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揭秘:汉高祖刘邦成功“逆袭”的用人智慧是什么?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61
转发:0
评论:0
揭秘:汉高祖刘邦成功“逆袭”的用人智慧是什么?,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皇帝中,刘邦是一个十分特殊的人物。他出身微贱,不喜欢读书,开始“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皇帝中,刘邦是一个十分特殊的人物。他出身微贱,不喜欢读书,开始“创业”时年岁也偏大,与他的劲敌、对手和其他天下豪杰相比,实在没有太多的优势,甚至还有很多缺点,如好酒及色、慢而侮人、不修文学等,但他最终却战胜群雄。刘邦的成功“逆袭”,可从他过人的用人智慧上窥见端倪。

把最优秀的人才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上

汉五年(公元前202年)二月初三,55岁的刘邦在山东定陶汜水之阳举行登基大典,定国号为汉,拉开大汉四百年基业的大幕。

这年五月,刘邦在洛阳的南宫开庆功宴,宴席上,他和众人总结楚汉战争胜败的经验教训。王陵等人说,刘邦之所以能战胜项羽,就是因为刘邦能与大家同甘苦,共患难,而项羽却自私自利。刘邦说他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没有说到点子上。他总结了自己取胜的原因:战争的胜败,人的因素总是最重要的。刘邦不仅“自知”,而且“知人”。

1.jpg

刘邦最大的优点,就是知人善任。张良、萧何、韩信,都堪称人中龙凤,每一个人都各有所长,且其特殊才能都远在刘邦之上,刘邦均将他们罗致麾下,而且不嫉贤妒能,不弹压掣肘,能用其所长,把每一个人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上,为每个人淋漓发挥自己所长创造了条件。张良定国策谋大计,萧何理国事抓经济,韩信统大军略城地,三人均有出色表现。

刘邦不仅善用人,而且善驭人。韩信出身贫穷,为人所不齿,后来参加了项梁的起义军,但一直不为项梁、项羽叔侄所重用,韩信因此背楚投奔了汉军。经过汉将夏侯婴的推荐,刘邦任命韩信为治粟都尉。萧何通过几次谈话看中了韩信,认为应当重用。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六月,韩信认为自己在刘邦麾下还没有得到完全施展才能的机会,觉得屈才,于是又从汉营逃亡。萧何知道了这件事,觉得这是个疏忽,所以来不及与刘邦商量,就亲自去追赶韩信。这时有人在刘邦面前说丞相萧何逃跑了。

刘邦听了又急又气,如同失掉了左右手。等萧何回来时,刘邦又喜又恼,责备他不该逃跑。萧何告诉他是为了追赶韩信,刘邦不太相信,认为追赶这么一员小官吏不值得。萧何对刘邦语重心长地说:“一般的将官容易得到,韩信却是不可多得的国家至宝,挑不出第二个。如果想争夺天下,就必须有韩信这样的人才共谋大计。”刘邦听取了萧何的意见,拜韩信为大将,让他统率三军。

而且在任命韩信为大将那一天,举行了隆重的仪式,设置了高坛、广场,让韩信到高台上受命,给了韩信足够的尊崇和面子,树立了韩信在众人面前的威信和号召力。拜礼完毕后,刘邦把韩信召到跟前咨询平定天下方针,韩信的回答,同样语出惊人,这就是几乎与诸葛亮的《隆中对》齐名的《汉中对》。只可惜,刘邦身边的能人太多,而后来的韩信也居功骄恣,加之品德名声不好,才不为后人称道,否则的话,他一定会和诸葛亮一样齐名。

2.jpg

韩信想要一个“桃子” 刘邦给了他“一篮水果”

韩信军事才华出类拔萃,很快成为刘(邦)、项(羽)争雄中影响战局胜败的关键性人物。

刘、项鏖战正酣。十一月,刘邦被楚军围困在荥阳(今河南荥阳),难以脱身。而韩信大军却凯歌高奏,大破楚军,斩杀楚大将龙且,占领齐地,锐不可当。此时韩信不仅没有加急进攻楚军,解刘邦之围,而是派人给刘邦送信,请刘邦封自己为齐王,但信的措辞用语还是比较委婉。

热盼韩信解围的刘邦看到韩信的这封信时,勃然大怒,大骂韩信:“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在张良、陈平劝说下,刘邦压住了胸中的怒火,不但满足了韩信想当代理齐王的愿望,而且更为慷慨大度,一步到位,直接封韩信为齐王。

韩信本来想要一个“桃子”,刘邦却给了他“一篮水果”,这显示了刘邦高超的驭人之术。

可以想象,获封齐王后的韩信,心情之激动、脚步之轻盈,怀着对刘邦的感恩心情,加快了攻楚的步伐,与彭越等人分进合击,很快改变了楚强汉弱的战场局势,导演了兵陈垓下十面埋伏的历史活剧。假若,刘邦当时未满足韩信的请封,势必与韩信生隙,埋下取败祸因;假若刘邦比较小气,虽满足了韩信心愿,仅封了个“假王”(代理),也会让韩信感觉出刘邦的勉强之情和心胸狭窄,也就不会换来韩信满腔的“忠汉”之心。

通过封赏大臣传递政治信号

楚汉战争胜利后,封赏大臣是摆在刘邦面前一项复杂而重大的政治任务,处理不好,就会产生矛盾。刘邦认为,应当将萧何推为第一。然而其他曾追随刘邦东征西讨的大将们不服,认为自己“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浴血奋战,而萧何“未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怎能反而功劳居首呢?

3.jpg

这时,刘邦说出了一番惊人的话。他反问诸将:“知道打猎是怎么回事吗?知道猎人和猎狗的区别吗?”他说,猎狗只有追擒野兽的功能,而猎人却能指挥猎狗去追猎物。诸将只不过是擒杀野兽的猎狗,只有萧何,才能称得上是猎人。

这话说得太伤众将官的心了。众将官心内不服,但谁也不说话,选择了沉默。后来,在论定功臣的位次时,场面又陷入了尴尬。众列侯一致认为,平阳侯曹参“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理应排第一。刘邦显然是想让萧何位列群臣之首。正在为难之时,洞明上意的关内侯鄂千秋站出来说话了,他说:诸将皆为一时之得失。

而楚汉相拒五年,汉王失军亡众,只身逃遁数次,皆靠着萧何从关中遣军补其亡失,数万兵众招之即来。汉与楚在荥阳对峙多年,军无见粮,也是萧何及时转漕关中,以给不足。这样才能使汉军立于不败之地,这是万世不朽之功。这一公平的评论,终于说服了诸将,大家都公推萧何功劳位居第一。

刘邦公然驳了众将官的面子,力排众议,推封萧何为天下第一功臣,这样做的“成本”似乎太大。而这也恰恰反映出刘邦的过人之处,他是要通过尊崇萧何来向天下释放一个个信号:天下初定,今后国家的头等大事将是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军事虽亦重要,但与民生问题比较起来,显然要往后放一下。今后,国家急需的是重生产、懂经济的人才,而不是冲锋陷阵、搏杀疆场的将士。可以认为,刘邦封萧何是传递其战略重心由“军事斗争”向“经济建设”转移的显著性标志。

史书记载,刘邦封赏诸大臣是分阶段进行的。最先封赏的是最亲近、最重要的二十几位大臣。其余的大臣因对军功多寡的认定有异议,“日夜争功而不决,未得行封”。有一次,刘邦在洛阳南宫时,看见众将坐在沙地上不知在说什么,问身边的张良是怎么回事,张良说他们在谋反。刘邦问为什么,张良说怕刘邦以后不会封他们高官,怕刘邦会找机会诛杀他们。刘邦问计于张良。张良问刘邦最恨的人是谁,刘邦说是雍齿,因为他虽然功劳多,但太张狂。

4.jpg

张良听后,就建议刘邦封雍齿为侯,这样,大家就觉得被刘邦记恨的雍齿都能受封,其他人更不用说了,封官加爵是迟早的事,就不会乱着急了。于是,刘邦大摆庆功宴,封雍齿为什方侯,还催促丞相和御史抓紧时间草拟论功行赏分封的名单。刘邦封雍齿这一举措,看似平淡,却富有深意,他向大臣传递出一个信号,所有对建汉有功者都会按照功劳大小受到封赏,刘邦不会给大家穿小鞋,也不会暗地里使绊子。

季布和丁公都是项羽手下的大将。在刘邦和项羽争天下时,季布领兵几次将刘邦打败,丁公也领兵追击过刘邦,但最后放过了他。刘邦做了皇帝后,记恨季布打败过自己,曾悬赏千金、缉拿季布,后来终于如愿以偿。但他想到自己也需要季布这样的忠臣来辅佐,就不再记仇,不但放了他,还封他为郎中。

丁公听说了,就觉得连季布这样给过刘邦难堪的人都能释放做官,他这个曾偷偷放走刘邦的救命恩人就更不用说了。于是前去拜见刘邦,没想到却被刘邦抓了起来。刘邦对众人说:“丁公做项羽的将领时不忠,就是他这种人使项王丧失了天下。”刘邦下令处死了丁公,还在军中示众,警示大家要做忠臣,不要学丁公。刘邦杀丁公封季布传递出的信号是,朝廷需要的永远是忠心耿耿的臣子,而不是左右逢源的贰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刘邦能成功拉拢英布逆袭项羽全靠此人——随何
在历史上,一张利口的作用,有很多时候胜于几万精兵。闻名遐迩的如苏秦张仪,以天下为棋局,纵横捭阖,那些名将贤王,万千将士,叱咤风云的英雄猛士,反而成了这些口舌之徒的棋子。一个外交官的自我修养在历史上,一张利口的作用,有很多时候胜于几万精兵。闻名遐迩的如苏秦张仪,以天下为棋局,纵横捭阖,那些名将贤王,万千将士,叱咤风云的英雄猛士,反而成了这些口舌之徒的棋子。今天要说的,也是一个舌辩之士,让我们跟随他,来看看一个外交官的基本素养,一旦阅读本文的哪个小伙伴不小心穿越时空了,可以按照他的套路,让自己在穿越之后能建功立业,名垂青史!当时,刘邦在彭城打了败仗,损失惨重。诸侯本是笼中鸟,大难来临自然要各自飞,于是曾经被刘邦招降的各路诸侯整齐划一的背汉向楚,纷纷表示了与刘邦有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不共戴天,以此来讨项羽的欢心。而刘邦麻烦大了,再想像鸿门宴那样跟项羽澄清误会是不太可能的了,毕竟,刘邦虽然跟别的诸...
· 揭秘汉高祖高皇帝刘邦如何屌丝逆袭成霸业?
汉太祖高刘邦出生于农家,原本只是一个市井小混混,后来做到沛县亭长,而后一路飙升,在楚汉战争中打败项羽成为一代霸主。刘邦的成名路活脱脱的一部现代屌丝逆袭奋斗史啊,到底他是如何做到小人物逆袭打败高富帅,赢取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呢?网络配图首先我觉得要归功于他的善于用人。一个国家的强大绝不可能仅靠一个人可以支撑,而是要靠团队的强大,而刘邦深知这一点,刘邦出身清贫,没读过什么书,自然缺少文韬武略,而他自己也明白这一点,知道自己的不足,因此他知道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补足自己的不足,让有才能的人才来问他效命,刘邦心胸非常宽广,善于用人,而且不拘一格,只要有才能的人他都知人善用,不会盲目自傲,因此他手下有韩信可为他帅千军万马,萧何、张良可为他治泱泱大国,各个都是有有勇有谋的治国之才,为他平定天下出了大力。其次我觉得要归功于他能抓住民心,而我认为这也是他最聪明的地方,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刘邦虽然小人,...
· 从草根到顶级他们成功逆袭了!
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少人靠着自己的努力从草根一步一步攀爬到了让你敬仰的位置。他们有卖草鞋的、有做流氓地痞的、还有做和尚的。总之,他们的故事都很励志。我们来看看那些成功逆袭的人物。五、刘备刘备名义上是中山靖王之后,按辈分是汉献帝刘协的族叔,听上去贼霸气,但在那个只认拳头不认辈分的东汉末年,他的这种贵族血统一文不值(不过后面这名头挺有用)。但刘备家族没落,沦为卖草鞋的,刘备卖草鞋的名头太响亮了,以至于到了后来,编织草鞋的师傅会将刘备供奉为草鞋业的祖师爷。但刘备靠的就是这份朴实让太多人为之卖力,建立了蜀汉。四,刘邦这个刘备的祖先可比刘备牛逼多了,刘邦可是流氓出身。出身低微也就算了,他不学无术;不学无术也就算了,他还游手好闲;游手好闲也就算了,他还吃喝嫖赌。现代来看是个真潘浚这一点,就连本朝的太史公司马迁都看不过去了,给了他一个四字评价:好酒及色。但刘邦就是靠混,混到个吕公做岳父,靠混汉初三杰为之卖力...
· 汉高祖刘邦是怎样用人的?为何说刘邦很会用人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在总结夺取天下的经验时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任何读这段文字的人,都会对张良、萧何、韩信的文韬武略佩服得五体投地。其实真正值得崇敬和景仰的,当首推汉高祖刘邦。知人善任,对很多人来说,践行之委实不易。而刘邦却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刘邦年少“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才混了个泗水亭长的升斗小吏,在“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大洗牌中,他居然力挫群雄,最终建立了西汉王朝。他成功的法宝是什么呢?一句话,张良、萧何、韩信等人才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汉王朝建立的整个过程证明:张良在辅佐刘邦建立汉朝中起到了“参谋长”的作用,是西汉王朝的开国大功臣。萧何输送士卒粮饷,支援前线作战,起到了“后勤部长”的作用。韩信用兵如神,多多益善,屡...
· 刘邦50岁的时候才开始创业这个“老混混”究竟是怎么成功“逆袭”的
还不知道:刘邦是如何逆袭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只看到别人的成功,但是却没有看到他们在背后的努力,因此就会产生极其偏执和不客观的看法,认为所有的人只要在那个时代,所处那个位置就可以获得成功。刘邦,是我国历史上白手起家的第一人,在很多人看来,他本来只是沛县的一个“老混混”,在近50岁的时候才开始创业,结果是成功“逆袭”,成为了大汉王朝的开国之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本是“老混混”的刘邦,为何成功“逆袭”?在小编看来,成功从来都不是偶然,它是一个不断积累,然后从量变达成质变的过程,同样这对于刘邦来讲也是一样的。有人说刘邦是“混混”、“无赖”、“流氓”,这种认知是非常狭隘和片面的,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恐怕刘邦不仅是得不到天下,反而还会因为触犯秦法而早亡。严格上来讲,刘邦应该算作游侠,就像历史记载中的大侠郭解一样,其实汉武帝处死郭解的主要原因并...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