤壁以火攻击败曹操的军队,此战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公元210年,周瑜因病去世,年仅36岁。

  宋神宗元丰五年,一代文豪苏轼兀立于滚滚奔流的长江之畔,“想公瑾之神”,“壮公瑾之业”,感慨万千,以一阕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抒发出他对风流儒雅,功勋彪炳的周公瑾的无限向往和景仰。

  其实,早在三国时代,周瑜便以他的胆略兼人,气度恢宏和雍容大雅赢得了大家,甚至是敌人的仰慕。但遗憾的是,随着千年岁月的流浙,这样一位才华卓越,气度雍容的一代懦将却在百姓的心目中蜕变成一名妒贤忌能,器量狭小,目光短浅而又意气用事的青年将领。以至于虽然没有任何一部史籍提及那位诸葛孔明在赤壁大战开始后到底做了些什么,但在千年后的今天人们仍不得不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争论苏轼词中那位“羽扇轮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的英雄到底是谁。由此,不禁令人感叹岁月待周瑜太不公平。那么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又是什么原因使得他的雄才大略,他的儒雅雍容被岁月的洪流冲刷得面目全非呢?

  陈迩冬在《闲话三分》一书中说周瑜“这个人对孙氏忠;对朋友谅;划策有绝招;风头足;名声好;加上人漂亮;夫人更是美人…那些碌碌之辈,自惭形秽之流,难免不生嫉妒之心。”这段话说得有一定道理,但周瑜受贬低,最主要的是周瑜投身的是孙吴集团。

  从《三国志》到《汉晋春秋》,从《资治通鉴》到《通鉴纲目》,或以曹魏为正统,或以蜀汉为正统,反反复复,众说纷纭。而人物的善恶褒贬也随之潮起潮落,数度浮沉。身处夹缝中的东吴,无论在哪一种正统观念下都处于颇为尴尬的地位。

  周瑜虽然以他卓越的才华和崇高的人格在历代的史传文学中始终保持着固有的稳定性。无论是“拥曹反刘”或是“帝蜀寇魏”,在这些熟读经史深受雅文化熏陶的士大夫们的字里行间依旧始终如一地充盈着对周瑜的无限崇敬和由衷钦佩,但任何一个民族都有雅俗两种文化,虽然以礼乐诗书为内核的雅文化系中,周瑜的形象没有发生多大变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以民间意识为内核的俗文化系统中周瑜几乎成为“妒才忌能、意气用事”代名词。

  宋元之际出现的话本《三分事略》。在这部为适应市民娱乐需求而产生的话本中,周瑜的形象已经是一落千丈,出现了质的下跌,从作品中不难看出《三分事略》是完全把周瑜作为刘备集团的对立面来处理的,并且采用了一种低层次的单向、平面的手法来贬斥周瑜,以此来反衬出刘备集团人物的忠义智信。这种幼雅朴素的手法,使得周瑜的性格只能显现出单一而平面的狭隘与平庸,甚至是愚蠢,相当的脸谱化,简单化,不过这倒是颇为符合说唱文学易懂易唱,人物性格单纯而鲜明的特征。

  元代社会废止了科举制度,读书人没有了进身之阶,由此一大批满腹诗书的文人放弃了儒业,加入到市井文学的创作中来,使其创作日趋成熟。罗贯中,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不能否认,《演义》中的周瑜形象比宋元以来任何一部戏曲作品中的周瑜形象都更接近史籍中的原形。在塑造周瑜胆略兼人,雄姿英发的儒将风范时,作者广征博引各类史料,但小说毕竟是小说,光有历史的有实性,并不等于有一个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更何况指导全书的“拥刘”的思想倾向和小说的创作规律迫使作者必须具有鲜明的立物,于是,在作品中的刘备之仁关羽之义,张飞之猛,赵云之勇以及孔明之智,无不绚丽多姿,闪烁着理想主义色彩的浓厚的古典浪温主义色调。对于其他人物,便只能以陪衬面出现。

  因此,无论在历史的舞台上周瑜如何叱咤风云,但在《演义》中却终究无法摆脱作为陪衬的命运,并且可能毫不夸旨地说他是诸葛孔明的头号陪衬人物。的确,《演义》中的周瑜确是足智多谋,智勇双全,他的才略甚至可能盖过所有人。但是,在与诸葛亮的交锋中却处处受制,屡屡败兵。正如毛宗所说的“以周瑜之乖巧以衬托孔明倍乖巧”。

  然而,作为整部作品的中心人物,孔明需要的不仅仅是足智多谋,神机妙算,还必须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宽宏大量的坦荡气度和沉着老练的雍容气质,而这一切与史载的周瑜性格类型太相似,不易产生性格上的碰撞,那么故事情节将无法展开,诸葛亮的个性更无法得到充分的展示。

  为了塑造那位人格近乎达到自我完善的贤相名臣,作为一名出色文学家的罗贯中不惜突破史料的束缚与限制,吸收民间文艺想象的空间,进行小说艺术的虚构,对周瑜的性格加以改造,并以他的心地偏狭反衬孔明的胸无芥蒂,以他的意气用事反衬孔明的沉着老练。周瑜的气量狭小,意气冲劝和孔明的宽宏大量,沉着老练都在对此中清晰地展现出来。其实,任何一部史书都没有提及周瑜与诸葛亮间的如此恩怨,诸葛亮的主要作为是在刘备死后,在此之前除了出使东吴余下的事,主要是为刘备管粮草后勤等,赤壁之战后周瑜给孙权上书告诫要谨防刘备时,提及的只是关羽、张飞二将,对孔明只字未提。由此可见,诸葛亮的才能与地位在当时都没有引起周瑜的重视,那么周瑜又怎么可能去与一个无名小辈为难呢?但是为了中心人物塑造的审美需求,这种对照性的描写还是始终贯穿着周瑜与孔明的交锋,已经改造了周瑜形象来仅衬出诸葛亮的性格魅力,而市井文学中周瑜那偏狭冲动的个性经过小说家的妙竺笔生花便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越发地鲜明生动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周瑜后人是"学霸"罗贯中嫉妒他贬低周瑜
南京人周柏泉是三国名将周瑜的第63代孙,他一直在不断研究祖宗留下来的族谱,想查证自己所在的南京周氏是否三国名将周瑜后代。最近,周柏泉在江西吉安发现了一套清道光三十年,三国名将周瑜嫡系后裔第五次续修的《庐邑乌东周氏宗谱》残存缮本四卷。这一宗谱不仅证明了周柏泉所在的南京周氏确系周瑜嫡系后裔,而且还道破罗贯中《三国演义》中丑化周瑜的原因,“罗贯中妒忌周瑜后人,才恶搞他的。”网络配图“草船借箭”其实是周瑜的妙计周柏泉将家中珍藏的《锡山周氏大统周谱》展示给记者,根据周谱记载,历史上的周瑜应该是一位“英达夙成,存文武筹略”的奇才。他比诸葛亮大6岁,当年的赤壁之战、草船借箭主意都是周瑜出的。历史上记载周瑜的为人豁达大度,是个气量广大、运筹帷幄、气度不凡的将帅。而且历史上,周瑜的英名也历来为人歌颂。最为著名的应该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其中“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
· 周瑜后人是"学霸":罗贯中嫉妒他贬低周瑜
南京人周柏泉是三国名将周瑜的第63代孙,他一直在不断研究祖宗留下来的族谱,想查证自己所在的南京周氏是否三国名将周瑜后代。最近,周柏泉在江西吉安发现了一套清道光三十年,三国名将周瑜嫡系后裔第五次续修的《庐邑乌东周氏宗谱》残存缮本四卷。这一宗谱不仅证明了周柏泉所在的南京周氏确系周瑜嫡系后裔,而且还道破罗贯中《三国演义》中丑化周瑜的原因,“罗贯中妒忌周瑜后人,才恶搞他的。”网络配图“草船借箭”其实是周瑜的妙计周柏泉将家中珍藏的《锡山周氏大统周谱》展示给记者,根据周谱记载,历史上的周瑜应该是一位“英达夙成,存文武筹略”的奇才。他比诸葛亮大6岁,当年的赤壁之战、草船借箭主意都是周瑜出的。历史上记载周瑜的为人豁达大度,是个气量广大、运筹帷幄、气度不凡的将帅。而且历史上,周瑜的英名也历来为人歌颂。最为著名的应该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其中“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
· 东吴名将周瑜历史上真实的周瑜并不小气
周瑜(公元175年~210年)字公瑾。东汉末年东吴集团将领,杰出的军事家。庐江舒县(今安徽六安舒城)人。汉族,美姿容,精音律,多谋善断,心胸狭窄。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奠定三分天下基础。后图进中原,不幸早逝。网络配图简明传记周瑜自幼与孙策交好,孙策初崛起时周瑜随之扫荡江东,并送钱粮物资助孙策成就大事。袁术仰慕周瑜的才干,欲聘周瑜为将,但是周瑜以袁术难成大事而拒绝,其后设法正式投奔孙策,与孙策一起南征北战,为打江东基业立下汗马功劳,深受孙策信任。孙策遇刺身亡后,周瑜与张昭一起共同辅佐孙权,执掌军政大事。曹操消灭袁绍后,威逼孙权送儿子为人质,周瑜志向高远,劝阻孙权送质。赤壁大战之时,力主抗曹,并慧眼预见到曹军的劣势和我军的优势,指挥全军在赤壁、乌林大败曹军,是为三国历史上最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其后又成功地攻克了荆州战略要地南郡,曹仁败走。网络配图赤壁之战后,周瑜向孙权建议出兵攻取蜀...
· 正史中“英隽异才”的周瑜为何被罗贯中写的如此小气?
三国的历史因为一本《三国演义》而精彩,同时也因为《三国演义》很多历史上真实的人物变得不那么真实,其中吴国的周瑜便是其中不被变得不那么真实的人,那么真正历史上的周瑜三怎么样的呢?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是一个有才但是小气的人,最典型的便是他遇见诸葛亮之后对诸葛亮才华的嫉妒。在其临死前大呼的那声:“既生瑜,何生亮。”的呼喊更是为他的气度定了性。但是翻开史书我们却会发现,其实历史上的周瑜并不是《三国演义》中说的那么回事。在正史可以发现本传中的周瑜毫无缺点,确实是个完美之人。英雄应为“聪明秀出为之英,胆略过人为之雄”(刘劭《人物志》)史书《三国志》里,陈寿对于周瑜的评价更高,多次以“英隽异才”、“王佐之才”、“年少有美才”、“文武韬略万人之英”盛赞之,并评价其:政治上高瞻远瞩,忠心耿耿;军事上“胆略兼人”,智勇双全;人格修养上,“性度恢廊”,情趣高雅。孙策遇刺身亡后,周瑜与张昭一起共同辅佐孙权,执掌军...
· 三国时期东吴的名将陆逊其实比周瑜还厉害
陆逊,本名陆仪,字伯言,三国时期东吴的名将,出生于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世代为江东望族。在吴蜀争夺荆州的时候脱颖而出,成为吴国杰出的后起之秀。图片来源于网络在赤壁之战后,关羽欲功襄樊,而当时刘备拒不还所借荆州,吴蜀联盟有所破裂,而魏国趁机插入,劝说孙权抄袭关羽的后方,东吴大将认为关羽野心极大,是东吴的威胁,不如先同意魏国的要求。孙权采纳了吕蒙的建议,准备趁机消灭关羽。于是吕蒙为了掩盖企图,称病返回建业,在经过芜湖的时候,陆逊前去拜见,与吕蒙详谈,之后吕蒙便向孙权举荐陆逊,陆逊被封为偏将军右部督,代替吕蒙攻袭关羽后方。而陆逊到地方后,给关羽写信表示很尊敬关羽,不想与关羽为敌,导致关羽轻敌,只一心袭击曹操,军中有所异心均没有发现,之后关羽败走麦城,丢了性命。再之后,刘备为了报仇,进攻吴国,却被陆逊火烧连营,一举攻破四十余营,奠定了胜利的基础。经过几场战役之后,陆逊在东吴的威望很高,但却遭到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