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揭秘乾隆手段:派“”查办“小老虎”?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01
转发:0
评论:0
揭秘乾隆反腐手段:派“大老虎”查办“小老虎”?,提起乾隆皇帝,人们大都认为他是历史上少有的一位较有作为的皇帝。在他统治大清王朝期

提起乾隆皇帝,人们大都认为他是历史上少有的一位较有作为的皇帝。在他统治大清王朝期间,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国泰民安。因此,乾隆年间是“康乾盛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在下面的一组历史数据中,虽然让人们看到了在“乾隆盛世”背后所隐藏的阴暗一面,但是,也让人们看到了乾隆皇帝肃贪的决心和意志。

据相关史料记载:整个清朝二品以上的高官,因问题而被处以斩刑、绞刑,或被赐自尽者,共计41人,而在乾隆一朝就有27人之多,几乎占了全部人数的67%左右。至于受到“抄家没产”、“充军发配”、“降职罚薪”的官员,那就数不胜数了。从这些史料也不难看出,乾隆皇帝当时的治贪手段还是十分严厉的。然而,当时的情况却是反贪反贪越反越贪,“诛殛愈众,而贪风愈甚”。

那么,在大清王朝“康乾盛世”的乾隆年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奇怪现象呢?究其原因无疑是多方面,但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乾隆皇帝总是依重“”去打“小老虎”,也就是依靠大贪官去查处小贪官。长此以往,虽然一些“小老虎”被打下去了,但是这样反贪却把“”养得更肥了。不仅如此,越养越肥的“”又会去庇护更多的“小老虎”。这位乾隆皇帝所依重的“”就是众所周知的大贪官和珅。和珅,在乾隆年间曾任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兼管吏部、户部、刑部、理藩院、户部三库,还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裁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职。和珅是有清一朝资产最多的官员。因为贪污数量过大,被国人视为巨贪。就是这样的一个“”,却是乾隆皇帝肃贪的依重对象。

乾隆四十五年,即公元1780年,海宁揭发大学士兼云贵总督李侍尧涉嫌贪污受贿,乾隆皇帝下旨命和珅与刑部侍郎喀宁阿、监察御史钱沣远赴云南查办李侍尧。于是,和珅等人奉命前往云南查案。起初因找不到突破口,案件毫无进展。后来,和珅拘审了李侍尧的管家赵一恒,终于打开了突破口。经过严刑逼供,赵一恒实在熬不过去,就把李侍尧的贪污受贿之事一五一十向和珅供了出来。于是,和珅召来云南的所有官员,将赵一恒的口供读了一遍。那些原来忠于李侍尧的官员见和珅已掌握了证据。便纷纷站出来指控李侍尧的各种罪行。

和珅取得了李侍尧贪污受贿的大量的实证,李侍尧自然是罪责难逃。这个案件审结之后,李侍尧被判斩监候。但是,令人万万想不到的是,李侍尧贪污受贿案审结后,李侍尧和他的党羽一大半财产竟然被和珅私吞到自己的肚子里去了。据说,从李侍尧府中查出的各种金银、珠宝,古董、字画等共计901件,大部分都进了和珅的腰包之中。这正是“贪污着你的贪污,腐败着你的腐败。”然而,乾隆皇帝反倒认为和珅清正廉明,进行大加封赏。

不仅加封和珅为户部尚书,而且还将他的长子丰绅殷德指为十公主的额驸。这样一来,朝中百官争相到和府大送贺礼,逢迎拍马。就这样,和珅不仅贪污受贿,而且结党营私,在朝野上下形成一股强大的黑恶势力。

说起来,私自贪污李侍尧这样“小老虎”的赃银赃物,还不算什么奇葩事,和珅肃贪还有更奇葩的事情。有一次,和珅奉命查处浙江巡抚王亶望,不仅贪污王亶望的赃银赃物,而且还把王亶望的小妾也收归己有。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有这样的“”,怎能不越反越贪?

王亶望,初为举人,捐钱得到了一个知县的官衔。历官甘肃宁夏知府、甘肃布政使、浙江巡抚。先后弄虚作假,中饱私囊,数额达数百万之多。乾隆三十九年,即公元1774年,王亶望调任甘肃布政使,搞起了“捐监冒赈”的勾当。所谓“捐监”,就是为解决粮食歉收问题,官府允许一些人通过捐粮换取监生资格。王亶望把粮食折成银两,进行“监生”资格拍卖。然后向朝廷谎报旱情,编造说把“监粮”用来赈灾了。实际上,他把捐纳的银两全部私分,从总督到州县官员人人有份。从此,甘肃一地有一多半的大小官员,都参与了“捐监冒赈”的侵吞公款的罪恶活动。

由于乾隆皇帝并没有觉察到王亶望侵吞公款的行为,还将他升为浙江巡抚。直到有人举报地方官员在浙江海塘工程中弄虚作假、中饱私囊之时,才引起乾隆的怀疑。不久,乾隆皇帝又从来自甘肃的奏报中得知当地并无旱灾,便马上派和珅前往浙江查处王亶望。在和珅软硬兼施的非常手段之下,王亶望只好招认自己的犯罪事实。这王亶望身边有一名小妾名叫吴卿怜,长得美丽娇艳,楚楚动人。和珅前往浙江办案时,一眼就看中了吴卿怜。查处了王亶望之后,就把她弄到了自己的府中。和珅对此女十分爱惜,竟将家中一切帐目全都交给吴卿怜打理。没想到这吴卿怜竟把和府的帐目处理得井井有条。这无疑也从侧面助长了和珅贪污受贿的强烈欲望。

乾隆皇帝对于和珅贪污受贿不仅不进行处理,反而晋升他为吏部尚书。试想让一个贪污成性、爱财如命的“”去管理天下官员,去肃清天下吏治,去查办天下的“小老虎”无异于缘木求鱼。欲壑难填的和珅自然也不放弃任何一次敛财的大好时机,居然为大清王朝定制了一种叫做“议罪银”的奇葩制度,而更奇怪的是,乾隆皇帝竟然同意了这种“议罪银”的奇葩制度,并命和珅主持实施和推行。

所谓“议罪银”制度,其核心就是让贪官污吏交钱免责的制度。即根据官员犯罪情节的轻重以多少不一的银子来免除一定的刑罚。乾隆四十五年,即公元1780年,这种奇葩制度出台后,立即受到贪官污吏的热烈欢迎,自然也在朝野上下的饱受诟病。“议罪银”制度的创建和推行,虽然使乾隆皇帝的银库有了一些盈余,解决了紫禁城的平日吃喝用度上的财政危机。但同时也加速了那些“小老虎”敛财的力度和速度,尤其是让和珅这只“”的腰包更是迅速鼓了起来。不难看出,和珅的敛财技巧真可谓是炉火纯青,游刃有余。

那么,和珅这只“”究竟利用各种手段侵吞了多少财产呢?嘉庆四年,即公元1799年,乾隆皇帝驾崩。正月十三,嘉庆皇帝宣布和珅的二十条大罪,下旨抄家。经过抄家才发现和府“楠木房屋,僭侈制,依照宁寿宫制度,因离点缀与圆明园蓬岛瑶台无异”。不仅如此,和珅还私人订制墓地,“蓟州坟茔,设享殿,置隧道,居民称和陵”。和珅不仅拥有大量的田地、当铺、银号,而且拥有的珍珠、白玉、珊瑚、玛瑙、钟表、宝石、绸缎、瓷器、古鼎、人参、貂皮等不计其数。

据说,从和府查抄出白银有八亿两之巨,而乾隆年间清廷每年的税收,也不过七千万两。和珅所匿藏的财产相等于当时大清王朝十五年收入。可见其赃物之多,财产之富。时人称“和珅跌倒,嘉庆吃饱”。正月十八,廷议凌迟,不过,固伦和孝公主和刘墉等人建议,和珅虽然罪大恶极,但是毕竟担任过先朝的大臣,应改赐和珅狱中自尽。最后赐和珅在自己家用白绫自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乾隆查办“金字塔”式贪污大案:惩处上百人
本文摘自《灰色生存》,宗承灏著,重庆出版社出版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发生了一起震古烁今的大案,准确地说这是清朝建国以来的头号贪污大案:甘肃贪污案。此案涉案人员之广、官员级别差距之大都创造了一项新的纪录。在这场肃贪风暴中,从封疆大吏到州县官员,贪污白银2万两以上的案犯斩首56人,免死发遣46人,革职、杖流、病故、畏罪自杀者数十人。一场肃贪之风横扫过后,甘肃官场为之一空。有人总结甘肃贪污案的特点:无官不贪,而且是有组织、成系统、走程序地。从上到下,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式的生态系统。这难免让人联想起香港黑帮片中常见的桥段:一个黑帮老大,将一把枪或者砍刀塞到一个人手里,让他去干掉另一个被打得毫无反抗能力的人,这个人通常是他的手下或者即将成为手下的,而且没有犯罪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还表现得很正派。这样做的目的想必大家都知道,你和我们一起杀了这个人,你就是同谋了,就是自己人了。既然你是自己人,就不用担心...
· 乾隆手段:五十六名朝廷官员人头落地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发生了一件清朝建立以来最大的贪污案。自封疆大吏到州牧县令,被判处死刑的多达100多人,其中56名被砍掉了脑袋。这就是轰动朝野的甘肃全省官员谎报灾赈、贪污捐监粮的大案。这场特大贪污案件的首犯,就是乾隆皇帝曾十分倚重的封疆大吏王亶望。王亶望,山西临汾人,自举人捐纳知县,累任知县、知府,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调任甘肃布政使,受命专门办理收捐监粮。甘肃地瘠民贫,是全国最穷的省份,每年户部都要调拨巨额款项购买粮食,以抚恤灾民,供应当地满汉驻军以及救济新疆之需。为节省国库开支,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政府特准甘肃及外省商民纳粮捐纳监生,就地解决缺粮之急。监生,是国子监学生的简称,甘肃省内外商民赴甘买来监生头衔后,并不要求千里迢迢进京入国子监读书肆业,但他们已享有与秀才同等的权利,可直接参加乡试进入官场,也可以监生资格加捐职官。因此,捐监一途是当时富裕商民子弟入仕的...
· 乾隆的敛财手段,你猜他赚了多少钱?
乾隆皇帝在中国清代史上可以说是十分著名一个人物,在其执政期间,本当早早出现的封建时代的瓦解,却在其励精图治的精明治理之下加强了。都说爱权者不爱钱,然而可不要小瞧咱们这位乾隆皇帝,他的敛财能力也是非同一般,仅仅在其60年当执政生涯,就收到6800w两白银以上,也就是说一年他至少要赚个100w以上,这是什么概念呢?清朝年间一家四口的普通老百姓,一年的收入仅32两,一辈子却不达乾隆皇帝一年收入的千分之一,这个巨大贫富差距也就只有封建时代才会出现。那么问题来了,老百姓都这么穷,他的白银是哪里来呢?据考察,他的收入来源主要分三块,分别是官庄、盐业以及关税。官老爷们管理田地,那自然就是要收地租的。当然啦,这主要是清朝的开国君主,在圈地运动中表现出色,为他赢来一笔“价值不菲”的财产。按照交租的形式,官庄也有分纳粮庄与纳银庄两项,当然了,房地产古往今来都是一块香馍馍,在剿灭李自成等人后,清军便赶走了城内原...
· 揭秘史上第一个因贪污而被查办的丞相是谁
官场腐败是当今的一个世界性问题,也是由来已久的历史问题。所谓贪官,亦即利用手中的“公权力”攫取私利。史学界曾认为,在贵族制被官僚制逐步取代而有了“官场”概念后,贪官便开始粉墨登场了。第一个因被查处的丞相据北宋真宗时编修的《册府元龟》上的记载,从封建社会第一个朝代秦朝算起,到唐末五代时止,被查处和揭发的贪官是460名。而且,《册府元龟》所记被查处官员的级别相对来说都比较高,如“宰辅部”中记载,五代之前被查处和揭发的丞相级贪官,共计29名。图片来源于网络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因被查处的丞相,是汉武帝当皇帝时任用的第二个丞相李蔡。当时皇帝赐给他墓地20亩,可他倒卖地皮,多贪占(史称“盗取”)了三顷,卖了40余万钱,被揭发后畏罪自杀。其实李蔡还是一个很不错的官员,比起唐代的宰相李林甫、杨国忠等贪官要清廉多了。李蔡是西汉名将李广的堂兄弟,战功显赫,政绩斐然,当时口碑不错,仅因一时贪念坏了一世名声,实在遗...
· 陈氏乾隆49年(1784年)合族派语
陈氏乾隆49年(1784年)合族派语(自35世起):惟今能显远历代善名扬端自开基后继因衍绪长量才修正业素位守彝常礼乐家声振诗书世泽光香台恢祖德义柱焕宗堂余庆原星聚支延万祀昌按班辈取名,则取其中一字代表班辈,通常是中间那个字,同辈的同一个字,如我为代光,我弟代明。即刻扫码,参与陈氏家族话题讨论!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