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跟讨饭帝朱元璋一起打天下是怎样一种体验?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55
转发:0
评论:0
跟讨饭帝朱元璋一起打天下是怎样一种体验?,不管穿越到哪个朝代,在穿越内容的选择上,永远都有一个既充满诱惑力,却同样有充满高

不管穿越到哪个朝代,在穿越内容的选择上,永远都有一个既充满力,却同样有充满高风险的选项——穿越成一个军人,成为战无不胜,横扫沙场的将军。

这个选项的力,从来都是不分朝代的。无论对于普通的历史爱好者,还是热度极高的军事发烧友,历代王朝的内外战争,从来都是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开疆拓土的荣光,铁马金戈的碰撞,横刀立马的威猛,更素来都是吸引眼球的。

无论是传统的戏曲评书演义小说,还是今天或正说或戏说的各类影视历史剧,甚至于各类丰富多彩的网络游戏或单机游戏,战争题材也永远都是吸引关注度,乃至拉动票房的不二选择。至于一代代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其壮怀激烈的人生,跌宕起伏的往事,以及无数次悲壮战斗中迸发出的铁血精神,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壮烈家国情怀,更令现代无数热血青年喟叹感慨,乃至心驰神往。如果穿越可以选择,一定有不少朋友愿意体验一把。

但这个体验,风险度也是非常高的,甚至在穿越的诸多选项中,它可以说是最为高危的一个:首先是安全性差,打仗不是闹着玩的,那是真刀真枪上战场拼命,一不留神就可能没命。倘若打了败仗,就算能侥幸从战场上捡回条命,战后追究责任,照样逃不过一刀。

然后是技术含量高,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但打胜仗从来都是不容易的,外部条件上,要有天时地利人和的照顾,自身本事也要过硬,不止要有体力武艺和机灵的脑瓜,也不止要鼓士气搏性命耍阴谋诡计,单说带兵就是麻烦事,领着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出去打仗,一路上都是操不完的心,吃喝拉撒样样都要过问,且不论打仗胜败,就算碰不到敌人,把一支军队平安带回来都不容易。

最要命的是,就算打了胜仗,却很可能更难混,“树大招风”这个成语,将军们绝对是受害的最高危群体,打了胜仗你就成了众矢之的,一言一行都有人盯着,一举一动也很可能有领导怀疑着,碰上重文轻武甚至“以文制武”的朝代,你很可能就被“制”了,而碰上重视武功的朝代,你战功越大,就越功高震主,一不留神就会让领导给灭了。所以穿越成一个将军,在无限风光的背后,却是无数危机涌动的暗流。

从打胜仗到在官场平步青云,最后寻个善终,样样都需要小心谨慎,一不留神就踩入陷阱。可以说,在每个封建时代,做一个成功的将军绝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既要有能耐,也要有心机,更要有正确的性格,这是对一个人智力体能,心术权谋的综合性考验,有一条不合格,就很可能是身败名裂的下场。历代诸多名将蒙冤的悲剧,就是这样酿成。

当将军的技术含量如此高,因此也可以确定,如果一个人没有经过任何的准备,没有受过任何的磨练,直接一步到位,穿越到古代做了将军,那么凶多吉少是一定的。事实上,历朝历代,也没有一个将军是天生而成的,所谓要想人前显贵,需得人后受罪。

每一个名将扬名立万,战无不胜的显贵背后,都是一连串受不完的罪,在历经无数次艰辛的磨练,乃至生死的考验之后,在承受了心灵无数次打击痛苦,最终大彻大悟后,才有了彪炳史册的风光。即使作为一个现代人穿越回去,要享受做将军的显贵,也必须要受当将军的罪。

那么具体到穿越回明朝,做一个成功的将军,究竟要受哪些罪呢?要了解这个,我们不妨先认识一下,明朝军队,是个啥样的光景。

横扫天下大明军

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汉唐是两个公认武功强盛的王朝,比起汉朝横扫匈奴的威武,大唐战无不胜的风光,大明军队,在史料的纪录中,貌似是相对低调的。事实上,低调只是表面现象,低调的明军,是一支威武之师,光荣之师。对比明军的发展历程,这绝不是溢美之词。

明军开国的起点是非常高的,甚至说对比之前其他历代封建王朝,明军在大明开国战争中所遭遇到的对手,是极其强大的。他所战胜的,是在中世纪曾横扫欧亚的世界最强骑兵——元朝蒙古骑兵。

而且它还完成了两个奇迹:第一,他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支以农民起义军的身份脱胎而来,最终完成改朝换代大业的军队。第二,他完成了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一件空前的壮举,第一次以由南向北的形式北伐成功,实现了中国的统一大业。这两件事,更是绝对的高难度动作。

完成这样一个高难度动作的明军,也并非先天就这样强大,相反也是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默默积累实力,最终在元末农民战争中破茧而出,啸傲四海。元末天下大乱,四方起义四起,按照评书里的说法,就是“十八路反元”,这其中最重要的反元起义军,就是南方“红巾军”,明朝皇帝朱元璋,最早也是红巾军的一员,他一开始投奔濠州红巾军领袖郭子兴,虽然郭子兴很赏识他,并把养女马氏(明朝开国第一任皇后马皇后)嫁给了他,但他始终得不到信任。

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元朝至正十三年(1353年)六月,二十五岁的朱元璋以红巾军将领的身份,回到家乡安徽凤阳募兵。这次募兵一共招募来七百多名青壮。看似人数不多,但在历史上却有重要意义——如果朱元璋回乡募兵的日期,在历史上有精确到哪一天的纪录的话,那么这一天绝对可以算作大明王朝的“建军节”,后来那支打下大明王朝江山的那支雄狮,正是以这支七百人的小部队为基础成长起来。

而后来诸多横扫天下的大明名将,诸如徐达,常遇春等名垂青史的军事家,都是出自这支队伍。甚至这支队伍里的许多小兵,诸如郭英等人,在明朝开国战争中也节节立功,飞黄腾达。可以说,如果我们穿越到元末明初当兵,恰好正“穿越”进这支部队,那么最终的“发迹率”,可以说是相当高的。

然而“发迹率”大,风险性也格外大,当时的朱元璋并不受红巾军信任,相反处处受气,带兵打仗更是要啥不给啥,粮草军械都要自己想办法。他招来的兵,也大多都是没打过仗的新手,就算徐达,常遇春这些后来横扫沙场的名将,在当时也都可以算是军事菜鸟。

这七百人人,说不好听了就是乌合之众,拉出去打仗,胜败不好说,伤亡惨重却是肯定的。后来朱元璋带着这支军队打了几仗,地位也节节攀升,但也继续在红巾军内部受挤兑。不得已转战定远,这支七百人的队伍中,他挑选了二十四名亲信随行,这二十四人,就构成了大明开国将领的雏形阵容:徐达,常遇春,宋朝用,郭英等后来的名将都在其中。

至于其他人,后来在史料中都销声匿迹,也就是说,如果穿越进入这七百人,想要最终建功立业,就必须在朱元璋转战定远时被选中,成为二十四名亲信之一。之后朱元璋带着这二十四人招兵,在老领导郭子兴过世时,他已经有了数万军马,坐拥和州,定远等地盘,并趁元王朝麻痹大意的机会攻克了南京。大明王朝后来争雄天下的本钱,就这样打下来了。

朱元璋从早期拉队伍开始,一直奉行的策略,就是谋士朱升所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个策略说白了,就是不争出风头,耐住性子发展力量,尤其是军事实力。早期明军的力量,也是在这个过程里暗暗壮大。然而力量壮大,却不等于军力强大。

特别是占领南京之后,朱元璋在军队建设上最苦恼的事情,就是军队的纪律松弛,虽然朱元璋施行严刑峻法,对于各种军纪败坏的行为严惩不贷,但是败坏纪律乃至招来民怨的事还是时有发生。后来的《明实录》里记载,当了皇帝的朱元璋,有次与大臣们回忆早年往事时,说过这样一个事情,一次他骑马巡逻,突然看到一个孩子在野地里哭,一问才知道,孩子的父亲被抓进军营当,母亲也被劫掠进去,只留下孩子一个人。朱元璋当场大怒,愤而下令彻查,结果查明孩子的父母确在军营,并在朱元璋的关照下得以一家团聚。然而令朱元璋更加震惊的是,这个孩子一家的遭遇,在朱元璋军中绝非个例,相反比比皆是,之后连续十天的彻查,查明因军队劫掠而导致夫妻离散的家庭,竟然有数百家之多,虽然在朱元璋的严令下,这些家庭得以团圆并给与优厚的抚恤,但是明军当时的纪律状况,却可见一斑。《明实录》说,即使二十多年后,朱元璋在回忆这事的时候也感叹,如果明朝军队一直都是这种风纪,大明怎么可能取得天下啊。

而且那时的朱元璋,看似是一方枭雄,面临的局面,却是极其严峻的。朱元璋占领南京后的中国,其实是四角鼎力。北方是以中央政府自居,占有中原以及蒙古草原和西域的元王朝。南方除了占有淮西以及南京的朱元璋外,更有占有湖北荆襄平原的“汉王朝”陈友谅,以及表面向元朝称臣,其实却占据苏南地区割据自立的枭雄张士诚。

在这四家里,朱元璋不但是力量最弱的,而且还是处境最危险的,他的地盘其实是夹在三家中间。论军队实力,他比不上陈友谅,论经济实力,他比不上张士诚。而且更严峻的形势是,就算打败了张士诚和陈友谅,如果想统一天下,就必须要战胜元王朝,也就是要打败当时天下自强的骑兵——蒙古骑兵。

可当时实际情况又是怎样呢,在朱元璋之前,红巾军起义也曾一度席卷南中国,并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北伐,然而当进入北方平原,与强悍的蒙古骑兵交手后,由南方农民组成的红巾军却大多败下阵来,当时的元王朝,虽然后世史家常津津乐道他们的“腐败无能”“皇帝昏庸”,但军事方面,彼时担负平定农民军大任,执掌元王朝军事大权的扩敦帖木儿(汉族名王保保)等人,可以说是不世出的名将,他们麾下的元军,也一改早期腐败无能的形象,战斗力直线恢复。

凶险的局面外加强悍的对手,使朱元璋必须要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他也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工作,比如严明纪律,比如每攻克一处城池,都格外注意招降敌人中具有骑兵训练经验的将官并委以重任,甚至不惜重金,通过各种渠道在北方购买战马,然而大明军队真正摆脱“流寇”形象,实现脱胎换骨,成功升格为“国家军队”,却是以元朝至正二十年(1360)年为转折,因为那一年朱元璋遇到了一个人,并展开了一番决定大明军队命运的谈话——刘伯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跟刘邦一起打天下的樊哙为何差点被被斩首
樊哙(kuài)(公元前242年—公元前189年),沛人。西汉开国元勋,大将军,左丞相,著名军事统帅。而且樊哙还是皇亲国戚,娶了吕后的妹妹吕须为妻,生下儿子吕伉,跟刘邦的关系越来越亲近。大家,知道历史上有两个成功的著名的农民起义家,分别就是刘邦和朱元璋。这两个人身上都有一种通病,那就是不信任一起打天下的这帮兄弟。所以,刘邦担心江山不稳,又让樊哙平息异姓王,而且樊哙也真给刘邦涨面子,仗打得很漂亮。刘邦的内心世界是乐开了花。网络配图但是,刘邦随着年龄的增长,刘邦身体越来越不好,疑心也越来越严重,恰巧这时,有人诋毁樊哙和吕氏结党。刘邦一听这话,想了一下,假如有一天我去世了的话,那么樊哙到底会做出一些什么出格的举动呢?而且,刘邦本来就对吕后干预朝政,早已不满,而樊哙又娶了吕后的妹妹。立时觉得情况严重了,所以立即与陈平计议此事。最后,刘邦采用陈平的计谋,以陈平的名义前往樊哙军中传诏,在车中暗载大将周...
· 跟哪个皇帝打天下最幸福?刘备只能排第五
职场上选择老板很重要,尤其是对于刚刚踏出校门的小白来说,跟一个什么样的老板意味着自己今后的平台有多大,而对于古人来说也是如此,历朝历代乱世之中总会出现那么几个枭雄,而对于政治场上的小白来说,选择跟谁打天下就显得非常重要,跟错了可能会一起被灭掉,跟对了等到功成名就了可能还是逃不了被灭掉的命运,例如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等人在开国之后无一例外都选择大杀功臣,搞的朝廷上下鸡飞狗跳,当然我国历史上还是有几位比较不错的开国皇帝的,人品好,对哥们也仁义,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聊如果我们生在古代,跟着哪个皇帝打天下最幸福呢?网络配图第五位皇帝:蜀汉昭烈帝刘备刘备绝对是一个非常仁义的皇帝,不管你们怎么想,说他虚伪也好,假仁假义也好,但是从对待手下兄弟方面来说,这一点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对诸葛亮始终客客气气,因此诸葛亮才感动的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试问如果刘备真是一个伪君子,诸葛亮只会小心提防,会给刘备出死力吗?...
· 故宫未解之谜:去乾清宫上朝是种怎样的体验
故宫里有个内廷中心,是皇家园林建筑的精华——乾清宫。明代的十四个皇帝和清代的顺治、康熙皇帝,都以乾清宫为寝宫,在这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奏章、召见官员。你知道皇帝和大臣们是如何上早朝的吗?上朝又有哪些严苛规定和趣事?这期京城传奇,小奇和您细聊聊。午夜,满城沉睡,可宫外的大臣都早早起了床,他们在嫔妾的服侍下,精心穿好朝服,带好朝珠,穿越半个京城前往故宫。网络配图凌晨3点,大臣们到达午门外,城楼上的鼓敲响时,他们排好队伍,耐心等候入宫。五更天,钟声响起,宫门开启。百官依次进入,过金水桥在广场调整队伍,正式准备进入三大殿。到了乾清门,愈发森严,其他门都是由步军统领衙门的兵丁把守,乾清门则用侍卫监察。等待时,官员中若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稳重的,都会被负责纠察的御史记录下来,听候处理。因此,自踏入宫门那刻起,就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举止言行。通常,皇帝驾临太和门或者太和殿,百官行一跪三叩头礼。四品以上的官员才...
· 揭秘“讨饭帝”朱元璋为何能建立大明朝!
元朝之后,就是朱元璋建立的大明朝,元朝是朱元璋推翻的,似乎元朝军队也主要是朱元璋灭掉的。然而,在元末的各路起义军里,朱元璋所部是消灭元朝军队最少的一支。那么,灭元军最少的朱元璋为何能最终?朱元璋是如何以较小的代价登上开国皇帝宝座的?在那个群雄并起的年代,有枪便是草头王。话说到了1356年,各路起义军都抢到了一定的地盘:刘福通拥韩林儿为帝,拥有安徽、江苏、河南、山东等大片领土,并不断向北方和西北进攻。徐寿辉称帝于武昌,拥有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张士诚称王于苏州,拥有江苏、浙江等地。明玉珍则杀入四川、云南,也欲称帝。这四支队伍是消灭黄河以南元朝势力的主力军,他们已控制了黄河以南绝大部分地区。此时的朱元璋占据安徽中部的滁县、和州一小块地方,他手中只有两三万兵马,这还是继承其岳父郭子兴的遗产。他力量虽弱,但慧眼独具。他发现南方当时还有一块地盘在元朝手里:那就是张士诚和徐寿辉势力中间的江苏中西部直到...
· 揭秘:刘邦与朱元璋为何滥杀一起打天下的有功之臣?
说刘邦与朱元璋二人是白眼狼,没有半点儿冤枉的意思。先说刘邦。在楚汉之争中,刘邦为聚集力量、争取同盟军,先后分封了7个异姓王,但这同时也成为他称帝之后贯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最大隐患,于是,在吕后的帮助下,刘邦选择了杀戮功臣。在诸位功臣中,韩信成了首当其冲者。公元前197年,陈豨造反,“上自将而往,信病不从。”-刘邦亲自出征,韩信却在这种时候称病请假。不过,刘邦去前线打仗,韩信你选择不去就没有危险了吗?韩信忘了,刘邦有个很能帮他办事的老婆。果然,未及平叛,留守后方的吕后就“听说”韩信在关中与陈豨策应,便先发制人,用萧何之计,迅速除掉韩信这一势力最大的异姓王。萧何给吕雉定计,诈称前线传来刘邦平叛胜利的消息,按照惯例,此时百官都要进宫朝贺,半信半疑的韩信刚一进宫,就被武士们捆了个结结实实。曾经将情敌整成“人彘”的吕雉,残忍无度青史留名。吕后用麻袋捆住韩信,拉到长乐宫的钟室,也不需要等刘邦回来了,她...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